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婴幼儿CT增强中静脉留置针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CT增强扫描过程中,为了获得满意的图像,需要患者制动,安静,并需在静脉团注对比剂后立刻扫描。由于婴幼儿恐惧和不配合,必须在其熟睡中进行,静脉穿刺的疼痛会使熟睡的患儿惊醒,哭闹,而使检查无法进行。为解决这一问题,作者应用美国BD公司第3代Y型24G头皮套管针对48例患儿进行了CT增强观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CT检查中,为了病变的确诊和鉴别,常需运用增强扫描.但需采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速度快、压力高,不同于一般的静脉注射,加之检查过程中若病人肢体移动,则更易发生造影剂渗漏,导致增强扫描失败,故对静脉通道的质量要求甚高.为探讨静脉留置针在CT增强扫描中的价值,我科在CT增强扫描中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并与传统的蝶翼一次性穿刺针对照,观察两种方法增强扫描的成功率和副反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CT检查中造影增强技术的正确应用对CT的诊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压注射器注药速度快,稳定,在增强扫描中被广泛应用。但由于其压力大,需要自动控制,保证给药途径的持续畅通,显得极为重要。我院自2005年3月试验性使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代替常规9号头皮针配合高压注射器应用于CT增强扫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观察如下:  相似文献   

4.
静脉留置针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桂青  李雪燕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7):3684-3685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CT增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需要CT增强扫描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静脉留置针与蝶翼头皮针进行静脉穿刺,评价穿刺部位有无疼痛、肿胀。结果: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扫描,未出现造影剂的渗漏现象。结论:与蝶翼头皮针比较静脉留置针具有明显优越性,建议在CT增强扫描造影剂高压注射静脉穿刺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张悦  孟长春  姚学会 《吉林医学》2011,32(15):3119-3120
目的:通过对肾盂造影检查中所用头皮针和套管针的对比,分析套管针在肾盂造影检查中的优势。方法:肾盂造影检查中,头皮针和套管针的使用,对比两组患者皮下淤血,药物外渗和过敏再用药。使用材料为贝朗19 G头皮针,洁瑞20 G套管针。结果:在肾盂造影检查中,对比使用头皮针和套管针的两组患者,套管针在药物外渗、按压出血和造影剂过敏再用药等方面,均优于头皮针。结论:对比在肾盂造影检查中头皮针和套管针的使用,总结为肾盂造影检查中,使用套管针更优于头皮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CT增强检查中的护理配合。方法将30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CT增强检查中采用静脉留置针法,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CT增强检查成功率及造影剂外渗率。结果两组CT增强检查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造影剂外渗率比对照组造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应用于CT增强检查时,良好的护理可有效减少造影剂外渗的发生,有助于提高CT增强检查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两种不同型号(18 G与20 G)静脉留置针在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CT增强检查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18 G组和20 G组,每组150例,在CT增强检查中分别采用带延长管的18 G、20 G静脉留置针,比较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8 G组和20 G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92.00%vs 95.33%)、造影剂外渗率(1.33%vs 2.00%)及CT增强效果优良率(100%vs 98.6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8 G组患者达到设定流速的比例为9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 G静脉留置针在CT增强检查中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CT技术的发展使得扫描速度越来越快,对CT增强扫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同时准确评估病变器官的增强效果、动态增强时间及大剂量的团注等因素也提升了对留置针的使用要求。本研究通过对3种直径的静脉留置针在双源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比较,评估更合理的留置针使用方案。  相似文献   

9.
高压注射器,是CT扫描中进经脉推注造影剂的一种自动化仪器,它利用计算机控制,具有操作简便、快捷等优点,注射方式可随检查的需要任意设定时间、速率、注射量,增强效果精确可靠。提高了图像分辨率,己被广泛应用于CT检查增强扫描技术领域。我院2002年-2007年应用高压注射器进行CT增强扫描956例,取得满意效果,其操作及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静脉套管针在核磁增强扫描中的巧妙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需进行核磁增强检查的患者6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0例和对照组280例.观察组应用巧妙的使用套管针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静脉针穿刺方法.评价并比较2组穿刺部位针头脱出、局部肿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再次穿刺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扫描,发生造影剂的外渗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针头脱出、局部肿胀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再次穿刺率为零.结论 与常规使用静脉套管针方法 对比,这种巧妙的使用方法 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建议在核磁增强扫描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旨在探讨3625例CT增强造影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体会,未发生1例造影剂外渗、肿胀事件,取得较好的显影效果.总结得出,静脉留置针在CT增强中的使用,既减少反复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又提高增强造影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在CT检查中为了减少患者的静脉血管穿刺次数,缩短检查时间,我们采取在给病人做碘过敏试验,保留一次性静脉输液头皮针的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进行CT扫描时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方法有无实用价值。方法 :收集 2 0 7例需进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 ,均采用静脉留置针的方法 ,先注入地塞米松 10mg,再注入碘对比剂。结果 :2 0 7例采用静脉留置针的方法进行增强扫描的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扫描 ,无针头堵塞、脱出等现象。结论 :静脉留置针的方法简便易行 ,为病人减少了痛苦 ,可在CT增强中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耐高压留置针在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CT/MRI)增强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0例行CT/MRI增强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留置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0例.增强扫描检查注入造影剂时,观察组患者使用耐高压留置针;对照组使用常规静脉留置针,比较两组患者进入检查室到开始CT/MRI检查所用时间(T1)及检查结束到离开检查室所用时间(T2)、造影剂外渗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T1、T2及总耗时、造影剂外渗发生率及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CT/MRI增强检查中使用耐高压留置针可减少外渗发生率,缩短护理耗时,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静脉留置针在增强CT造影患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对我科2010年5月—2012年2月294例增强CT造影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陪同患者进入检查室,连接高压注射器进行检查。结果除1例因留置针外管被封管夹夹裂更换留置针外,余293例患者均达到满意效果,无血管渗漏及脱管情况发生。结论静脉留置针易于固定,能够保持静脉管道的持续畅通,能够更好地设置静脉流速,保障增强CT扫描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CT增强扫描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影像检查手段之一,它不仅能发现CT平扫未发现的病灶,而且可分析病变的血供及强化类型,进行定性诊断.但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射对比剂,其压力大,速度快,再加上患者自身的血管条件,容易造成对比剂渗漏到血管外,使局部出现肿块、发热、疼痛,甚至静脉炎[1],为此,预防对比剂的外渗显得十分重要,这不仅是保证高质量CT采像的需要,更是医疗安全的需要.我院从2008年12月开始用静脉套管针,有效解决了渗漏问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随着CT设备不断更新发展,扫描速度进一步提高,各种CT扫描技术也不断成熟,CT增强扫描技术成为临床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比剂的注射方式与检查成败及成像质量成正相关。多排螺旋CT广泛应用前对比剂注射方式采用手动推注法,造影剂难以迅速进入人体循环达不到团注效果;另外,由于检查过程中扫描床的不断移动,容易造成穿刺部位血管的损伤,此种方法已经不适用。  相似文献   

18.
静脉留置针是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操作,它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头皮钢针。其优点是减轻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同时保证合理用药时间,而且很大程度地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以共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深静脉留置针与普通静脉留置针在危重病患者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效果,为危重病患者CT增强扫描提供最佳穿刺工具及方法.方法 将采用静脉留置针行CT增强扫描的506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60例)和对照组(246例).试验组患者使用深静脉留置针,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静脉留置针,比较两组患者造影剂外渗率、一次穿刺成功率及一次增强成功率.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造影剂外渗率(0.08%与11.7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次增强成功率(98.08%与94.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一次穿刺成功率(95.00%与96.3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增强扫描时配合使用高压注射器,在危重病患者中深静脉留置针明显优于普通静脉留置针,可降低造影剂外渗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及保证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基于浅静脉血管评级的护士能级匹配联合视觉辅助技术在CT增强扫描检查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2例行CT增强检查的患者按照检查的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行常规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组基于浅静脉血管评级情况匹配相应能级护士和视觉辅助技术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比较两组患者的静脉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CT增强扫描成功率、造影剂外渗发生率及穿刺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CT增强扫描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造影剂外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两组穿刺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CT增强扫描检查中,采用基于浅静脉血管评级的护士能级匹配联合视觉辅助技术实施静脉留置针穿刺,可以提高静脉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一次性CT增强扫描成功率,降低造影剂外渗发生率,确保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