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通过柏林问卷筛查心脏内科住院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高危人群,评价OSAHS高危与心血管疾病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脏内科住院患者618例为研究对象,入院病情稳定后进行柏林问卷调查,根据评分将患者分为OSAHS高危组(≥2分,274例)和OSAHS低危组(≤1分,344例)。收集患者既往病史、现病史资料和随访1年后再住院、心因性死亡发生情况。结果 OSAHS高危组年龄、颈围、体质量、体质指数(BMI)、身高校正的颈围、既往脑血管意外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慢性肾功能不全患病率高于OSAHS低危组(P<0.05)。随访期间,OSAHS高危组患者再住院70例(25.5%),OSAHS低危组患者再住院52例(15.1%),OSAHS高危组再住院率高于OSAHS低危组(χ2=10.470,P=0.002)。OSAHS高危组患者心因性死亡17例(6.2%),OSAHS低危组患者心因性死亡4例(1.2%),OSAHS高危组心因性病死率高于OSAHS低危组(χ2=11.810,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脑血管意外〔b=0.571,OR=1.763,95%CI(1.017,3.085),P=0.045〕和高危OSAHS〔b=0.560,OR=1.751,95%CI(1.084,2.828),P=0.022〕是心脏内科住院患者再住院的危险因素;高危OSAHS〔b=1.157,OR=3.182,95%CI(1.045,9.687),P=0.042〕是心脏内科住院患者心因性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心血管疾病患者OSAHS高危人群合并高血压的比例较高,发生不良预后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国南方汉族人群触珠蛋白的遗传多态性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高血压的影响.方法 对103例OSAHS患者行多导睡眠监测,详细采集病史,测量其血压、身高、体质量和颈围,并计算体质量指数、Epwonh嗜睡评分,测定血脂水平,根据是否合并高血压分为两组,抽提全血DNA和PCR扩增触珠蛋白基因的两个主要等位基因(Hp-1和Hp-2),用1%的琼脂糖电泳,分析触珠蛋白基因型Hp2-2、Hp2-1和Hp1-1,并与正常人群的触珠蛋白基因型进行比较.结果 正常人群Hp基因不同表型构成为Hp2-2(59.1%)、Hp2-1(34.9%)和Hp1-1(6.0%);Hp-1基因频率为23.5%,男女分布无差异.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相比,各表型所占百分比及Hp-1基因频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中国南方汉族人触珠蛋白遗传多态性可能与OSAHS合并高血压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国南方汉族人群触珠蛋白的遗传多态性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高血压的影响。方法对103例OSAHS患者行多导睡眠监测,详细采集病史,测量其血压、身高、体质量和颈围,并计算体质量指数、Epworth嗜睡评分,测定血脂水平,根据是否合并高血压分为两组,抽提全血DNA和PCR扩增触珠蛋白基因的两个主要等位基因(Hp-1和Hp-2),用1%的琼脂糖电泳,分析触珠蛋白基因型Hp2-2、Hp2-1和Hp1-1,并与正常人群的触珠蛋白基因型进行比较。结果正常人群Hp基因不同表型构成为Hp2-2(59.1%)、Hp2-1(34.9%)和Hp1-1(6.0%);Hp-1基因频率为23.5%,男女分布无差异。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相比,各表型所占百分比及Hp-1基因频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国南方汉族人触珠蛋白遗传多态性可能与OSAHS合并高血压无关。  相似文献   

4.
邵海琴  秦冰  张英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15):1841-1843,1846
目的探讨中国人对氧磷酶(PON1)基因-108C/T遗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法分析PON1基因-108C/T遗传多态性在T2DM合并CHD组、单纯T2DM组、正常对照组的基因频率。结果中国人群PON1-108C/T基因位点C、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477和0.523,是一个普遍多态性,T2DM合并CHD组患者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单纯T2DM组、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PON1-108C/T多态性位点T等位基因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相关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TNF-α 基因多态性与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 合并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2009 - 2012 年于本院行多导睡眠检查,结果为重度OSAHS 的300 例男性患者,其中OSAHS 伴高血压者145 例,并随机抽取100 例健康男性对照,采用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TNF-α 启动区基因-308G >A 和-863C > A 的基因多态性。采用R×C 列联表χ 2 检验统计OSAHS 伴高血压组、单纯OSAHS 组以及健康对照组之间TNF-α 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结果 OSAHS 合并高血压组TNF-α-308GA 型基因频率分布明显降低,为4.1%,而单纯OSAHS 组和健康对照组GA 型基因所占比例增高,分别为11.6% 和12.0%。TNF-α-863 基因类型以CC 型为主,各组之间的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NF-α-308GA 型基因可能通过减少TNF-α 表达而对OSAHS 合并高血压具有保护作用,TNF-α-308GA 型与OSAHS 伴高血压存在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IL-6和IL-10基因多态性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ventilation syndrom, OSAHS)合并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择2006-2012年于本院行多导睡眠检查为重度OSAHS的男性患者300例,其中合并高血压者145例,单纯OSAHS155例,同时随机抽取100例健康男性为对照组,采用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IL-6启动区基因-572C>G和-174C>A,以及IL-10启动区基因-592A>C和-1082C>A的基因多态性。比较OSAHS伴高血压组、单纯OSAHS组以及健康对照组之间IL-6和IL-10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结果 IL-6-572的GG型基因在OSAHS合并高血压组比例增高,为11.0%,而单纯OSAHS组为4.1%;IL-6-174的CG型基因在OSAHS合并高血压组明显增高,为6.2%,而单纯OSAHS组为0.6%;IL-6-174的C等位基因频率在OSAHS合并高血压组也明显增高,为3.1%,而单纯OSAHS组为0.3%;IL-10-1082的AG型基因在OSAHS合并高血压组明显增高,为20.7%,而单纯OSAHS组为11.0%;IL-10-1082的G等位基因频率也明显增高,为10.4%,而单纯OSAHS组为5.5%;IL-10-592A/C的基因类型在各组之间的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L-6-572GG型基因、IL-6-174CG型基因和IL-10-1082AG型基因可能参与OSAHS相关高血压的发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G2(PPARG2)基因Prol2Ala 多态性与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入选100例老年OSAHS患者和40例老年鼾症患者PPARG2 基因Pro12Ala 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Prol2Ala 的基因型PP、PA 和AA 在OSAHS 组和对照组的频率分别为93.0%、7.0%、0和87.5%、12.5%、0,P等位基因和A等位基因在OSAHS组和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别为96.5%、93.8%和3.5%、6.3%,两组间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PARG2基因Prol2Ala多态性与老年OSAHS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微血管密度(MVD),分析微血管密度与MDS分型及治疗的关系。方法:MDS低危组25例,高危组21例及正常对照组2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标记骨髓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计数骨髓微血管数,取平均值为MVD。结果:治疗前低危组MVD为(18.26±2.62)/HP,高危组MVD为(25.75±3.27)/HP,对照组MVD为(8.10±2.93)/HP;低危组和高危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低危组与高危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低危组及高危组治疗后分别有36%和81%的患者MVD降低,两者对治疗的反应有明显差异。结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血管新生明显,MVD与MDS分型及疗效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男性饮酒者乙醛脱氢酶(ALDH2)基因G1951A多态性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关系。方法:选择男性饮酒者226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标准多导睡眠呼吸监测,并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测定ALDH2基因G1951A基因型。结果:(1)ALDH2基因G1951A位点存在GG、GA、AA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854、0.137和0.009,G和A两种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0.923、0.077,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χ2=0.3606,P=0.5482)。(2)OSAHS组的ALDH2基因型频率GG/(GA+AA)为0.855/0.145,G/A两种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925/0.075,与对照组比较,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按体重指数分层后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无论体重正常组还是超重组,OSAHS组及对照组之间的ALDH2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OSAHS组与对照组不同ALDH2基因型携带者之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男性饮酒者ALDH2基因存在G1951A多态性,该基因多态性可能与OSAHS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具有高危因素的Ⅰ期子宫内膜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5例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高危组患者与低危组患者的复发及生存情况,分析化疗对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95例患者中有20例(21.1%)行术后辅助化疗。高危组中14例(14/24,58.3%)行术后辅助化疗。95例患者治疗后复发10例(10.5%),其中高危组4例(4/24,16.7%),低危组6例(6/71,8.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危组的中位复发时间为13个月(11~23),低危组的中位复发时间为36个月(9~7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行术后辅助化疗的高危组患者复发1例(7.1%),为盆腔复发;未行术后辅助化疗的高危组患者复发3例(30%),均为盆腔合并远处转移(P〉0.05)。高危组患者的5年无瘤生存率为79.5%,低危组患者为90.4%(P〉0.05)。高危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为64.9%,低危组患者为97.1%(P=0.005)。行术后辅助化疗的高危组患者的3年无瘤生存率和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0.0%、88.9%,优于未行术后辅助化疗的高危组患者(分别为64.8%、83.3%)。结论具有高危因素的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应给予恰当的辅助治疗。化疗有利于减少高危Ⅰ期子宫内膜癌的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1.
陈赛勇 《河北医学》2011,17(3):341-343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危险性分层对治疗效果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10月住院高血压患者126例,仔细询问病史并体检,对危险性进行分层,并给予相应的治疗.3个月后复诊,与治疗前进行对比,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26例高血压患者,治疗前高危组73例(57.9%)、中危组40例(31.8%)、低危组13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社康中心进行心血管疾病首次危险评估的可行性,分析社康中心与三甲医院对心血管脑卒中高危人群分层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梅林一村8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氟明翰卒中风险评估量表(Frarningham)进行首次危险分层,然后将患者送交三甲医院进行二级评估,并将三甲医院二级评估高危患者随机分为社康中心干预组和三甲医院干预组,比较危险评估及分层干预效果.结果 8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社康中心筛查出低危患者202例,中危患者160例,高危患者438例.三甲医院筛查出低危患者198例,中危患者152例,高危患者450例,社康中心与三甲医院筛查出低危、中危、高危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社康中心高危人群治疗率90.87%(398/438),血压控制率69.61%(142/204),三甲医院高危人群治疗率96.89%(436/450),血压控制率75.71%(159/210),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社康中心与三甲医院治疗率均与患者是否享受医保、是否并发高血压显著相关,血压控制均与是否享受医保、是否定期给予健康教育、首次是否接受降血压药物治疗、是否使用固定复方制剂降血压药物或联合用药密切相关.结论 社康中心进行心血管疾病危险评估可信度较高,对高危患者实行分层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中肥胖与平均血小板容积(MPV)的关系,以探讨肥胖对OS—AHS严重性以及OSAHS患者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方法纳入147例OSAHS患者,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轻、中、重3个亚组。43例社区人群作为对照组。应用多导睡眠仪(PSG)记录患者睡眠参数,并进行身体质量指数(BMI)与MPV检测。结果:OSAHS患者各组AHI、ODI、BMI与MPV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且随OSAHS严重程度加重逐渐上升(P〈0.05),而L—SaO2与M—SaO2则呈下降趋势。OSAHS患者中肥胖组的AHI、ODI与MPV较非肥胖组明显增加(P〈0.05),L—SaO2与M—SaO2显著降低(P〈0.05),且BMI、ODI与MPV具有正相关性(P〈0.05),而L—SaO2、M—SaO,与MPV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肥胖能够加重OSAHS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以及MPV水平,OSAHS患者的BMI与MPV水平呈正相关,提示肥胖可能增加OSAHS患者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背景 心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群健康的疾病之一,既往已有少部分关于缺血性心血管病的研究,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与眼底损害相关报道较少。目的 探讨某社区慢性病患者10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及其与眼底病变的关系。方法 于2017年2—8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苏州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管的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2 08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中心脑血管病风险预测模型进行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情况将患者分为3组,分别为低危组227例、中危组919例、高危组934例,分析风险分层与眼底病变的关系。结果 2 080例慢性病患者中吸烟、超重或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者占比分别为22.74%(473/2 080)、67.74%(1 463/2 080)、35.58%(740/2 080)、94.28%(1 961/2 080)、24.76%(515 /2 080);男性吸烟、超重或肥胖者占比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慢性病患者吸烟、超重或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者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病患者10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占比分别为10.91%(227/2 080)、44.18%(919/2 080)、44.90%(934/2 080)。不同性别、年龄、吸烟、BMI、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史情况慢性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080例慢性病患者Keith-Wagener眼底分级正常93例(4.47%),Ι级899例(43.22%),Ⅱ级950例(45.67%),Ⅲ级127例(6.11%),Ⅳ级11例(0.53%)。眼底异常检出率为52.31%(1 987/2 080),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眼底异常检出率分别为45.37%(103/227)、51.25%(471/919)、55.03%(514/934),3组眼底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64,P=0.023)。高危组慢性病患者眼底异常检出率高于低危组〔OR=1.473,95%CI(1.101,1.972),P=0.009〕。结论 慢性病患者10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较大,高危组人群眼底视网膜病变明显高于低危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严重程度与心肌损伤及肾功能不全的关系。方法对108例慢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和50例健康查体者进行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最低血氧饱和度的水平的检测,将患者分成轻、中、重组。计算各组心肌损伤、肾功能不色发生率,检测血清脂蛋白a、心肌肌钙蛋白Ⅰ及肌酐水平的变化。结果患者组与正常组比较血清脂蛋白a、心肌肌钙蛋白Ⅰ及肌酐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心肌损伤、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52.78%、25.93%,并且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分级的升高,心肌损伤、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也在升高。结论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分级升高,血清脂蛋白a、心肌肌钙蛋白Ⅰ及肌酐水平在升高,心肌损伤、肾功能不全的患病率也在升高,提示该病患者中心肌损伤、肾功能不全较常见。血清脂蛋白a、心肌肌钙蛋白Ⅰ及肌酐水平可以作为慢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阮丽波  陈军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1):57-58,61
目的 探讨肺栓塞严重指数(PESI)对急性肺栓塞(APE)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95例确诊的资料完整的APE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有无低血压(或休克)分为高危组及非高危组,根据年龄、性别、心率、呼吸、体温、神智、血氧饱和度等计算出肺栓塞严重指数(PESI),比较不同组间PESI,评估PESI对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①高危组PESI(164.32±26.94)较非高危组(74.23±12.67)明显增加(P < 0.01);②PESIⅠ~Ⅱ级对低危患者有较高的敏感度(100%);③PESIⅠ~Ⅱ级对死亡预测敏感性为97.92%,PESI Ⅲ级对死亡的敏感性94.12%,PESI对死亡的预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 PESI为可靠的识别非高危肺栓塞患者的指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背景 自2014年以来,成都地区持续推动胸痛中心建设,以提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救治水平。目前已有研究报道了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的临床诊疗存在指南-实践差距,但是尚无关于成都地区NSTE-ACS患者临床诊疗指南-实践差距及其原因分析的研究。目的 本研究为多中心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探讨成都地区胸痛中心管理模式下NSTE-ACS治疗的指南-实践差距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选取成都地区正在建设和已经建设胸痛中心的三级医院共11家,纳入2017-2018年在这11家医院住院治疗的NSTE-ACS患者1 022例。在胸痛中心数据填报平台和11家医院(其中7家为基层版胸痛中心)的电子病历系统中收集NSTE-ACS患者一般资料、治疗策略、在推荐时间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情况及出院带药情况。根据《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中NSTE-ACS患者有创治疗策略风险标准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分为低危(141例,低危组)、中危(178例,中危组)、高危(668例,高危组)和极高危(35例,极高危组)。结果 1 022例患者中,629例(61.5%)接受了侵入性诊疗(其中388例行PCI)。低危组、极高危组侵入性诊疗率高于中危组,低于高危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STE-ACS类型、冠心病病史是患者在推荐时间内行PCI的影响因素(P<0.05)。中危组、极高危组出院带阿司匹林(ASA)、他汀类药物率高于低危组,低于高危组(P<0.05);极高危组出院带P2Y12抑制剂、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率高于低危组、中危组,低于高危组(P<0.05);中危组出院带β-受体阻滞剂(BB)率高于低危组、极高危组,低于高危组(P<0.05);高危组出院带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CEI/ARB)、最佳药物治疗(OMT)率低于低危组,高于中危组、极高危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舒张压和胸痛中心版本是出院带OMT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成都地区NSTE-ACS患者侵入性诊疗率(61.5%)、PCI率(38.0%)和二级预防用药P2Y12抑制剂(74.0%)、ASA(73.4%)和他汀类药物(86.7%)均存在指南-实践差距;不稳定性心绞痛(UA)和无冠心病病史患者更不易在推荐时间内行PCI,而入院舒张压升高和基层版胸痛中心是促进患者出院带OMT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同期放化疗对中晚期鼻咽癌患者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4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分为同期放化疗组102例(研究组)和单纯放疗组102例(对照组),每组再分低危和高危两个亚组,两组放疗方法相同.研究组于放疗前及放疗第4周给予DDP20 mg/m2,d1-3,5-FU 500 mg/m2,d1-3.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5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69.6%和5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无进展生存率(PFS)分别为60.8%和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无复发生存率(RFS)分别为88.7%和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MFS)分别为78.9%和7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亚组患者间的5年OS为80.7%和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S为68.4%和4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FS为95.3%和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FS为83.7%和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期放化疗可提高中晚期鼻咽癌患者的5年OS、PFS及RFS,但其5年DMFS无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nd hypopnea syndrome ,OSAHS)和动脉硬化的关系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1, PAI-1)在其中的可能机制。方法根据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 PSG)监测结果分对照组(7例)及OSAHS组(29例),分别检测脉搏传导速度( pulse wave velocity ,PWV)、踝臂指数( ankle-brachial index ,ABI);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PAI-1水平。根据呼吸暂停指数(apnea and hypopnea index , AHI)分对照组(AHI<5次/h)(7例)、轻度OSAHS组(5次/h≤AHI<15次/h)(12例)、中-重度OSAHS组(AHI≥15次/h)(17例),对比3组间动脉硬化阳性率。结果 OSAHS组AHI、PWV、PAI-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轻度OSAHS组及中-重度OSAHS组动脉硬化阳性率分别为28.6%、58.3%、82.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48,P<0.05)。(3)双侧ABI与AHI(左r=-0.534, P=0.003,右r=-0.456,P=0.013)均呈负相关。结论 OSAHS增加动脉硬化发生率和动脉硬化的程度,血浆PAI-1在OSAHS患者动脉硬化形成上可能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