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220 kV泸定变电站是按照IEC 61850标准设计的智能变电站,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的实时性、可靠性要求高。分析了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的发布/订阅通信模型以及OSI模型第二层交换技术的特点,从网络拓扑结构、静态VLAN划分以及动态组播过滤技术对泸定变电站过程层网络进行优化,以完善和提高泸定变电站过程层网络的功能和性能。  相似文献   

2.
《电世界》2017,(1)
<正>伴随着国家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智能变电站的运用越来越广,如何加强智能变电站的维护管理已经成为了电力系统日常管理的重点内容。在智能变电站的维护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将各种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只有这样才可以使智能变电站运行的经济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保证,减少智能变电站因为故障而出现的经济损失。1智能变电站优点分析1.1传统变电站传统的变电站包括常规变电站及数字变电站两种类型。常规的变电站采用的是自动化系统,其二  相似文献   

3.
智能变电站全生命周期内IED即插即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智能变电站的设计、建设、运行、维护的全过程以及变电站智能电子设备(IED)的特点,提出智能变电站全生命周期内的IED即插即用技术。该技术在变电站设计阶段采用标准化虚端子描述的信号匹配方式,在调试阶段采用基于标准化虚端子定义和顺序的通信方式,在运行维护阶段采用管理服务器管理备用智能电子设备和运行智能电子设备。通过所提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智能变电站设计建设和运行维护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当前电网的发展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大电网、智能电网的建设被认为是解决当前困难的一种有效的办法。建设智能电网的前提和基础是发展智能变电站。文章从国内的变电站现状展开分析,详细分析了智能变电站的基本概念、智能变电站的基本特点以及智能变电站所包含的基本功能,通过当前数字变电站与未来智能变电站在集成化方面的异同的分析与比较,提出了一种以一、二次设备为基础,两种设备高度集成的智能电站基本架构,分析了新智能站基本架构特点和未来对电网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智能变电站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但它是变电站建设的必然趋势。目前,中国智能变电站数量较少,实际运行管理经验较常规变电站欠缺。由于智能变电站自身的特点,给运行值班人员的学习理解带来一定困难。过程层网络是智能变电站的重要基础,直接关系到全站数据采集和开关控制的可靠性和实时性。以新建220 kV彩虹智能变电站为例,介绍了智能变电站保护、测控、智能组件配置,分析了各典型间隔保护、测控、智能组件之间的网络连接及信息传递。对彩虹智能变电站的网络剖析可以给运行值班人员对智能变电站设备的运行操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变电站往智能变电站这一过渡过程中,随着变电站网络结构改变所带来的监测难点体现在难以在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状态监测的庞大数据库中,进行有效信息的高效提取以及对应故障定位与溯源。在此背景下,首先探讨学习变电站网络架构的改变;其次在智能变电站二次状态监测系统的基础上分析了其监测概念以及监测信号;最后为了解决当前智能变电站海量数据的处理问题,分析总结基于Hadoop数据处理平台的优势以及大数据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发展。  相似文献   

7.
针对宁夏地区新建的河滨220 kV智能变电站中顺序控制功能的特点,按照Q/GWD 383-2009标准中对智能变电站顺序控制功能的要求,分析比较了变电站顺序控制的实现方式,介绍了河滨220 kV智能变电站顺序控制逻辑及方案,对未来宁夏地区智能变电站顺序控制发展应用提出了建议。分析结果表明:河滨220 kV智能变电站顺序控制方案充分考虑了变电站监控系统的特点,为220 kV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功能的实现提供了有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8.
根据智能变电站不同于传统变电站的特点,分析智能变电站电能计量装置的构成和特性,目前智能变电站尤其是大二次模式下的电能计量及运维问题分析,重点阐述在技术、法制和管理方面的相关工作,分析智能变电站及数字化电能表国家标准、装置长期运行可靠性以及新模式下的运行维护等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式或建议。  相似文献   

9.
智能变电站中顺序控制的功能分析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对智能变电站顺序控制功能的要求,分析了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各种运行方式以及运行状态的转换,归纳了变电站实现顺序控制操作的主要类型,提出了智能变电站实现顺序控制操作应具备的软硬件条件以及具体的实现方式,基于实践经验总结了智能变电站实现顺序控制操作中需要注意的方面.最后指出变电站实施顺序控制操作可以有...  相似文献   

10.
正本文简要回顾了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智能变电站条件下继电保护与监控系统的特点及必须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介绍了智能变电站的网络通信系统、可靠性措施和构建流程,展望了智能变电站保护与监控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智能变电站条件下,作为变电站重要组成部分的继电保护与监控系统,其结构和实现方式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本文对智能变电站条件下继电保护与监控系统的结构特点、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及智能变电站的网络通信系统、可  相似文献   

11.
智能变电站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本文介绍了智能变电站的特点,分析了智能变电站的数字化、分散式和集中式建设模式,深入研究了智能变电站建设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由于变电站周围用电量急剧增加,造成变电站电量的运行管理存在不足,导致变电站的容量和负荷总量下降、有功损耗增加.为此,提出一种考虑多站融合的智能变电站选址定容优化方法.通过分析和研究智能变电站规划的影响因素,在多站融合条件下,以变电站、变压器和网费为优化目标,对各个阶段下变电站对应的负荷点进行约束,简化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管...  相似文献   

13.
智能变电站是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变革和延伸。通过对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的比较,从智能化一次设备、网络化二次设备、IEC61850标准通信网络等主要方面分析了智能变电站技术优势,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通过多个方面的分析、探讨,论证了智能变电站建设的可行性,实例证明智能变电站在安全稳定性、可靠性、经济性等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变电站是电网的核心和枢纽,智能变电站技术是智能电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总结了智能变电站的技术特点,分析了智能变电站与数字化变电站的区别,探讨了智能变电站的基本构建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设计理念、建设目标以及功能特点,介绍了隔离断路器、站域保护控制系统等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分析了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在减少变电站用地、缩短施工周期、减少运维成本、提高电网可靠性等方面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6.
智能变电站交换机选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智能变电站当前进入全面建设阶段。以太网作为智能变电站的基本通信网络可看作是全站的神经中枢,以太网交换机的作用凸显,成为智能变电站的关键性部件,它的性能直接影响到变电站、乃至智能电网运行的可靠性。结合智能变电站的特点分析了智能变电站交换机的应用需求,介绍了为实现上述应用所需交换机的技术性能,从可靠性、实时性、时钟同步模式、组播管理能力、安全性等方面阐述了选型要求,为提高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提供意见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330 kV传统变电站存在的问题开展了智能化改造工作,介绍了智能化改造的技术方案,对变电站的一次、二次设备和控制系统进行了更换和升级,分析了在智能变电站相对于常规变电站的特点以及智能改造的特点,同时指出了改造后软压板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朱芃 《电器评介》2014,(12):57-57
智能变电站是一种新型的低碳环保可靠的智能设备,主要特点是形成了全站信息的数字化传输和通信的网络化以及达到了信息的共享,采集,测量,控制和保护等功能都能够自动完成,并能够全天候的自动控制变电站运行状态,自动分析并调节的变电站。为了促进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水平的提高,保证智能设备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本文就智能变电站的相关问题做出分析,并对其运行维护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以及信息、通信、控制等技术的更新,变电站自动化技术进入了新的研究阶段。针对目前控制和自动化手段存在的不足和限制,在对IEC61850协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通信体系及特点后,提出了一种遵循IEC标准的用于智能变电站的电力自动化平台技术,并给出了应用例子分析。该自动化平台在现代电力系统控制与管理方面的操作性能、可靠性、可扩展性、开放性与安全性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为智能变电站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0.
介绍国内变电站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智能变电站的技术特点,总结分析目前智能变电站技术的应用现状,提出未来智能变电站可能的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