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早期胃癌     
临床上自从应用纤维胃镜以来,早期胃癌的发现逐年增高。本文报告6年来经手术后病理连续切片证实的早期胃癌27例,对如何提高早期胃癌的发现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胃镜应用于临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近10年来由于纤维胃镜的应用,可窥视、活检、细胞学检查和摄影,已使胃部疾病的诊断水平显著提高。过去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整个恶性肿瘤的一、二位(男性)。近年发现早期胃癌病灶局限于粘膜层或粘膜下层者其术后5年存活率各为93%和89%,如癌肿已侵及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分析了18例早期胃癌的临床特点。并结合复习文献,指出胃癌病变局限于粘膜层和粘膜下层,无论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均称为早期胃癌。其临床分型目前主要根据纤维胃镜肉眼观察,多采用日本内窥镜学会1962年分型意见,即分为Ⅰ型(隆起型)、Ⅱ型(表浅型)、Ⅲ型(凹陷型),Ⅱ型中又分为Ⅱa(表浅隆起)、Ⅱb(表浅平坦)、Ⅱc(表浅凹陷)三种亚型。关于早期胃癌的诊断,用X线气钡双重对比、纤维胃镜和细胞学检查三种方法配合,可明显提高阳性率。倘能早期诊断,及早手术,早期胃癌的预后大多良好,五年成活率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分析早期胃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提高对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方法:选择开展内镜以来,20年间胃镜发现并行外科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的病例187例,对病理组织学特点及随访结果加以分析.结果:早期胃癌切除占胃癌切除的4.99%;电子内镜检查活检证实为早期胃癌的阳性率为93.1%(174/187);部位以胃窦居多占49.2%;Ⅰ型、Ⅱ型、Ⅲ型早期胃癌检出率分别为25.7%、54.0%及20.3%.结论:早期胃癌临床无特征性症状,诊断主要靠内镜医师认真细致观察和识别早期胃癌的形态改变.  相似文献   

5.
王康达  林琪  李红亮 《浙江医学》2003,25(8):480-481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消化道肿瘤 ,临床诊断时往往已达中晚期 ,预后不佳。国内资料表明 ,进展期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20 %~40 % ,但早期胃癌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高达90 %以上[1],因此胃癌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为探讨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的方法 ,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981年5月~2002年5月检出的115例早期胃癌患者临床、胃镜及病理表现 ,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经胃镜检查、手术切除后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早期胃癌115例 ,占检出全部胃癌的2.96% ,其中1981年5月~1995年5月的14年间经纤维胃镜检出早期胃癌53例 ,占同期全部胃癌的1.1…  相似文献   

6.
早期胃癌131例临床分析临汾地区医院(041000)石国芬,上官萍,贾明珠由于纤维胃镜广泛开展及诊断水平日益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不断增加,我院胃镜室于1982年以来至今共检查出并经手术或/和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1485例,其中早期胃癌131例,占胃癌总...  相似文献   

7.
纤维胃镜的广泛应用为早期诊断胃癌提供了新的工具,改变了早期胃癌以有无淋巴结转移为依据的旧概念,提出了“以侵犯限于粘膜与粘膜下层的胃癌”的新概念,并提出了新的分类法。使胃癌在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面有了很大进展。如早期胃癌的发现率逐年增加,能够发现直径小于1厘米的微小胃癌,改变了胃癌的某些传统概念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经纤维胃镜和病理确诊的183例胃癌进行了临床分析,其男女之比为1.7:1,发病年龄以40~69岁为最高,占87.41%。贲门癌95例,其所占比例为51.91%,较国内外均高。胃镜加活检对早期胃癌的诊断起决定性作用。胃癌合并十二指肠溃疡临床少见,本文报告了2例。  相似文献   

9.
真正意义上的平坦型早期胃癌胃镜诊断十分困难 ,特别是癌灶直径<0.5cm者 ,普通电子或纤维胃镜常常难以发现 ;而对癌灶直径≥0.5cm者 ,内镜下多少可发现一些与正常粘膜不同之处 ,这类胃癌又称类Ⅱb样早期胃癌 [1]。目前胃镜检查虽然已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但该早期胃癌镜下检出率普遍较低。我科1996年6月~2002年6月对20585例患者行胃镜检查 ,结果胃镜下发现类Ⅱb样早期胃癌26例 ,现将这26例诊断及治疗情况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6例患者中 ,男性15例 ,女性11例 ,年龄30~78岁 ,平均年龄 (53.0±15.6)岁。均因不同程度的上腹部隐痛、…  相似文献   

10.
由于纤维胃镜(简称胃镜)、直视下粘膜活体组织检查(简称活检)、细胞学检查、X线钡餐双重对比检查等技术的进展,加强了胃癌早期诊断方法的研究,提高了早期胃癌的临床及病理认识,大大改善了胃癌的预后①②。  相似文献   

11.
胃癌的诊断,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日本近年这方面的研究颇多,并取得一定成就。由于X线、纤维胃镜及细胞学等各项检查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广泛应用,据统计在一般的大医院中早期胃癌已占胃癌手术的25%。早期胃癌的术后五年生存率已达到90~100%;而中晚期癌则为50%以下。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我科1978—1985年6年间共行纤维胃镜检查9678例,检出胃癌246例,行胃癌手术后其中6例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在胃镜下肉眼诊断5例(5/6),胃镜下活检诊断5例。6例中5例病变在粘膜层;1例病变在粘膜下层,均无淋巴结转移,組织学类型以高分化和低分化腺癌为多。本文还对早期胃癌胃镜下特点作了简单描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提高老年人胃癌的防治水平 ,1985年 9月~ 1998年 7月开展了老年人直接胃镜临床普查及随访。在30 4 8例 6 0~ 93岁老年人 (平均 6 9 6 9岁 ) ,男性 2 898例 ,女性 15 0例中作胃镜随访 2 0 34例。方法 结合每年查体进行直接胃镜临床普查及随访。结果 共检出胃癌 92例 ,检出率为 3 0 2 %,早期胃癌占 6 3 0 4 %(5 8/ 92 ) ,胃镜随访中早期胃癌占随访检出胃癌的79 5 9%(39/ 4 9)。胃癌、早期胃癌的手术切除率为 88 89%及 10 0 %,5年生存率为 91 89%及 96 30 %。结论 在老年人中 ,开展直接胃镜临床普查及随访是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率及胃癌术后 5年生存率的安全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4.
胃癌分为进展期胃癌和早期胃癌。进展期胃癌手术后5年生存率仅20%左右,而早期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0%,其中微小胃癌术后的10年生存率几乎达到100%,因而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对于降低胃癌的死亡率是非常重要的。但早期胃癌的发现,尤其是微小胃癌的诊断是相当不容易的。目前,诊断早期胃癌的最好方法仍为纤维胃镜检查。随着纤维胃镜的广泛使用和内镜技术的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水平  相似文献   

15.
<正> 纤维胃镜观察下胃及十二指肠粘膜活检过程中,经常遇到粘膜有不同程度的肠上皮化生(肠化)、增生及间变(不典型增生)。这些病变与胃癌的关系及组织学的诊断指标都未臻统一,准确地判断早期胃癌抑或临界性病变常有困难,在治疗中亦无所准绳。为此,我们对1977年以来粘膜活检病理证实的各种胃肠疾病  相似文献   

16.
胃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年死亡率达3.29—81.30/10万人,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如何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仍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近数年来,随着纤维胃镜普遍应用,早期胃癌的发现率逐年有较快地增长,手术后五年生存率可达92.5%,所以加强对早期胃癌诊治的探讨是有很大实际意义的。我院近八年来采用以手术为主的中西结合综合治疗早期胃癌8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属粘膜内癌7例,粘膜下癌1例,均无淋巴结转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胃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我省河西地区是我国胃癌的高发区、晚期胃癌治疗困难,预后恶劣,尽量发现早期胃癌是防治胃癌的关键。我院过去很少发现早期胃癌,自1981年开展纤维胃镜下印刷片细胞学检查与活检联合使用对胃癌诊断以来,发现早癌病人逐渐增多。现将近年来发现的20例早期胃癌作病理分析如下:材料和方法近年来外科切除的胃标本,按国内早期胃癌统一规范的诊断标准。除主病变区或癌疑区取材和邻近病变区多做切片检查外,每例沿胃窦前壁、胃后壁、胃体前壁、后壁、窦大弯、窦小弯、体大弯、体小弯、上、下切端各取一块,20%的病例沿胃前壁、胃后壁、上迄上切端下止下切端、作粘膜卷切,以期观察各处胃粘膜病变及其与癌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早期胃癌的临床和内镜下及病理特点 ,提高早其胃癌的诊断水平。方法 选择我院近 2 0年胃镜发现并行外科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的病例 3 5例 ,对其主要临床症状、内镜下表现及病理组织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早期胃癌切除占胃癌切除的 2 .5 6%;胃镜检查活检证实为早期胃癌的阳性率为 91.4%;部位以胃窦居多占 5 1.4%;Ⅰ型及Ⅲ型早期胃癌检出率分别为 2 2 .8%及 2 8.5 %。黏膜下小胃癌占 2 0 %。直径大小 2 0MM黏膜下癌占 75 %,明显增多 (P <0 .0 1)。结论 胃镜检查为诊断早期胃癌的最有效的手段 ,癌灶面积大小对癌灶浸润深度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66例早期胃癌的胃镜诊断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的胃镜诊断、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常规术前准备,胃镜检查发现粘膜色泽异常、局部粘膜粗糙、浅表糜烂等可疑病灶,则进行多处活检送组织学检查。结果:66例早期胃癌,占同期胃癌检出率的7.09%。一次性胃镜检查确诊39例(59.09%),2次以上胃镜检查确诊27例(40.91%)。Ⅰ+Ⅱa型28例(42.42%),Ⅱb型8例(12.12%),Ⅱc+Ⅲ型30例(45.45%)。病变小于20mm27例(40.90%),20~30mm34例(51.51%),大于30mm5例(7.58%)。粘膜层癌40例(60.60%),粘膜下层癌26例(39.39%),有淋巴结转移3例(4.54%)。结论:早期胃癌临床无特征症状,诊断主要依靠内镜医师认真细致观察和识别早期胃癌的形态改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纤维胃镜应用于临床,而使诊断胃的疾病水平有所提高,尤其是对发现早期胃癌提供了有利条件。我科自1977年3月至10月间应用国产胃镜(XW—I型)检查的上消化道疾病200例,现就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