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7年公主岭市城区30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也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资料表明,由高血压而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在我国的疾病负担和死因顺位中均占首位.  相似文献   

2.
8232名机关干部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保健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上海市机关干部对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保健的相关知识、行为、需求。方法以单位或社区组织讲座及入户调查的形式对8232名各级机关干部开展有关心脑血管预防保健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超过30%的人不知道高血压和高血脂的正常值,超过40%的人不知道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症状;超过40%的人吸烟,超过50%的人饮食不均衡,超过70%的人不经常体育锻炼;超过40%的人不认为或不知道高血压、高血脂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有超过97%的人希望通过医生咨询、讲座和小册子等形式获得预防保健知识。结论有关部门要重视各级机关干部,尤其是在职机关干部的健康教育工作,使他们有机会获得更多的心脑血管预防保健知识。  相似文献   

3.
施慧 《大众健康》2010,(7):66-68
不久前,一位心脑血管疾病的专家披露.我国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已呈井喷之势,长此以往将无法控制。而在众多的心脑血管疾病中,最高发的当属高血压。高血压患者一般需要终身服药.众多药厂看准高血压治疗的巨大市场,纷纷投入其中,市场上可供选择的药品鳞次栉比,各有各的说法,患者莫哀一是。那么.在高血压发展的不用阶段,患者该如何选择和搭配呢?  相似文献   

4.
王姝 《现代养生》2014,(4):90-9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血糖、血脂均值及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也逐年递增,其中血压的变化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情况有直接影响。笔者就结合实例对血压变化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复发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主要心脑血管疾病负担测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测算浙江省主要心脑血管疾病的疾病负担.方法 利用2006年浙江省死亡监测数据和相关疾病现场调查获取的资料,使用沙利文法,计算因患心脑血管疾病而损失的期望寿命(DLE)和去除心脑血管疾病后的伤残调整预期寿命(DALE),以评价心脑血管疾病的疾病负担.结果 共获取有效样本27 391人,其中男性13 965人,占51.0%,女性13 426人,占49.0%;浙江省人口的出生时期望寿命为75.20岁,0岁~组因冠心病、高血压、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脑血管病等5种心脑血管疾病而损失的期望寿命将为2.05岁,其中高血压占的比例最高,经心脑血管疾病调整后0岁~组的伤残调整预期寿命为73.15岁;女性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疾病负担高于男性,城市人群高于农村.结论 女性和城市人口因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伤残导致其DLE高于男性和农村人群.  相似文献   

6.
李欣 《健康世界》2010,(6):46-47
如今,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们健康的头号杀手。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高血压和脂代谢紊乱(旧称高脂血症)。相比之下,人们对高血压的防治比较重视(但重视依然远远不够),而由于脂代谢紊乱本身并不引起任何症状,因此患者大多听之任之,对脂代谢紊乱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也是当今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疾病之一.国内外研究表明,对社区高血压人群进行综合干预可有效降低高血压患病率,并降低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3年来,我们对岭东文化社区高血压患者及相关人群进行综合干预,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心脑血管疾病是引起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高血压作为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参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目前,我国的高血压病例数已愈1亿,据2001年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的资料,在35~74岁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为27.2%,而高血压的控制率仅为8.1%。另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在门诊就诊的患者中65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9.
陈凯 《中国保健》2009,(15):679-679
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脑血管疾病中以脑中风最为常见,心血管疾病中冠心病引起的心肌梗死最为严重,这两种疾病都与高脂血症、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联系。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脑中风的发生与控制高血压的水平及吸烟、饮酒、嗜成、嗜肥肉、少蔬菜、缺乏体育锻炼等危害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赵莲菊 《现代保健》2010,(30):139-140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通常简称为高血压。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因之一。为更好的达到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促使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尽快恢复和维持健康的目的,护理人员要认真做好有关高血压病知识的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从而重视防治高血压,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促进健康。  相似文献   

11.
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对预测心血管疾病危险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上高血压发病中强调舒张压的水平,近年来人们对收缩压和脉压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危险的关系日益重视。本文比较分析了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危险中的不同价值,为提高临床对高血压的认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闫家娟 《工企医刊》2008,21(6):75-76
心脑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特发性心脏病、心肌病以及肺心病等,筒称心血管疾病。近年来,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不断增加,据估计,我国每年死于心血管痰病的人数超过260万,是各种死因中比例最高者,约占1/2,因此有“第一杀手”之称。其中,对人民健康危害最为严重的是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等。从卫生部了解到,到2020年全球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将达2500万,预防也成为2008年9月29日世界心脏日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脂肪肝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疾病。随着人类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脂肪肝已成为继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之后的又一“富裕型疾病”,也是日常体检中最常发现的病种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辖区内心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和心肌梗死)发病情况,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合川区31个医疗机构报吿的3 006例心脑血管疾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脑血管疾病年报告发病226.84/10万。其中脑卒中2 703例,占89.92%,发病率203.97/10万,死亡893例,死亡率67.39/10万;其中心肌梗死300例,占9.98%,发病率22.64/10万,死亡251例,死亡率18.94/10万;其中心脏性猝死3例,占0.10%,死亡率为2.26/10万。脑卒中与心肌梗死病种发病、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从统计分析结果看,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以脑卒中、心肌硬死为主。因此,应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管理和治疗,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药物与人》2004,(2):37-37
大量科学研究已不容质疑的证明:高血脂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元凶。而动脉硬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脑中风)最主要的罪魁祸首。据统计约有80%的心血管疾病是由高血脂引起,而全世界每年有17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远远高于癌症死亡人数,居死亡原因第一位,且  相似文献   

16.
在“2005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上,国家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披露了一组令人吃惊的数字:从1958年到现在,中国的高血压患病率增加了3倍,心脑血管疾病增加了4倍,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占中国总死亡率的50%,是致残的首要原因,每年耗费近300州乙元人民币。当前,平均每12秒就有一位中国公民被心脑血管疾病夺去生命,每22秒就有一人因此丧失工作能力,全国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在260万以上。这些数字向人们敲响了警钟:心脑血管疾病就在我们身边,它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  相似文献   

17.
有研究表明,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3人中就有2人是高血压,这是因为收缩期血压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导致的。同时,由于血压调节功能降低,血压的波动性增大,因此,白大衣高血压和假性高血压者也增加。而且,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容易引起血压日内变动的异常,夜间非降压型高血压或清晨高血压的发生率也增加,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大。  相似文献   

18.
田蕾 《社区卫生保健》2003,2(2):111-11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日趋老龄化,高血压成为一种危害遍及全世界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同时也是脑卒中、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愈来愈引起各国的重视。因此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目前普遍认为高血压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疾病,诸如遗传和不良的生活方式等。本文对上海城郊结合部的社区居民就饮酒、肥胖、食盐摄入及家族史四个方面进行调查,以了解它们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人口日趋老龄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心脑血管疾病作为最重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对其研究和防治日益受到重视。而血压、血脂的分析测定是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临床诊断和营养研究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有关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脂  相似文献   

20.
陈斌  张金玲  陈希 《职业与健康》2013,(19):2519-2520
目的分析2012年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各类监测疾病与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肥胖、家族史等危险因素的关系,研究家庭医生制慢性病防治模式对预防控制相关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病率的效果。方法监测病种包括脑血管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和冠心病。收集浦江镇监测病种的发病率、死亡率资料,与上海市同期数据做出比较,对危险因素调查情况做出统计学分析。结果2012年浦江镇监测病种发病率与死亡率均低于上海市平均水平,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死亡率与冠心病死亡率远低于上海市平均水平,分别为14.7/10万、9.2/10万、38.5/10万,同时随着年龄增长,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或死亡数量随之增加,80岁以上居民占30%以上,其中卒中未分型(脑中风)、冠心病死亡人群中80岁以上患者占60%以上。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是各项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的危险因素,发病或死亡的患者中有高血压史的患者占40%以上,其中脑梗死、脑卒中发病或死亡患者中同时患有高血压的占80%以上,患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家族史也是各项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全面覆盖、分片负责的闵行区家庭医生制慢性病防治模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