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国务院决定从1999年棉花年度起,改革棉花流通体制。为贯彻落实好这个文件精神,国务院于1999年6月上旬召开了全国棉花工作会议。国务院朱镕基总理在会上反复强调,要切实解决“一放就乱”的问题。国务院明文规定供销社及其棉花企业、农业部门的良种棉加工厂和国营农场,经过资格认定的纺织企业可以直接收购棉花,但资格认定权限在省级人民政府。纺织部门收购的棉花必须委托供销社加工,不得自行设立轧花厂。国务院文件下发后,各地就深化本地区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2.
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国务院决定从1999年棉花年度起,改革棉花流通体制。为贯彻落实好这个文件精神,国务院于1999年6月上旬召开了全国棉花工作会议。国务院朱镕基总理在会上反复强调,要切实解决“一放就乱”的问题。国务院明文规定供销社及其棉花企业、农业部门的良种棉加工厂和国营农场,经过资格认定的纺织企业可以直接收购棉花,但资格认定权限在省级人民政府。  相似文献   

3.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人士日前表示,我国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两年多来已取得些成效,但在改革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是我国棉花生产的波动较大。1999年我国棉花产量为383万吨,2001年增加到532万吨,2002年下降到492万吨,今年产量预计将达到600万吨。棉花生产波动大,难以保证纺织  相似文献   

4.
灌南县地处苏北平原,全县共有乡镇22个,其农业经济产值在全县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棉花收入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由于受2000、2001棉花年度的影响,棉花市场持续低迷,该县棉花企业一度陷入困境,企业经营越发惨淡,内、外部矛盾日趋恶化,企业生存岌岌可危,2002年7月,由县委、县政府牵头,协同县供销社、农业局、农发行等相关单位对原供销社系统、农业局系统下属的集体企业进行彻底改革、改制,改制的企业仅承担原企业的“老人”“老帐”“老库存”等三老问题。一、加工市场基本情况棉花是该县主要农产品之一,其常年种植面积为10万亩,年…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随着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一些矛盾和问题渐见端倪。然而,在这场改革中,棉农、供销社、国家、银行、纺织企业、私营者等,究竟谁受益最大,谁深受其害,谁又是最终受益者,笔者略作探讨,以期为引玉之砖,仅供参考。棉农:一路风尘遮望眼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放开了棉花价格,棉农的利益随着国际市场棉价动荡而起伏。2001年,籽棉价格一度跌至1.8元/公斤,尚不能收回植棉成本。而市场放开后,不法棉商坑农害农现象屡禁不止,变相损害棉农利益的行为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其实多数棉农不理解也不多关心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他们所关注的只有棉价。2…  相似文献   

6.
一、棉花价格持续下跌的原因 1.棉花市场供过于求. 一方面,2000年的高棉价以及2001年棉花播种面积的增加促使产量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速减缓尤其是美、日经济下滑,使我国纺织企业出口受阻,对棉花的需求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棉花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其结果是棉花价格下滑. 2.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对价格造成一定影响. 国家最新棉改文件下发之后,收购资金供应紧张,棉麻公司改革力度加大,私商棉贩在市场价格波动很大的情况下不再像去年一样抢购棉花,纺织企业也不盲……  相似文献   

7.
自1999年度新的棉花流通体制实行以来,即1999-2002近4个棉花年度,中国的棉机市场一直呈现一派繁荣、火爆景象。棉机生产企业和棉机销售点(公司)也是遍地开花,为了更好地帮助广大业内人士了解中国的棉机市场。作者根据近几年的资料,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解读中国棉机市场,与读者共同分享。一、棉机制造企业的组织环境分析1.棉机制造企业的法律环境。与棉机行业密切相关的法令、法规有:《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2001年7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棉花收购加工与市场管理暂行办法》(2001年9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  相似文献   

8.
自1999年以来,随着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国家针对供销社系统棉花企业1998年度以前的商品棉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处理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棉花企业的历史包袱。截止目前国家对老商品棉的处理已接近尾声,但在处理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老商品棉的形成及国家采取的措施1998年以前,国家的棉花购销主要在政府指导下统一定价、统一收购、统一调拨的机制中进行,棉花收购成本在计划经济的刚性指导下形成。1999年以后,国家放开棉花市场,使1998年以前生产的棉花由于成本与市场接受能力倒挂而难以顺价销售,虽然国家采取了财政补贴…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决定从1999年起,国家在管好棉花储备、进出口和强化棉花质量监督的前提下,完善棉花价格机制,拓宽棉花经营渠道,转换棉花企业经营机制,降低流通费用,建立新型的产销关系。这对农业部门棉花企业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在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集团的一些做法,得到了农业部、省农林厅等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的肯定,现介绍如下。 一、抓住机遇,开拓市场 棉花的产销直挂是实现产业化的重要途径。今年我市棉花良种繁殖区面积4万亩,分别种植在草庙、南阳、通商三个乡镇,预计皮棉总产8万担左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良种棉加工厂游离于市场之外,没有市场风险。现在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真正  相似文献   

10.
中外棉花纤维品质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作为纺织品大国,棉花需求量很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2005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在393.33万hm^2(5900万亩)至573.33万hm^2(8600万亩)之间,总产量平均每年维持在500万t左右。而2001年至2006年,我国纺织企业用棉量每年以10%~20%的速度持续攀升,2005年达到950万t。加入WTO后,我国棉花进口逐年增加,2004年191万t,2005年257万t,2006年超过了340万t(详见表1)。  相似文献   

11.
研祥 《江苏纺织》2004,(6):21-22
江苏射阳县是全国第一产棉大县,植棉面积一直稳定在70万亩左右,正常年景皮棉单产超过100公斤,近3年年年均入库皮棉133万担,占江苏全省入库皮棉的20%。县内有棉花流通企业120家,年收购、加工、储存能力在300万担以上。纺织企业200余家,纱锭55万  相似文献   

12.
去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今后棉花企业改革的方向是“一放、二分、三加强、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德州市供销社系统根据国务院精神,不等不靠,立足实际,积极行动,在棉麻企业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基本情况 德州市位于山东西北部,属黄河冲积平原,总人口530万,总耕地936万亩。德州是全国、全省的产棉大区,有着数百年的植棉历史,群众积累了丰富的  相似文献   

13.
张寿富 《中国纤检》2010,(19):48-49
<正>东营市土地相对碱化,适宜种植棉花,棉花品质较好,近几年棉花种植面积保持在160万亩左右,是山东省棉花主产区之一。棉花种植业的发展,带动了棉花加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全市纺织行业的发展,全市纺织企业已有30余家,纺织能力已达160万锭,年用棉约8万吨。天信纺织集团、三阳纺织集团的两种精梳纱线分别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山东俊富、大海集团、昊龙集团等企业多项  相似文献   

14.
GB1103-1999《棉花细绒棉》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颁布实施已快一年了,它有效地推动了全国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规范了棉花收购、加工等部门的质量行为,为进一步提高棉花质量,促进纺织企业降低成本,解困增效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由供销社棉麻公司一家经营棉花的计划经济体制被彻底打破。棉花价格由市场形成,棉农可以自由选择交售,纺织企业可以直接参与收购,一个由凡具备棉花经营资格的全民、集体、民营(个体)企业均可经营的、多元化的新棉花经营格局逐步形成。国家只对棉花进行宏观调控和质量监管。棉花质量监管的基础在于收购环节。在此,笔者就棉花收购中的质检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谈点肤浅的看法。一、棉花收购中质检工作面临的新特点1.交棉批量增大,时间集中计划经济时期,棉农交棉是采用肩挑、手拖板车、脚踏三轮车或拖拉机等…  相似文献   

16.
GB1103—1999《棉花 细绒棉》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颁布实施已快一年了,它有效地推动了全国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规范了棉花收购、加工等部门的质量行为,为进一步提高棉花质量,促进纺织企业降低成本,解困增效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日前,江苏省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制定了《江苏省棉花收购加工经营企业资格认定管理办法》,并据此审批了一批收购、加工、经营企业。该办法明确了资格认定的范围,规定了棉花收购、加工、经营企业的基本条件,以及申报企业须提供的申报材料和申报的程序。具体内容如下:一、资格认定的范围1.1998年9月1日以后新增的农业部门所属良种棉加工厂、国营农场所属棉花加工厂和供销社棉花收购、加工企业。2.按照国家企业划型标准认定的大中型棉纺企业。拖欠省内棉花收购经营企业货款的,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还款…  相似文献   

18.
为落实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以及整顿棉花流通秩序的有关精神 ,今年加工处将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按照国家有关文件精神 ,配合有关部门 ,整顿棉花加工秩序。为加强对棉花收购、加工、流通中棉花质量及秩序的管理 ,国家将制定《棉花市场与质量监督管理条例》。各级棉花加工行业管理部门应要根据《条例》的有关内容 ,配合有关部门 ,按《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技术条件》国家标准的要求 ,对全国棉花加工企业进行加工资格认定 ,未经棉花加工资格认定的轧花厂将不准加工棉花。二、对全国供销社棉花加工企业进行登记 ,编辑、印制《全国供销社棉花加工…  相似文献   

19.
棉麻企业经历了近50年的国家政策性经营,至今已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特别是在2001年7月份,在国务院召开的棉花工作会议上,温家宝副总理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今后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概括为:“一放、二分、三加强,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实行社企分开,储备与经营分开是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之一。这对供销社与棉麻彻底分开,推动棉麻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营实体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国家对社企分开尚未出台操作办法,国家经贸委也未拿出具体的实施细则,给议论纷纷、众人瞩目的社企分开改革带来一定的困惑。本就当前供销社与棉麻企业的产权现状及改革方向作以浅议,不当之处,还望专家予以斧正。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务院《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拉开了我国棉花流通体制的改革、保障棉花质量、支持国有大中型纺织企业的解困,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9年初公布了国家第一批9家免费公证检验试点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