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叶黄素油为芯材,酪蛋白酸钠、乳清粉和蔗糖为壁材,通过均质、乳化、喷雾干燥等工艺,制备叶黄素微胶囊。本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蔗糖占壁材比例、芯壁比、进风温度因素对包埋率的影响,确定单因素的最优范围。并且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RSM)分析来优化工艺条件。以蔗糖占壁材比例、芯壁比、进风温度为因素,以包埋率作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回归实验分析,在喷雾干燥工艺中,影响微胶囊产率的的因素相关显著性为芯壁比>蔗糖占壁材含量>进风温度。并且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蔗糖占总壁材质量为26%,芯壁比为1∶4.47,进风温度160℃,均质压力为60MPa,进料速度5mL/min,理论最佳包埋率96.18%,验证此条件下得到实际包埋率为95.83%。确定了最佳配方后,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研究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微胶囊化制备工艺.以双脱甲氧基姜黄素为芯材,以变性淀粉和蔗糖为壁材,通过乳化、均质、喷雾干燥制备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微胶囊.通过实验确定最优的工艺条件为:变性淀粉与蔗糖质量比6∶1为壁材,芯壁材质量七1:20,包埋温度40℃,包埋时间2h;喷雾干燥参数为:进风温度160℃,出风温度80℃,进料速度800mL/h,雾化器转速50Hz,所得微囊包埋率≥95%,且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3.
以菠萝粉为芯材,阿拉伯胶和麦芽糊精为壁材,菠萝粉中总胡萝卜素的包埋率和Vc保留率为主要考察指标,通过乳化、均质、喷雾干燥等工艺,制备菠萝粉微胶囊,探讨喷雾干燥法制备菠萝粉微胶囊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180℃,壁芯比8:50,壁材内部的配比(阿拉伯胶/麦芽糊精)1:12,入料流量15mL/min,所得微胶囊产品的包埋率为89.01%。  相似文献   

4.
以植物甾醇酯和葛根素为芯材,阿拉伯胶和β-环状糊精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植物甾醇酯葛根素复合微胶囊。考察了乳化剂配比、乳化剂用量、固形物含量、芯壁比、壁材比对乳化液稳定性的影响,以及进风温度、出风温度、均质压力对微胶囊化效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复合微胶囊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显示,复合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乳化剂(蔗糖酯-单甘酯)配比6∶4(g/g)、乳化剂用量0.7%(质量分数)、固形物含量20%(质量分数)、芯壁比0.25∶1(g/g)、壁材(阿拉伯胶和β-环状糊精)比5∶5(g/g)、进风温度180 ℃、出风温度75 ℃、均质压力25 MPa。在此工艺条件下复合微胶囊中植物甾醇酯的包埋率为89.04%,葛根素包埋率为80.15%,产品为乳白色、细小均匀的粉末,气味纯正,密度0.568 g/mL,溶解率95.11%,水分含量3.57%,贮藏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5.
以芹菜籽为原料,用超临界萃取法获得芹菜籽油为芯材,明胶和β-环糊精为壁材,蔗糖酯为乳化剂,经乳化、均质、喷雾干燥制取芹菜籽油微胶囊产品.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以芹菜籽油微胶囊化产率为指标,确定微胶囊包埋芹菜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芯壁材比1:4,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70℃,均质压力40MPa.  相似文献   

6.
番茄红素油树脂的制备及微胶囊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正交试验对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且对以大豆蛋白和蔗糖作为壁材,喷雾干燥制备番茄红素微胶囊的工艺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用CHCl_3提取番茄红素的最佳工艺条件:萃取时间为2h,pH=6.0;温度为25℃;溶剂量为30%,制备微胶囊产品的工艺条件为:壁材采用大豆蛋白和蔗糖(比例为4:6);芯材量为40%;采用复合乳化剂(蔗糖酯和单甘酯),HLB值为13,用量为2%;均质压力为40MPa;喷雾干燥进风温度200℃,出风温度90℃。制备得到的微胶囊产品,效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以叶黄素晶体为芯材,用喷雾干燥法制备10%叶黄素微胶囊的配方和工艺。最佳配方为:叶黄素晶体(80%)质量分数12.5%、阿拉伯胶质量分数54.96%、蔗糖质量分数30.54%、低聚原花青素质量分数1%、迷迭香提取物质量分数1%。高压均质参数为90 MPa均质2次;喷雾干燥工艺参数为:进风温度170℃、气流压力170 kPa、进料流量400 mL/h、进料温度50℃。所得产品在40℃,相对湿度75%条件下放置10 d的含量保留率为97.8%,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山楂果原花青素的微胶囊化工艺,以提高其稳定性。结果表明:以麦芽糊精、阿拉伯胶为复合壁材的微胶囊化效果最佳;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微胶囊化工艺为,微胶囊化温度30℃,微胶囊化时间1h,芯壁材质量比为3∶7,复合壁材阿拉伯胶质量分数为40%,螯合剂EDTA-2Na添加量占芯材和壁材总质量的0.02%,总固形物含量为250g/L。在此微胶囊化工艺下喷雾干燥所得产品的微胶囊化效率为95.9%,微胶囊产率为90.6%。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山楂果原花青素微胶囊化前后主要成分未发生改变,且稳定性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9.
由于柑橘香精油难溶于水且易氧化酸败,因此对其微胶囊包埋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确定了复合壁材组成为阿拉伯胶、麦芽糊精和蔗糖,并考察了壁材比、壁材浓度、芯壁比、乳化剂添加量、进料流量和进风温度对柑橘香精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最终确定柑橘香精油的最佳微胶囊包埋工艺为:壁材比6:2:2,壁材浓度20%,芯壁比1:2,乳化剂添加量10%,进料流量40 m L/min,进风温度180℃,此条件下的微胶囊包埋率为60.1%。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化甾醇酯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微胶囊化甾醇酯的最优乳化条件为:复合乳化剂配比(单甘酯∶蔗糖酯)为1∶9;乳化剂用量0.75%;壁材用量20%;壁材比(变性淀粉∶麦芽糊精)为1∶5;芯材/壁材为0.5。喷雾干燥法制备甾醇酯微胶囊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进料温度50~60℃、均质压力50 MPa、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80℃、喷雾压力180 KPa。在此工艺条件下微胶囊化效率可达77.8%。  相似文献   

11.
以番茄红素晶体为芯材,采用明胶+β-环糊精+蔗糖(1:1:1)作为复合壁材,芯材与壁材的质量比为0.2:1,选用无水乙醇作为凝固剂,得到微胶囊化的番茄红素。所得产品水分较低,溶解度高,对光和热的稳定性好,表明番茄红素微胶囊化是保存番茄红素一种较好的方法,能延长番茄红素的保存时间。  相似文献   

12.
陈丽  张喻  谭亦成  林亲录 《食品科学》2014,35(22):97-103
为提高大米抗氧化肽的稳定性,以海藻酸钠为壁材,采用锐孔法对大米抗氧化肽进行微胶囊化。以包埋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芯材与壁材质量比、海藻酸钠质量分数、包埋温度、CaCl2质量分数、蔗糖脂肪酸酯质量分数工艺条件进行分析和优化,并对所制备的微胶囊进行了存放实验和电镜扫描。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制备大米抗氧化肽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芯材与壁材质量比0.3∶1、海藻酸钠质量分数1.4%、包埋温度50 ℃、CaCl2质量分数1.8%、蔗糖脂肪酸酯质量分数0.26%,经验证,在上述最优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包埋率为81.24%,与模型预测值81.75%相比,相对误差仅为0.6%。存放实验结果表明微胶囊中抗氧化肽的稳定性明显提高;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微胶囊表面形态结构完整。实验结果表明微胶囊化是保护抗氧化肽活性的一种较好方法,可为大米抗氧化肽微胶囊的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阿拉伯胶、麦芽糊精为复合壁材,使用复配乳化剂,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对菜籽油进行了粉末油脂制备工艺的优化。结果表明,菜籽油粉末油脂制备的最佳配方为阿拉伯胶和麦芽糊精的配比1∶1,芯材和壁材的配比1∶5,固形物质量分数25%,乳化剂添加量3.5%。在上述条件下制备的粉末油脂的包埋率达83.72%,总含油量为21.5%,表面含油率为3.5%,产品色泽及溶解性好。  相似文献   

14.
以明胶为壁材,以盐酸硫胺素(VB1)、核黄素(VB2)、盐酸吡哆醇(VB6)、叶酸、烟酰胺的混合物为芯材,采用喷雾干燥工艺,制备水溶性复合维生素微胶囊。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壁材芯材比、进风温度、进料流量等工艺参数对微胶囊包埋率及产品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壁材芯材比对包埋率的影响最显著,进风温度对产品得率的影响比较大;较为适宜的喷雾干燥工艺条件为壁材芯材比10:1、进风温度170℃、进料流量3mL/min。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水溶性复合维生素微胶囊,少数为球形,大多数表面有凹陷,平均粒径为8.93μm。  相似文献   

15.
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喷雾干燥技术对桂花精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确定了壁材配比、均质压力、进口风温度和进料速度四个因素的取值范围;在芯材与壁材配比保持1:6 (g:g)不变的条件下,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优化桂花精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壁材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的配比1:2.5 (g:g)、均质压力40 MPa、进口风温225 ℃、进料速度8 mL/min。在此条件下,桂花精油微胶囊包埋率预测值为98.23%,实际包埋率为97.67%,相对误差小于1%。且桂花精油微胶囊产品具有良好的感官及物化特性,桂花精油含量为12.62%。  相似文献   

16.
大蒜油微胶囊的生产工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扩大大蒜油在食品中的应用 ,文中采用喷雾干燥法研究了大蒜油微胶囊生产工艺 ,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适宜的壁材组合为阿拉伯胶 :麦芽糊精的质量比为 1∶1 5、壁芯质量比为 1∶1 5 ,料液浓度为 40 % ,乳化剂用量 0 3 % ,乳化剂复配比例以复配后的HLB值 1 2为准 ,在 5 0℃、2 0MPa条件下均质 2遍。  相似文献   

17.
壁材对V_A微胶囊物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明胶+蔗糖、明胶+桃胶+蔗糖、桃胶+蔗糖作为壁材,VA作模型心材,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研究了微胶囊表观结构、粒径分布、红外光谱、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常温贮藏的保留率。研究结果表明,壁材中增加了桃胶有效改善微胶囊的表观形态,使Tg明显提高,壁材之间的氢键作用加强,温度25℃,RH20%~30%避光贮藏6个月保留率从82.9%提高到92.6%,体积平均粒径(D4,3)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8.
以水解大豆蛋白为主要壁材的β-胡萝卜素微胶囊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解大豆蛋白分别与糊精(SPH+MD)以及蔗糖(SPH+S)复配为壁材微胶囊化β-胡萝卜素,研究结果表明,SHP+S壁材体系的微胶囊化产品的效率明显优于SPH+MD壁材体系产品,产率无显著差异。相应的较优工艺参数为:壁材中蛋白质与蔗糖比例为6∶14,体系壁材浓度20%,黄原胶浓度0.5%,乳化时均质压力40Mpa(乳化温度70℃),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95℃(出风温度80~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