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以青鱼鱼皮为原料,考察超声波功率、超声波处理时间、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值对胶原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基础上对青鱼鱼皮胶原蛋白提取工艺进行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酶量100 U/g、pH 7.5、酶解温度40℃、超声波处理时间50 min,胶原蛋白的提取率达45.3%。  相似文献   

2.
以鮟鱇鱼皮为原料,以料液比、超声时间、加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提取pH为实验因素,用超声-风味酶法和超声-碱性酶法分别提取,并利用正交试验确定鮟鱇鱼皮胶原蛋白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风味酶法提取鮟鱇鱼皮胶原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80 min,酶解时间5 h,风味蛋白酶5000 U/g,酶解温度40℃,在此条件下胶原蛋白提取率为3.54%±0.21%;超声-碱性酶法提取鮟鱇鱼皮胶原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80 min,酶解时间6 h,碱性蛋白酶4000 U/g,酶解温度45℃,在此条件下胶原蛋白提取率为3.25%±0.68%,其中酶解时间比超声-风味酶法多1 h,但胶原蛋白提取率却不及超声-风味酶法。综上,选取超声-风味酶法提取鮟鱇鱼皮胶原蛋白。  相似文献   

3.
为了优化纤维素酶与果胶酶水解提取辣木叶中蛋白质的提取工艺,以提取率为考察指标,运用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研究了酶解温度、加酶量、pH、底物质量浓度与酶解时间5个因素对辣木叶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各因素对辣木叶蛋白质提取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酶解温度 > 底物质量浓度 > pH > 酶解时间 > 加酶量,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40℃、加酶量800 U/L、酶解pH5.0、底物质量浓度7.0 g/L、酶解时间70 min,在此条件下的提取率达到了43.85%。果胶酶各因素对辣木叶蛋白质提取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加酶量 > 底物质量浓度 > 酶解时间 > 酶解温度 > pH,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0℃、加酶量1400 U/L、pH4.0、底物质量浓度9.0 g/L、酶解时间50 min,提取率达到了32.26%。纤维素酶与果胶酶各因素对辣木叶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纤维素酶水解辣木叶提取蛋白质的效果优于果胶酶。  相似文献   

4.
采用酶解法从中国林蛙皮中提取胶原蛋白。考查了提取次数、液料比、酶解时间、酶解温度以及酶用量对胶原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单因素考察结合正交试验设计得到胶原蛋白的优化提取条件为:提取次数为2次,液料比为60,提取时间为72 h,提取温度为37℃,酶用量为1.5%。此条件下中国林蛙皮胶原蛋白的产率可达26.2%。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林蛙皮胶原蛋白的提取率,并对其特征进行初步鉴定。在优化林蛙皮脱色、脱脂预处理工艺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胃蛋白酶酶解制备林蛙干皮胶原蛋白的工艺,并采用紫外扫描、红外扫描和凝胶电泳技术对所获林蛙干皮胶原蛋白进行初步特征鉴定。结果发现林蛙干皮最佳预处理工艺条件为:室温下用含有1.0%H_2O_2的0.15 mol/L NaOH脱色12 h,10%正丁醇按料液比1:75脱脂5 h;酶解最佳工艺条件为:胃蛋白酶添加量为5%、酶解时间为3.5 h、酶解温度为50℃、酶解料液比为1:45;在此参数条件下,实际林蛙胶原蛋白的提取率则为94.89%,并且林蛙皮胶原蛋白具有Ⅰ型胶原蛋白的特征。该研究为林蛙皮胶原蛋白的提取提供了实验依据,为林蛙皮综合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采用纤维素酶辅助从青稞粉中提取淀粉,以淀粉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加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H 4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并将其应用于超声中试放大试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加酶量、酶解温度以及酶解时间与酶解温度的交互作用对淀粉提取率有显著影响。试验范围内获得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酶量100 U/g、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6 h、pH 4.8,此时,淀粉提取率为80.02%。中试放大试验结果表明,正交试验所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稳定。  相似文献   

7.
采用酶法从芡实壳中提取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酶解温度、酶解时间、纤维素酶添加量及溶液pH 4个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显示,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3 h,加酶量3.0%,溶液pH4.0,在此条件下得到多糖的提取率最高,可达2.45%。  相似文献   

8.
响应面试验优化中性蛋白酶辅助提取青稞淀粉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中性蛋白酶辅助提取青稞淀粉,研究料液比、加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pH值对青稞淀粉中蛋白残留量的影响,选择加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为影响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以淀粉蛋白残留量和淀粉提取率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加酶量与酶解温度的交互作用及加酶量与酶解时间的交互作用对淀粉蛋白残留量有极显著影响,而对淀粉提取率无显著影响。实验范围内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酶量140.79 U/g、酶解温度45.01 ℃、酶解时间2.57 h,在此条件下青稞淀粉的提取率为60.36%,淀粉蛋白残留量为1.31%。  相似文献   

9.
为高效获得胶原蛋白,以鮟鱇鱼鱼皮为原料,以风味蛋白酶添加量、碱性蛋白酶添加量、超声时间、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pH值为试验因素,采用超声-双酶法和双酶法提取胶原蛋白,利用正交试验确定胶原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较好的提取方法。结果表明,超声-双酶法提取胶原蛋白最佳提取工艺为:风味蛋白酶添加量3 000 U/g,碱性蛋白酶添加量5 000 U/g,超声时间70 min,酶解时间5 h,酶解温度50℃,在此条件下得到胶原蛋白提取率为(8.86±0.64)%;双酶法提取胶原蛋白最佳提取条件为:风味蛋白酶添加量5 000 U/g,碱性蛋白酶添加量5 000 U/g,酶解温度55℃,p H8.0,在此条件下得到胶原蛋白提取率为(4.55±0.20)%,其中风味蛋白酶添加量比超声-双酶法多2 000 U/g,且胶原蛋白提取率比超声-双酶法低4.31%。综上可知,选取超声-双酶法提取鮟鱇鱼皮胶原蛋白。  相似文献   

10.
为高效利用大鲵加工副产物大鲵皮,研究干制大鲵皮制备胶原蛋白的工艺条件。以胶原蛋白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法,分别研究胃蛋白酶添加量、酶解pH和酶解时间对大鲵皮胶原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法进一步优化大鲵皮制备胶原蛋白工艺,确定最适工艺条件,即胃蛋白酶添加量6 000 U/g、酶解pH 2.0、酶解时间6 h,在此工艺条件下,大鲵皮胶原蛋白提取率为86.7%。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扫描结果分析表明,用该法提取的干制大鲵皮胶原蛋白保留胶原蛋白较为完整的三股螺旋结构。  相似文献   

11.
响应面优化草鱼鱼鳔酶溶胶原蛋白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草鱼下脚料鱼鳔中胶原蛋白的提取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胃蛋白酶提取草鱼鱼鳔胶原蛋白。探讨加酶量、提取时间和液料比3个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胃蛋白酶提取草鱼鱼鳔胶原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40mg/g、提取时间48h、液料比80:1(mL/g),在此工艺条件下胶原蛋白实际提取率为17.82%,与模型预测值(18.04%)接近。方差分析显示,模型可靠,3个因素均对草鱼鱼鳔胶原蛋白的提取率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徐逯  叶立斌  于平  励建荣 《食品科学》2010,31(20):61-66
将现代酶解技术应用于东海海参多糖提取工艺,选取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进行酶解,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蛋白酶为胃蛋白酶,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方法以多糖得率为响应值优化酶解工艺。结果表明,酶解工艺最优条件为胃蛋白酶用量(m/m)0.95%、酶解温度56℃、酶解时间6h、酶解液pH1。在此条件下海参多糖得率为1.65%,该值与响应面模型的预测值1.59% 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3.
响应面优化超声波辅助水酶法提取茶叶籽油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响应面法(RSM)优化超声波辅助水酶法提取茶叶籽油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复合酶用量、酶解p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为影响因子,茶叶籽油得率为响应值,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水酶法提取茶叶籽油工艺优化条件为:高压蒸煮20min,超声处理20min,超声温度60℃,料液比1:5、复合酶用量1.75%,酶解pH4.6,酶解温度44℃,酶解时间6.9h。茶叶籽油得率为29.88%。  相似文献   

14.
超声波-生物酶法提取锁阳多糖工艺优化及其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较高的锁阳多糖得率,以河西锁阳为原料,采用超声波协同生物酶技术进行锁阳多糖提取工艺及活性的研究,选用单因素试验探索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及纤维素酶加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H值对锁阳多糖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四甲基噻唑蓝(methlthiazoletrazolium,MTT)法评价锁阳多糖对HeLa细胞的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锁阳多糖超声波-纤维素酶法提取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10(g/mL)、超声功率300 W、酶解温度60 ℃、超声时间10 min、加酶量1.8%、酶解时间90 min、pH 5.5。最优条件下锁阳多糖得率达3.01%。MTT实验结果表明,提取多糖对HeLa细胞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5.
该文探索了复合酶法提取薯蓣皂素的新工艺.考察了反应时间、加酶量、反应温度、pH值、搅拌转速等因素对提取薯蓣皂素产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薯蓣皂素提取率影响较大的4个因素:反应时间、反应温度、pH值、搅拌转速进行优化,得到复合酶法提取薯蓣皂素的最优工艺条件为50℃,pH值为5,搅拌转速25r/min,反应时间30h.在此条件下,薯蓣皂素的提取率为4.88%.  相似文献   

16.
响应面法优化鹅全骨硫酸软骨素的酶法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麻阳鹅鹅全骨为原料,以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 sulfate,CS)的提取率为指标,对运用碱提、复合酶解、醇沉法提取CS的工艺进行研究,确定使用胃蛋白酶进行酶解后,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应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建立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确定胃蛋白酶酶解提取CS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碱提、复合酶解、醇沉法胃蛋白酶酶解提取鹅全骨CS的最佳工艺为加酶量1.55 g/L、酶解时间6.4 h、酶解温度42 ℃、pH值3.09,在此条件下CS的提取率为12.13%;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可知,提取物为CS和盐酸氨基葡萄糖。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姜黄为原料,采用离子液体辅助酶法提取姜黄素类化合物。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定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pH、酶用量和离子液体用量5个因素为响应变量,姜黄素类化合物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最优工艺条件为:酶解pH5.4,离子液体20%,酶用量21%,酶解时间90 min,酶解温度59 ℃。在该工艺下姜黄素类化合物理论得率可达到5.922%,验证实际得率为5.882%,与理论得率相对误差为0.04%。该方法可以有效的提取姜黄中的姜黄素类化合物,为姜黄素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固定化酶法提取牛蒡菊糖。结果表明酶水解提取牛蒡菊糖的最佳工艺为:13.5g/100mL 中性蛋白酶、pH 7、固液比1:15、50℃、酶水解6h,菊糖提取率为14.57%;固定化酶制备最佳工艺为:以甲醛(40%):NaOH(2mol/L)=2:3 为凝结液、pH7.5、壳聚糖2.5g/100mL、60℃、加酶量7.5mg/mL,固定8h,酶活力回收率可达到39.13%;固定化酶提取牛蒡菊糖最适条件为:pH7、固液比1:15、60℃、固定化酶加入量13. 5 g/100mL、酶解5h,在此条件下菊糖提取率达到12.89%。固定化酶的稳定性与游离酶相比有显著的提高,连续反应10 次后,固定化酶仍然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此时牛蒡菊糖的提取率为9.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