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0 毫秒
1.
目的:探讨妇康洗剂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为考察目标,对妇康洗剂的提取条件进行优选。结果:影响因素为:提取溶剂〉固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结论:妇康洗剂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的70%乙醇回流提取1次,每次40min。  相似文献   

2.
王小龙  叶晓娅 《医药导报》2009,28(5):645-646
目的比较制霉洗剂不同提取工艺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在不同提取工艺中含量,选用Kromsail C18柱,以乙腈 0.02%三乙胺溶液(30:70)为流动相,220 nm为检测波长,流速为1.0 mL·min 1。结果氧化苦参碱乙醇合并提取比分提含量降低45.55%,苦参碱含量升高80.45%。结论制霉洗剂提取工艺不同,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发生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癣平洗剂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癣平洗剂样品中的苦参碱含量以及氧化苦参碱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癣平洗剂中,氧化苦参碱的标准曲线方程为A=1936.25C-1137.89,r为0.9997;苦参碱为A=2158.24C-157.70,r为0.9998;两者的线性范围均为25μg/mL~800μg/mL;氧化苦参碱的平均回收率为100.22%,苦参碱的平均回收率为99.06%.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癣平洗剂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具有结果准确、操作简单快捷的显著优势,可以广泛应用于癣平洗剂产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HPLC法测定妇舒能洗剂中氧化苦参碱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华荣  高逢喜 《中国药师》2009,12(5):620-621
目的:建立测定妇舒能洗剂中氧化苦参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Agilent Eclipse XDB-C18为(250mm×4.6mm,5μm)分析柱,流动相:磷酸盐缓冲液-乙腈(90:1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20nm。结果:氧化苦参碱在1.0~20.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加样回收率为95.7%,RSD=1.5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以作为妇舒能洗剂的质量控制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采用薄层光密度法测定山豆根中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的含量,双波长反射法锯齿形扫描,波长s=502nm,R=650um,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的平均回收率为101.4%及101.7%,r为2.1%及2.3%。用本法测定了八批不同来源的药材含量并进行了比较,为评价山豆根质量提供了数据,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准确性好。  相似文献   

6.
罗德啟 《医药导报》2011,30(1):103-104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痒葏洗剂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 方法 固定相为Hypersil ODS柱(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 0.04 mol•L-1磷酸二氢钾(13:87),流速1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220 nm. 用酸溶碱提法提取样品中的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 结果苦参碱标准曲线方程为:A=2 158.24C-157.70(r=0.999 8),氧化苦参碱A=1 936.25C-1 137.89(r=0.999 7),线性范围都是25~800 μg•mL-1,平均回收率苦参碱为99.06%(RSD=1.69%),氧化苦参碱为100.22%(RSD=1.99%). 结论 该方法 测定痒葏洗剂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用于痒葏洗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冰荷洗剂中主要活性成分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的方法.方法:Hypersil NH2柱(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溶液(80:10:10)为流动相,柱温:30℃,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220nm.结果:苦参碱质量在0.10 ~0.52 μg,氧化苦参碱质量在0.31 ~1.6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和101.2%,RSD分别为1.8%和1.0%.结论:本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作为冰荷洗剂中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含量测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袁祥慧  Li Xulun 《中国药业》2008,17(14):31-32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山豆根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的方法。方法用三氯甲烷超声提取,通过中性氧化铝柱,依次以三氯甲烷、三氯甲烷-甲醇洗脱。色谱柱以氨基键舍硅胶为填充剂(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溶液(80:10:1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205nm,柱温30℃。结果苦参碱进样量在0.1021—4.08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氧化苦参碱进样量在0.1943—3.88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均在99%以上。结论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能同时测定山豆根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可作为山豆根药材质量控制的含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妇康洗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苦参、紫草、甘草、乌梅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以乙腈-甲醇-0.1%磷酸溶液(三乙胺调pH至7.5)(12:5:83)为流动相;在检测波长220 nm处测定氧化苦参碱和苦参碱的含量。结果:TLC鉴别分离度良好,专属性强。氧化苦参碱在0.1946~2.9190μg,相关系数r为0.9999,线性关系良好;苦参碱在0.1134~1.7010μg,相关系数为0.9999,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63%(RSD为2.19%)、99.12%(RSD为1.33%)。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妇康洗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当归苦参丸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雄  曾三平 《中南药学》2007,5(2):142-144
目的建立测定当归苦参丸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Phenemonex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1%三氟醋酸溶液(5:9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08nm,柱温:35℃。结果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线性范围分别为0.0512~0.3584μg(r=0.9990)和0.1924~1.3468μg(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73%,100.14%(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检测灵敏度、准确度高,且样品分离效果好。适用于当归苦参丸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1.
子宫中隔切除术后预防粘连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宫腔镜术后不同处理方法预防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 55例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行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TCRS),术后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不同术后处理措施,包括宫腔放置与不放IUD,是否进行人工周期治疗,部分患者术后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第1、3个月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宫内放置IUD的患者;于术后第3个月取环.结果 54例患者术后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其中40例分别于术后第1、3个月完成了术后2次宫腔镜检查,另14例只完成一次检查.宫腔术后放环与否对术后宫腔形态影响无差异(P>0.05),术后使用人工周期治疗患者较未使用者子宫内膜厚,此两者术后第3个月宫腔镜检查发现宫底创面均已有内膜覆盖.使用GnRH-a类药物患者术后官腔形态满意.结论 TCRS术后宫腔放置IUD无助于预防术后粘连的发生;术后人工周期治疗应更个体化并有针对性的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及时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可防止术后宫底新粘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许明哲  杨昭鹏  李波 《中国药事》2011,25(12):1243-1246
目的介绍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为国内药品监管机构和原料药生产企业提供信息,促进我国原料药生产企业的国际化。方法通过查阅调研欧盟相关药品法规和与EDQM同行面对面的交流,详细了解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的组织机构和具体程序。结果与结论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在对原料药的质量控制有重要作用,加强了药典的监管力度,进一步保证了原料药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狂犬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近十二年来,我们共遇见狂大病23例,其中10例被误诊为其它疾病,现就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8例,女2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4岁。发病季节为3月~11月。首诊科室,儿科3例、内科3例、转院3例、急诊科1例。1.2 临床表现:发热7例,恐风5例,恐水6例,怕光3例,流涎10例,胸闷、气促、呼吸困难4例,烦躁不安10例,多汗7例,恐惧6例,肢体麻木4例,抽搐4例,恶心、呕吐2例,昏厥1例。所有病例发病至死亡时间为2天~6天,死亡原因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个县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县乡级医疗机构进一步提高医疗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9-2010年1504例县乡级医院住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按性别、年龄、院别、付费方式、疾病分类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秩和检验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间及院别间平均住院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平均住院日为10.39 d,女性为8.69d,乡级医院为9.27d,县级医院为9.50 d.不同年龄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15岁组、15 ~24岁组、25~44岁组、45 ~65岁组、大干65岁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8.10 d、7.66d、8.83 d、10.26 d和11.33 d.自费患者平均住院日为8.39 d,新农合组为9.10 d,商业保险组10.17 d,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患者则为11.08 d.不同疾病分类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明显,妊娠类平均住院日最短,为6.73 d,而肿瘤患者则为14.26 d.结论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分类及不同付费方式间平均住院日存在差异,县级医疗机构和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16.
住院患者精神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目前住院精神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调查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403例住院精神患者诊断和治疗情况,并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04年调查结果相比较。结果:①传统精神药物使用显著减少,新型精神药物使用占据首位;②抗精神病药物使用趋向小剂量化;③本组联用丙戊酸盐类药物显著增多;④我院精神药物使用情况与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近年来精神药物使用情况已发生了显著变化,与新型精神药物疗效好,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