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探讨HXFA299型精梳机工艺性能.通过分析HXFA299型精梳机机构特点,对细绒棉CJ 9.7 tex 及长绒棉CJ 7.3 tex两类品种在SXFA289型精梳机上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HXFA299型精梳机表现出较好的工艺性能,在保证精梳及成纱质量的前提下,可降低精梳落棉率1.5个百分点~4个百分点.加工细绒棉时能在400钳次/min下稳定运行,加工长绒棉时能在380钳次/min下稳定运行,精梳条质量无明显恶化.  相似文献   

2.
E65型精梳机喂棉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分析精梳机喂棉长度、小卷定量对梳理效果、精梳落棉率及分离接合质量的影响.在E65型精梳机上采用不同的给棉长度及小卷定量,进行了CJ 14.6 tex纺纱工艺参数对比试验,测试了精梳落棉率、精梳台时产量、成纱条干、成纱千米细节、成纱千米粗节、成纱千米棉结.结果表明:在新型高效精梳机上,采用较小的喂棉长度及较大的小卷定量,可提高精梳机的梳理效果、改善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3.
介绍CJ40型精梳机技术特性及使用情况。阐述了CJ40型精梳机的主要技术特点以及使用该精梳机生产CJ14.5tex纱的工艺配置、精梳及成纱质量水平。指出:该精梳机具有噪声低、优质高产、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等特点,精梳条的质量可达到乌斯特2001公报5%~25%的水平。使用中应注意保持配棉稳定,合理配置小卷定量、速度和落棉率等工艺参数,选用性能良好的锡林及顶梳专件,并做好设备维修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4.
BHFA299型精梳机的应用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BHFA299型精梳机使用性能.阐述了BHFA299型精梳机结构特点和技术规格,对分离接合定时、速度、给棉长度、顶梳工艺配置等进行了试验与优选,并与E7/5型精梳机进行了质量对比,分析了CJ 14.5 tex品种成纱质量状况.结果表明:在280钳次/min的速度下,BHFA299型精梳机棉结、杂质排除率和短绒排除率、精梳条条干等质量指标均优于E7/5型精梳机指标.  相似文献   

5.
探讨PX2型精梳机工艺对成纱质量的影响。通过对影响精梳质量的准备工艺流程、落棉率、精梳机速度、有效输出长度、锡林类型、给棉长度等各项工艺配置进行试验研究,分析和总结了影响精梳及成纱质量的因素,指出:应深入研究相关参数对精梳条质量及成纱质量的影响,加强试验分析,不断进行优化筛选,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设备效能,改善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6.
任峰 《棉纺织技术》2007,35(5):43-45
为了进一步了解CM500型精梳机的性能特点,提高精梳质量,分析了CM500型精梳机机构特点,并对精梳机速度在300钳次/min以上时纺CJ 14.5 tex品种的精梳条干、排除短绒、棉结和杂质的情况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CM500型精梳机在高速运行时,精梳条干水平较好,排除短绒、结杂的能力较强.指出了CM500型精梳机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提出了设备维修建议.  相似文献   

7.
探讨FA299型精梳机的使用及工艺性能优化。介绍了FA299型精梳机以及配套FA1398型条并卷机的技术规格,通过合理选择条并巷机小卷定量、并合及牵伸工艺以及对精梳机锡林速度、顶梳插入深度、棉网搭接刻度、毛刷插入深度、落棉刻度等工艺参数进行试验与优选,采取技术措施控制精梳条棉结及条干,结果使CJ 9.7 tex纱质量达到了较好的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改善JSFA388A型精梳机所产精梳条的条干质量,通过对棉网搭接刻度、分离罗拉传动机构、罗拉牵伸形式、棉条输送机构进行优化选择与设计,最终提高了新型精梳机在高速运行条件下所产精梳条的条干质量.认为:根据纤维长度变化正确选择棉网搭接刻度、优化设计分离罗拉传动机构、采用三上三下压力棒牵伸形式,改进棉条输出机构,合理调整台面导条钉位置可以在改善精梳条干质量方面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CJ40型棉精梳机的机械特征.该机总体结构合理,钳板运动相对平稳,分离罗拉运动调节精确,梳理彻底,有效输出长度短,牵伸倍数公比稳定,吸落棉中消除了三角高压区,机电一体化程度高。  相似文献   

10.
探讨精梳机给棉工艺对短纤维排除效果的影响。建立不同给棉方式下钳板钳口外棉丛长度的数学模型,分析不同给棉工艺对分界纤维长度和重复梳理次数的影响;改变给棉方式及给棉长度,利用aQuraL型纤维长度测试仪测得小卷及不同给棉工艺输出的精梳条中纤维长度分布,计算各片段长度短纤维排除率。结果表明:采用后退给棉时,精梳机对短纤维排除率较前进给棉时高2.5个百分点至15个百分点;精梳短纤维排除率随给棉长度及短纤维长度的增加呈现减小趋势。认为:采用前进给棉、长给棉工艺可提高纺纱效率,降低纺纱成本;采用后退给棉,短给棉工艺更有利于提高纺纱质量。  相似文献   

11.
棉精梳工艺技术的新发展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瞿建增 《棉纺织技术》1999,27(3):133-139
根据精梳纱的纺纱工艺设计示便,介绍棉精梳工艺技术的新发展,内容包括对精梳棉卷的质量要求、精梳准备工艺及精梳准备工序设备选型、控制精梳条短纤维率的工艺技术等,并涉及到并合与产整的问题、精梳后单程并条机的运用和如何消除精梳机产生的周期性变异波。  相似文献   

12.
文章建立了顶梳梳理度数学模型,分析了单根纤维受到顶梳梳针的作用齿数与顶梳齿密的关系;保持精梳机其他工艺参数不变,分别改变顶梳针齿密度,探讨了顶梳齿密对长绒棉精梳质量及成纱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增加顶梳齿密有利于排除小卷中的短绒及棉结,改善成纱条干,提高成纱强力。顶梳齿密过高会造成纤维损伤,引起精梳条中短绒、棉结含量增多,成纱质量恶化。顶梳齿密需结合原棉品级与纺纱品种合理选配,加工9.7 tex长绒棉精梳纱时,设定顶梳齿密为32齿/cm,可以较好地兼顾精梳质量及纱线品质。  相似文献   

13.
改善CJ 5.8 tex成纱质量的工艺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改善CJ 5.8 tex成纱质量的工艺措施.为提高CJ 5.8 tex成纱质量,配棉中通过小样试纺确定较好的配棉方案,梳棉机工序选择合适的针布,精梳落棉率控制在15%~16%,控制落棉含短绒率≥70%,精梳条短绒率≤8%.粗纱采用TJFA458A型悬锭D型牵伸粗纱机.在工艺参数、工序质量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最终使CJ 5.8 tex成纱质量达到了Uster 2007公报5%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Tencel纤维与棉混纺纱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开发出价格低、性能好的Tencel棉混纺纱线,根据Tencel纤维的特性,通过设置恰当的混纺比,选用成本较低、平均长度为30.35 mm的3级细绒棉与Tencel纤维混纺,采用条混工艺,合理配置各工序工艺参数,成功开发出Tn/CJ 60/40 18.3 tex、14.6 tex混纺纱,总结了提高成纱质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