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治涂阳肺结核是结核病控制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结核病化疗的重要对象。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例有些可能已经耐药或耐多药,既使部分患者目前无耐药但若不进行规范治疗和管理也可能会发展成为耐药甚至耐多药病例。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不合理治疗是造成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主要原因[1-2]。因此,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化疗方案的选择与制定是治疗成败的关键,为此,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重视复治肺结核化疗方案的制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标准的初治肺结核化疗方案加上严格的化学治疗管理(DOTS策略)可使约90%的初治肺结核患者获得痊愈,但复治肺结核因为情况复杂,治疗效果不尽人意,这类患者已经成为我国耐药结核病尤其是多耐药结核病、耐多药结核病和超级耐药结核病等多重耐药性结核病产生的主要群体。因此,重视复治肺结核化疗方案的制定,将有助于控制耐药结核病的行。  相似文献   

3.
重视复治肺结核化疗方案的制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标准的初治肺结核化疗方案加上严格的化学治疗管理(DOTS策略)可使约90%的初治肺结核患者获得痊愈,但因为复治肺结核的情况复杂,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这类患者已经成为我国耐药结核病,尤其是多耐药结核病(PDR—TB)、耐多药结核病(MDR—TB)和严重耐药结核病(XDR—TB)等多重耐药性结核病产出的主要群体。因此,重视复治肺结核化疗方案的制定,将有助于控制耐药结核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4.
复治肺结核病人规则治疗顺从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结核病仍是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结核病的防治依然面临着严重的形势,而耐多药结核病的控制是其中重要的挑战之一。复治涂阳病例对控制传染源、预防结核病传播起着反向作用,因复治涂阳病例中耐药病例所占比例较初治病例高。耐多药结核病的发生对结核病控制规划的实施构成严重威胁。本文旨在了解结核病人既往规则治疗顺从性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减少复治病人。  相似文献   

5.
93例复治涂阳肺结核化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93例痰培养阳性复治涂阳肺结核的耐药及化疗效果。方法2001~2005登记的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例痰培养阳性并同时做药物敏感试验,采用2H3R323E3s3/6H3R3E3方案治疗。治疗期间至少进行三次痰结核菌检查。结果敏感组46例,耐药组47例,敏感组疗程结束阴转率为87%。耐药组阴转率为59.6%。结论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例如发生耐药,尤其是耐多药,治疗效果敏感者差。积极对新发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彻底治疗,减少耐药病例的发生,对控制结核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结核病的流行仍比较严重,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人数仅次于印度而居世界第二位,是我国重点控制的重大疾病之一。复治涂阳的肺结核病人是我科收治肺结核病人的重要组成之一,2003年起我科开始在复治涂阳肺结核的病人中全部加用了各种免疫调节剂治疗。复治涂阳的肺结核病人是肺结核中较为难治疗的病人,孙氏报道复治涂阳的肺结核病人有80%以上是多耐药结核病。为了观察复治涂阳的肺结核病人的治愈率和痰菌转阴时间,并进一步观察复治涂阳的肺结核病人免疫疗法的疗效,我们采用了在化学治疗的过程中分别应用不同免疫治疗。我科从2004年起开始对复洽涂阳肺结核进行了两种免疫药物微卡与转移因子的疗效观察,并同时与单纯应用化学治疗的病人效果相比较,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复治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情况。方法对147例痰涂片标本抗酸菌检测阳性的肺结核复治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菌株用比例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总耐药率31.3%,耐单药率17.0%,耐多药率14.3%;对1~4种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17.0%、11.6%、2.0%和0.7%;其中单药耐药频率以耐H最高。结论复治肺结核患者耐药率仍处在较高水平,对耐药结核病的临床治疗和管理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结核病化疗是控制结核病的主要手段。在目前耐药率逐年增高、复治病例不断增多的形势下,为寻求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合理有效方案。1999年5月-2001年5月共选44例,分别给予含力克肺疾和含对氨基水杨酸钠方案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不同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全程间歇短程化疗效果评价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目的:评价标准复治涂阳短程化疗方案对复发、初治失败及其它复治3组不同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为进一步提高复治肺结核患者的疗效提供依据。方法:先取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303例,分为复发(87例)、初治失败(21例)及其它复治(195例)3组。所有入选病例在治疗前均做痰结核分支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对3组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均采用同一复治涂阳短程化疗方案,即2-3H3R3Z3E3S3/5-6H3R3E3进行治疗,观察3组复治患者的耐药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3组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在耐药水平及疗效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它复治患者中,既往累计治疗时间超过12个月者的耐药率(79.5%)明显高于既往累计治疗时间少于12个月者(59.8%)(0.01<P<0.05),治疗成功率前者(69.4%)明显低于后者(90.4%)(P<0.001)。敏感病例的治疗成功率(93.3%)明显高于耐药病例(75.3%)(P<0.001)。结论:进一步提高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疗效的关键是提高复治患者中耐药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复治肺结核耐药性与用药史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复治肺结核患者的用药史和耐药情况,为评价复治肺结核标准化疗方案适用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HO/IUATLD《结核病耐药监测指南》要求的整群抽样方法,在浙江省随机抽取30个监测县,药敏试验采用比例法,详细询问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用药史并填写临床资料调查表,对药敏结果和用药史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复治肺结核病人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分别为52.9%和29.7%,对4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顺位由高到低依次为:H(38.1%)、R(34.8%)、S(29.7%)、E(13.5%);其中复治标准化疗方案治疗失败的患者耐药率和耐多药率最高,分别为77.3%和52.3%,首次复治患者的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分别为45.1%和23.2%;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均随用药时间和种类的增加呈升高趋势。结论不同用药史的肺结核病例耐药率差异悬殊,现行标准复治化疗方案对部分患者可能无效,提示复治病人化疗方案应多元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治涂阳肺结核化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和预测模型。方法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影响962例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例化疗效果的诸多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Logistic回归分析,2个月末痰涂片、咯血或血痰、化疗方案、病人分类、X线病变范围等五个因素对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例化疗效果影响具有显著性(P<0.05),并据此5项因素构建化疗效果预测模型。结论通过预测模型及时发现复治涂阳肺结核化疗失败高风险病例,为控制耐药、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流行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962例复治涂阳肺结核化疗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复治涂阳肺结核化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和预测模型。方法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影响962例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例化疗效果的诸多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Logistic回归分析,2个月末痰涂片、咯血或血痰、化疗方案、病人分类、X线病变范围等五个因素对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例化疗效果影响具有显著性(P<0.05),并据此5项因素构建化疗效果预测模型。结论通过预测模型及时发现复治涂阳肺结核化疗失败高风险病例,为控制耐药、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流行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常住人口与外来人口肺结核病人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了解门诊病人中常住入口与外来入口(以下简称“不同人口”)肺结核病人耐药性的异同。方法 采用绝对浓度间接法,应用改良罗氏培养基对分离菌株进行抗结核药耐药性测定。对不同人口肺结核耐药病例分初、复治两组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人口肺结核病人对常用抗结核药耐药率差别不大,复治病例耐药率明显高于初治病例。两者的初治病例均以耐单药为主、复治病例以耐多药为主。外来人口男、女肺结核病人耐药率均高于常住人口,且外来人口耐药病例比常住人口更年青化。结论 常住人口及外来人口肺结核均处于高耐药状态,须加强结核病耐药性监测。外来人口男、女复治肺结核病患者耐药率都比常住人口高,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复治肺结核患者的用药史和耐药情况,为评价复治肺结核标准化疗方案适用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HO/IUATLD《结核病耐药监测指南》要求的整群抽样方法,在浙江省随机抽取30个监测县,药敏试验采用比例法,详细询问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用药史并填写临床资料调查表,对药敏结果和用药史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复治肺结核病人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分别为52.9%和29.7%,对4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顺位由高到低依次为:H(38.1%)、R(34.8%)、S(29.7%)、E(13.5%);其中复治标准化疗方案治疗失败的患者耐药率和耐多药率最高,分别为77.3%和52.3%,首次复治患者的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分别为45.1%和23.2%;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均随用药时间和种类的增加呈升高趋势。结论不同用药史的肺结核病例耐药率差异悬殊,现行标准复治化疗方案对部分患者可能无效,提示复治病人化疗方案应多元化。  相似文献   

15.
化学药物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复治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化学药物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难治、复治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226例涂阳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化疗方案相同,治疗组加用卡介菌多糖核酸,观察疗效。结果:复治涂阳治疗组痰菌阴转率80.0%,对照组65.2%;其中耐多药结核病治疗组痰阴转率61.5%,对照组16.7%。经统计学处理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化学药物联合免疫调节剂是治疗耐多药结核病及其他难治、复治病例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浙江、广东省耐药监测项目中耐药肺结核治疗现况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探讨耐药监测项目中初始耐药与获得性耐药肺结核病人的耐药情况与在完成规范短程化疗方案时的治疗效果,为初始与获得性耐药肺结核病人的管理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浙江和广东两省纳入结核病耐药性监测项目的肺结核病患者以比例法测定耐药情况并在短程督导化疗下观察耐药肺结核病人的治疗结果.分析完成规范短程化疗方案的耐药肺结核病人225例的耐药与治疗情况.结果初始耐药肺结核病人149例,其中耐单药87例,耐多药62例;获得性耐药肺结核病人76例,其中耐单药者38例,耐多药38例.初始耐单药肺结核病人治愈率94.3%;耐多药肺结核病人治愈率88.7%;获得性耐单药肺结核病人治愈率92.1%,耐多药肺结核病人治愈率63.2%.结论对耐单药的肺结核病人继续应用原规范短程化疗方案,仍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而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特别是获得性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的治疗效果较差.对耐药肺结核病人,应结合胸部X片检查以及结核菌培养等综合判断疗效.建议组织开展全国性的肺结核病耐药性的基线调查;开展耐药结核病,特别是耐多药结核病治疗的进一步研究,组织对耐多药结核病治疗的试点;加强结核病痰细菌学检查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肺结核患者对吡嗪酰胺的耐药情况,为临床结核病防治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WHO推荐的BACTEC MGIT-960系统法对218例涂阳肺结核进行吡嗪酰胺耐药性检测分析。 结果 218例涂阳肺结核中耐吡嗪酰胺39例,占17.9%。其中163例初治患者耐吡嗪酰胺23例,占14.1%,55例复治患者耐吡嗪酰胺16例,占29.1%; 91例耐多药(MDR)患者耐吡嗪酰胺36例,占39.6%,127例非MDR患者耐吡嗪酰胺3例,占2.4%。复治患者吡嗪酰胺耐药率明显高于初治患者(P<0.05),MDR患者吡嗪酰胺耐药率明显高于非MDR患者(P<0.01)。 结论 MDR肺结核耐吡嗪酰胺率较高,应重视对复治涂阳肺结核,尤其是MDR肺结核的吡嗪酰胺耐药性检测,以便采用更合理有效的方案治疗MDR肺结核。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耐多药结核的临床特点,分析其耐药状况,并探索有效的防治对策。方法分析66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耐药情况及治疗等。结果患者年龄19~72岁,男54例、女12例,均为浸润型肺结核;病程3个月至31年,平均10.2年;就诊时63例为复治、3例为初治;症状反复、迁延不愈是其最大临床特征。青壮年为主,病变广泛,多伴有空洞,病情重,药敏显示一线抗痨药耐药率高,二线药物中左氧氟沙星耐药率最高。应用二线抗痨药物副反应较多。结论耐多药肺结核以复治病例为主,对初治肺结核患者应强化直接督导下的短程化疗(DOTS)方案,以防止耐多药结核的产生。耐多药结核病可疑者及早行耐药筛查,选用合理二线方案,并需注意药物的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复治性涂阳肺结核的发生原因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2012年在门诊和住院治疗的121例复治性涂阳肺结核患者既往治疗情况、社会人口学特征和接受结核病防治知识等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与统计分析。结果 121例患者中既往治疗化疗方案不合理91例(75.2%)、自行停药72例(59.5%)、耐药58例(47.9%),其中50岁以上患者79例(65.3%),67例患者到我院诊治之前未曾接受过结核病防治知识方面的宣传。结论复治性涂阳肺结核形成的主要原因为初治不规范、化疗方案不合理、耐药、治疗依从性差、结核病防治知识缺乏、经济困难等。肺结核初始规范化治疗是关键,结核病防治的健康教育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应加大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尤其是偏远山区的患者,以提高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广西武鸣县首次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是肺结核高发地区之一,肺结核病复治不仅给患者、家庭造成身心伤害,而且增加了耐多药结核病人产生,加大了结核病控制的难度,减少复治肺结核病人的产生,是结核病控制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本文就广西武鸣县2004-2008年实施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期间登记治疗的首次复治涂阳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并分析导致复治的原因,为结核病控制及临床肺结核病人治疗提供有力依据。1 材料和方法 1.1 对象2004-2008年在武鸣县结防中心门诊部符合《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复治肺结核诊断标准、痰涂片阳性且第1次复治的肺结核病人。1.2 资料来源2004-2008年在武鸣县结防中心门诊部登记的首次复治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