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测定r -Sak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及给药一个剂量后的分布和排泄。用12 5I标记法研究大鼠单剂量静脉注射12 5I -r -Sak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及体内分布和排泄情况。结果表明 ,12 5I -r-sak按 70 μg/kg及 84 0 μg/kg两种剂量静脉给药后 ,在大鼠体内均可以二室模型拟合。低、高两种剂量的T1/2 (α) 分别为 5 .4 7± 2 .13、8.4 5± 4 .5 0min ,T1/2 ( β) 分别为 96.15± 2 2 .2 9、5 8.78± 3 2 .79min ,AUC分别为 0 .895± 0 .4 5 5、3 8.3 6± 5 .181μg·min·mL- 1,经统计分析 ,T1/2 (α) 、T1/2 ( β) 在两剂量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AUC随剂量增加而显著增加 (P <0 .0 5 )。12 5I -r -Sak在大鼠体内的分布以肾脏中放射活性为最高 ,其次为血浆、肝脏、肺脏、脾脏、心脏 ,在脑内也有很高浓度。排泄试验表明 ,在给药后 96h ,累计的尿和粪排泄的放射性以及被甲状腺组织富集的放射性碘已近 80 %。  相似文献   

2.
通过131I标记锰卟啉(MnTBAP)探讨锰卟啉在小鼠体内的分布代谢。采用Iodogen法对锰卟啉进行131I标记;以聚酰胺薄膜为支持介质、生理盐水为展开剂,测定标记物的标记率和放化纯度;KM小鼠尾静脉注射131I-MnTBAP(每只185kBq,n=6),分别于注射后5、10、30、60、120、240、1 440min取各脏器,称重、测定计数率,计算每克组织摄取注射剂量的百分率(%ID/g)。结果表明,131I-MnTBAP标记率达96.3%,其放化纯在标记后2、24、48h分别为96%、95%、94.5%;动物实验显示131I-MnTBAP在小鼠体内广泛分布,主要经肝和肾脏进行代谢,肝、肾的放射性摄取在注入后5min时分别为8.34%ID/g、12.23%ID/g,4h时则分别下降为0.34%ID/g、0.73%ID/g,血液中放射性清除较快,注入后5min时血液中放射性摄取为5.55%ID/g,4h为0.86%ID/g。因此,碘标记锰卟啉的标记物体外稳定,体内主要经肝、肾代谢,可用于进一步的微量示踪研究。  相似文献   

3.
125I-RC-160的标记方法研究及其正常小鼠体内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汪静  王喜青  王连刚  李富军  邓敬兰 《核技术》2002,25(11):897-900
研究了一种高效碘标多肽RC - 16 0的方法 ,在其中以溴代琥珀酰亚胺 (NBS)为氧化剂 ,常规氯胺T法作为对照。对12 5I -RC - 16 0的标记率、比活度进行了评价 ,并观察12 5I -RC - 16 0在正常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特征。结果显示 :在丙酮:生理盐水 =1:1体系中 ,测得12 5I -RC - 16 0的标记率NBS法为 92 %,比活度为 1.95× 10 12 Bq/mmoL ,标记率随NBS用量增加而增高 ,最佳用量比为RC - 16 0 (μg):12 5I(MBq):NBS(μg) =3:7.4:1,且产物无需纯化 ;Ch -T法标记率为5 6 %,比活度为 0 .6 5× 10 12 Bq/mmoL ,经SepPaK -C18反向色谱柱纯化 ,12 5I -RC - 16 0的标记率可达 92 %。标记物在血中清除较快 ,注射后不到 1h血中的放射性就下降了 87.2 %;12 5I -RC -16 0在甲状腺及肾的浓集度很低 ,主要经过消化系统排出体外。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131I标记毒死蜱(Chlorpyrifos, CPF)在小鼠体内的分布特点,采用Iodogen法对CPF进行131I标记,KM小鼠尾静脉注射131I-CPF(185 kBq/只,n=5),分别于注射后5、10、30、60、120、240、1440 min取各脏器,计算每克组织摄取注射剂量的百分率(%ID/g)。结果显示,131I-CPF标记率达93.5%,放化纯度为96.9%,131I-CPF在小鼠体内广泛分布,主要经肺、胃、小肠、大肠、肌肉和颌下腺吸收,其放射性摄取率在注药后 10 min 时达高峰,分别为37.12%ID/g、6.18%ID/g、8.12%ID/g、8.15%ID/g、7.04%ID/g和7.02%ID/g;经肝和肾进行代谢,其放射性摄取率在5 min时分别为4.34%ID/g和8.50%ID/g, 4 h为0.22%ID/g和 0.69%ID/g。血液中放射性清除较快,放射性摄取率在注入后5 min时为37.27%ID/g,4 h为1.35%ID/g。碘标记CPF体外稳定,体内主要经肺和消化道吸收,肝、肾代谢,可用于进一步的微量示踪研究。  相似文献   

5.
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对OxLDL-Ab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评价~(125)I-OxLDL-Ab在正常动物和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动物的体内分布。正常动物采用昆明小鼠,模型采用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的小鼠(apolipoprotein E-deficient mice,ApoE~(-/-))。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为:磷酸缓冲液(PB,0.2 mol/L,pH=7.4)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20nm;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蛋白浓度的标准曲线为:y=0.664 5x-0.008 3,r2=0.999 7。~(125)I-OxLDL-Ab在正常小鼠体内分布实验结果表明:除甲状腺外,各器官的放射性摄取随时间延长而减少,无明显浓集;在注射~(125)I-OxLDL-Ab后1d各器官代谢消除超过2/3,7d后血液中完全清除。~(125)I-OxLDL-Ab在ApoE~(-/-)鼠体内的分布实验中采用w=2%的KI溶液封闭了甲状腺,消除了甲状腺高摄取的影响;靶器官肺有较高放射性摄取,且在注射后4~8h显示出放射性浓集;除血外,其它各器官的靶器官/非靶器官的放射性摄取比值(T/NT)均大于1,其中T/Mu(肌肉)8,显示出~(125)I-OxLDL-Ab对靶器官有一定的选择性。标记抗体的体内靶向性是显像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要进一步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显像诊断,还需进一步提高靶器官/非靶器官的放射性摄取比值,提高其在体内与其抗原的亲和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氨基甲基化的方法用碳-11甲基标记了N-甲基苯乙胺、N-甲基间羟基苯乙胺和N-甲基酪胺三种化合物,评价了放射性核素标记的三种化合物在昆明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特征。合成结果显示,[11 C]-N-甲基苯乙胺合成包括HPLC分离总耗时约30min,放化产率为25%、放化纯度98%,[11 C]-N-甲基间羟基苯乙胺合成包括HPLC分离总耗时约25min,放化产率为13%、放化纯度97%,[11 C]-N-甲基酪胺合成包括HPLC分离总耗时约25min,放化产率为28%、放化纯度98%;小鼠体内生物分布结果显示:三个标记物在各测定时间点小鼠靶器官心肌的摄取均比肺、肝、脾、肾等非靶器官的摄取低,心肌摄取与肌肉摄取相近。注射后10min时[11 C]-N-甲基苯乙胺的心与肺放射性摄取比为1/2.08、心与肝为1/2.94,[11 C]-N-甲基间羟基苯乙胺的心与肺放射性摄取比为1/2.56、心与肝为1/2.76,[11 C]-N-甲基酪胺的心与肺放射性摄取比为1/1.85、心与肝为1/5。以上结果提示,碳-11甲基标记N-甲基苯乙胺、N-甲基间羟基苯乙胺和N-甲基酪胺的合成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心肌靶向性差,不适用于核素心肌显像。  相似文献   

7.
对碘苯代十五烷酸的初步动物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春英  纪书仁 《核技术》1998,21(5):289-292
为了解脂肪代谢代像剂^125I-对碘苯代十五烷酸(IPPA)在动物体内的分布,清除等行为,进行了^125I-IPPA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大鼠心肌对^125I-IPPA的摄取高而快,最大心肌摄取值为4.4ID%/g,半清除时间T1/2α=3.8min,甲状腺摄取低,至120min,甲状腺摄取值仅为0.005ID%/organ。兔血药清除T1/2α=2.7min,^125I-IPPA与小鼠体内血浆蛋白  相似文献   

8.
用国产氟多功能模块合成心肌脂肪酸代谢显像剂18F-FTHA用于临床研究.以苄基-14-(R,S)-对甲苯磺酰基-6-硫代十七烷酸酯为前体,在氟多功能模块上经亲核反应、水解及HPLC纯化,最后经固相萃取,得到18F-FTHA.研究其在正常NH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以及正常SD大鼠Micro-PET显像.结果显示,18F-FTHA不校正合成效率为10.6%,合成时间为50min.18F-FTHA的放化纯度为99%,体外稳定性良好.生物学分布结果表明,60 min心肌摄取为19.04 ID%/g;心与肝放射性摄取比在60~90 min达到3~6倍;Micro-PET心肌显像清晰.结果提示,国产氟多功能模块合成18F-FTHA耗时短,放化纯度高,其质量符合氟-18药物的临床.  相似文献   

9.
《同位素》2014,(4)
为研制新型的PET心肌灌注显像剂,设计合成了18 F标记的鏻正阳离子:3-氟-18 F-甲基苄基-三-(2,6-二甲氧基苯基)鏻盐(18F-2),并进行了小鼠生物分布研究。18F-2采用一锅法制备得到,总的标记时间小于60min,校正后的产率为(31±3)%,放化纯度95%;小鼠生物分布结果表明,18 F-2在小鼠心肌中有很高的初始摄取和良好的滞留,给药后2min和60min的心肌摄取分别为(53.88±7.45)%ID/g和(23.93±3.28)%ID/g;其在肝、肺、血等非靶组织中的摄取低,且清除快,给药后60min心与肝、心与肺、心与血放射性摄取比分别为3.99、3.80和9.17。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藤黄酸的标记及其小鼠体内分布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31I 标记藤黄酸以分析其在肿瘤细胞中的摄取及动物体内的分布。采用双氧水标记、氯仿萃取,以聚酰胺薄膜为支持介质、氯仿 甲醇(体积比为40∶1)为展开剂,测定标记率及放化纯;分析肿瘤细胞MCF-7对131I-藤黄酸的摄取;KM小鼠尾静脉注射131I-藤黄酸(每只185 kBq),于不同时间处死,取各脏器,称重、测量计数率,计算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131I-藤黄酸标记率达86%,放化纯在1, 4, 20 d分别为97.2%,95.4%,93.3%; MCF-7在30 min时对131I-藤黄酸摄取率达3.50%,显著高于对Na131I的摄取(P<0.01);131I-藤黄酸在体内分布广泛,以肝、肾和肠为最多,肝中5 min时放射性摄取达25.93%ID/g, 4 h则为5.54%ID/g,而肾中5 min时为6.37%ID/g, 4 h时为2.46%ID/g;甲状腺中的放射性摄取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131I-藤黄酸标记物稳定;肿瘤细胞MCF-7对131I-藤黄酸有显著摄取;体内主要通过肝肾代谢。  相似文献   

11.
以SnCl2 ·2H2 O为还原剂 ,N 甲基二硫代肼甲酸甲酯 (DTCZ)为N3- 离子提供体制备[99TcmN]int2 + 中间体 ,然后与配体二水·N 环庚基 二硫代氨基甲酸钠 (CHPDTC)发生配体交换反应 ,得到放化纯大于 90 %的99TcmN CHPDTC配合物。99TcmN CHPDTC在制备后放置 7h放化纯不变 ,分配比lgD =1 5 0。小鼠体内生物分布结果表明 ,99TcmN CHPDTC有较高心肌摄取和较好的心肌滞留。在注射后 5 ,30 ,60min时 ,心肌摄取量 (ID/ (%·g- 1) )分别为 17 17,16 82 ,19 18。在注射后 60min时 ,R(心 /血 ) ,R(心 /肺 ) ,R(心 /肝 )比值分别为 7 10 ,1 4 3,0 4 1。有望成为新型心肌灌注类显像剂  相似文献   

12.
CACPPA的99Tcm标记及其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pH8.5~9.5的水溶液中,采用氯化亚锡还原法制备99Tcm-CACPPA,TLC和HPLC检测其标记率和放化纯均大于90%.小鼠体内分布表明,心肌最高摄取率为18.17±2.67%ID/g;小鼠血药动力学研究表明99Tcm-CACPPA的血液清除快,T1/2α为1.11min,T1/2β为20.08min,清除速率为0.407mL/min.99Tcm-CACPPA的体内外血浆蛋白结合率高,pH7.00和pH7.40时分配系数分别为10.98和11.45;代谢干预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胰岛素组心肌摄取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红景天苷的碘标记及其在小鼠体内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131碘标记红景天苷以探索红景天苷在神经母细胞(SH-SY5Y)中的摄取及在小鼠体内的代谢分布.采用氯胺-T法对红景天苷进行131碘标记;以聚酰胺薄膜为支持介质、V三氯甲烷:V甲醇:V丙酮:V水=6:3:1:1的下层液为展开剂,测定标记率及标记物放化纯;分析神经母细胞SH-SY5Y及肿瘤细胞MCF-7对131I-红景天苷的摄取;KM小鼠尾静脉注射131I-红景天苷(1.85 MBq/只,n=5),于5、10、30、60、120、240 min分别取心、肝、肺、肾、脾、肌、骨、脑、肠、血,称重、计数,计算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结果表明,131I-红景天苷标记率达98%,其放化纯在1、4、20 d分别为98.5%、97.3%、97.1%;SH-SY5Y对131I-红景天苷基本无摄取,在0.5-4 h内摄取维持在0.035%左右,而MCF-7则为0.1%;131I-红景天苷在体内主要通过肝代谢、肾排泄,其中肝和肾5 min%ID/g组织分别为7.71%和11.32%,4 h则分别下降为0.36%和0.3%;血液中清除也较快,5 min时为6.41%,4 h为0.35%;在脑中虽分布较少,但清除较慢,5 min时为0.27%,4 h为0.11%;在心、肺、脾、肌、骨及肠中分布不多.结论是,碘标红景天苷标记率高,标记物稳定;神经母细胞对131I-红景天苷基本无摄取.  相似文献   

14.
李京波  黄钢 《核技术》1998,21(5):317-320
报道了^125标记的15-(对-碘苯)3-(R,S)-甲基-十五烷酸(BMIPP)在SD鼠体内的分布以血流改变对其在心肌中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SD鼠心肌摄取^125I-BMIPP在5min时为3.86%ID/g,且5-60min保持稳定,30min时心/血,心/肺,心/肝比值分别为1.56,2.08和1.62,而^125I-BMIPP在肝脏中的清除则较快,对照组心肌摄取^125I-BMIPP及心  相似文献   

15.
125I标记苯并噻唑类A β斑块显像剂的合成及生物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制123I标记的、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苯并噻唑类A β斑块显像剂,合成了4个125I标记的苯并噻唑类衍生物,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5%.动物体内分布实验表明,3′-125I-BTA,3′-125I-CBTA,3′-125I-BTA-Ac和3′-125I-CBTA-Ac在小鼠脑中有较高的初始摄取,给药后2 min的脑摄取量分别为:10.28,3.62,3.33和3.71 %/g;3′-125I-BTA,3′-125I-BTA-Ac和3′-125I-CBTA-Ac脑清除较快,2 min与6 min的脑摄取量之比分别为:7.3,6.2和5.7.研究结果表明,3′-123I-BTA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A β斑块SPECT显像剂.  相似文献   

16.
以犬为实验动物,99Tcm-CO-MIBI和99Tcm-MIBI为显像剂,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通过采集血样、采集动态图像和全身显像获得药物在犬体内的代谢动力学参数、生物分布、靶与非靶放射性摄取比和全身、心脏平面及断层影像等药效学结果。结果显示,99Tcm-CO-MIBI符合一次静脉给药的血药动力学二室开放模型,快相及慢相半衰期分别为Tα(1/2)=1.46±0.13 min,Tβ(1/2)=97.30±20.50 min,全血总清除率CL=436.36±54.77 mL/h。心、肺、肝时间-放射性曲线显示,在注射约40 min后,99Tcm-CO-MIBI肝脏曲线明显低于心肌曲线。多时间点心脏与肺脏及肝脏的放射性摄取比亦表明99Tcm-CO-MIBI在心肌摄取高,滞留久,肺本底低,肝脏药物排出比99Tcm-MIBI明显快。注射99Tcm-CO-MIBI后10~120 min内均可获得清晰的心肌图像,40 min后下壁心肌显示不再受肝内放射性干扰。表明99Tcm-CO-MIBI犬体内生物分布优异,有望成为一种新型心肌灌注显像剂。  相似文献   

17.
碘标延胡索乙素及其小鼠体内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131I标记延胡索乙素(THP)以探讨其在小鼠体内的分布代谢.采用氯胺-T法对THP进行131I标记;以三氯甲烷萃取,聚酰胺薄膜为介质、正己烷:三氯甲烷:甲醇:醋酸=2:3:0.5:0.055(V/V)为展开剂,测定标记物的标记率和放化纯;KM小鼠尾静脉注射131I-延胡索乙素(185 kBq/只,n=6),分别于注射后5、10、30、60、120、240、1440 mim取各脏器、及脑部额叶、顶叶、枕叶、海马、纹状体、丘脑和血,称重、计数,计算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1),结果表明,131I-延胡索乙素标记率达76%,纯化后其放化纯为97.3%,7和20天后分别为95.4%、96.8%;动物实验显示131I-延胡索乙素在小鼠体内广泛分布,主要经肝和肾进行代谢,5min时%ID·g-1分别为14.35、6.55,脂肪和肠也有较高分布,5min时ID·g-1分别为3.05、3.91;脑组织中5-10min即达峰值,各脑区均有分布,其中以顶叶、额叶和小脑略高,2h后脑中基本代谢完毕.由此可见,碘标延胡索乙素标记物稳定,体内主要经肝肾代谢,脂肪及脑内各区域也有较高分布,可用于进一步的微量示踪研究.  相似文献   

18.
The biodistribution of 125I-BMIPP and the variation of myocardial uptake of 125I-BMIPP using the metabolic intervention drug were reported. Myocardial uptake of the 125I-BMIPP in rats showed a peak of 5.70ID%/g at 2 min. The ratios of myocardium to blood, to liver and to lung at 30 min were 3.40, 2.64 and 2.88 respectively. The initial elimination half time of 4.0 min in rabbits wa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half elimination time of free fatty acid from blood. Myocardial uptake of 125I-BMIPP in the group of glucose-insulin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5) than those of the normal control. In vivo and in vitro binding test for 125I-BMIPP to HSA showed a rather constant level of activation up to 2 h. Partition coefficients (1gP) were 1.93 and 1.68,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9.
采用Iodogen法对Annexin V进行了^125I标记,并观察了其在正常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标记结果显示,^125I-Annexin V 标记率达94.9%,纯化后放化纯度达99%;室温放置72 h后,放化纯度仍保持在92%以上,表明其体外稳定性较好.生物分布结果显示,^125I-Annexin V在肾脏中放射活性最高,其次为血液、肝脏、心、肺、脾;脑不吸收^125I-Annexin V;肌肉、骨骼组织摄取亦较少;各组织、器官放射性摄取在1 h内除血液下降稍慢外,其余均有明显下降.表明^125I-Annexin V 适合用作核医学诊断试剂.  相似文献   

20.
~(125)I-神经生长因子的制备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氯胺T法制备了^125I-神经生长因子(^125I-NGF),放化纯度大于95%。经静注和肌注两种途径并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电泳法测定了小鼠血浆中NGF的浓度。研究结果表明,静注^125I-NGF后的小鼠体内代谢符合二房室分布模型;胴注^125I-NGF小鼠体内代谢符合-房屋分布模型。按剂量25μg/kg静注^125I-NGF后,测得消除相半衰期(t1/2(β)为3.65h。按剂量75,25,10,3.3μg/g肌注^125I-NGF,测得消除相半衰期(t1/g(β))分别为1.79,2.25,2.30,3.24h,平均达峰时间(tmax)为0.58h,平均血浆清除率(CLs)为0.37L/(h.kg),表现分布容积(Vd )为1.18L/kg,体内平均滞留时间(tr)为2.78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