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和复合群的分型。方法选取广东省肇庆市结核病防治所2016年1-12月全部住院结核病患者,去掉相同患者分离的重复菌株,其他全部列入检测范围。患者标本均由临床科室负责进行采集及送检。结果该院临床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及利福喷叮的耐药率均大于31.00%,对利福平及链霉素的耐药率大于27.00%,对利福布叮及丁胺卡那霉素耐药率大于15.00%。616株结核分枝杆菌中,药物敏感株321株(52.11%),耐药菌株292株(47.89%)。依据单耐药结核、耐多药结核及泛耐药菌的定义,检测出的结核分枝杆菌中单耐药菌株占14.29%,多重耐药菌株占21.27%,泛耐药菌株占11.85%。在292株耐药菌株中,单耐药菌株占30.14%,多重耐药菌株占44.86%,泛耐药菌株占25.00%。在检测的所有结核分枝杆菌中,人结核分枝杆菌占82.00%,耐药率达到29.27%;牛结核分枝杆菌为18.00%,耐药率占11.11%。结论该院临床分离出的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率处于较高水平,应根据药敏试验检测结果选取抗结核药物,控制耐药结核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患者创面感染葡萄球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细菌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某医院临床送检创面感染标本葡萄球菌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从该医院临床送检的患者创面标本中共检出葡萄球菌224株,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128株和表皮葡萄球菌96株。创面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对所试验的34种常用抗菌药物中的10种耐药率均超过50%;金黄色葡萄球菌仅对青霉素G耐药率超过50%。两种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吗啉恶酮、利奈唑胺和奎奴普汀/达福普汀全部敏感。结论该医院临床创面标本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较高,但表皮葡萄球菌耐药更普遍且耐药率更高,提示加强监测和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3.
蔡静  张鑫  魏黛珏  李凯  同重湘 《疾病监测》2018,33(6):515-519
目的 初步了解2012-2014年甘肃省临床分离的非结核分枝杆菌(NTM)对常用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临床分枝杆菌分离株,用PNB/TCH生长试验和基于16S rRNA基因的序列分析法鉴定NTM。采用传统固体罗氏培养基绝对浓度法对NTM进行9种常用抗结核药物链霉素(SM)、利福平(RFP)、丙硫异烟胺(TH1321)、异烟肼(INH)、对氨基水杨酸钠(PAS)、左氧氟沙星(LVFX)、乙胺丁醇(EMB)、卡那霉素(KAN)和吡嗪酰胺(PZA)的敏感性测试。结果 共收集到分枝杆菌1 081株,经鉴定53株为NTM,分离率为4.90%。其中胞内分枝杆菌最多,为36株;其次是堪萨斯分枝杆菌,为8株;其他依次是鸟分枝杆菌4株、戈登分枝杆菌2株、脓肿分枝杆菌2株和偶然分枝杆菌1株。药敏结果显示,耐药率从高到低依次为RFP(73.58%)、TH1321(69.81%)、INH(67.92%)、SM(62.26%)、PAS(60.38%)、PZA(47.17%)、EMB(28.30%)、LVFX(26.41%)、KAN(15.09%),其中耐药株49株,耐药率为92.45%,NTM对9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程度有差异。结论 NTM对抗结核药物敏感性差,应参照NTM药敏结果选择合理的药物,提高治愈率,减少耐药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km基因突变的情况。方法通过传统梯度药敏试验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248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情况和km基因的变化。结果药敏试验耐药率为32.7%(81/248),248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16S rDNA SSCP电泳图谱均与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相同。81株耐卡那霉素分离株中,24株(29.6%)km基因SSCP泳动异常。结论其部分耐药原因可能是由于T.M耐KM药物的km基因突变所致。  相似文献   

5.
变色液体培养基系统快速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和耐药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固体培养基鉴定结核分枝杆菌(结核菌)及药敏试验均需28 d,其制作过程需加热,且培养基中蛋白质对药物有吸附作用,故仅用于常规抗结核药敏试验,不适合用于分枝杆菌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多耐药结核菌和非结核菌对常用抗结核药物耐药,因此急需一种快速测定分枝杆菌药敏的方法,筛选新的药物.尽管Bactec系统可用于分枝杆菌药敏试验和MIC测定[1],但试剂和仪器昂贵.因此,我们采用快速变色液体培养基系统鉴定结核与非结核分枝杆菌,并测定了结核菌常规药物的敏感性和非结核分枝杆菌对9种药物的MIC,结果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标本来源:128株结核菌,34株非结核分枝杆菌(其中15株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4株龟分枝杆菌龟亚种、14株偶发分枝杆菌和1株胞内分枝杆菌).上述菌株为深圳地区和广州地区分离株. 2.结核菌快速鉴定及药敏试剂、分枝杆菌MIC测定试剂和菌株鉴定试剂:对硝基苯甲酸(PNB)培养基、5%氯化钠耐受试验、芳香硫酸酯酶(3、14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医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特点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住院患者送检病原学标本中铜绿假单胞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该医院住院患者送检的病原学标本中共检出铜绿假单胞菌258株,2011-2013年度检出株数依次为68株、82株和108株,主要分离自痰液标本,其次为脓液。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16种抗菌药物普遍耐药,对多数头孢类抗菌药物和氨苄西林耐药率超过50%,仅对亚胺培南和美落培南耐药率较低,对氨曲南耐药率已超过30%。结论该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严重,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突变情况,建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的检测方法.方法108例临床痰标本分离株均做PCR-SSCP和传统梯度药敏试验.结果耐SM(rpsl)、RFP(rpoB)、INH(katG)基因突变率分别为78.5%,78.2%,70.5%.其中高耐SM、REP、INH分离株突变率分别为86.9%,89.3%,84.3%.低耐分离株突变率分别为28.5%,16.6%,7.1%.结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突变与耐药水平联系是密切的,且结核耐药分枝杆菌基因突变绝大多数易发生在高耐药株中,也有少部分在低耐药株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医院患者肠球菌感染特点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临床病原学标本检测方法,收集和分析某医院患者送检标本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检验结果。结果该医院2013-2014年间,从住院患者送检病原学标本中共分离出屎肠球菌137株和粪肠球菌125株,主要分离自尿液,构成比分别为45.26%和41.60%。临床分离的屎肠球菌对红霉素、氨苄西林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超过80%;而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较低。两种肠球菌均对替加环素和万古霉素高度敏感。结论该医院临床分离的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主要来自尿液;两种肠球菌对抗菌药物耐药谱存在差别,提示应加强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江西省南昌市HIV/TB双重感染患者分枝杆菌特征、菌株特性及耐药情况,为流行病学分析、临床确诊及治疗预后提供依据。方法收取HIV/AIDS疑似感染分枝杆菌患者标本139例(痰标本130例,局部组织等9例,去除重复),采取抗酸染色和菌株分离。将分离出的抗酸菌株传代培养,行菌种鉴定同时做一线药敏试验分析。结果 139份标本分枝杆菌抗酸染色的阳性率为6.5%(9/139)。分离培养出分枝杆菌40株阳性率达28.8%(40/139),经过鉴定显示其中含结核分枝杆菌(MTB)38株,占95.0%,非结核分枝杆菌(NTM)2株占5%。38株MTB对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为:异烟肼(INH)7.89%、利福平(RFP)10.52%、链霉素(SM)2.63%、乙胺丁醇(EMB)0.0%,总耐药率为10.52%。结论 MTB感染在南昌HIV/TB双重感染的患者中占主要比例,情况不容忽视;临床应对HIV/TB双重感染患者抗结核一线药物耐药情况重视,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2007年中国CHINET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2007年我国不同地区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和耐药特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全国12所教学医院临床分离的3 988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 2007年标准判定药敏结果,并用WHONET 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07年12所医院从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3 988株铜绿假单胞菌,其中 94.3% 自住院患者中分离,76.2%的菌株分离自呼吸道标本.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为18.7%,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20%.上海华山医院的临床分离株除头孢哌酮-舒巴坦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30%,北京医院除对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外,对其他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39%,上海儿科医院对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10%,甘肃省人民医院除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外,对其他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10%.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为3.2%.结论 我国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仍处于较高水平,不同医院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相差较大,应加强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控制医院耐药菌感染的流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浙江省温州市分枝杆菌耐药状况,为制定耐药结核病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温州市3县(市)作为耐药监测点,选取监测点2008年和2013年新发和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分枝杆菌分离株196株进行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异烟肼(H)、利福平(R)、链霉素(S)、乙胺丁醇(E)]的耐药性测定;对耐多药(MDR)菌株进行9种二线抗结核药物[卡那霉素(KM)、阿米卡星(AM)、卷曲霉素(CPM)、对氨基水杨酸(PAS)、丙硫异烟胺(PTO)、环丝安酸(CS)、氧氟沙星(OfX)、左氧氟沙星(LVFX)、莫西沙星(MOX)]的耐药性测定。结果 在196株分枝杆菌中,结核分枝杆菌191株。总耐药率为25.1%(48/191),其中新涂阳和复治涂阳耐药率分别为21.9%(36/164)和44.4%(1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23,P0.05);MDR率为6.8%(13/191),其中新涂阳和复治涂阳MDR率分别为4.3%(7/164)和22.2%(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12,P0.01);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S(19.9%)、H(14.7%)、R(7.9%)、E(3.1%);耐1、2、3和4种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14.7%、5.2%、2.6%和2.6%;男性与女性的耐药率和MDR率分别为25.5%(36/141)、6.4%(9/141)和24.0%(12/50)、8.0%(4/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分别为0.05和0.93,均P0.05);不同年龄组间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34,P0.05);MDR菌株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率达8/13;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OFX和PAS(均为5/13)、CS(4/13)、LVFX和MOX(均为1/4)、CPM(1/13)。结论 温州市耐多药结核病疫情较严重,而且对二线抗结核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率,建议开展二线抗结核药物敏感性检测,加强耐药结核病患者的发现和治疗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S: There is an increasing interest in the possible role of fluoroquinolone antibiotics for the treatment of tuberculosis (TB), but widespread use of these antibiotics for the treatment of other bacterial infections may select for fluoroquinolone-resistan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strains. METHODS: We evaluated fluoroquinolone susceptibility using the proportion method (ofloxacin, critical concentration 2.0 mg/L) in isolates from patients enrolled in a national drug resistance survey in Rwanda from November 2004 to February 2005. RESULTS: Of the 701 M. tuberculosis isolates studied, 617 (88%) were susceptible to all first-line drugs, 32 (4.6%) were multidrug-resistant (MDR) and 52 (7.4%) were resistant to one or more first-line drugs but not MDR. Ofloxacin resistance was found in four (0.6%) of the isolates; three of them being MDR and one susceptible to all first-line drugs. Mutations in the gyrA gene were found in all ofloxacin-resistant strains at codons 80 and 94. CONCLUSIONS: Our finding is not alarming for Rwanda, but highlights the general risk of producing resistance to fluoroquinolones, jeopardizing the potential for these drugs to be used as second-line anti-TB agents in the programmatic management of drug-resistant TB and creating incurable TB strains.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浙江省丽水市结核分枝杆菌对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为本市耐药结核病疫情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依据耐药结核病规划管理指南(WHO),对2010 2011年丽水市所有痰培养阳性菌株进行菌型鉴定和异烟肼(INH)、利福平(RFP)、链霉素(SM)、乙胺丁醇(EMB) 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敏感性测试。 结果 共测定608株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总耐药率为22.70%,耐多药(MDR-TB)率为10.36%,对一线抗结核药的耐药顺序为INH>RFP>SM>EMB。初始耐药率和初始MDR耐药率分别为18.81%和6.72%,复治耐药率和复治MDR耐药率为45.98%和32.18%。 结论 丽水市肺结核总的耐药水平低于全省同期,但耐多药率远高于全省及全国同期耐药基线调查的数据,耐多药形势严峻,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4.
西安市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初步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西安市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耐药状况。方法 采用抽样调查方法,于2005年5-8月调查收集西安市13个区(县)结防所门诊所有拟诊病例痰标本,用改良罗氏培养基进行病原分离,鉴别培养基培养法进行菌型鉴定。对分离到的结核分枝杆菌采用绝对浓度法对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 异烟肼(INH)、 利福平(RFP)、 链霉素(SM)和乙胺丁醇(EMB), 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 104株结核分枝杆菌对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 INH、 RFP、 SM和EMB,全部敏感的菌株为71株(68.3%);耐药菌株33株(31.7%),其中, 单耐药菌株12株(11.5%),耐多药菌株21株(20.2%)。结核分枝杆菌对4种一线药物INH、 RFP、 SM和EMB的耐药率分别为24.0%(25/104)、 18.7%(19/104)、16.3%(17/104)和2.9%(3/104)。结论 西安市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应给予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5.
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药敏结果与耐药程度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12种抗结核药物的MIC值及其药敏检测结果 与耐药程度的关联规律,从而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借鉴依据.方法 采用液体培养基联合MTT技术进行抗结核药物的MIC检测.对上海市肺科医院2009年1-6月间的163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RFP、INH、SM、EMB、OFLX、LVFX、MOX、AMK、CPM、PTA、CLA和PAIN的MIC检测和Bactec MGIT快速培养仪药敏检测,并进行MIC与耐药程度的关联性分析.结果 67%(42/62)的SM耐药株MIC≥16 μg/ml,63%(51/81)的INH耐药株MIC≥8 μg/ml,77%(50/65)的RFP耐药株MIC≥8 μg/ml,20%(12/60)的EMB耐药株MIC≥4 μg/ml;43%(25/58)的OFLX耐药株MIC≥8 μg/ml;41%(15/37)的AMK耐药菌株MIC≥16 μg/ml,41%(12/29)的CPM耐药菌株MIC≥4 μg/ml.OFLX耐药株的3个氟喹诺酮类药物的MIC(OFLX、LVFX和MOX的MIC分别为2~128、1~32和0.0625~1 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874,P<0.01);SM、INH、RFP、EMB、OFLX、AMK和CPM在任6种及7种药物同时耐药株中的MIC值(分别为0.5~128、2~64、0.25~128、1~32、1~64、0.5~128和1~128μg/ml)明显高于任1种及2种药物耐药菌株的MIC值(MIC值分别为0.25~128、0.0625~64、0.25~32、0.25~2、0.125~2、0.5~4和1~4 μg/ml,F值分别为20.066、40.499、47.197、70.373、91.432、41.840和21.547,P均<0.05);SM、INH、RFP、EMB在4种药物同时耐药菌株中MIC值(分别为1~128、2~64、0.25~128和1~32μg/ml)显著高于任1种及2种药物耐药株(MIC值分别为0.25~128、0.0625~64、0.25~64和0.25~2 μg/ml,F值分别为26.242、23.563、31.541和64.469,P均<0.05);RFP在MDR酶株的MIC值(2~64 μg/ml)显著高于非MDR的耐药菌株的MIC值(0.25 μg/ml,F=5.613,P<0.05).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常用的12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程度与常规药敏检测结果 之间的关联规律,为临床医生根据常规药敏结果 制定更加有效的抗结核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替比培南(TBM)及联用-内酰胺酶抑制剂对结核分枝杆菌体外抑菌效果,分析菌株抗结核药物耐药表型和基因型与TBM药物敏感性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128株抗结核药物敏感(DS)和耐多药/广泛耐药(M/XDR)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其中96株(75.0%)属于北京家族,32株(25.0%)属于非北京家族。采用96孔微孔板显色法检测菌株药物敏感性(最小抑菌浓度)。采用2检验分析菌株对TBM及联用不同抑制剂组合物的耐药率差异。结果 TBM/克拉维酸(CLA)的抑菌活性最高(MIC90,2 g/ml),其次为TBM/阿维巴坦(AVI)(MIC90,4 g/ml),分别有2株和5株耐药。不同耐药类型菌株中,DS菌株的TBM,TBM/AVI和TBM/CLA耐药率均高于M/XDR菌株,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基因型菌株中,北京基因型菌株TBM耐药率(60.4%)显著高于非北京基因型菌株(37.5%)(2=5.09,P=0.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者对TBM/AVI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M联用CLA或AVI具有良好的体外抑制结核分枝杆菌效果,北京基因型与TBM耐药表型之间存在关联性,尚不能确定抗结核药物多重耐药表型与TBM耐药是否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情况与耐药谱,为制订结核病控制对策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10-2012年期间在浙江省衢州市各个结核病定点医院就诊新发和复治涂阳患者进行结核杆菌培养,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的菌株采用比例法进行6种抗结核药物[异烟肼(H)、利福平(R)、乙胺丁醇(E)、链霉素(S)、左氧氟沙星(OFX)、卡那霉素(KM)]耐药性测试。 结果 入选1169株结核分枝杆菌中,总体耐药率为22.80%,总体耐多药率为5.13%,广泛耐多药率为0.43%;单耐药谱位于前3位的是异烟肼、链霉素、氧氟沙星,多耐药谱位于前3位的是INH+SM、INH+SM+OFX、RFP +OFX;耐多药谱位于前3位的是INH+RFP+S、INH+RFP+SM+OFX和INH+RFP。 结论 耐药结核病已对衢州市结核病控制造成较大威胁,相关部门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控制耐药结核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该院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对二线抗结核药的耐药情况,为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结核病患者痰标本培养及药敏结果资料,对比分析耐多药分枝结核杆菌对5种二线药物耐药比率。结果初治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对二线耐药情况如下:耐药顺次由高到低依次为左氧氟沙星、对氨基水杨酸、丙硫异烟胺、阿米卡星及卷曲霉素的耐药比率分别为17.7%、14.5%、12.9%、8.1%及3.2%,耐两种的比率为4.8%,耐3种及3种以上的比率均为3.2%;复治情况的耐药顺次同初治顺次,但耐药比率不同,分别为50.0%、33.9%、25.9%、21.4%和16.1%,耐2种的比率为16.1%,耐3种为13.4%,耐3种以上的为12.5%。初治与复治的各种情形耐药比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院耐多药结核杆菌耐药比率低于国内平均水平,复治病例耐药比率高于初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浙江省衢州市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耐药状况, 为结核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2010年全年衢州4县2区6家医院肺结核就诊病例痰标本,用改良罗氏培养基进行病原分离,鉴别培养基培养法进行菌型鉴定。对分离到的结核分枝杆菌采用比例法对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异烟肼(INH)、利福平(RFP)、链霉素(SM)、乙胺丁醇(EMB),和二线抗结核药物氧氟沙星(OFX)、卡那霉素(KM)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用 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371 株结核分枝杆菌对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INH、RFP、SM和 EMB全部敏感的菌株为292株(78.71%),对二线抗结核药物OFX和KM全部敏感的菌株为337株(90.84%);耐药菌株89株(23.99%),其中,单耐药菌株51株(13.75%),耐多药菌株21株(5.66%),多耐药株14株(3.77%),广泛耐药株3株(0.81%)。结核分枝杆菌对4种一线药物INH、RFP、SM和 EMB的耐药率分别为15.36%(57/371)、7.01%(26/371)、11.86%(44/371)和3.23%(12/371);对2种二线药物OFX和KM的耐药率分别为7.82%(29/371) 和2.42%(9/371)。326例初治患者的耐药率为INH 10.12%(33/326)、RFP 2.45%(8/326)、SM 8.90%(29/326)、EMB 1.23%(4/326)、OFX 3.68%(12/326)、KM 1.53%(5/326),非耐药80.98%(264/326),耐多药1.84%(6/326);45例复治患者的耐药率为INH 53.33%(24/45)、RFP 40.00%(18/45)、SM 33.33%(15/45)、EMB 17.78%(8/45)、OFX 37.78%(17/45)、KM 8.89%(4/45),非耐药40.00%(18/45),耐多药33.33%(15/45)。 结论 衢州市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情况较为严重,每种药物复治患者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初治患者,在制定结核病防控策略时应给予充分重视,同时进一步加强高质量的全程监督短程化疗。  相似文献   

20.
车洋  杨天池  平国华  林律 《疾病监测》2016,31(9):766-770
目的 分析宁波地区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对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现况,为耐多药结核病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收集116例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其进行8种二线抗结核药物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卷曲霉素、丙硫异烟胺和对氨基水杨酸的敏感性进行检测,分析不同药物耐药率及交叉耐药情况。结果 二线抗结核药物中耐药率分别为左氧氟沙星(31.0%)、氧氟沙星(29.3%)、莫西沙星(9.4%)、卡那霉素(8.6%)、阿米卡星(7.8%)、卷曲霉素(3.4%)、丙硫异烟胺(6.0%)和对氨基水杨酸(19.8%)。初治患者对卷曲霉素的耐药率显著高于复治患者(2=4.925, P0.05),此外卡那霉素和阿米卡星之间,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之间存在完全交叉耐药。结论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对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率较高,且存在广泛耐药结核病例,应开展二线抗结核药物敏感性检测,以便给予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