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围产期解脲脲原体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围产期解脲脲原体(UU)感染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应用解脲脲原体培养法和ELISA 方法,分两部分研究了UU 在孕妇下生殖道中的定植和UU 的宫内感染。结果 UU 在孕妇下生殖道中的定植率为65% ,UU 在孕妇下生殖道中的定植与胎膜早破有关;UU 可引起宫内感染,并与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以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和孕周的降低有关。 结论 围产期UU 感染尤其是UU 的宫内感染与多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解脲脲原体与女性生殖道其他病原体感染的交互作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RTI)者中相关病原体的流行情况,初步探讨RTI中解脲脲原体与其他病原体的相互关系。方法:对222例妇科门诊育龄妇女进行妇科检查、各种RTI病原体的实验室检测以及流行病学调查。用叉生分析方法分析解脲脲原体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中的交互作用。结果:叉生分析结果提示解脲脲原体分别与衣原体、线索细胞、假丝酵母菌具有相乘和相加的交互作用。结论:本地育龄妇女支原体的检出率较高,解脲脲原体与女性生殖道其他常见病原体的混合感染对RTI的发生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解脲脲原体菌落形态异质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解脲脲原体菌落形态学特征以及形态异质性和疾病的关系。方法:259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标本分别接种于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观测菌落,同时检测细菌性阴道病。结果:解脲脲原体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分离率无差异。解脲脲原体菌落可分为4种形态,典型海胆型,油煎蛋型,空泡型,微小型。解脲脲原体感染与细菌性阴道炎有相关性,不同菌落形态的解脲脲原体致病性有差异。固体培养基可观测到大小不同的人型支原体。结论:解脲脲原体菌落形态有异质性,且与细菌性阴道炎致病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输卵管性不孕与沙眼衣原体、淋病双球菌及解脲脲原体感染的关系陆静梁占光韩字研国内针对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对不孕影响的研究大多数是基于血清学或对宫颈感染的调查,而输卵管感染是导致不孕的一个重要原因,本研究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法对不...  相似文献   

5.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自然流产组织中解脲支原体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自然流产组织中解脲支原体王肖平杜红巧朱庆义唐续元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urealyticum,UU)常侵犯人体泌尿生殖道粘膜,女性感染UU可引起子宫内膜组织慢性炎症性反应,是导致妇女不孕症和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本工作...  相似文献   

6.
溶脲脲原体对小鼠巨噬细胞产生TNF—α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溶脲脲原体是泌尿生殖道常见的病原体,在U.U.上行性感染的动物模型中,已证明睾丸发生明显的病理损伤。本文以对数生长期的U.U.及热灭活U.U.加入培养中的小鼠腹腔MΦ中,并检测MΦ产生TNF-α的活性。  相似文献   

7.
解脲支原体感染与自然流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解脲支原体感染与自然流产关系的研究白慧玲赵奥萍徐志喜李秀敏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Urealyticum,UU)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此外,解脲支原体生殖道感染可导致不育症、早产、新生儿肺炎及神经系统感染、慢性前列腺炎、尿道感...  相似文献   

8.
本文比较了溶脲脲原体感染的不育男性与正常生育男性精浆中α-1,4-葡萄糖苷酶活性及果糖含量。结果表明,溶脲脲原体感染的不育肾性精浆中α-1,4-葡萄糖苷酶活性明显低于正常生育男性(分别为:X±SD=27.99±20.31mIU/ml和X±SD=41.86±21.86mIU/ML,p<0.05);溶脲脲原体感染的不育男性精浆中果糖含量(X±SD=233.96±89.21mg/dl)稍高于正常生育男性(X±SD=179.81±106.45mg/dl),但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上述结果提示,生殖道溶脲脲原体感染对附睾功能具有干扰作用,而对精囊腺的功能影响尚缺乏依据,宜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解脲支原体感染与胚胎停止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urealyticum,UU),是寄生于生殖道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最常引起的疾病是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目前,国内对UU感染与原因不明的不孕症、流产、死胎、新生儿肺炎、女性生殖道炎症等疾病的关系开始引起重视,为了了解UU感染与胚胎停止发育的关系,我们对102例早孕妇女取宫颈分泌物行UU培养(UUC),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102例妇女为1997年11月~12月到佛山市妇儿医院妇产科门诊的就诊者。其中原因不明的胚胎停止发育孕妇52例为观察组,…  相似文献   

10.
输卵管妊娠患者沙眼衣原体及解脲脲原体检测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目的:探讨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脲原体(UU)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34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输卵管妊娠组)的宫颈分泌物、输卵管组织、盆腔液中CTDNA及UUDNA,同时选择28例输卵管结扎妇女(输卵管结扎组)和40例正常早孕妇女(正常早孕组)作为对照。结果:输卵管妊娠组宫颈分泌物CTDNA和UUDN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7.1%和55.9%,高于输卵管结扎组和正常早孕组(P<0.05);输卵管妊娠组患者的输卵管组织CTDNA阳性检出率为26.5%,高于输卵管结扎组(P<0.05);输卵管妊娠组与输卵管结扎组输卵管组织UUDNA及盆腔液CTDNA和UUDNA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与生殖道CT和UU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1.
溶脲脲原体(UreaplasmaUrealyticum,U.U.)是泌尿生殖道常见的病原体,在U.U.上行性感染的动物模型中,已证明睾儿发生明显的病理损伤。本文以对数生长期的U.U.及热天活U.U.加入培养中的小鼠腹腔Mφ(PEC-Mφ)中,并检测Mφ产生TNF-α的活性。实验证明对数生长期的活U.U.及热灭活U.U.可使PEC—Mφ产生TNF—a的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与感染剂量相关.提示U.U.感染的动物模型中睾丸的病理损伤可能与局部微环境中细胞因子网络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2.
溶脲脲原体感染对大鼠睾丸Sertoli细胞FasL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溶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是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可导致睾丸明显的病理损伤,且与不育有关。本文以对数生长期的UU、热灭活UU和UU上清液体外感染或作用于大鼠的Sertoli细胞,观察Sertoli细胞表面 FasL表达的变化。实验证明,活UU、热灭活 UU和 UU上清感染后,Sertoli细胞表面 FasL表达均增加,其中以活UU感染的影响最为明显。提示睾丸组织的免疫豁免与其局部的FasL功能性表达有关;在感染时,Sertoli细胞通过上调FasL的表达以维持睾丸局部免疫豁免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3.
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是一类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原核微生物,是在人工培养基上能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无细胞壁,能自我复制.uu是女性泌尿生殖道常见的一种支原体,其致病性可能与血清型及浓度有关.本研究通过建立Uu血清型1(Uu1)感染的兔模型,运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分析不同浓度Uul在兔生殖道中的致病性,旨在探讨Uul感染与致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四种溶脲脲原体对精子穿卵试验的作用比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徐晨  石其贤 《生殖与避孕》1994,14(5):364-368
分别用血清型4、9、10、12四种溶脲脲原体按20 ̄40颜色变化单位(CCU)/精子的浓度与正常生育男性精子一同孵育。结果发现,部分感染的精子尾部有绒毛状附着物;血清型4、12溶脲脲原体与精子共同孵育后,精子活率及活力明显下降,血清型9、10溶脲脲原体对精子活率及活力无明显影响。血清型4、9、10、12溶脲脲原体均使精子穿卵值(SPA)明显降低(分别为6.50%、10.45%、9.60%和6.40%),对照组为49.33%。提示溶脲脲原体不仅可能影响精子的活率与活力,而且可影响精卵相互作用乃至融合过程,溶脲脲原体的致病作用与其血清型有关。  相似文献   

15.
周葵  李伟毅 《生殖与避孕》1999,19(5):280-284
溶脲脲原体是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在U.U.上行性感染的动物模型中,大鼠睾丸出现明显的病理损伤。本语文主要探讨U.U.染(或作用)对小林功能的影响。体外实验,以对数生长期的U.U.热灭活U.U.和U.U.上清(不含U.U.)或作用小鼠T淋巴细胞(脾细胞来源),采用MTT法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体内实验,以上述U.U.感染(或作用)正常BAL/C小鼠,于d5用SRBC免疫各小鼠,免疫后d5测定各  相似文献   

16.
解脲脲原体引起生殖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解脲脲原体感染对雄性大鼠生殖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雄性大鼠人工感染解脲脲原体血清型8(T960)。光镜下观察曲细精管内和附睾腔内生殖细胞的形态变化;以荧光标记的Fas和Fas配基(PasL)多克隆抗体定位Fas和FasL;以碱性磷酸酶法进行生殖细胞和支持细胞的TUNEL染色;以KS400影像分析系统分析TUNEL染色阳性率(阳性细胞百分率)和TUNEL染色阳性区域(染色细胞占据的区域),以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进行DNA梯度分析。结果:解脲脲原体感染大鼠后,导致:(1)脱落的生殖细胞显著增多,在曲细精管和附睾腔内可见多核巨细胞;(2)TUNEL染色阳性细胞和阳性区域显著增加;(3)在生殖细胞和支持细胞中Fas和FasL表达升调;(4)睾丸细胞中出现离散的DNA片断。结论:解脲脲原体感染增强了雄性大鼠生殖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7.
孕妇下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感染与妊娠结局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216例妊娠12-37周孕妇的宫颈阴道分泌物和其中109例有孕妇分娩时的羊水进行解脲脲原体DNA检测,同时临床观察216例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宫颈阴道分泌物UU DNA阳性率为43.06%,宫颈阴道UU DNA阳性组对应的羊水UU检出率明显高于阴性组,两组平均孕周,平均出生体重,平均Apgar评分以及胎儿窘迫,早产,剖宫产,低出生体重儿,低Apgar评分和瘭生儿畸形的发五  相似文献   

18.
急性盆腔炎8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探讨女性泌尿生殖道淋菌,衣原体,解脲脲原体以及各种细菌感染与盆腔炎的关系。方法对1993年3月至1997年7月收治的急性盆腔炎80例病人进行宫颈分泌物及腹腔液需氧菌,厌氧菌培养及淋菌,衣原体,解脲脲原体的化验检查。结果:80例中送宫颈分泌物标本52例,需氧菌阳性率71%,衣原体34份标本阳性率40%,衣原体,解脲脲原体感染有上升趋势,结论:引起急性盆腔炎感染不仅与感染有关,而且还与衣原体,解  相似文献   

19.
溶脲脲原体(Ureaplasm a Urealyticum ,U.U.)是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在U.U.上行性感染的动物模型中,大鼠睾丸出现明显的病理损伤。本文主要探讨U.U.感染(或作用)对小鼠T、B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体外实验,以对数生长期的U.U.、热灭活U.U.和U.U.上清(不含U.U.)感染(或作用)小鼠T淋巴细胞(脾细胞来源),采用MTT法检测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体内实验,以上述U.U.感染(或作用)正常BALB/c小鼠,于d5用SRBC免疫各小鼠,免疫后d5测定各小鼠血清抗SRBC抗体凝集效价。结果表明:对数生长期的U.U.及热灭活U.U.和U.U.上清均能明显抑制小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B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的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 0.01或0.05。提示,U.U.感染可直接影响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解脲支原体感染对妊娠结局与围产儿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解脲支原体感染对妊娠结局与围产儿的影响王肖平朱庆义康俊萍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urealyticum,UU)是性传播疾病的重要病原体之一[1]。UU感染是引起多种妇科疾病的潜在致病因素。孕妇感染UU与胎膜早破、产后发热、早产等密切相关,并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