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3 毫秒
1.
宁健 《机电信息》2023,(20):13-16
冬季输电线路易受到覆冰导致的故障影响,电气设备运行可靠性降低,给电网运行及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鉴于此,对500 kV输电线路覆冰故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对覆冰过荷载、覆冰舞动、脱冰跳跃和覆冰闪络等不同现象的分析,对输电线路覆冰故障的治理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研究表明,输电线路覆冰故障主要是覆冰过多或覆冰密度较大所致,影响了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因此,在输电线路设计、建设和运维过程中,应当重视覆冰对线路运行的影响,并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和消除覆冰故障。  相似文献   

2.
高压输电线路覆冰是影响供电安全的重要因素,我国是冰灾事故频发的国家,线路冰灾事故居世界前列。针对高压输电线路覆冰问题,进行了输电线路覆冰远程监控系统研究,构建了由数据采集模块、无线传输模块、智能决策模块、除冰机器人模块组成的输电线路覆冰远程监控系统。数据采集模块选用WS600-UMB集成传感器采集现场环境信息;无线传输模块由MC35i GPRS模块、GPRS/CDMA网络和Internet网络构成除冰现场与智能监控中心的信息通路;智能决策模块根据所构建的高压输电线路覆冰厚度预测模型,通过Visual C++与ANSYS联合编程,基于APDL参数化线路覆冰算法,实现实时的覆冰预警与除冰控制;除冰机器人选用PIC16F877A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AT24C16存储芯片作为扩展存储芯片实现除冰机器人的控制功能,利用凸轮机构实现除冰机器人的越障功能。该系统可实现高压输电线路覆冰的实时监测与自动维护,对于减轻巡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线路安全运行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我国冬季时常有冰雪天气,使处在恶劣环境下的架空输电线路大面积覆冰,导致杆塔、绝缘子倒塌,严重影响输电网的正常运行。在分析输电线路覆冰与气候的关系以及各种输电线路覆冰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光纤光栅传感技术,设计了一种架空导线覆冰情况自动检测系统,可代替人工对输电线覆冰情况巡检,并实时记录覆冰情况,进行预报警,提高了线路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电网输电线路覆冰引发线路事故的原因,并探讨了其造成的危害,同时提出了电网输电线路防冰除冰措施。  相似文献   

5.
北方输电线路冬季因受冰雪危害引起的供电中断事故严重,修复工作难度大、周期长、停电面积广,是全世界范围内需解决的难点问题。针对高压输电线路覆冰情况,提出了一种线路除冰机器人,由移动机构、除冰刀具、电源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机器人利用固定在前端的三角形刀具的撞击力清除覆冰;驱动轮采用V型结构,适应一定范围的线径,采用的锁紧机构和防倾倒机构,为机器人提供了足够的稳定支撑,有效防止了机器人激烈碰撞时向后倾斜。该机器人体较小、除冰效率高,可清除厚度20mm的覆冰。  相似文献   

6.
由于目前监测技术和计算模型尚不完善,线路覆冰状态评估准确率不高。输电线路覆冰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且与微气象参数的相关性较大。为提高输电线路覆冰状态评估准确率,以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为基础,综合考虑监测系统的等效覆冰厚度、微气象参数以及覆冰持续时间等,提出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方法综合评估线路覆冰状态。BP神经网络融合线路覆冰隶属度值,输出覆冰状态概率,状态概率的不确定性再经过模糊推理,输出线路综合评估结果。通过现场监测,输电线路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线搜索算法的输电线路覆冰厚度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复杂背景下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的检测,提出一种线搜索算法。利用复杂背景下沿覆冰电缆方向,电缆图像纹理具有平滑性或周期性的特征,首先遍历符合条件的直线,得到直线簇,并统计直线簇斜率,再根据斜率直方图,通过电缆图像特征匹配,完成覆冰电缆的边缘提取,最终计算出电缆覆冰厚度值。通过不同背景下的覆冰电缆的覆冰厚度检测实验测试,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高压输电线路传送距离长、干扰严重等特点,设计了一种层次型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拓扑结构.进行监测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的软、硬件设计,通过对现场绝缘子串拉力、倾角和相关微气象参数的监测,完成对覆冰状态的判断和预测,同时加入现场图像进一步确认,增加了系统可靠性.通过实际的测试实验,其实测结果表明设计的系统性能良好,可以用于输电线路覆冰的监测与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9.
针对输电线路冬季覆冰现象,为防止严重覆冰造成倒塔、断线等事故,建议采用直流融冰作为有效的线路融冰方式,并针对清远易覆冰地区进行分析,提出了固定式直流融冰为主、车载式直流融冰为辅的2种有效对抗冰雪灾害时线路覆冰的融冰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严重的电力线覆冰会导致电线杆塔倾斜、倒塌等事故,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输电线路覆冰厚度进行测量、覆冰情况进行监测十分必要.本文针对传统单目视觉测量法中Hough直线检测易受背景影响,提出先对电力线覆冰区域分割,减小直线检测区域后再测量;而对于Hough直线检测的边缘直线不止两条的问题,提出用最小二乘法将多条直线拟合得到最终的一条覆冰电力线边缘;最后通过计算覆冰前与覆冰后的电力线尺寸差,得到覆冰的厚度.结果 表明,该方法能够在背景复杂、对比度低、噪声多的图像中准确的检测出覆冰电力线的厚度.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三维建模软件UG精确地建立了行星齿轮传动的三维模型,并在分析时进行了相应简化。选定变速器四挡工况,运用ANSYS Workbench对参与传动的P3行星齿轮机构进行静态接触分析和瞬态动力学分析,得到了齿轮啮合的最大接触应力值、轮齿变形量、最大瞬态冲击力以及冲击力稳态值,验证了设计结构强度和可靠性,并与理论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软件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手动变速器传动效率的评价方法,通过大量的台架试验结果对影响传动效率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手动变速器传动效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正>1前言目前,国内外用于各种乘用或工业车辆的变速器离合机构主要有2种形式:(1)采用干式单摩擦片弹簧离合器的机械式变速器。该离合机构  相似文献   

14.
《Precision Engineering》1979,1(3):169-170
J.C. Moore discusses the hardware of a new concept in power transmission which promises to give greater precision  相似文献   

15.
成角链传动     
“链传动只适用于两平行轴之间”。教科书中如是说。对于成一个不太大的夹角,而两传动点间的距离较大,且两轴间的传动不太精确时,过去我们都是采用“齿轮箱十万向传动轴(汽车传动轴)干齿轮箱”的方式加以解决。本文介绍一种更简单的成角链轮传动装置,经使用,效果令人满意。推翻了“链传动只适用于两平行轴之间”的传统理论。成角链传动装置由带内球面的链轮、带内球面的侧盖、钢球及带外球面的轮芯等组成,如图1所示。链轮片与侧盖用螺钉固定,它们形成的内球面与轮芯的外球面形成滑动副。当链轮片相对于轮芯的轴线发生摆动时,钢球…  相似文献   

16.
针对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传动效率低、传递功率受到一定限制的主要缺陷,提出一种非带无级变速传动系统,采用机电一体化控制并结合功率分流来实现无级变速,借助AMESim高级建模仿真环境对非带无级变速传动系统建模和仿真,验证其实现无级变速的可行性,并完成了实物模型的试验,为研制和开发这类新型的无级变速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得到界面变形对磁流变传动装置传动性能的影响规律,总结了变形界面的产生形式,采用数值计算方法,从电磁场和液膜传动能力两方面分析了变形界面的传动性能,并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传动圆盘的正常变形量小于100 μm,变形后工作间隙磁场变化量较小,一般小于0.01 T,约占工作间隙磁场的2%;变形对毫米厚度液膜传动性能的影响很小;对于较小变形量,界面变形并不能显著影响磁流变液的传动能力;对于较大变形量,由于磁流变液液膜剪切和挤压效应产生的剪切力作用,磁流变液扭矩传递能力有一定提升,但是这种剪切力不可调节,降低了磁流变传动装置的调节性能.  相似文献   

18.
熊毓俊  丁丽 《光学仪器》2021,43(3):23-28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太赫兹频段、长距离传输的阶梯式宽带传输线.将2个基片集成波导(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SIW)分别置于一个矩形波导两端并分别呈直角转接,整个结构组成一级阶梯形状以实现波导口的空间位置平移.通过在矩形波导两端使用耦合窗的方法完成空气与基片介质之间无模式转换的转接.所提...  相似文献   

19.
甘露 《机械设计》2013,30(7):42-44,50
针对新高炉上料主胶带机双滚筒传动装置布置形式、动力分析、动力平衡及传动装置进行研究设计,为高炉上料机设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农业机械是国家优先发展的产业,中、高档次的农业机械被列为重点开发的产品。收割机、插秧机、拖拉机、播种机等自行式农业机械,需要有很多种相互协调的动作,国内大多采用传统的机械传动,而国外则普遍采用先进的液压传动和液压控制,这样操作更方便,运行更可靠,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