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垂直传播即母婴传播,是指母亲所患的疾病或所带的病原因子直接传播给婴儿。妊娠期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或无症状的带病毒母亲,可通过垂直传播而使新生儿传染上乙型肝炎病毒(以下简称HBV)。垂直传播是乙肝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它不仅传播率高,而且还涉及到子宫内传播所引起的免疫耐受性问题,甚至其子女终生携带病毒。新生儿感染HBV后约90%成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慢性携带者,其中少数可发能为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甚至原发性肝细胞癌。乙肝垂直传播的途径一、子宫内传播:主要通过胎盘传播,依据为:1.HBsAg阳性孕妇的婴儿脐血HBsAg约半数为阳性,即使脐血HBsAg阴性的婴儿于生后120天内也有部分出现HBsAg阳性,其潜伏期与乙肝相符;若母血HBeAg阳性,表示病情处于感染状态,新生儿几乎100%HBsAg阳性。2.放射免疫法在羊水中可检出HBsAg。3.经剖宫产孕妇的新生儿HBsAg阳性,有的抗原阳性的孕妇临产时已转阴,但新生儿仍为阳性。  相似文献   

2.
WHO 推测全世界乙肝病毒(HBV)携带者约2亿人,80%在亚洲。我国是HBV 携带者高发地区之一,平均携带率约8.83%,孕妇携带率2.6~12.5%。HBsAg 携带妇女尤其合并e 抗原阳性者可在产前、产时或产后传播给婴儿,感染率92~97%,其中80~90%的婴儿变成慢性携带者。估计我国的携带者40%由于母婴传播造成,形成大量传染源。少数出生的婴儿表现急性或重症肝炎,有报道病例仅HBsAg携带母亲出生婴儿暴发性肝炎死亡。在围产期或婴儿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母亲胎盘中HBsAg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关于乙型肝炎病毒(HBV)如何通过HBV携带者母亲的胎盘屏障传播给胎儿,是否能在胎盘中产生HBsAg国内未见报道,本文利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乙肝病毒携带者母亲胎盘中的HBsAg,以及监测新生儿宫内感染情况,试图寻找胎盘感染HBV与胎儿宫内感染之间关系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母-婴传染在 HBV高发人群中是一严重问题。HBeAg 阳性母亲约90%的婴儿感染 HBV,如母血 HBV-DNA 亦阳性,则所有婴儿都将感染 HBV,并成为慢性携带者。HBsAg 携带者母亲中,33%的羊水、50%脐带血、71%乳汁和95%的婴儿胃内容物中有 HBsAg。HBV 可能在分娩时经口感染。剖宫分娩可减少母-婴传播,避免经生殖道分娩时摄入受感染母亲的血和分泌物,但也有认为无此作用者。作者估价了不同分娩方式对 HBeAg 阳性母亲对婴儿的影响。材料和方法:HBeAg 阳性的 HBsAg 携带者母亲所生婴儿447例,接受乙肝免疫(于出生后肌注5μg HBsAg/ml),3次/2周,然后1、2月  相似文献   

5.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世界有二十多亿人有过去的或现在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血清学证据,其中三亿五千万是慢性HBV携带者。越早感染,越有可能成为慢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我国慢性HBV感染的主要原因是通过母婴传播。包括垂直传播(宫内传播、产时传播及母乳喂养)和日常接触传播。由于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的使用,母婴传播率已由90%降低到10%。尽管接受免疫预防,仍有10%~15%的婴儿通过母婴传播发展为慢性HBV感染者。因此母婴阻断显得尤为重要,拉米夫定一直被认为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其在妊娠期使用,目前被列为妊娠C类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孕晚期开始抗病毒治疗降低母婴传播是有效的且不影响胎儿发育。综述拉米夫定在慢性HBV感染孕妇中的使用。  相似文献   

6.
对乙型肝炎垂直传播(Vertical transmission)的含义目前尚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所谓乙型肝炎垂直传播,即妊娠期患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或慢性无症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母亲将乙型肝炎病毒(HBV)传播给其婴儿并引起婴儿感染的过程。Stokes等于1951年首先证明病毒性肝炎垂直传播的存在。随着乙型肝炎血清学指标的发现,乙型肝炎的这种传播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世界上某些地区乙型肝炎垂直传播率是很高的,它是造成乙型肝炎家庭聚集性的重要原因,是人群中存在的大量HBsAg携带者的重要来源,亦可能与某些地区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有关。因此研究乙型肝炎垂直传播的发生规律并寻找有效的预防办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仅就  相似文献   

7.
非洲HBV感染率很高,人群中HBsAg(+)者亦增高至8%~15%,而欧洲及北美洲仅0.1%~0.5%,此病毒的慢性携带者使肝细胞癌的发病率增加。非洲首位恶性肿瘤就是肝癌,其发病率为20~150/100000,而欧洲仅10/100000,而且主要是年轻患者。20~50岁。要预防肝癌,首先要控制乙肝及HBV不同方式的传播。HBsAg慢性携带者亦能在围产期垂直传播。在刚果此携带者估计有9.6%,肝癌占恶性肿瘤中的首位,但对HBV传播的研究却没有,本研究主要目的是:①刚果孕妇HBV的测定;②估计母儿垂直传播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乙肝病毒垂直传播及免疫预防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传染病 ,我国是乙肝高发区 ,乙肝病毒 (hepatitis B virus,HBV )在人群中的感染率高达 6 0 % ,乙肝表面抗原 (HBs Ag)携带率亦高达 10 %~ 15 % [1 ]。乙肝病毒的垂直传播不仅造成人群中众多的 HBs Ag的携带者 ,而且是引起成人慢性肝炎、肝硬化以及肝癌的重要因素。因此各国学者对其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获得了重大进展 ,现将近年对乙肝病毒垂直传播及免疫预防的研究状况综述如下。一、H BV垂直传播的方式1.母婴传播 :据估计亚洲人中有 30 %的 HBV感染是通过母婴传播而获得的 ,而母婴传播又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乙肝病毒感染者孕期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探讨产前抗病毒治疗的指征。方法:对国内外12篇有关产前抗病毒治疗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抗病毒治疗组婴儿出生时HBs Ag阳性的风险比对照组减少63%(RR=0.37,95%CI为0.22~0.62,P=0.0001),其中乙肝病毒载量≥106拷贝/ml组婴儿出生时HBsAg阳性风险减少76%(RR=0.24,95%CI为0.08~0.67,P=0.007);抗病毒治疗组婴儿6~12月龄HBsAg阳性的风险比对照组减少83%(RR=0.17,95%CI为0.11~0.27,P0.00001),其中乙肝病毒载量≥106拷贝/ml组婴儿6~12月龄HBsAg阳性风险减少89%(RR=0.11,95%CI为0.05~0.23,P0.00001);经抗病毒治疗后孕妇血清HBV DNA水平明显降低(SMD=-3.67,95%CI为-4.52~-2.82,P0.00001)。结论:产前抗病毒治疗可降低乙肝病毒感染者分娩前HBV DNA水平,其中乙肝病毒载量≥10~6拷贝/ml时抗病毒治疗,能有效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10.
乙肝病毒携带者流行率在西非和东方一些地区较高;一般达15~20%,日本母婴传播率达26.5%,女性乙肝易迁延化、慢性化、病理变化严重者多于男性。本文对血清标志和临床的联系、传播特征和机理及母婴乙肝病毒感染防治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HBvac主动免疫预防法第二针后90%,第三针后95%以上获抗-HBs应答,抗-HBs水平高低,维持时间长短和疫苗保护之间密切相关。但认为疫苗对婴儿和产后母婴传播的保护率较好,母婴围产期感染或宫内感染则主张联合预防。母婴HBV感染的治疗有抗病毒疗法(主要用于母亲和较大儿童)和免疫疗法;免疫抑制剂(用于重症慢活肝)、免疫激活剂(用于免疫缺陷或HBV清除能力低下者)、D-青霉胺和中西药结合疗法。目前对选择和疗效尚有争议。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及其预防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据 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结果表明 ,全世界约 5 %的母亲为 HBV携带者。资料表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 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 ,在出生后半年内约 40 %~ 5 0 %HBs Ag为阳性 ,而 HBs Ag、乙型肝炎 e抗原 (HBe Ag)双阳孕妇分娩的婴儿在出生后半年内 HBs Ag为阳性者可高达 90 %以上。我国 HBV携带者约有 3亿 ,HBs Ag携带为 9.7%。其中母婴传播是我国乙型肝炎高发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 ,探讨HBV母婴传播机制及其预防措施是产科、儿科、传染科共同关心的问题 ;对减少儿童时期乙…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慢性乙肝病毒(HBV)携带者母乳喂养将HBV传染给婴儿的危险性,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等一些机构进行研究,比较慢性HBV携带者母乳喂养婴儿和配方奶喂养婴儿感染HBV的差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行介入性诊断的乙肝孕妇发生垂直传播的风险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间来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科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符合纳入标准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及其所生婴儿的临床资料,总结不同穿刺类型、不同穿刺指征、是否合并乙肝e抗原(HBeAg)阳性等情况下的母婴垂直传播风险。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31例(含双胎5例)乙肝孕妇和136例所生婴儿,共3例(2.21%)在乙肝联合免疫后依然被检出感染乙肝;HBeAg阴性和HBe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发生感染的几率分别为1.09%(1/92)和5.71%(2/35);乙肝病毒DNA定量超过106IU/ml和107IU/ml的垂直传播率分别为4.35%(1/23)和5.00%(1/20);行羊膜腔穿刺术、脐静脉穿刺术和绒毛吸取术的乙肝孕妇发生垂直传播的几率分别为1.11%(1/90)、2.56%(1/39)和14.29%(1/7);因超声异常表现和其他非超声异常指征行介入性产前诊断孕妇发生垂直传播的风险分别为2.82%(2/71)和1.54%(1/65);10例孕妇孕期接受了抗病毒治疗,该10例所生婴儿均未发生感染。结论乙肝孕妇行介入性产前诊断有发生母婴垂直传播的风险,仍需大样本研究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15.
正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HBV)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全世界的感染人数超过了24 000万。在美国,妊娠妇女群体中的HBV感染率约为0.7%~0.9%~([1-2])。宫内和围产期垂直传播是全球HBV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35%~50%的HBV携带者是由于围产期接触受感染的血液及其污染物而受到感染~([1])。预防受感染孕妇的HBV垂直传播给胎儿,对减少  相似文献   

16.
孕妇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状态与母婴传播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孕妇乙型肝炎 (乙肝 )病毒 (HBV)携带状态与母婴传播的关系。方法 :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表面抗原 (HBsAg)阳性孕妇血清中HBV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及脐血HBVDNA ,婴儿出生后 1 2h内及第 1 4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并按0、1、6的程序全程接种乙肝疫苗 ,进行前瞻性随访研究 ,分别于婴儿 7月及 1 2月时随访 ,检测HBVDNA及乙肝血清标志物 ,婴儿 7月时未感染乙肝但抗 HBs阴性者加强注射乙肝疫苗 5μg。 结果 :HBsAg、HBeAg及抗 HBc阳性孕妇的新生儿脐血HBVDNA阳性率为1 8.37% (9/ 4 9) ;HBsAg及HBeAg双阳性者为 1 2 .50 % (2 / 1 6) ;HBsAg及抗 HBc阳性者为1 2 .50 % (3/ 2 4 ) ;HBsAg,抗 HBe和抗 HBc阳性者为 1 .37% (1 / 73) ;脐血HBVDNA阳性的新生儿均生于HBVDNA阳性的母亲 ,阳性率为 1 8.52 % (1 5/ 81 ) ,不同HBV携带状态的脐血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总母婴传播率为 9.78%。结论 :孕妇HBV携带状态与母婴传播有关 ,孕妇血清HBeAg阳性或HBVDNA含量高是母婴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 ,孕妇血清HBVDNA阴性者母婴垂直传播的风险极小。在新生儿、婴儿接受被动及主动全程联合免疫的条件下 ,产时、产后HBV的母婴传播可以预防  相似文献   

17.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母乳喂养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携带者在其新生儿、婴儿接受被动及主动全程联合免疫的条件下,是否可以母乳喂养。方法对2001年9月至2003年10月间妊娠期无症状HBV携带者所娩婴儿进行前瞻性随访研究,新生儿出生时留取脐血检测HBV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出生后12h内及第14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按0、1、6的程序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由产妇自愿选择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55例母乳喂养,36例人工喂养。分别于婴儿7个月和12个月时随访检测HBV DNA及乙肝血清标志物,婴儿7个月时未感染乙肝但抗-HBs阴性者给予乙肝疫苗5μg加强注射。结果婴儿7个月和12月时,母乳喂养组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9.09%(5/55)及9.09%(5/55),抗HBs阳性率分别为85.45%(47/55)及90.90%(50/55);人工喂养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8.33%(3/36)及8.33%(3/36),抗HBs阳性率分别为86.11%(31/36)及91.67%(33/36)。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新生儿、婴儿接受被动及主动全程联合免疫的条件下,无症状HBV携带者可以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高发区,约8%的人群是慢性HBV携带者,高达50%的慢性HBV感染者是经母婴传播造成的[1].感染时年龄越小,成为慢性携带者的概率越高,因此母婴传播阻断对慢性乙肝的控制有重要意义.HBV母婴传播可分为妊娠期、分娩期与哺乳期,或是宫内、产时、产后不同时段.本文从保护易感者、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等3个方面讨论HBV母婴传播阻断中临床医生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HBV母婴传播阻断与免疫策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全世界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者约20亿,其中慢性携带者约3.5亿。我国是乙肝高发区。40%~50%的慢性携带者是由母婴传播造成的。感染时年龄越小,变成慢性携带者的机率越高[1]。因此,采取有效的阻断HBV母婴传播措施对于乙型肝炎的控制和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HBV宫内感染的阻断1.1孕前接种乙肝疫苗(HBVac)婚前常规筛查,HBsAb阴性妇女孕前接种HBVac可打破HBV夫妇→母婴→人群传播链,从而有效防止宫内传播;有报道孕期接种2次HB Vac20μg,新生儿HBsAb阳性率高达84%[2]。1.2孕期常规筛查孕妇HBsAg滴度高、HBeAg…  相似文献   

20.
乙型肝炎(乙肝)已成为世界上广泛流行的传染病,我国乙肝病毒(HBV)携带者高达1.3亿~([1]).为阻断HBV的传播,对新生儿联合应用乙肝疫苗及乙肝免疫球蛋白仍有10%~20%得不到保护~([2]).为探讨是否存在通过生殖细胞传播的HBV,本研究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BV携带者性腺组织中HBV DNA,旨在为HBV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