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结合海水淡化、沿海土地缺乏以及盐资源需求情况,提出海水淡化生产淡水,副产浓盐水用于滩晒制盐,避免浓盐水排放和节省沿海土地,形成海水淡化及制盐循环经济产业链,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国策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将淡化后副产的浓海水与传统的制盐工艺相结合,一方面可以有效解决大规模浓海水排放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节约盐田土地面积,提高原盐产量,为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空间。文章分析比较了淡化副产浓海水的理化性质,探讨了副产浓海水对滩晒制盐的影响,提出了消除潜在影响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利用舟山六横海水淡化厂排放的浓海水作为进水,在附近盐场开展了滩晒制盐的试验,考察对比了浓海水和普通海水滩晒制卤过程中各步卤水浓度、制卤量的变化,并对原料盐质量进行了分析检测。结果表明,浓海水制卤过程中受原有低浓度卤水的影响,各步卤水浓度有一个稳步上升的过程,浓度稳定之后,各步制卤浓度均有所提高,制卤周期较普通海水制卤明显缩短,每公顷制卤量增加28.10%,原料盐中氯化钠含量、粒度指标明显高于普通海水制得原料盐,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卫生指标也符合食用盐标准。  相似文献   

4.
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日产220万m3淡化海水的目标,并推荐科学处理浓海水,在条件具备的地区优先考虑实施浓海水综合利用以达到零排放目的。浓海水综合利用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而且可以回收资源,如淡水、盐、溴、氯化钾、泻利盐以及水氯镁石等。与海水制盐相比,浓海水综合利用能够大幅降低投资和能源消耗。文章详细介绍了浓海水零排放技术,并对目前浓海水零排放技术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新的技术路线,真正实现工业化海水淡化浓海水零排放。  相似文献   

5.
海水淡化副产浓海水综合利用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我国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海水淡化是解决我国水资源危机的重要措施之一.淡化过程产生的浓海水直接排放将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而其较高的浓度和稳定的性质为海水化学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方便.文章介绍了包括基于盐田法的传统综合利用方案、基于电渗析浓缩制盐方案、基于浓海水化学资源综合提取的方案和反渗透-电渗析集成的方案等浓海水综合利用的方案及其优缺点,探讨了这些技术的应用可行性,提出了发展浓海水综合利用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依据同离子效应原理,取高浓度的卤水(苦卤)和盐浆回到兑卤工序参与浓海水兑卤,浓海水中绝大部分硫酸钙以固相形式析出与浓海水分离,浓海水在继续蒸发浓缩时不生成钙垢,达到了浓海水工厂化制盐的目的,为海水淡化工厂副产浓海水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文章论述了海晶集团制盐生产的特点以及在未来与海水淡化产业相衔接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浓海水制盐的新模式以及该模式对提高制盐生产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我国目前的工业制盐大多是海盐制盐,直接取用海水,通过杀菌、除藻、降低浊度3个步骤的预处理浓缩,得到的浓水再经滩晒法进行蒸发、干燥,最后得到食盐.这种制盐工艺虽然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仍存在许多不足,需要对制盐工艺流程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9.
以海水淡化后浓海水为原料完成蒸发浓缩析盐规律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浓海水蒸发浓缩硫酸钙的析出点为12.21 °Be'(d=1.091 3g/cm3);氯化钠析出点为25.78 °Be'(d=1.216 0 g/cm3),浓海水蒸发浓缩过程组成变化规律与海水浓缩过程组成变化规律完全一致.浓海水日晒制盐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海水淡化浓海水综合利用过程对盐藻生长及活性物质积累的影响.文章测定了海水淡化浓海水综合利用过程中水样的pH值、盐度、含氮量、Ca、Mg、Fe和P含量.比较不同综合利用过程中盐藻生长状况,测定盐藻的叶绿素a、叶绿素b、β-胡萝卜素.结果表明,与天然海水相比,海水淡化浓海水综合利用过程对盐藻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