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冠心病属中医学“胸痹”、“心痛”等范畴.临床表现以本虚标实为特征.标实责之于痰湿、瘀血和气滞;本虚则从心、肝、脾、肾论治,其说不一,主要是因为临床上患者的体质和兼夹病证的不同.随着有关冠心病中西医研究的进展,有的学者认为肝胆疏泄失常与冠心病的发病有着密切的联系.并提出胆心同治的新治法.但只限于疏肝利胆方药的临床应用,鲜有相关理论的研究.本文试图从胆心之间的生理、病理角度论述冠心病的病因、病机及其治法,为进一步探讨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途径提供某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阮士怡根据冠心病本虚标实交互为病的病机特点,认为本虚以脾肾亏虚为重,标实以痰瘀互结为重。临床论治冠心病时,提出益肾健脾、软坚散结、育心保脉治法,并注重心、脾、肾三脏同调,养心育心,同时顾及情志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属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其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阳虚血瘀为冠心病中医常见证型,因此,扶阳活血法成为冠心病的主要治法之一。通过对经典著述及现代文献的研究,论述扶阳活血理论的形成及发展过程,认为扶阳之法具体可分为温阳、通阳、潜阳。通过总结扶阳活血治法的古今应用及现代研究为冠心病扶阳活血治法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杨川洲  彭艳文  董宇 《陕西中医》2021,(9):1276-1278
归纳总结云南已故名中医詹文涛教授临床诊治胆心综合征经验和学术思想。通过查阅大量詹文涛教授治疗胆心综合征的相关文献,以及临床跟诊学习时的病案,进行归纳整理,总结詹文涛教授对胆心综合征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临床诊疗经验和用药思路。詹教授认为,胆心综合征可归为中医“胸痹”“怔忡”“惊悸”等范畴,病位以肝、胆为主,并与心、脾、胃相关,具有虚实夹杂,本虚标实的特点,辨证多从气滞、痰浊、血瘀入手; 治疗上强调疏肝健脾理气、活血止痛、振奋心阳,生活和心理治之预之,为临床治疗本病开拓了思路。  相似文献   

5.
总结董玉江教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经验。董教授认为冠心病病机为气阴两虚、痰瘀气滞痹阻心脉,病性本虚标实,气阴两虚为本,痰瘀气滞、痹阻心脉为标,根据"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提出益气养阴、豁痰化瘀理气为本病的治法,并强调辨病辨证结合,在临床治疗中获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心绞痛辨证论治研究的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我国中医界对冠心病心绞痛已有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本人结合辨证论治方面的最新文献和临床实际,对研究现状做如下分析整理,针对不足,提出改进对策。1 病因病机 由于个体差异、后天环境、诱发因素等冠心病心绞痛的征候类型较多。文献报道大多认为冠心病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即心气虚为本,邪气痹阻心脉为标。黄惠勇提出冠心病具有阶段性变化的特点:早期发病正气虚是根本,因虚致实,为本虚标实阶段;后期由于邪气长期痹阻心脉,由实致虚,则邪气痹阻心脉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范畴.胸痹为本虚标实之证,心、肝、脾、肺、肾虚损是病之本,气滞、血淤、痰浊、阴寒是病之标.而痰浊贯穿于冠心病的始终,从痰论治,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在血液流变学方面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慧贞  王钦和 《新中医》1994,26(11):53-54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在血液流变学方面的研究近况陈慧贞,王钦和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已做了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多数学者认为冠心病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以脏器(心肝脾肾)亏虚为主,尤以心为最、肾次之。以心气虚、心阴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甘草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组方中的配伍规则。方法:搜集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含有甘草的中药处方61张,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V2.5"软件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结果:与甘草配伍关系密切的药物多为补虚、行气、化瘀、通阳、祛痰之药,反映了冠心病心绞痛本虚标实的病因病机,及其理气化瘀、祛痰通阳、补益脏腑的基本治则治法。结论:甘草为补气健脾类的常用药物,不仅可补益中气,亦可缓脏腑之急,正合冠心病心绞痛本虚标实的病因病机。在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中,多见补虚、行气、化瘀、通阳、祛痰之药,这些药物反映了冠心病心绞痛的基本病机及其治则治法。  相似文献   

10.
<正>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何建成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在冠心病的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随师门诊学习多年,今将所得总结如下。1共性病机和治法用药冠心病在中医学属"胸痹""真心痛"等范畴,病机主要是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为多,标实主要有气滞、血瘀、痰浊、寒凝,其中痰瘀互结最为多见。何教授认为其共性病机是"气虚血瘀,痰瘀互结",并始终贯穿于疾病  相似文献   

11.
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对易损斑块的认识,结合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理念更新和临床实践体会,冠心病易损斑块证属本虚标实,本虚即阳虚、阴虚,标实即痰浊、瘀血、瘀毒.探讨了冠心病易损斑块之病因病机、辨证论及治法方药,对于降低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血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吴立文教授治疗胆胀经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智生 《新中医》2003,35(11):10-11
介绍吴立文教授治疗胆胀的经验。吴立文教授认为其病位在胆,但病变的形成与肝脾胃肾有密切关系。临床初期以肝气郁滞、胆气受阻、湿热内蕴、热毒蓄积等邪实为主;久则致虚,形成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候。病机关键是邪郁胆腑,胆失通降。治疗应辨证采用通利之法,临证结合疏肝理气法、和胃通腑法、运脾化湿法、扶正补虚法,并注意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分清轻重缓急治疗。  相似文献   

13.
张天奉  梁丽嫦  赵晓华 《新中医》2017,49(3):143-147
<正>心绞痛是冠心病临床最常见的表现,属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1])。其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分心气、心血、心阳、心阴不足及气阴两虚;实以血瘀、痰凝、气滞、寒凝为主~([2])。冠心病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揭示,与痰和瘀相关的证候  相似文献   

14.
刘志明教授为第二届国医大师,临证80余年形成了"从肾论治"冠心病的学术思想。刘老认为冠心病总属本虚标实,肾元亏虚、心阳不足是发病之根,痰浊气滞为疾病之标;治疗应补肾亏、通心阳、祛瘀化浊,强调从肾论治,心肾同治。  相似文献   

15.
总结李延教授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经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相当于传统中医学中的"胸痹""心痛""真心痛"等,其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心阳亏虚为主,标实以痰浊和瘀血较为常见。本文从病因病机、临床特征、治疗等方面系统分析、总结了李延教授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本虚标实辨证与心功能指标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成东 《河北中医》1990,12(3):20-21
冠心病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即气虚、阳虚和阴虚,而多数以心气虚或肾气虚为主;标实即血瘀、痰湿、寒凝、气滞,而血瘀是普遍存在的病理特点。为了探索冠心病中医本虚标实辨证与心功能指标的关系,我们对137名冠心病患者进行了检测和观察,现就其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浦斌红 《西部中医药》2005,18(12):50-51
冠心病是临床多发病,中医学认为本病病机属于本虚(心肾阴虚、气阴两虚、心肾阳虚)标实(痰浊、瘀血、气滞、寒凝),而痰湿证又是冠心病标实中之常发者[1]。近年来对于冠心病痰湿证的微观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今综述如下:1与血脂代谢的关系冠心病患者存在血脂代谢紊乱。程小曲等[2]  相似文献   

18.
快速性心律失常为本虚标实之证,心火旺为标,心阴虚为本;心阴虚、心火旺、心神不安、心脉失调是该病的重要病机。因此"清心火、养心阴、安心神"为该病的重要治法。据此拟定的"快律宁"方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有效中药复方。  相似文献   

19.
李虹 《中医研究》2015,28(1):36-38
"脑心同治"的提出为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本虚标实、久病入络是心脑血管疾病共同的病理基础;痰瘀互结、络脉瘀阻是其共同的发病机制;其实质是虚、瘀、痰并存。在临床上从改善脑和心的供血入手,采用逐瘀通络,益气生血等治法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疗效突出。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病机是以气阴两虚为本,痰湿瘀血为标,主要治法为益气养阴,活血化痰。基于本病本虚标实,多病理因素致病的发病特点,中医脾胃学说、宗气学说对本病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