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烧肉制作过程中脂肪氧化和脂肪酸组成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脂肪氧化和脂肪酸组成变化对肉制品的营养和风味产生重要影响。研究红烧肉烹制全过程中原料、水焯后、炖煮1h、炖煮2h 4个关键工艺点中猪肉的基本物理化学指标、脂肪氧化和脂肪酸组成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成品红烧肉水分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分别比原料肉下降18.17%和43.46%,烹饪损失率为25.04%;过氧化值(POV)在炖煮1h后达到峰值,随后又下降;硫代巴比妥酸值(TBA)在烹制过程中逐渐上升(P<0.05);烹制过程使饱和脂肪酸(SFA)比例显著下降(P<0.05),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比例显著上升(P<0.05),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值(UFA/SFA)从1.38上升到2.34,提高了猪肉中油脂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原料肉腌制处理对红烧肉品质的影响,采用注射腌制(injection marination,IM)和静态变压腌制 (variable pressure static marination,VPSM)处理原料肉,以非腌制组作为对照,分析不同腌制处理的中间品和 成品的腌制吸收率、出品率、pH值、食盐含量、水分含量、蛋白质与脂肪含量、色泽、剪切力与质构、滴水损失 率、离心损失率、水分存在状态和微观结构,探讨原料肉经腌制、红烧后产品品质的形成规律。结果表明:VPSM 组腌制吸收率为2.46%,显著高于IM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原料肉经腌制后,中间品与红烧成品的水分含 量、出品率均显著提高(P<0.05);从原料肉到腌制后中间品直到红烧后成品,滴水损失率和离心损失率均显著降 低(P<0.05),且VPSM组最低。与IM组相比,VPSM组保水性更优,红烧肉出品率显著提高(P<0.05)。经腌制 红烧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脂肪含量显著下降,蛋白质含量呈先显著升高后显著下降的趋势(P<0.05)。就 亮度值(L*)而言,与原料肉相比,IM组与VPSM组中间品L*值均显著上升,IM组成品L*值显著升高,而VPSM组 则显著下降(P<0.05)。而与原料肉和对照组相比,VPSM成品的红度值(a*)、黄度值(b*)均最高,且差异显 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腌制预处理会显著降低成品红烧肉的剪切力与硬度(P<0.05)。在预处理组中, VPSM效果最优。低场核磁共振T2弛豫时间检测结果显示原料肉经腌制后,不易流动水含量上升,且VPSM组高于IM 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经腌制红烧后的成品纤维结构受到破坏,且VPSM组结构更为松散,纤维间隙最 大,有利于提高其保水性。VPSM可有效改善红烧肉加工品质,为改善红烧肉加工工艺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猪五花肉红烧过程中脂肪和脂肪酸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以猪五花肉为原料的红烧肉加工过程中脂肪和脂肪酸的变化,以期对红烧肉的风味、营养、质地等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对红烧肉加工过程中原料、油炸、炖煮过程样品(0~2 h,每30 min取样)以及成品的粗脂肪含量、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以及脂肪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五花肉红烧过程中脂肪含量显著下降(P<0.05),成品红烧肉脂肪含量比原料肉下降12.14%;POV先增大后减小,在炖煮30 min达到最大值;TBARS值逐渐增大,在炖煮过程中变化显著(P<0.05);油酸、棕榈酸、亚油酸和硬脂酸是五花肉脂肪中的主要脂肪酸,在红烧过程中饱和脂肪酸(saturatedfatty acid,SFA)含量变化不大(P>0.05),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MUFA)含量显著上升(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含量显著下降。结论:五花肉红烧过程中脂肪含量下降、脂肪发生适度氧化、脂肪酸组分构成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4.
研究红烧肉加工过程中原料肉、料酒浸泡、油炸、炖煮、红烧等加工关键节点处其主要营养品质和食用品质的变化,为较全面的了解其品质形成规律提供理论依据。对红烧肉加工过程中主要营养品质指标及颜色、质构、风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红烧肉加工过程中水分含量呈下降趋势;蛋白质变化规律不明显;脂肪含量先下降后上升,炖煮之后又有所下降;总糖含量在最终产品阶段显著提高。加工过程中红烧肉的瘦肉、肥肉和皮三部分颜色均发生变化,L*值显著降低(p0.05);a*值先下降后显著上升(p0.05);瘦肉和肥肉b*值显著增加(p0.05),皮部分b*值在前六个加工点处变化不显著(p0.05)成品时显著上升(p0.05)。剪切力和质构分析表明,加工中红烧肉的弹性显著增加(p0.05),剪切力、硬度显著降低(p0.05);瘦肉部分的粘聚性显著上升,肥肉部分显著下降(p0.05),皮整体变化不显著(p0.05);瘦肉和肥肉部分的咀嚼性显著下降(p0.05),而皮部分的咀嚼性显著上升(p0.05)。对电子鼻传感器信号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前三个加工节点除了第二和三、三和四存在差异但不显著外(p0.05),与其他加工节点的差异性都显著(p0.05)。第四个加工节点与第三、五、六个加工节点的差异不显著(p0.05),而与其他三个加工节点差异显著(p0.05),后3个加工节点处香气特征相似。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原料肉、料酒腌制、油炸、大火炖煮0.5 h、小火炖煮0.5 h、小火炖煮1 h和成品红烧肉7个不同工艺阶段红烧肉基本理化指标及脂质降解、脂肪氧化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状态。结果表明,成品肉水分含量比原料肉显著下降10.5%(p0.05)。pH值在前期变化不显著(p0.05),成品红烧肉时达到最大值为6.29。盐分含量在成品肉时达到最大为0.73%。硫代巴比妥酸值(TBA)在大火炖煮0.5 h后显著增加(p0.05),然后下降,成品红烧肉时又显著上升(p0.05),达到了0.62 mg MDA/kg。亚油酸(C18:2)、棕榈酸(C16:0)和硬脂酸(C18:0)是肉中的主要脂肪酸,加工过程中饱和脂肪酸总体呈下降趋势。加工过程中共检出挥发性风味物质86种,其中醛类,脂类和呋喃类是红烧肉中重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红烧肉在制作过程中工艺对脂肪氧化和脂肪酸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以上海本帮、湖南毛氏、东北传统三种工艺红烧肉为研究对象,以其烹制过程中的不同时间(原料肉、炖煮0、30、60、90 min)为取样点,分析三种红烧肉脂肪层脂肪含量、过氧化值、硫代巴比妥酸值和脂肪酸组成的变化。结果:三种工艺红烧肉制作过程中,肥肉层脂肪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炖煮温度越高,脂肪含量下降越显著;POV值先增大后减小,在炖煮30 min达到最大值;TBA值在炖煮过程中显著增大(p<0.05);亚油酸(C18:2)、油酸(C18:1)、棕榈酸(C16:0)以及硬脂酸(C18:0)是五花肉脂肪中的主要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90%以上,亚油酸(C18:2)含量显著下降,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上升。结论:三种工艺红烧肉制作过程中,脂肪含量下降、脂肪适度氧化、脂肪酸组成改变,红烧工艺对脂肪氧化和脂肪酸含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以黑糯玉米为原料,研究了不同发芽时段黑糯玉米的营养成分、热能、蛋白质消化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黑糯玉米发芽前后脂肪、淀粉、还原糖、粗纤维及矿物质都有明显的变化,并且随着发芽时间的不断延长,粗蛋白、还原糖、γ-氨基丁酸及矿物质Fe、Mn、Cu、Zn、Se都呈显著上升,淀粉、脂肪、粗纤维、植酸含量明显下降,维生素B1、B2、VE含量显著增加.16种氨基酸中有14种在发芽后含量增加,发芽后热能降低,蛋白质消化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文章研究了原料肉煎制后、炖煮60,90,120,150min的红烧肉中基本营养指标的变化以及色泽、剪切力、脂肪氧化和脂肪酸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样品中的水分含量随炖制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p0.05)。原料肉经过煎制后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显著升高至0.95 mgMDA/kg,随着小火炖制时间的延长,TBARS值逐渐降低至0.28mgMDA/kg。经过不同时间的炖制,红烧肉中的饱和脂肪酸总体呈下降趋势,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总体呈上升趋势,与原料肉相比,炖制120min的样品中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的比值从1.45上升到1.55,长时间小火炖煮提高了猪肉中油脂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9.
古田银耳主栽品种基本营养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福建省古田县银耳主栽品种黄色银耳(Tr01)、白色银耳(Tr21)间的营养差异。方法采集同一栽培模式下的2种银耳,分析了2种银耳的水分、蛋白质、灰分、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元素含量及氨基酸组成,结合统计学和FAO/WHO氨基酸评估模式对二者营养进行全面比较。结果以干样计算, Tr01中的蛋白质、灰分、膳食纤维、维生素B_2、K含量均高于Tr21; Tr01中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Ca含量低于Tr21,差异显著(P0.05); 2种银耳中的脂肪、Fe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氨基酸分析及评价结果表明,Tr01的呈味类氨基酸、酸味类氨基酸、甜味类氨基酸、苦味类氨基酸、含硫氨基酸、支链氨基酸、芳香氨基酸含量均低于Tr21; Tr01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及支芳值高于Tr21,差异显著(P0.05)。Met+Cys是2种银耳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Tr01氨基酸比值系数分明显低于Tr21,表明Tr21氨基酸营养价值高于Tr01。结论 2种银耳营养价值存在明显的营养价值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为系统评价中国传统菜肴鱼香肉丝的营养品质以及烹饪前后的营养成分变化,将用于制作鱼香肉丝的原材料平均分成2组,每组3份,分别是生原料组和成品组。对其22种营养素指标进行检测,并分别对常规营养素、氨基酸、脂肪酸、矿质元素以及维生素进行营养评价。结果表明,在烹饪后鱼香肉丝的蛋白质显著升高(P<0.05),脂肪、磷、和铁的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但氨基酸组成和脂肪酸总量无显著变化,维生素B1显著降低(P<0.01)。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合理,必需氨基酸指数达到了85.91%;且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占总脂肪酸的58.36%。此外,矿质元素的营养质量指数均大于1(除钙以外),基本满足人体需求,但鱼香肉丝的维生素A和维生D含量较为缺乏,B族维生素(B1、B3、B12)含量也低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推荐值。综上,鱼香肉丝是一道营养丰富、均衡的菜肴,它具有优质的蛋白质、脂肪酸和丰富的矿质元素。烹饪会造成其维生素B1的损失,而大大增加铁元素的含量,并且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会升高。本研究为膳食记录提供了更为准确的营养数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萌芽期谷子营养成分变化的分析,进而改善谷子的食用品质,以期提高谷子的营养价值。以萌芽全谷和萌芽小米为研究对象,全面探究萌芽对谷子和小米中淀粉理化特性、营养物质(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的变化,评价萌芽对其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萌芽后的谷子和小米的淀粉含量均升高,黏度处理均表现出"高崩解值,低回生值"的趋势;萌芽后的谷子和小米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均下降,而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不一,通过模糊识别法、氨基酸比值系数等方法对氨基酸组分进行评价,得出萌芽后的谷子和小米的氨基酸含量更加丰富,且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FAO/WHO)提出的标准模式更加相近;萌芽全谷中主要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萌芽小米中钙、锌、V_(B_1)和β-胡萝卜素有所增加,而铁、硒、V_(B_2)和V_E有所减少。萌芽全谷和萌芽小米的营养成分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可为萌芽谷子和萌芽小米地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也为全谷物营养+、萌芽谷子和小米主食化、深加工产品研发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肉类研究》2016,(6):25-28
以五花猪肉为原料,研究传统工艺与超声工艺的走油与增香效果,通过测定加工材料脂肪层脂肪含量、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和脂肪酸组成为指标加以比较。结果表明:超声炖煮使原料中的脂肪含量下降13.32%,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在超声炖煮过程中,POV先增大后减少,超声促进了TBARs的上升(P0.05);超声炖煮120 min会使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显著下降,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值显著上升(P0.05);30 min会使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MUFA)含量显著上升(P0.05)。超声可以促进炖煮中脂肪含量的下降、加速脂肪的氧化、促进猪肉炖煮香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扒鸡加工过程中水分、蛋白质、脂肪、游离氨基酸(FAA)、脂肪酸和矿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扒鸡加工过程中水分含量呈下降趋势(p0.05),蛋白质相对含量升高,绝对含量有所降低,脂肪含量油炸后最高,煮制之后又有所下降,煮制环节对蛋白质、脂肪含量影响较大。游离氨基酸(FAA)在加工过程中逐渐降低,Arg含量最高,鲜味氨基酸Glu含量高于其阈值,腌制、煮制环节对其影响均较为显著(p0.05)。脂肪酸构成中不饱和脂肪酸所占比例有所升高,更利于人体健康,煮制环节对其影响较为显著(p0.05)。扒鸡加工过程中矿物质元素含量变化不显著,Na、Cu、Mn含量有所升高。因此,经过加工后扒鸡的营养成分相应提高,更适合人体对营养的需要;煮制环节对扒鸡加工过程中营养成分影响最大;腌制环节游离氨基酸有所损失,对其他营养成分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章杰  何航  熊子标 《食品与机械》2018,34(6):21-25,29
以猪背最长肌肉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烹饪方式(蒸、煮、炸和烤)对其肉品质、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新鲜对照相比,烹饪加工后pH值、水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硬度、弹性、黏着性、灰分和粗蛋白、PUFA含量显著提高(P0.05);炸和微波的烹饪损失率显著高于蒸、煮和烘烤的(P0.05);煮的灰分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其它烹饪方式均显著升高(P0.05);炸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其它烹饪处理均显著升高(P0.05);烘烤显著降低了TAA含量(P0.05),其它烹饪方式均显著提高(P0.05);烘烤的DAA和EAA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其它烹饪方式均显著提高(P0.05);所有处理的EAA/TAA达到40.00%,EAA/NEAA67.00%;烹饪处理后必需氨基酸评分基本大于FAO/WHO计分模式,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Val。说明烹饪处理对猪肉物理性质有不利影响,但可不同程度提高其营养价值。因此,日常生活中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宜的烹饪方式,达到合理膳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饲养方式对鸡蛋品质的影响,为蛋鸡产业化生产提供指导。方法:以如皋黄鸡为试验素材,采用笼养和平养两种饲养方式,测定不同产蛋阶段常规蛋品质、营养成分和矿物元素含量。结果:产蛋初期,平养条件下蛋黄色泽、脂肪和胆固醇含量极显著高于笼养(P0.01),铜和铁含量显著低于笼养(P0.05)。产蛋中期,平养条件下蛋壳强度、蛋黄重量、蛋黄比率、蛋黄蛋白比均显著低于笼养(P0.05);哈氏单位以及蛋白质、维生素E和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笼养(P0.05);蛋黄色泽、维生素A和胆固醇含量均极显著高于笼养(P0.01),锰含量极显著低于笼养(P0.01)。产蛋后期,平养条件下胆固醇含量极显著高于笼养(P0.01);蛋白质、维生素A和铜含量显著高于笼养(P0.05);锰含量极显著低于笼养(P0.01);硒含量显著低于笼养(P0.05)。结论:不同产蛋阶段,饲养方式对鸡蛋品质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对狮子头加工过程中原料、凝胶、成型、炖煮等不同阶段的样品以及成品的粗脂肪含量、硫代巴比妥酸(TBARS)值及脂肪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狮子头在加工过程中脂肪含量显著下降(P0.05);从整体变化趋势上看,TBARS值逐渐增大,在加工过程中变化显著(P0.05);检测得出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油酸(C18:1)以及亚油酸(C18:2)为主要脂肪酸组分。不同炖煮时间,狮子头所含饱和脂肪酸(SFA)含量变化显著(P0.05),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显著上升(P0.05),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显著下降(P0.05)。在不同加工条件下,随着炖煮时间的延长,狮子头中脂肪含量呈减低趋势,因炖煮时间和温度及添加物的影响,狮子头中脂肪发生一定程度的氧化,其中脂肪酸组分含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静态腌制过程中牛干巴理化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牦牛背最长肌为原料,采用静态腌制法,研究不同腌制时间牛干巴内外部的水分、盐度、色泽、蛋白质含量变化特征,以及脂肪和蛋白氧化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腌制时间的延长,牛干巴内部和外部的水分含量逐步下降,而盐度先增加后下降;内部和外部的L*变化不显著(P>0.05),但a*、b*在静态腌制的前3d降低,至第20天时升至最高值后缓慢下降,内部和外部差异显著(P<0.05);随着水分的蒸发,蛋白质含量逐渐增加,且内部和外部无显著差异(P>0.05);静态腌制过程中,牛干巴发生蛋白质和脂肪氧化,且蛋白质氧化和脂肪氧化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脂肪氧化程度先增后降,蛋白质氧化水平升至0.55nmol/mg后逐步下降.总之,牛干巴静态腌制过程中,肌肉成分发生均衡变化,30d的腌制有利于控制氧化程度.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芸豆萌发前后各时期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变化进行测定,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蛋白质、脂肪、淀粉、还原糖、矿物元素、维生素C等含量与未萌发芸豆相比均发生显著变化(ρ<0.05)。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当芽长为2.01~2.50 cm时,蛋白质含量增加了20.62%。还原糖、维生素C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当芽长大于3.51 cm时,分别增加了212.45%、243.66%。脂肪、淀粉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当芽长大于3.51 cm时,分别下降了33.29%,19.12%。萌发后,营养成分发生改变,营养结构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19.
分析测定了鹅骨泥胡萝卜营养灌肠和传统猪肉灌肠的常规营养成分、矿物质元素、维生素和氨基酸组成,并将二者进行了比较。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普通灌肠和新型营养灌肠的水分和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灰分差异显著(0.01相似文献   

20.
红烧肉是我国的传统美食,但制作过程中存在蛋白质氧化严重等问题,本研究通过对红烧肉的食用品质和消化性分析,评估了低温慢煮代替传统方式制作红烧肉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工艺,低温慢煮技术显著提升了红烧肉的水分含量,并显著降低了其剪切力和烹饪损失率(P<0.05)。低场核磁共振结果显示,加工方式主要影响不易流动水含量的变化,从而导致相关理化指标的改变。低温慢煮烹饪能与传统烹饪一样为红烧肉带来适宜的颜色,且瘦肉层亮度L*值显著提升(P<0.05)。进一步采用体外消化模型对红烧肉的消化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和传统工艺相比,低温慢煮工艺显著提升了红烧肉蛋白质消化率(P<0.05)。综上所述,低温慢煮工艺是一种加工中式传统肉制品的有效方式,有助于提升产品品质及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