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规范基层手足口病预防措施的落实,提高手足口病防治效果,探索基层疾病预防控制经验,为手足口病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对我市8个县市区12各乡镇(街办的)的22所幼儿园的幼儿教师和儿童及增长进行问卷调差。结果在消毒剂正确配置、隔离时间、隔离相关要求方面幼儿教师组和家长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均需加强;在消毒剂使用浓度、使用范围及使用频次方面幼儿教师组和家长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家长对相关消毒及预防隔离知识的掌握较为薄弱,尤须加强。  相似文献   

2.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在手足口病治疗过程中,静脉穿刺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1]。而在此过程中,由于患儿静脉较成人静脉穿刺有一定的难度、患儿家长的心理因素等造成的患儿静脉穿刺困难,是我们护理不容忽视的一项工作内容。现将难题分析对策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3.
白泊 《大家健康》2009,(2):22-22
“手足口病”和“EV71”两个如瘟疫一样的词汇最近频繁轰炸着我们的眼球,它们的来袭是否又意味着另外一场SARS?  相似文献   

4.
“手足口病”和“EV71”两个如瘟疫一样的词汇,最近频繁轰炸着我们的眼球,它们的来袭是否又意味着另外一场SARS?  相似文献   

5.
周俊新 《当代医学》2013,(10):163-164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发病影响因素。方法查阅手足口病相关文献并制定手足口病患儿发病可能影响因素自编问卷,采用该自编问卷研究58例手足口病患儿和同期58例未患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统计学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手足口病患儿发病影响因素。结果体质弱和就诊前1周内接触过类似症状者是手足口病患儿发病的危险因素,而患者家属充分了解手足口病相关知识和卫生习惯好是手足口病患儿发病的保护因素。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发病受很多因素影响,大力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加强卫生宣教,可以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尽管目前我国手足口病处在低发状态,但既往流行学资料显示,每年3月其发病率都会上升,并随气温升高而呈现从南方向北方逐渐走高趋势,需要予以高度戒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与应急处理办公室副主任王子军研究员日前发出上述提示。  相似文献   

7.
赵世花 《中外医疗》2010,29(35):140-140
目的针对近年来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论述手足口病预防、隔离措施的重要性及护理要点,达到防控手足口病的目的。结论实施积极有效的宣教工作,提高群众对手足口病的防控意识,养成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防控手足口病的重要环节;采取及时有效的隔离是阻断手足口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近年田阳县手足口病流行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和难点。方法:选取2012年-2015年田阳县手足口病检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田阳县手足口病的流行情况以及防控情况进行探讨。结果:手足口病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相比,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0岁-3岁手足口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手足口病患病率(P0.05);散居儿童手足口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手足口病的患病率(P0.05)。结论:田阳县手足口病的流行主要与人群特征、季节等因素有关,在手足口病防控中,应根据手足口病流行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卢祝新 《中外医疗》2009,28(35):141-141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方法在促进小儿手足口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介绍2008年5~12月在我院手足口病隔离病房住院的88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措施。结果88例患儿经隔离治疗后全部治愈出院。结论由于手足口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而且有发生爆发流行的危险,设立专用的手足口病隔离病区,在促进小儿手足口病有效隔离和康复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武汉市新洲地区手足口病(HFMD)病例进行病毒基因鉴定等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描述手足口病在该地区传播的影响因素及流行规律。方法运用荧光定量RT-PCR快速检测方法对患者的咽拭子标本和肛咽拭子标本进行EV71、CA16肠道病毒的检测,描述本地区手足口病分布特征,识别手足口病在人群间的传播,分析人口学特征、环境因素、社会经济水平等对手足口病传播的影响。结果新洲区手足口病重点发生在3岁以下儿童(83.31%),检出主要病原体为EV71和CA16。不同年份导致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不同。手足口病病情与病原学和年龄有密切联系,托幼机构是手足口病流行、暴发的主要场所。结论 5-7月份是手足口病高发季节。3岁以下儿童是手足口病的重点预防人群,托幼机构是手足口病重点预防控制场所,研究结果对本地区手足口病的防控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出有效的小儿手足口病预防疾控措施。方法:结合以往资料分析农村地区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办法。结果:当前,由于我国农村卫生条件普遍很低,医疗服务不够发达,小儿患手足口病后发现晚,容易耽误治疗,农村地区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病率逐年上涨。结论:疾控中心针对农村小儿手足口病的必须积极应对,提高村民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和了解,增强手足口病的防控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隔离治疗及护理的效果。方法根据患病轻重程度与接触史,对73例笔者所在医院感染科手足口病患儿进行隔离治疗和对症护理。结果 73例手足口病患儿先后全部治愈。结论通过对手足口病患儿的隔离治疗及护理有效地提高了手足口病患儿的治愈率,并控制了手足口病的散发流行,使患儿得到了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深圳宝安区福永街道2012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运用福永街道手足口病疾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对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福永街道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数明显增加,2012年福永街道手足口病报告病例发病规律和流行特征与其他文献相一致。结论:探讨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能评价综合防控措施并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染流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手足口病的护理要点及在儿科病房收治手足口病的隔离措施。方法对379例手足口病患儿采取相关护理措施及对其中131例收住儿科病房的手足口病患儿采取隔离措施。结果对379例患儿,特别是16例重症患儿,通过采取相关护理措施达到预期效果且在儿科病房收治手足口病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无一例院内感染发生。结论尽快掌握手足口病护理要点;在儿科病房收治手足口病可以大大地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广西医学》2010,32(4):496-496
根据我区当前的手足口病疫情,4月17日自治区卫生厅对全区手足口病定点医院和自治区手足口病临床救治专家组成员进行了调整,全区手足口病定点医院由原来的128家调整为144家,以加强手足口病医疗救治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患儿病死率。调整后的手足口病定点医院大部分为技术力量相对较强,医疗救治设备齐全的市、县人民医院。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抗手足口病抗体喷剂预防儿童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选择牡丹区发病率较高的5个乡镇,以使用抗手足口病抗体喷剂人群共3 895名儿童作为预防组;未使用者按照1:1配比选择3 895名儿童作为对照组。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评价抗手足口病抗体喷剂预防儿童手足口病的效果。探讨使用率和发病率之间的关系。结果:预防组儿童手足口病的发病率333.76/10万;对照组发病率667.52/10万。预防组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使用抗手足口病抗体喷剂率和发病率之间未发现必然关系。结论:抗手足口病抗体喷剂预防儿童手足口病有一定效果,但仍需进一步研究证明。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吉安县2014年的手足口病疫情进行分析,了解本县手足口病的流行现状,为今后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吉安县收治的814例手足口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利用《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手足口病数据、实验室采样检测结果及县统计局年鉴中人口信息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性分析,研究吉安县2014年手足口病疫情。结果2014年共报告814例手足口病,均为散发病例,其中0~2岁人群占手足口病总数的86.24%,本县0~2岁组人群的发病率为27.2‰。结论儿童成为本县手中足口病发的主要人群,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家长或监护人的健康教育对手足口病的防控减少重症病例发生尤为重要,降低手足口病疾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李丽娟 《吉林医学》2013,34(1):151-152
目的:对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总结分析,总结手足口病的护理工作经验,促进手足口病患儿早日康复。方法:收治手足口病100例,其中较重型20例,对此次收治的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和护理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经治疗100例手足口病临床治愈、死亡率为零。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和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可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河北省邱县手足口病流行现状。方法采集邱县2011-2014年手足口病病例的肛拭子或咽拭子标本,对其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 2011-2014年邱县手足口病病例逐年增加,Cox Al6和EV 71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22,P=0.021)。2~3岁组儿童是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手足口病感染季节性强,4~7月为发病高峰。结论邱县手足口病疫情与病例年龄、时间密切相关,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是预防手足口病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近年来武汉市青山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探讨手足口病防控对策,为进一步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武汉市青山区2008-2012年手足口病病例,对武汉市青山区手足口病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研究。结果:2008-2012年武汉市青山区共报告手足口病2691例,2008-2010年发病率逐年上升,2010年为最高,近两年略有下降。手足口病全年发病存在2个高峰:第1个峰值出现在4-6月,占发病总数的49.02%;第2个峰值出现在10-12月,占发病总数的27.24%,与幼托儿童在园时间一致。5岁以下儿童发病例占病例总数的84.73%,其中3岁儿童发病率最高。结论:重点加强5岁以下托幼机构儿童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暴发流行,降低手足口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