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河北中医》2021,43(2)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大黄水提取物对化疗大鼠营养水平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大黄水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5组,各2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4组大鼠采用注射用奥沙利铂+氟尿嘧啶注射液腹腔注射建立腹腔化疗模型。大黄水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在建立化疗模型同时分别予0.5、1.0、2.0 g/kg大黄水提取物灌胃,连续给药6 d。空白组、模型组常规饲养。比较各组大鼠造模前后一般状态,造模前、给药后营养相关指标(体质量、摄食量和前白蛋白)变化情况;比较各组大鼠实验第7天血内毒素含量、回肠黏膜厚度、结肠黏膜厚度及肠系膜淋巴结和肝组织细菌移位阳性率。结果与本组造模前比较,造模后模型组体质量、摄食量、前白蛋白均降低(P 0.05),且低于空白组(P 0.05),大黄水提取物低、中剂量组体质量均降低(P 0.05),大黄水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摄食量、前白蛋白均降低(P 0.05);与模型组比较,造模后大黄水提取物中、高剂量组体质量、摄食量、前白蛋白均增加(P 0.05),大黄水提取物高剂量组摄食量、前白蛋白较大黄水提取物中剂量组增加(P 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内毒素含量升高(P 0.05),回肠黏膜厚度、结肠黏膜厚度降低(P 0.05);与模型组比较,大黄水提取物中、高剂量组血内毒素含量降低(P 0.05),回肠黏膜厚度、结肠黏膜厚度增高(P 0.05);与大黄水提取物中剂量组比较,大黄水提取物高剂量组血内毒素含量降低(P 0.05),回肠黏膜厚度、结肠黏膜厚度增高(P 0.05)。肠系膜淋巴结和肝组织细菌移位阳性率模型组高于空白组(P 0.05),大黄水提取物中、高剂量组均低于模型组(P 0.05),大黄水提取物低、中剂量组均高于大黄水提取物高剂量组(P 0.05),大黄水提取物低剂量组高于大黄水提取物中剂量组(P 0.05)。结论大黄水提取物对化疗大鼠营养水平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有保护作用,且与大黄水提取物给药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正肝汤对肝硬化大鼠内毒素血症以及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正肝汤组,每组各30只。制备四氯化碳肝硬化大鼠模型,正肝汤组大鼠予正肝汤(1.5 g/100g/d)灌胃干预。对肝及小肠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染色,采用鲎试剂法检测血浆内毒素水平,摘取肠系膜淋巴结以及适量肝脾组织置血平板培养进行肠道细菌移位检测。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肝组织中胶原纤维广泛增生,纤维间隔相互连接,徦小叶形成,肠黏膜充血、水肿,黏膜下炎性细胞浸润增多,绒毛萎缩、脱落。正肝汤组大鼠的肝脏胶原增生程度分级以及肠黏膜损伤指数(Ogura评分)与模型组相比较显著下降,均P0.05,有统计学差异。正常组大鼠的内毒素阳性率和肠道细菌移位阳性率均为0%,肝硬化模型组的内毒素阳性率和肠道细菌移位阳性率分别为55.6%和66.7%,与正常组相比较均显著增高,均P0.01。正肝汤组的内毒素阳性率和肠道细菌移位阳性率分别为10%和0%,与模型组相比较均显著降低,分别P0.05和P0.01。结论:正肝汤能显著减轻肝硬化大鼠肝脏中的胶原沉积以及肠黏膜损伤,改善内毒素血症以及肠道细菌移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姜黄素在利用5-Fu化疗期间对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功能的研究。方法:健康Wister大鼠60只随机分成Control组(20只),5-Fu组(20只,5-氟尿嘧啶),5-Fu+Cur.组(20只,5-氟尿嘧啶+姜黄素),在实验的第2、4、6天监测各组大鼠的体重、内毒素、DAO、D-乳酸水平,第7天处死大鼠后取出大鼠回肠,并在光镜下观察肠黏膜组织结构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化疗组的体重明显下降(P〈0.05);内毒素、血浆DAO、D-乳酸水平明显增高(P〈0.05);肠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肠黏膜明显萎缩,绒毛脱落,并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结论:姜黄素对5-Fu化疗期间肠黏膜屏障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樊春华  吕永慧 《河北中医》2008,30(2):209-211
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intestinal mucosal barrier dysfunction)是指各种诱因引起的肠黏膜损伤、萎缩,肠道通透性增加及菌群失调,肠黏膜屏障功能(IBF)受损,肠道细菌可通过肠黏膜到达肠系膜淋巴结,并进一步侵犯远处脏器,导致内毒素易位和肠道细菌移位(BT),诱发和加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1,2].  相似文献   

5.
王保卫  曹农  柴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0):2376-2378,2382
目的观察急性重症胰腺炎(SAP)肠功能障碍的改变,探讨胰炎合剂对肠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O,n=24)、SAP组(n=24)、SAP+胰炎合剂(YH)组(SAP+YH,n=24)。SAP组采用5%的牛磺胆酸钠溶液经胆胰管逆行注射;SAP+YH组予YH灌胃(1 mL/100 mg),术后12,24,36 h分批处死大鼠并留取标本,分别做肠黏膜组织病理检查,肝、胰腺、肠系膜淋巴结组织和腹水细菌的培养,门静脉血内毒素含量的测定,TUNEL法检测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凋亡。结果SO组大鼠各组织细胞培养均无阳性细菌,SAP组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SO组(P<0.05);SAP+YH组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SAP组(P<0.05);血浆内毒素SAP组明显高于SO组(P<0.01)且随着时间延长而递升;SAP+YH组血浆内毒素较SAP组显著下降(P<0.01);SAP组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SO组(P<0.01),SAP+YH组较SO组无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SAP大鼠早期出现肠黏膜功能障碍,并由此导致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的移位。YH可下调肠黏膜细胞凋亡,保护肠黏膜屏障,抑制细菌和内毒素移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四逆汤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黏膜损伤及肠道菌移位的影响。方法:动物分为空白组、失血性休克组、四逆汤高、低剂量组(按生药量计4.8,2.4 g.kg-1)。通过定血量放血建立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观察复苏3 h后肠黏膜损伤程度,并取肝、脾、肾和肠系膜淋巴结进行细菌培养,测定肝门静脉血浆内毒素、动脉血浆D-乳酸(D-Lac)含量。并通过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的测定进行作用机制的探讨。结果:四逆汤与模型组比较,肠黏膜病理学改变得到显著改善,细菌培养计数、内毒素及D-Lac含量显著减少。血浆t-NOS显著减少,TNF-α有降低趋势,四逆汤药效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增强。结论:四逆汤能够抑制肠道菌移位,减轻肠黏膜损伤。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NOS,TNF-α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大鼠肠上皮细胞凋亡和肠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只。假手术组仅做剖腹术,模型组和血液透析滤过组造模,血液透析滤过组造模后立刻给予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12 h。分别于术后12 h、24 h、48 h检测3组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因子(Apaf-1、Bcl-2)表达情况、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门静脉血浆内毒素含量以及细菌培养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术后各时间点肠黏膜上皮细胞中Apaf-1阳性表达率、凋亡指数及血浆内毒素含量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血液透析滤过组(P均0.05),Bcl-2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和血液透析滤过组(P均0.05);在胰腺、腹水、肠系膜淋巴结以及肝脏中,血液透析滤过组各时间点的细菌培养阳性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能够抑制急性重症胰腺炎大鼠肠上皮细胞通透性,有效改善肠功能障碍,并具有抑制内毒素与细菌移位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正>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intestinal barrierdysfunetion,IBD)好发于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且常由于长期禁食、肠道动力紊乱、炎性反应、肠黏膜上皮细胞过度凋亡等[1]造成肠道细菌、内毒素通过门静脉和肠系膜淋巴结移位导致继发感染,从而诱发易位继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从而诱发多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加味四君子汤对巨结肠患儿肠屏障功能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 32例巨结肠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6例)于术前10天起每日除清洁灌肠外予加味四君子汤口服,对照组(16例)予清洁灌肠,于根治术中分别切取两组患儿病变结肠组织制成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黏膜固有层浆细胞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水平,光镜下检测结肠黏膜腺体密度,电镜下观察结肠上皮间紧密连接、上皮微绒毛、线粒体和内质网等细胞器形态。结果治疗组高倍镜视野下结肠黏膜腺体数目平均值及黏膜下固有层浆细胞SIgA值均高于对照组,电镜下观察到治疗组结肠黏膜细胞器形态较对照组更完整。结论加味四君子汤可以通过改善肠黏膜细胞增殖以维持肠黏膜完整性,增强肠道局部免疫力,从而加强肠道的屏障功能,对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肠屏障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喻正科  陈立峰  颜旭  王银山  李勇敏  周兵  何亚辉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7):1090+1096-1090,1096
目的观察滋阴活血润肠药润通舒对严重烫伤后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70只随机分成3组,滋阴活血润肠法治疗组(润通舒组)30只,单纯烫伤组(对照组)30只,制备成大鼠烫伤模型,分别予以润通舒、生理盐水灌胃;另正常组10只,不作处理。均检测血浆内毒素水平、肠黏液SIgA质量浓度及回盲部黏膜菌群等。结果润通舒可明显降低烫伤模型大鼠内毒素水平,增加肠道SIgA的合成与分泌,提高肠道双歧杆菌量,减少肠道大肠埃希菌和真菌量。结论滋阴活血润肠药润通舒能促进烫伤后受损的肠黏膜免疫屏障和生物屏障的修复,有效防治肠道内毒素易位。  相似文献   

11.
李琳 《天津中医药》2015,32(6):356-358
[目的]利用可复性机械性完全性肠梗阻模型,观察肠梗阻解除后自然恢复及中药四君子汤对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梗阻2 d组、自然恢复2 d组、中药治疗2 d组、自然恢复4 d组、中药治疗4 d组,每组6只。对动物模型梗阻解除后2 d、4 d时内毒素、肠黏膜损伤评分、小肠上皮层黏膜完整性情况分别进行检测和观察。[结果]结果表明在肠梗阻解除后,内毒素水平逐渐降低(P0.05),且中药治疗组血浆内毒素水平以及Chiu肠黏膜损伤评分明显低于自然恢复组(P0.05),中药治疗组绒毛表面积明显高于自然恢复组(P0.05)。[结论]肠梗阻解除后,中药四君子汤可有效地修复损伤的肠黏膜上皮细胞,防止肠道菌群移位,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具有保护肠黏膜屏障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当归芍药散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肠黏膜机械屏障的保护机制.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易善复组和当归芍药散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通过喂饲高脂饲料制备NAFLD大鼠模型,造模同时予相应药物干预,连续8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  相似文献   

13.
目的:验证的"中医藏象脾的实质是线粒体"假说中关于"脾制水"的理论的正确性和前瞻性。方法:采用5/6肾切除大鼠CRF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大黄治疗组、培土制水方大、小剂量治疗组,观察各组Scr、BUN、MDA、SOD和肾脏超微结构(尤其是线粒体)的改变。结果:培土制水方大、小剂量组的Scr、BUN和血浆自由基的水平和肾脏超微结构、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的损伤均显著轻于模型组和大黄组,(P0.01或P〈0.05);大鼠血浆自由基的水平与Scr、BUN呈非常显著正相关,并与肾脏超微结构、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的损伤程度相一致。结论:培土制水方通过"培土",保护了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线粒体,所以明显减轻了肾的病理损伤程度和改善了肾功能,达到了"制水"的目的。这也初步验证了"中医藏象实质细胞生物学假说"中关于"脾制水"的微观实质是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的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乳黄制剂对肝硬化大鼠内毒素和肠道防御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88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预防组、预防对照组、晚期治疗组、晚期治疗对照组.采用四氯化碳复合因素法制造肝硬化模型,用乳黄制剂进行预防和治疗,并与对照药乳果糖进行比较,分别检测血内毒素、肠黏膜分泌犁免疫球蛋白A(S-IgA)以及血清D-乳酸水平.结果:乳黄制剂预防组、晚期治疗组血浆内毒素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预防组肠黏膜S-IgA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预防组血清D-乳酸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晚期治疗组介于预防组和模型组之间.结论:乳黄制剂能提高肠道局部免疫功能,阻止肠通透性的增加,有效保护肠黏膜,平衡肠道菌群,减少肝硬化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创伤性休克大鼠二胺氧化酶(DAO)和内毒素变化及大黄的对其影响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72只,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创伤性休克组(32只)以及大黄干预组(32只)。观察二胺氧化酶和内毒素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回肠形态学及大黄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创伤性休克和大黄干预组DAO活性在伤后2h均显著升高(P<0.01),伤后48h达高峰,伤后72h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内毒素水平则在伤后2h均显著升高(P<0.01),伤后24h达高峰,伤后48h和72h有所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而休克组和大黄干预组之间比较发现,DAO活性和内毒素水平在伤后2h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24h、48h和72h休克组则显著高于大黄干预组(P<0.01)。休克各组中,可见肠黏膜绒毛水肿,稀疏、片状坏死、脱落,中性粒细胞浸润及淋巴滤泡增生等病理改变,大黄干预组肠黏膜在伤后各时间点也可见上述变化,但较上述各组明显改善。结论创伤性休克早期即有肠屏障功能的严重受损,动态监测DAO和内毒素对了解创伤性休克大鼠肠屏障功能的改变有重要意义,大黄对创伤性休克大鼠具有胃肠道保护作用,从而有降低DAO和内毒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大黄对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以积累大黄在临床实践中合理使用的数据。方法:对普通大鼠分别灌予低、中、高剂量的大黄,分别在连续给药时间7、14和21天等时间点收集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等肠段(含肠内容物)样本,然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各肠段大肠杆菌、乳酸菌、拟杆菌和梭菌等4种肠道主要优势菌的数量。结果:(1)大黄对十二指肠大肠杆菌的生长具有抑制效应,对回肠大肠杆菌的生长具有促进效应,对空肠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是先抑制后促进,而对结肠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是先促进后抑制;(2)大黄对空肠、回肠和结肠拟杆菌的生长具有促进效应,而对十二指肠拟杆菌生长的影响是先促进后抑制;(3)大黄对十二指肠乳酸菌的生长具有促进效应,对空肠乳酸菌生长的影响是先抑制后促进,对回肠和结肠乳酸菌生长的影响是先促进后抑制;(4)大黄对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梭菌的生长具有抑制效应。以上促进或抑制效应在各肠段有一定的差异,且存在量-时规律。结论:大黄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在各肠段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具有明显的量-时规律。  相似文献   

17.
5种大黄游离蒽醌大鼠在体肠吸收的单向灌流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5种大黄游离蒽醌混合物(FAM,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状况.方法 运用大鼠在体单向灌流肠吸收模型,HPLC法测定灌流液中FAM的浓度,分别考察FAM中5种物质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及胆汁引流十二指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药物表观吸收系数(Papp).结果 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和大黄酸主要吸收部位为十二指肠,大黄酚在十二指肠和结肠段的吸收均较大,大黄素甲醚主要吸收部位为结肠;各物质在回肠段的吸收速率均最低(P<0.05).结论 FAM作为肠灌流液时,各物质的吸收与肠道的酸碱内环境和物质本身的脂溶性有关,同时可能存在相互间吸收的竞争与拮抗作用.胆汁对FAM在十二指肠的吸收有抑制作用.单向肠灌流实验表明FAM在各肠段吸收良好,这与体循环血液中除大黄酸外各物质测定浓度较低存在矛质,推测这与相关物质的肠道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滋阴活血润肠法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内毒素及血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方法70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4组,以右侧颈动脉插管放血制作休克模型,空白对照组插管不放血,大承气汤组及便可通组在造模前3h 及造模后6h、12h 分别给与大承气汤及滋阴活血润肠中药(便可通)灌胃,休克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胃,造模后24h 无菌条件下下腔静脉取血、处死,检测大鼠血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变化。同时测定大鼠器官细菌易位率、器官易位肠杆菌计数、血浆内毒素等。结果便可通、大承气汤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细菌易位率及易位肠杆菌计数、血浆内毒素均明显低于休克模型组(P<0.01);而上述检测指标两药物组之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动脉收缩压造模后24h 与造模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滋阴活血润肠法能抑制失血性休克大鼠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改善机体在休克后中枢胆碱能神经系统的抑制状态,预防肠功能衰竭;能抑制大鼠肠道细菌、内毒素易位,从而具有明显肠黏膜屏障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灸大肠下合穴上巨虚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黏膜形态学及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表达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法加局部刺激制备UC大鼠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模型组、隔药灸组、电针组,并与正常大鼠作对照。隔药灸组、电针组选取上巨虚穴分别进行隔药灸、电针治疗,连续治疗14次。治疗结束后采用光、电镜观察肠黏膜形态学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GH、IGF-I蛋白表达。结果:UC大鼠结肠光镜观察可见溃疡形成和炎症,电镜观察可见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绒毛脱落短小缺损,胞膜损伤,线粒体肿胀,嵴消失,高尔基体囊泡较少,杯状细胞膜严重受损,胞内没有黏液颗粒;结肠GH、IGF-I蛋白表达增高。隔药灸组、电针组经过治疗后,结肠黏膜病理损伤减轻;结肠GH、IGF-I蛋白表达降低,趋于正常。结论:隔药灸、电针上巨虚穴均能明显改善UC大鼠结肠黏膜病理损伤,保护肠黏膜,促进肠黏膜机械屏障的修复;UC大鼠结肠GH、IGF-I表达增高,隔药灸、电针上巨虚穴均能促进结肠异常增高的GH、IGF-I的表达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