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陕西中医》2014,(7):919-921
目的:优选红鹿补肾胶囊的水提取工艺。方法:以淫羊藿中的淫羊藿苷作为指标性成分,再结合干浸膏得率,以煎煮时间、加水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应用正交实验法筛选最佳水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12倍量,煎煮3次,每次2h。结论:试验证明最佳的提取工艺为加水12倍量,煎煮3次,每次2h,所得的浸膏得率和淫羊藿苷含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益肾康颗粒剂提取工艺。方法:以淫羊藿中淫羊藿苷提取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影响浸提效果的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3个因素,选择3个水平进行考察。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煎煮3次,加水量分别为12、10、10倍,煎煮时间1h。结论:该工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乳安颗粒剂制备工艺.优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HPLC法,以淫羊藿苷为检测指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4种因素(加水量、煎煮时问、煎煮次数、浸泡时间)对其含量的影响。结果:乳安颗粒剂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10倍量水.煎煮1h.煎煮3次。结论:制备工艺合理。  相似文献   

4.
李海滨  吕佳 《中医药学刊》2006,24(7):1361-1362
目的:优化益肾康颗粒剂提取工艺。方法:以淫羊藿中淫羊藿苷提取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影响浸提效果的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3个因素,选择3个水平进行考察。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煎煮3次,加水量分别为12、10、10倍,煎煮时间1h。结论:该工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5.
祛风止痛颗粒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书民  石静  王海峰  党秋萍 《陕西中医》2011,32(8):1060-1061
目的:研究祛风止痛颗粒的提取工艺,确立最佳提取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和次数对总提取物和青藤碱的影响。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煎煮2h,第二、三次加水6倍量,煎煮1.5h。结论:祛风止痛颗粒最佳提取工艺的确立为大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选淫羊藿醇提取和水提取工艺,并对两种提取方法进行对比。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以淫羊藿苷提取率为指标,分别考察乙醇体积分数、加醇量、回流时间、回流次数对醇提取工艺的影响以及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对水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优选出的醇提取工艺为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第1次需多加入3倍70%乙醇;优选出的水提取工艺为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 h,第1次需多加入3倍水。结论水提取法淫羊藿苷提取率较高,虽低于醇提取法,但两种方法出膏率无明显差别,并且节时、节能,为其在工业化大生产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交试验优选补肾温肺合剂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补肾温肺合剂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淫羊藿苷含量为指标,优选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淫羊藿等10味药加10倍量水煎煮3次,1.5 h/次。结论:该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选补肾温肺合剂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淫羊藿苷含量为指标,优选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淫羊藿等10味药加10倍量水煎煮3次,1.5 h/次。结论:该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选消痹颗粒的水提取工艺。方法:以淫羊藿苷为指标,再配合干膏率,以煎煮时间、加水量、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应用正交实验法筛选最佳的水提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煎煮2h,第二加水6倍量,煎煮2h。所得浸膏得率和淫羊藿苷含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优选骨松健骨颗粒的提取工艺。 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淫羊藿苷提取量和干膏得率为指标,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对提取工艺的影响。 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 h。 结论: 优选的工艺合理可行,提取效率高,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选生白口服液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淫羊藿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考察加水量、提取次数和煎煮时间3个因素对有效成分提取的影响。通过正交设计试验筛选提取生白口服液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影响淫羊藿苷提取的主次因素为加水量〉提取次数〉煎煮时间。最佳回流工艺为:用10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1h。结论: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优选得到的生白口服液提取方法可行,该方法简单,容易操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选淫羊藿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总黄酮、淫羊藿苷的含量并结合干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3 个因素,优选出淫羊藿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结果:淫羊藿配方颗粒的优选提取工艺为第1 次加13 倍量水,浸泡0.5 h,煎煮1 h,第2次加10 倍量水,煎煮1 h.结论:该提取工艺能够有效地提取总黄酮、淫羊藿苷,为淫羊藿配方颗粒的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工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交试验法优选益肾膏滋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选益肾膏滋制备工艺.方法:以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淫羊藿苷含量、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益肾膏滋制备工艺.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加10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煎煮1.5h.结论:优选的制备工艺合理可行、稳定可控,可为制备其他膏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陕西中医》2014,(9):1243-1244
目的:研究失眠颗粒的提取工艺,确立最佳提取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总提取物和栀子苷的影响。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10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5h。结论:失眠颗粒最佳提取工艺的确立为大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止喘胶囊中淫羊藿苷的提取方法,优选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1.25%醋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室温,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法,考察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和加水量3个因素对淫羊藿中淫羊藿苷的影响。结果优选出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淫羊藿的水提取方法为加10倍量的水,煎煮两次,每次0.5h。结论该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可保证止喘胶囊的生产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化古汉养生源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干膏得率、淫羊藿苷的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设计试验筛选淫羊藿、黄芪等组成的古汉齐生源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影响古汉养生源水提工艺的主次因素为:加水量>提取时间>浸泡时间,最佳水提工艺条件是:水提2次,第1次加8倍量水,提取2 h;第2次加6倍量水,提取1.5 h.结论: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优选得到的古汉养生源水提工艺条件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选补精益肾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淫羊藿苷的提取率作为评价指标,分别对影响提取效果的加水量、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次数3个因素,选择3个水平进行考察。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2次、加水量分别为10倍量和8倍量、提取时间各为1.5h。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选金水涤痰口服液的提取工艺,为该制剂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挥发油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芳香水的提取工艺。以橙皮苷、淫羊藿苷提取量及干膏收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橙皮苷和淫羊藿苷的含量,流动相0.1%磷酸(A)-乙腈(B)梯度洗脱(0~11 min,77%A;11~13 min,77%~70%A;13~30 min,70%A;30~32 min,70%~77%A),检测波长283 nm,流速1.0 m L·min-1,柱温30℃。结果:芳香水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以2 s/滴的速度蒸馏提取4 h,再以相同蒸馏速度将芳香水重蒸馏提取2 h,得2次蒸馏芳香水的体积约为药材质量的1.1倍。各因素对水提工艺的影响顺序为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加水量,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5 h;橙皮苷、淫羊藿苷提取量分别为27.77,15.30 mg·g-1,干膏收率40.13%。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为金水涤痰口服液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交实验法优选妇宁舒颗粒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卫锋  葛莉  李芳  李凡 《陕西中医》2012,33(4):484-486
目的:优选中药妇宁舒颗粒的水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栀子苷为指标,再辅助以干膏量,以煎煮时间、加水量和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筛选最佳的水提取工艺。结果:最佳的提取工艺为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加10倍量,煎煮1.5h,第二、三次分别加8倍量水,各煎煮1h,所得栀子苷和干膏量均较高。结论: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合理,操作可行,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20.
正交试验法优选颈痛舒贴膏水提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优选颈痛舒贴膏的水提工艺.方法:以淫羊藿苷和芍药苷的得率为指标,HPLC测定指标成分含量,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及提取次数等因素的影响,综合评分法优选颈痛舒贴膏的水提工艺.结果:最佳水提工艺为加12倍量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1.5h.结论:该优选的提取工艺科学合理、稳定可行,可用于颈痛舒贴膏的工业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