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再发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治疗的176例心绞痛患者。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04例为研究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2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入院时及经正规治疗后的hs-CRP浓度,随访6个月,观察心绞痛的再发、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脏性死亡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hs-CRP浓度在人院时及经正规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访中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hs-ClIP水平可以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和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对评估冠心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病第7天肌钙蛋白I(cTnI)水平在预后中的判断价值。方法161例AMI患者依照采取的治疗方法分为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组(35例),延期PCI组36例和药物治疗组90例,30例无器质性心脏病者为对照组。观察第7天不同cTnI水平组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AMI患者发病第7天cTnI水平[(5.76±4.27)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0.15±0.10)μg/L](P〈0.01);按第7天cTnI转阴率分析:总转阴率39.1%,其中急诊PCI治疗组转阴率(68.6%)高于延期PCI组(36.1%)和单纯药物治疗组(28.9%);按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分析:cTnI阳性组总MACE发生率(34.7%)高于cTnI阴性组(1.6%)(P〈0.01);发生MACE者第7天cTnI值(13.99±8.39)μg/L明显高于不发生MACE者(3.65±2.55)μg/L(P〈0.01);按cTnI水平分析:心脏性死亡、总MACE的发生率随cTnI的水平升高而增加(P〈0.05),cTnI〉9.0μg/L者最高。结论发病第7天cTnI水平在AMI患者预后判断中有重要价值,是预测AMI患者总MACE发生率增高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药物涂层支架(DES)对防治冠状动脉高危病变和糖尿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价值。方法126例接受雷帕霉素或紫杉醇DES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为DES组,至少具备下列情况之一: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前降支病变;小血管病变(直径≤2.5mm);靶病变再狭窄。同期选择年龄、性别和狭窄程度等因素相匹配的146例行普通支架(BMS)术的冠心病患者为BMS组,比较两组住院和随访期间的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和靶病变血运重建(TLR)等主要心脏事件(MACE)。结果DES组合并糖尿病、左前降支植入支架数均明显高于BMS组(P〈0.01);DES平均内径较BMS显著为小(P〈0.01)。MACE发生率DES组(6例,4.8%)显著低于BMS组(40例,27.4%)(P〈0.01)。结论DES能有效地降低冠状动脉高危病变和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率,进而减少MACE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郭奎志  张慧君 《河北医药》2010,32(13):1732-1734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239例,分为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组、稳定性冠心病组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检查3组患者血浆FIB水平。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FIB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冠心病组(P〈0.05)和非冠心病组(P〈0.01),稳定性冠心病组FIB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1),FIB在多因素回归分析中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呈正相关性(P〈0.01)。结论血浆FIB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估计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判断病情及预后的指标,也可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置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Cypher支架)预防再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选择2002年1月-2004年12月连续725例接受多支冠状动脉支架置入的冠心病患者,剔除急性心肌梗死及再次血运重建患者,Cypher支架组187例,普通金属支架(简称普通支架)组538例,比较两组近期及远期结果。结果表明,除糖尿病患者比例在Cypher支架组较高外,两组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心功能、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介人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690例患者平均随访(18.8&;#177;14.7)个月,Cypher支架组和普通支架组造影随访率分别为52.4%和58.2%(P〉0.05)。尽管Cypher支架组不稳定性心绞痛占2/3、糖尿病占41.6%、3支血管病变占57.8%、B2-C型复杂病变占86.2%,但造影复查再狭窄率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普通支架组(3.1%比16.6%,5.5%比16.7%,P均〈0.01),心功能改善率高于普通支架组(63.1%比30.6%,P〈0.01)。两组完全血运重建率无显著差异(81.3%比86.8%,P〉0.05),但发生MACE的患者中,Cypher支架组不完全血运重建者比例高于普通支架组(60%比23.5%,P〈0.05);两组发生MACE的患者中完全血运重建患者比例均低于本组总的完全血运重建率(Cypher支架组40%比81.3%,P〈0.01;普通支架组76.5%比86.8%,P〈0.05)。结论:高危、复杂、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置入Cypher支架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再狭窄率低,远期临床疗效良好;病变血管完全血运重建者获益更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患者经瑞舒伐他汀降脂治疗后颈动脉斑块逆转程度与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1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予PCI术治疗,术前0—3d开始服用瑞舒伐他汀10mg/d,围术期(手术前后3d内)、术后6个月、12个月分别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按照颈动脉粥样斑块减轻的程度分为明显逆转组和无明显逆转组,随访12个月,比较2组患者MACE的发生率。结果明显逆转组患者MACE发生率低于无明显逆转组患者(随访6个月时10.2%VS.22.8%,P〈0.05;随访12个月时17.6%vs43.6%,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逆转颈动脉斑块程度不一,有明显逆转的ACS患者PCI术后近期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踝臂指数(ABI)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E)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资料完整的NSTE-ACE患者103例,根据ABI结果分组。随访患者12个月内发生心源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顽固性心绞痛,再次冠状动脉血运重建(TVR)、急性左心衰竭等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分析ABI与MACE之间的关系。结果与正常ABI组相比,ABI≤0.90组患者年龄偏大,糖尿病患者、高脂血症患者居多,冠脉3支病变者居多,左室射血分数〈0.40者居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ABI≤0.90组患者TVR人数比例和发生MACE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ABI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I≤0.90对NSTE-ACS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预测价值,低ABI的NSTE-ACS患者MACE发生率高,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在代谢综合征致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方法17例单纯代谢综合征患者为单纯代谢综合征组,33例代谢综合征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为代谢综合征+冠心病组,19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3组的体质指数、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同时分别应用比色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分析氧化应激指标与ox-LDL及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关系。结果单纯代谢综合征组及代谢综合征+冠心病组的SOD、GSH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丙二醛明显增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但单纯代谢综合征组及代谢综合征+冠心病组间无统计学意义。ox-LDL在正常对照组、代谢综合征组及代谢综合征+冠心病组依次增高,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依次为(5.97±5.18)μg/dl、(24.68±12.00)μg/dl、(41.45±35.8)μg/dl](P〈0.05)。ox-LDL与GSH负相关(r=-0.284,P〈0.05),与胰岛素敏感指数密切负相关(r=-0472,P〈0.01)。结论代谢综合征及代谢综合征合并冠心病患者氧化应激水平明显增强,氧化应激可能通过加强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及进一步降低胰岛素敏感性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相似文献   

9.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与不同程度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临床关系.方法 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44例,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8例,另选经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者18例作对照,观察各组间血清MMP-9、hs-CRP浓度差异以及与冠状动脉积分、hs-CRP浓度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CS组MMP-9(20.29±12.02)μg/L显著高于SAP组(P=0.032)和对照组(P=0.002),ACS组hs-CRP(24.89±20.89)mg/L显著高于SAP组(P=0.021)和对照组(P=0.000).后两组间MMP-9和hs-CRP水平比较无差异.结论 血清MMP-9的测定有助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并可一定程度反映冠状动脉的病变严重程度,多种指标的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脂联素、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内皮素(ET)-1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拟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老年患者173例。分对照组(30例),造影正常组(4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40例),冠心病组(6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MMP-9浓度,采用放射免疫法测ET-1、AngⅡ、脂联素水平。采用Gensini积分方法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定量评价。结果高血压冠状动脉各亚组血浆中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脂联素随着重构增高逐渐降低(P〈0.05);而MMP-9、AngⅡ、ET-1水平[造影正常组MMP-9、AngⅡ、ET-1分别为(274.4±70.1)μg/L,(59.2±15.4)μg/L,(5.0±1.0)μg/L,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分别为(478.5±79.3)μg/L、(69.3±18.2)μg/L、(7.3±2.4)μg/L,冠心病组分别为(615.8±112.8)μg/L、(95.9±26.1)μg/L、(9.0±1.0)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MMP-9、AngⅡ、ET-1分别为(137.2±35.6)μg/L、(45.8±13.2)μg/L、(3.3±1.0)μg/L](P〈0.01),且随着重构增高逐渐增高(P〈0.05)。冠状动脉病变随着Gensini积分增高,血浆MMP-9、AngⅡ、ET-1水平逐渐增高(P〈0.05),而脂联素水平逐渐下降(P〈0.05)。血浆脂联素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显著负相关(r=-0.714,P〈0.01),血浆MMP-9、AngⅡ、ET-1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841,P〈0.01;r=0.760,P〈0.01;r=0.880,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MMP-9、AngⅡ、ET-1是独立于收缩压、胆固醇外的与Gensini积分相关的因素。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浆MMP-9、AngⅡ、ET-1、脂联素浓度均可作为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发展及病变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远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意义.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165例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在入院时测定NT-pro 水平,通过2年随访,观察其对远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意义.结果 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合并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2年后共发生心血管事件45例,调整了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高敏C反应蛋白等传统危险因素后,Cox风险回归提示NT-proBNP> 111.58 ng/L是预测远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之一(相对危险度2.67,P<0.01).结论 NT-proBNP是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生远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2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282例,同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测定,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各组(由单支到多支)hs—CRP水平呈递增趋势,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狭窄各组血清hs—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且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血清hs-CRP增高明显,各组问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O.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表明,hs—CRP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狭窄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175,0.173。结论hs—CRP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相关性,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hs—CRP水平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丙反应蛋白(hs—CRP)联合心血管事件危险因子在急性冠脉综合症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52例入选人群的身高、体重、血压、心电图、血糖、血脂及血清hs—CRP等进行测定。将血清hs—CRP按四分位数分组,分析各组心血管危险因子分布情况及ACS发生率。结果各组问心血管危险因素组间差异有显著性(均为P〈0.001),TC、LDL—C两项也随hs-CRP水平增高而上升(P〈0.01),四组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1),ACS的发生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血清hs—CRP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呈正相关关系,血清hs—CRP联合重要的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特别是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个体,对心血管事件风险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抵抗素水平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48例冠心病患者入院时测定血清抵抗素水平,观察24个月时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心原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情况。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血清抵抗素水平对研究对象的预后影响,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抵抗素水平界值,根据该值将患者危险分层,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96±23)vs(16±5)μg/L,P〈0.001],而且不同临床类型的冠心病患者间差异显著(均P〈0.01);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血清抵抗素(RR1.216,95%CI:1.203~1.229)和糖尿病(RR2.083,95%CI:1.301~3.334)对估测预后有价值;ROC曲线确定血清抵抗素水平危险分层的最佳界值取93μg/L,其敏感性75%,特异性81.8%,高危组中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3例(27.3%),而无事件者为8例(72.7%);低危组中依次分别为1例(8.3%)和36例(91.7%),高危组预后情况较低危组更差(27.3%vs8.3%,P=0.033;RR13.5,95%CI:1.238~147.232)。结论根据血清抵抗素水平可评估冠心病患者的预后,而对其危险分层的最佳界值取值93μg/L可能是较有意义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对冠心病临界病变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评价作用.方法 82例临床诊断冠心病的患者,均于术前检测hs-CRP,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至少有一支主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在40% ~ 70%,所有患者均行血管内超声检查,明确最小管腔面积( MLA)≤4 mm2(非左主干)或≤6 mm2(左主干)后行支架植入,将患者分为hs-CRP升高组(≥3 mg/L)和hs-CRP正常组(<3 mg/L),比较两组在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发生典型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和靶血管重建等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 hs-CRP升高组主要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hs-CRP正常组(P <0.01);hs-CRP升高组再狭窄发生率高于hs-CRP正常组(P<0.01).结论 hs-CRP能预测冠心病临界病变介入术后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对hs-CRP升高的临界病变冠心病患者术后应强化抗血小板、抗炎等治疗.  相似文献   

16.
张旭  吕豪  孙振学  王京 《中国医药》2012,7(6):665-667
目的 探讨未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中胰岛素抵抗、炎症因子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将136例临床疑诊冠心病而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非糖尿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病变受累支数分为0支病变组(36例)、单支病变组(36例)、双支病变组(34例)和多支病变组(30例),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采用自我平衡模型分析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采用Gensini积分法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结果 冠心病各组患者IRI、TNF-α及hs-CR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IRI、TNF-α、hs-CRP和Gensimi积分均逐渐增加,4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IRI:2.2±0.8、2.9±1.0、3.6±1.1、4.6±1.4;TNF-α(nig/L):20±10、29±9、39±9、45±10; hs-CRP(mg/L):2.4±1.2、3.3±1.2、5.2±1.4、6.8±1.7;Gensini积分:0.7±0.4、27.5±19.2、44.4±22.7、70.7±25.4].相关性分析显示Gensini积分与IRI、TNF-α、hs-CRP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82、0.357、0.443,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IRI、TNF-α、hs-CRP与Gensini积分相关.结论 在非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中存在胰岛素抵抗和炎症反应,冠心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TNF-α、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ACS患者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各40例,在常规ACS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d或辛伐他汀20 mg/d,观察5个月。测定两组患者血清hs-CRP和IL-6水平并观察对比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和IL-6水平均显著降低(t=6.75、6.34,4.32、4.12,P<0.05),瑞舒伐他汀治疗后显著低于辛伐他汀组(t=3.15、3.11,P<0.05)。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方面瑞舒伐他汀组略低于辛伐他汀组,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12,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均具有显著抗炎作用,都能明显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瑞舒伐他汀抗炎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丁兵  宋建平 《安徽医药》2014,18(3):501-503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酸(UA)、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apoA1/apoB)水平的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2型糖尿病(2-DM)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入院后确诊为AMI合并2-DM患者58例作为A组,按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将该组分为HbA1c≥8%亚组A1(30例)及HbA1c<8%亚组A2(28例),110例AMI患者为B组,110例健康人为C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检测血hs-CRP、UA、apoA1/apoB,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双支及三支病变,并将冠脉病变支数与各指标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A1组hs-CRP高于A2组,apoA1/apoB低于A2组(P<0.05),UA明显高于A2组(P<0.01),A2组hs-CRP、UA高于B组,apoA1/apoB低于B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示冠脉病变支数与hs-CRP、UA、HbA1c呈正相关,与apoA1/apoB呈负相关.结论 hs-CRP、UA、apoA1/apoB对评估AMI合并2-DM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及对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252例ACS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4组:D血瘀阻证组(178例)、气阴两虚证组(50例)、心肾阴虚证组(14例)和痰阻心脉证组(1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状动脉病变,分析不同证型对住院期间和短期预后的影响。结果252例患者中,三支和二支病变者182例(72.2%),B型和C型病变214例(85.0%),左主干病变44例(17.5%),慢性完全闭塞病变68例(27.0%)。痰阻心脉证组(10例)、心血瘀阻证组(178例)、心肾阴虚证组(14例)、气阴两虚证组(50例)患者SYNTAX评分分别为(33.2±2.0)、(29.7±2.3)、(27.6±1.9)、(28.5±2.5)分,痰阻心脉证组SYNTAX评分明显高于心肾阴虚证组及气阴两虚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阻一tk,脉证组三支病变(7/10)、左主干病变(5/10)、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4/10)、c型病变(9/10)比例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4组均无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随访半年时痰阻心脉证组MACE发生率(3/10)高于心血瘀阻证组[3.9%(7/178)]、气阴两虚证组[4.0%(2/50)]和心肾阴虚证组(0)。结论ACS主要中医证型为心血瘀阻证。尽管痰阻心脉证患者较少,但冠状动脉SYNTAX积分高,病变高危复杂,短期预后较差,临床上应该高度重视这一证型的患者,及早行冠状动脉检查以明确病变并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20.
高潮  罗春苗 《安徽医药》2012,(9):1295-1296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患者血浆Apelin-12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依据冠脉造影(CAG)检查结果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59例,冠脉造影结果排除冠心病患者为正常对照组35例。用放免法测定血浆Apelin-12和hs-CRP水平,分析其与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患者血浆Apelin-12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Apelin-12水平和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r=-0.342,P<0.05)。结论血清Apelin-12水平和冠脉病变狭窄程度有关,提示Apelin可能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