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背景: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减轻炎症反应、抗凋亡以及对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有保护性作用。目的:分析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通过单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构建患侧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模型。实验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剂量组和促红细胞生成素高剂量组。苏木精-伊红、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组织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结论: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两促红细胞生成素干预组肾小管和间质病变减轻。缺血再灌注组和两促红细胞生成素干预组肾脏Bcl-2和Bax表达均较假手术组明显上调,但缺血再灌注组更明显;缺血再灌注组Bcl-2/Bax比值较假手术组低,而两促红细胞生成素干预组Bcl-2/Bax比值却较缺血再灌注组高;两促红细胞生成素干预组Caspase-3表达高于假手术组而低于缺血再灌注组。结果表明,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期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进程与细胞凋亡相关,Bcl-2/Bax及Caspase-3起了重要作用;低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也能减轻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期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2.
背景: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减轻炎症反应、抗凋亡以及对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有保护性作用。目的:分析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通过单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构建患侧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模型。实验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剂量组和促红细胞生成素高剂量组。苏木精-伊红、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组织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结论: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两促红细胞生成素干预组肾小管和间质病变减轻。缺血再灌注组和两促红细胞生成素干预组肾脏Bcl-2和Bax表达均较假手术组明显上调,但缺血再灌注组更明显;缺血再灌注组Bcl-2/Bax比值较假手术组低,而两促红细胞生成素干预组Bcl-2/Bax比值却较缺血再灌注组高;两促红细胞生成素干预组Caspase-3表达高于假手术组而低于缺血再灌注组。结果表明,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期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进程与细胞凋亡相关,Bcl-2/Bax及Caspase-3起了重要作用;低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也能减轻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期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破坏微泡介导尼卡地平对大鼠急性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空白对照、假手术、缺血再灌注、尼卡地平、超声微泡、超声微泡介导尼卡地平六组。阻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0min,再灌注120min,建立在体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TUNEL法检测凋亡心肌细胞,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基因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诱导心肌细胞凋亡,尼卡地平可减少其发生,上调Bcl-2基因表达,下调Bax基因表达,超声微泡介导可进一步减少凋亡发生。结论尼卡地平可上调Bcl-2并下调Bax基因表达,升高Bcl-2/Bax比值,显著减少缺血再灌注诱导心肌细胞凋亡,通过超声微泡介导,可增强尼卡地平抗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腺苷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和凋亡蛋白Bcl-2/Bax的影响.方法 制备缺血/再灌注损伤(I/R)和腺苷预处理的大鼠模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和凋亡蛋白Bcl-2和Bax.结果 ①缺血/再灌注组和腺苷组心肌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腺苷组凋亡率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②缺血/再灌注组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别,而腺苷组Bcl-2显著高于缺血/再灌注组和对照组(P<0.01);缺血/再灌注组和腺苷组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腺苷组Bax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缺血/再灌注组和腺苷组Bcl-2/Bax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腺苷组Bcl-2/Bax比值显著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结论 腺苷预处理明显抑制大鼠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的凋亡,并使Bcl-2/Bax比值增加.  相似文献   

5.
背景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近来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但人参及其提取物对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尚未阐明.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e对急性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Bax,Bad和Fas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人参皂甙Re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对象和干预本实验在湖北省武汉市同济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实验共用Wistar大鼠15只,雌雄不分.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人参皂甙Re治疗组,每组各5只.建立Wistar鼠缺血再灌注心脏模型.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凋亡细胞,并进行细胞计数;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Bcl-2mRNA和基因表达产物的蛋白质,通过图像分析系统测量阳性染色区域的平均吸光度值进行量化分析,以观察人参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基因表达.主要观察指标人参皂甙Re治疗与否对急性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Bax,Bad和Fas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①假手术组未发现心肌凋亡细胞.缺血再灌注组心肌凋亡细胞数为(134±46)个/视野,人参皂甙Re治疗组为(91±19)个/视野,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63,P<0.01).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缺血再灌注组及人参皂甙Re治疗组Bcl-2,Bax,Bad和Fas基因蛋白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t=2.79,P<0.05),人参皂甙Re治疗组bcl-2的表达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2.67,P>0.05),而Bax,Bad,Fas的表达明显下降(t=2.81,P<0.05),人参皂甙Re治疗组Bcl-2/Bad,Bcl-2/Bad,Bcl-2/Fas比值均较假手术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明显增大(t=2.84,P<0.05).结论人参皂甙Re治疗可以抑制急性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了促凋亡基因bax,bad,fas的表达,从而使Bcl-2/Bax,Bcl-2/Bad,Bcl-2/Fas比值增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缺血预适应(IP)对在体大鼠肺缺血/再灌注(I/R)损伤细胞凋亡及其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SO)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预适应(IP)组.I/R组开胸后,建立在体肺脏I/R损伤模型.IP组于缺血开始前,应用3个循环的5 min缺血+5 min灌注进行处理,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法测定Bcl-2和Bax表达.同时在光镜与电镜下观察肺脏的病理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与SO组比较,I/R组凋亡指数增加,Bax、 Bcl-2表达均增强,Bcl-2/Bax比值明显降低.与I/R组比较,IP组凋亡指数明显下降,Bcl-2达增强,Bax表达减弱,Bcl-2/Bax比值增高,肺脏超微结构损害和肺水肿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缺血预适应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Bcl-2/Bax介导而减少肺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蛇床子素后处理对大鼠心肌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对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后,松开结扎线再灌注120 min制备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以下3组:对照(Sham)组、缺血/再灌注(I/R)组、I/R+蛇床子素后处理(Ost)组。采用TUNEL法原位标记缺血区凋亡心肌细胞并计算凋亡指数,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中Caspase-3、Bcl-2及Bax三种蛋白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心肌组织Caspase-3蛋白、Bcl-2蛋白和Bax蛋白含量明显增高(均P<0.05);与I/R组相比,Ost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P<0.05)、心肌组织Caspase-3蛋白(P<0.01)及Bax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结论蛇床子素后处理能抑制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同时上调心肌组织中Bcl-2蛋白的表达及下调心肌组织中Bax蛋白的表达,提示上调Bcl-2蛋白及下调Bax蛋白、进而上调Bcl-2/Bax比值可能是其发挥抗心肌细胞凋亡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s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肾损伤(I/R)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切除一侧肾脏,夹闭对侧肾蒂45min的方法来建立大鼠I/R模型。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I/R组、缺血再灌注给药组(NGAL组),对照组、I/R组、NGAL组实验结束时分别用HE染色观察3组动物肾组织病理变化;再灌注24h后测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TUNEL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检测Bax与激活的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CC3)的表达;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凋亡蛋白Fas、Bcl-2表达的变化。结果:与I/R组比较,NGAL组Scr、Bun分别为(63.400±11.908vs121.857±17.151)μmol/L、(14.840±2.868vs28.557±6.434)mmol/L,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数量减少(7.800±1.924vs15.400±3.049);NGAL组肾组织Fas mRNA(2.34±0.51vs6.84±2.34)表达降低、Bax蛋白[(7.440±1.640)%vs(15.456±1.955)%]表达降低、CC3蛋白[(3.171±0.321)%vs(7.291±1.059)%]表达降低、Bcl-2蛋白(6.91±1.64vs5.30±1.48)表达升高(P<0.05)。结论:NGAL对大鼠I/R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有保护作用,其作用与减少细胞凋亡、改变凋亡蛋白的表达,从而减轻组织损伤,发挥肾脏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及Bcl-2、Bax在脓毒症大鼠肾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大鼠分为正常组(n=6)、假手术组和脓毒症组(均n=24)。采用盲肠穿孔结扎术建立脓毒症模型。建模后3、6、12、24h测定血Cr、BUN,电镜观察肾组织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表达。结果:脓毒症组Cr、BUN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随时间呈上升趋势;电镜下见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6h组Bax表达明显增加(0.485±0.011vs0.351±0.020;P<0.01),随病程延长,Bcl-2表达有所增加(P>0.05),Bcl-2/Bax比值降低(0.725±0.035vs0.991±0.060;P<0.01),随病程延长而下降。结论:脓毒症后Bax表达增强、抑制Bcl-2的表达,引起细胞凋亡及肾脏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没食子酸(GA)对大鼠实验性缺血/再灌住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成四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丹参组(DS)(100 mg.kg-1)、没食子酸组(GA)(20 mg.kg-1),每组8只;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缺血再灌注前给予GA对损伤大鼠血清中LDH、CPK、AST生成的影响,并检测对大鼠心电图ST段的影响;同时以TTC染色检测心肌梗死面积变化、TUNNEL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细胞Bax、Bcl-2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GA抑制大鼠血清中LDH、CPK、AST生成(P0.01),GA及阳性药DS给药组在缺血104、0 min和再灌注101、20 minST段抬高明显降低(P0.05),心肌梗死面积明显降低(P0.05),减少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P0.05),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显示,GA可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P0.05),且心肌细胞Bcl-2/Bax比值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黄芪可以抑制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凋亡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Bcl-2/Bax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保肾宁提取液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蛋白Bax与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单侧肾切除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复制DN模型,每日灌胃保肾宁提取液,8周后检测24 h尿蛋白及肾功能,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肾组织Bax及Bcl-2的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大鼠肾皮质细胞凋亡.结果 保肾宁提取液能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大鼠肾皮质细胞Bcl-2表达增强,Bax表达减弱;肾小管和肾小球内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 保肾宁提取液可通过调节凋亡相关蛋白Bcl-2及Bax的表达抑制肾脏细胞凋亡,从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黄芪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Longa报道的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10 ml·kg-1·d-1灌胃)、模型组(生理盐水10 ml·kg-1·d-1灌胃)和黄芪干预组(黄芪煎剂6 g·kg-1·d-1灌胃),每组12只.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化脱氧尿嘧啶缺刻标记技术(TUNEL)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化与医学图像分析结合的方法检测Bcl-2、Fas-L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缺血侧脑组织TUNEL阳性神经细胞及Bcl-2、FasL阳性细胞表达增多(P均<0.01).与模型组相比,黄芪干预组大鼠缺血侧脑组织TUNEL阳性神经细胞及Fas-L阳性细胞表达减少,Bcl-2阳性细胞表达增多(P<0.01).结论:黄芪可增强Bcl-2蛋白表达,下调Fas-L蛋白表达,从而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这可能是黄芪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黄芩茎叶总黄酮具有保护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作用,从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的角度,观察黄岑茎叶总黄酮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02/2006-12在承德医学院解剖学研究室(院级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分组及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8),即黄岑茎叶总黄酮0.05g/(kg·d),0.1g/(kg·d),0.2g/(kg·d)组、缺血再灌注组和假手术组,分别于术前1周灌服黄岑茎叶总黄酮和等量生理盐水。假手术对照组只穿线不结扎,其余各组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0min,再灌注1h。②实验评估:实验结束后快速取大鼠心脏,石蜡切片,采用DNA末端标记技术观察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应用免疫组化抗生物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法检测Bcl-2,Bax基因蛋白反应强度。结果:4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各黄岑茎叶总黄酮剂量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Bcl-2和Bax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②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各黄岑茎叶总黄酮剂量组凋亡指数和Bax基因表达降低(P<0.05 ̄0.01),黄岑茎叶总黄酮0.1,0.2g/(kg·d)组Bcl-2表达增高(P<0.05)。③黄岑茎叶总黄酮0.1,0.2g/(kg·d)组凋亡指数和Bax基因表达低于黄岑茎叶总黄酮0.05g/(kg·d)组(P<0.05),Bcl-2表达高于黄岑茎叶总黄酮0.05g/(kg·d)组(P<0.05),黄岑茎叶总黄酮0.1,0.2g/(kg·d)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黄岑茎叶总黄酮预处理可能通过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下调Bax基因蛋白表达,上调Bcl-2基因蛋白表达来保护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不同剂量的黄岑茎叶总黄酮阻抑心肌细胞凋亡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效应。  相似文献   

14.
背景:脑缺血再灌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除了急性期的细胞坏死,还有迟发性的神经元凋亡.目的:观察大鼠全脑缺血不同再灌注阶段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坏死率及凋亡调节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调节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神经外科和麻醉科.材料:实验于2003-01/2004-01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完成.选择清洁级成年雄性健康Wistar大鼠33只,随机分5组,缺血再灌注24 h组7只、缺血再灌注48 h组7只、缺血再灌注72 h组7只、缺血再灌注7 d组7只和假手术对照组5只.干预: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再灌注24,48,72 h和7 d取脑海马组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坏死率,Bcl-2和Bax蛋白在大鼠脑海马神经元中的表达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①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大鼠脑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率和坏死率.②Bcl-2和Bax蛋白表达百分率.结果:33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缺血再灌注7 d组海马神经元的凋亡率最高[(24.59±0.97)%],坏死率峰值出现在缺血再灌注24 h组[(16.67±1.04)%],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1.28±0.50)%,(0.90±0.38)%](P<0.01).②假手术对照组Bcl-2表达极低[(1.07±0.27)%],但Bax有高表达[(46.09±5.37)%].③Bcl-2蛋白峰值出现在缺血再灌注后48 h[(14.41±0.67)%],而Bax蛋白峰值出现在缺血再灌注之后72 h[(77.38±1.52)%].结论: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神经元凋亡率逐渐增高,凋亡调控基因Bcl-2和Bax表达异常增高,提示Bcl-2和Bax蛋白参与了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凋亡调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血必净对脓毒性急性肾损伤大鼠肾小管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的影响。 方法54只雄性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组(CLP组)、血必净组(CLP + XBJ组)三组,每组18只;以术后12、24和48 h作为时间观察点,将各组再分为3个亚组,每组6只。在各时间点检测大鼠的肌酐清除率(CrCl)、肾脏血流灌注量,并留取肾脏组织观察病理学变化,计算肾小管损伤评分,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并通过计算积分光密度值(IOD)测定肾小管凋亡细胞,采用Western-blotting法测定肾脏髓质Bcl-2、Bax的变化。 结果三组大鼠的CrCl和肾脏血流灌注量在术后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6.405、18.821,P < 0.05);且CLP + XBJ组在术后48 h时CrCl和肾脏血流灌注量明显高于CLP组[(2.1 ± 0.5)ml/min/100 g vs.(1.1 ± 0.3)ml/min/100 g,(159 ± 38)BPU vs.(79 ± 32)BPU;P均< 0.05]。三组大鼠肾小管损伤评分比较,不同时间点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 = 5.461,P < 0.05);且CLP + XBJ组与CLP组比较,24、48 h时评分均有显著下降[(1.6 ± 0.5)vs.(2.8 ± 0.8),(1.8 ± 0.8)vs.(3.6 ± 0.6);P均< 0.05]。三组大鼠各时间点凋亡细胞IOD值,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 = 7.259,P < 0.05);CLP + XBJ组各时间点的IOD值均明显小于CLP组[(26.6 ± 6.9)vs.(34.4 ± 5.0),(38.2 ± 5.3)vs.(48.0 ± 5.8),(37.6 ± 2.2)vs.(53.8 ± 6.7);P均< 0.05]。同时,CLP + XBJ组能升高大鼠肾脏髓质Bcl-2的表达,抑制Bax的表达,维持Bcl-2/Bax的平衡,24、48 h时其Bcl-2[(1.30 ± 0.09)vs.(0.76 ± 0.09),(2.12 ± 0.38)vs.(0.51 ± 0.07);P均< 0.05]和Bax[(1.19 ± 0.37)vs.(1.95 ± 0.90),(1.48 ± 0.15)vs.(2.69 ± 0.39);P均< 0.05]的表达水平与脓毒症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早期应用血必净可以减少肾小管细胞在脓毒症进程中的凋亡,改善脓毒性急性肾损伤大鼠肾脏的病理学改变,维持Bcl-2/Bax的平衡,减轻脓毒症导致的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6.
背景:肾移植中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能引发凋亡程序的执行,丙泊酚可能的肾保护作用及其与细胞凋亡通路间的关系,有助于探讨丙泊酚的作用机制.目的:探讨丙泊酚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通路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设计,时间及地点:动物实验,细胞形态学观察,于2004/2005在北京友谊医院泌尿外科研究所实验室共同设计和完成.材料:选取封闭群SD成年雄性大鼠99只.兔抗鼠Bcl-2、Bax、caspase3、cytochrome C均为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产品.方法:将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26只、缺血再灌注组35只、缺血再灌注+丙泊酚组38只.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术前单次静脉缓慢输注乳酸林格液5 mL/kg,逐层正中切口开骏,切除右肾,用无创血管夹夹闭左侧肾蒂,缺血时间45 min,松夹再灌注后全层缝合腹壁,取再灌注0,3,12,24,72 h左侧肾脏,取肾同时采血处死动物.缺血再灌注+丙泊酚组在缺血前15 min用药,丙泊酚1 mg/(kg·min)直至再灌注后30 min,共用药75 min.对照组和缺血再灌注组以乳酸林格液等量输注.主要观察指标:观察损伤肾的形态学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 3和细胞色素C的表达情况.结果:光镜可观察到肾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肾损害,程度依次为近曲小管、远曲小管、集合管、肾小球;免疫组化图像分析观察到缺血再灌注组与对照组相比,Bax、caspase 3,细胞色素C表达增加,Bcl-2表达未见明显变化;缺血再灌注+丙泊酚组与对照组比较,前者Bax、caspase 3和细胞色素C表达下降,Bcl-2表达增高(P<0.05).结论:丙泊酚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细胞凋亡可能具有保护作用,可能机制是抑制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 3和细胞色素C的表达,对Bcl-2的表达无影响,与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通路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腺病毒表达谷氨酸受体羧基肽段对海马CA1区神经元的保护和Bcl-2磷酸化及与Bax结合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对照组、表达病毒组、非表达病毒组及溶剂组.采用焦油紫染色、免疫沉淀和免疫印迹检测大鼠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神经元损伤、脑组织Bcl-2的磷酸化及与Bax结合情况.结果:表达病毒组与缺血再灌注对照组、非表达病毒组及溶剂组相比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明显减轻,脑组织中Bcl-2磷酸化明显降低,Bcl-2/Bax的结合明显升高(P<0.05).结论:腺病毒表达谷氨酸受体羧基肽段可能通过降低脑组织中Bcl-2的磷酸化从而增加Bcl-2/Bax的结合,进而对海马CA1区神经元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γ-羟基丁酸(GHBA)对缺血/再灌注神经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脑中动脉阻塞1h,分别于再灌注后1.5、3、6、12、24、48、72h,用原位末端缺口标记法(TUNEL)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和GHBA组海马区的凋亡细胞、Bcl-2、Bax的表达。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GHBA组细胞凋亡显著减少(P<0.05),Bcl-2表达增多,Bax表达减少,且Bcl-2/Bax的比率上调(P<0.05)。结论GHBA可能通过增加Bcl-2表达、抑制Bax表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并可影响Bcl-2、Bax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头针对急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90只健康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40只、头针组40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不造成缺血状态,头针组行头针治疗,于再灌注6、24、487、2 h时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SS)评定各组大鼠神经功能、TUNEL法检测各组神经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脑组织Caspase-3、Bcl-2、Bax的表达。结果:头针组再灌注72 h NSS评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缺血侧神经细胞凋亡率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增加,24 h达高峰;头针组神经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模型组,以244、8 h尤为显著。再灌注6 h后Bcl-2、Bax蛋白在缺血侧脑组织中均有表达,24 h达高峰,但随着时间推移,头针组Bcl-2/Bax比值减少较模型组慢;头针组的Bcl-2、Caspase-3 mRNA的表达较模型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缺血可诱导Bcl-2、Bax、Caspase-3基因表达增强;头针对缺血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来实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黄芪皂苷Ⅳ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神经元Bc l-2、Bax及神经元细胞凋亡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芪皂苷Ⅳ组、尼莫地平对照组。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海马Bc l-2、Bax蛋白表达,TUNEL方法检测神经元细胞凋亡。结果与模型组和尼莫地平对照组比较,黄芪皂苷Ⅳ组Bax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P<0.05),Bc l-2蛋白表达及Bc l-2/Bax比值明显上调(P<0.05)。结论黄芪皂苷Ⅳ能够促进海马神经元Bc l-2表达,抑制Bax表达,升高Bc1-2/Bax比值,降低细胞凋亡指数,这可能是其抑制脑缺血后神经元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