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针对原磨装工艺无法保证外圈带凸缘的圆锥滚子轴承的整套宽度,根据磨装加工的尺寸链,对其进行了分析,并调整了影响成套宽度的各个尺寸公差,保证了轴承的成套宽度,实现了该产品大批量生产和完全互换装配.  相似文献   

2.
为了保证圆锥滚子轴承的特殊要求,通过对磨装工艺进行分析、修订,总结出一套新的磨装工艺,经生产验证,不仅保证了产品的特殊要求,而且能完全互换装配,实现了该产品的大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3.
为了保证圆锥滚子轴承内圈小端面到外圈大端面的距离S,对磨装工艺进行分析、修订.通过对内圈高度偏差、外滚道尺寸偏差和滚子直径偏差的调整,保证了S的技术要求,实现了产品的完全互换装配和大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4.
分析推力圆锥滚子轴承的结构特点和原轴圈与衬套磨加工工艺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整衬套的加工工艺,保证了衬套与轴圈的装配精度,从而提高了轴承的整体精度。  相似文献   

5.
俞瑞霞  周向阳 《轴承》2001,(10):23-25
圆锥滚子轴承的互换性必须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 ,在轴承装配检查时 ,必须“以内圈组件的互换性检查公差”和“外圈滚道的互换性检查公差”来保证外圈和内组件的公差合格 ,从而保证圆锥滚子轴承完全互换的要求。附表 1。  相似文献   

6.
<正> 在机械产品装配时,采用完全互换法和大数互换法都是依靠零件的制造精度保证产品的装配精度,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用极值法而后者用统计法解算装配尺寸链,解算后的装配尺寸链各组成环公差值要求尽可能符合国家标准《公差与配合》中标准公差值,且位于同一公差等级,以便于安排加工工艺。但是目前在将封闭环公差分配给各组成环时,完全依靠经验来确定公差等级,使分配公差这一简  相似文献   

7.
王日清  董枫 《机械传动》2004,28(4):63-66
根据我国最大规格和最大生产能力的水泥原料立式磨设备中的磨辊结构特点及其工作性能的要求,论述了如何提高装配大型进口轴承、磨辊衬板、大型锥套及大型磨辊支架等关键零件精度的工艺方法。其中包括磨辊衬板的装配尺寸链的计算;装配大型锥度时所需压入力的计算;大型锥套装配后,在弹性变形状态下表面胀径的计算;几何形状特殊的磨辊支架与磨辊轴锥套之间热装尺寸及热装温度的计算。文中的各种理论计算为实践装配提供了精确而又可靠的理论数据,采用本文的装配方法和精确的理论计算有效地提高了大型磨辊装配精度。  相似文献   

8.
用于锄草机上的冲压外圈滚针轴承结构特别紧凑,宽度窄,结构及工艺异于常规冲压外圈轴承。针对这种情况,选择了保持架外露的结构形式,采用专用滚轮一次成形实现外圈卷边的工艺,并选用修正线滚针,实现了装配工艺和产品的优化。  相似文献   

9.
对蒸汽加热轴承装配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实例介绍了蒸汽加热箱的形状、结构及热装轴承的工艺步骤,指出了该装配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和无污染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在小圆弧锥齿轮与两轴承装配工装改进设计中,利用电气组件控制气缸动作的先后顺序,实现了对工件进行自动送件、定位、自动下件,改变了原来手工压装轴承的工艺方法,基本实现了自动化装配,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装配效率。  相似文献   

11.
《轴承》2016,(2)
分析带牙口满装滚针轴承结构和影响装配高的主要因素,结合生产实践,在内圈热处理后增加牙口硬车工序,实例分析表明,工艺改进有效保证了该类轴承的装配高,提高了装配合格率。  相似文献   

12.
该文采用模压的工艺方法对电液伺服机构带安装槽式自润滑轴承的压铆技术进行研究。采用压装机控制压装力双向均匀加载的方式进行压铆,根据压装标准,制定了压装过程质量控制要求。分析了轴承装配过程的受力,计算装配时所需的铆压力范围,并采用MS14101-10轴承进行试验验证,确定了铆压力与轴承启动力矩、轴向偏移量的关系,得到了实际铆压力。最后,通过20组电液伺服机构关节轴承压铆试验验证结果,得到采用模压方法进行压装检测结果符合质量控制要求的结论,关节轴承安装固定后实现了保证轴承径向承载能力的同时,能够承受尽可能大的轴向力、轴承的启动力矩、旋转灵活性等不受影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圆柱滚子轴承的互换性,是指分离套圈与带整套滚子的套圈任意取两件配成套后,其径向游隙均应符合轴承径向游隙的标准。由于圆柱滚子轴承是大量生产的,轴承的内圈和外圈在装配时不一定是同时在一个地方进行的。如果轴承的互换性差的话,装配时就要一一对应,这样,就会影响生产效率。生产互换轴承的  相似文献   

14.
定向装配法     
零件的互换性对机器的设计、制造、使用都很重要。互换性有完全互换性与不完全互换性两种。绝大多数零件采用完全互换性。但是当机器装配精度很高时,若采用完全互换,将要求零件的有关公差很小,使加工困难,或即使能够制造,但其成本过高。这种情况采用完全互换不适宜。为此人们采用“分组互换法”、“调整补偿”等不完全互换法。合理应用这些方法既能解决零件的加工困难,又能保证装配精度。 不完全互换法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如图1钻模板装配图,要满足55js7装配精度,以上所说的不完全互换法都不适宜。为此本文提出了定向装配法。 一、基本原理 …  相似文献   

15.
为防止汽车变速器轴承装配过程中壳体发生变形影响传动系统精度,与之配合的双离合变速器输出轴前轴承结构通常选用圆柱滚子轴承,其中的轴承外圈采用高精度板材冲压成型,控制轴承外圈在压装过程中的变形强度,满足变速器输出/输入轴传动精度。在对该轴承压装工艺的理论计算基础上,分析了各因素对压装力-位移曲线的影响;对伺服压机压装过程及压装工艺进行了详细分析,确定了压装流程;并对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轴承进行压装试验分析,结果证明该方法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稳定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16.
1。改进原因由于TY320型推土机动力换挡变速器离合器零件的加工误差大、精度低,导致装配过程中不能实现完全互换,常采用修磨制动器片厚度来保证各挡离合器活塞的正确行程。这种装配方法严重制约了变速器生产效率,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需要对动力换挡变速器离合器零件的具体尺寸进行修改。TY320推土机动力换挡变速器前进挡离合器结构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导向套在压装工艺中的应用以及导向套设计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应用导向套能够有效避免零部件压偏、压坏情况,保证了衬套、轴承等关键件的装配质量,降低了零部件的损坏率。导向套尤其适用于过盈配合、压装行程较大的零部件的装配。  相似文献   

18.
某型发动机三支点轴承在发动机装配时处于盲装状态,故障发生率较高,而轴承工作状态游隙的大小对该轴承疲劳寿命及发动机的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文中介绍在装配过程中控制、调整轴承游隙的方法,以确保轴承的使用寿命,保证发动机工作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针对汽车变速器轴承止动槽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外观质量要求严的特点,详细阐述了该轴承宽度加工工艺,并对影响质量的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采取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保证了该产品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20.
矿渣立磨机的磨辊修复过程中,轴承的装配是核心,也是难点。结合实际装配过程,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矿渣立磨机磨辊更换轴承的安装工艺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