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将质粒pBX-MT上的小鼠MT-ⅠcDNA片段切下作为模板,通过PCR方法删除该片段的非编码序列,将编码序列克隆到质粒pBS-SK中,经DNA序列测定后证明其克隆序列正确.再将MT-ⅠcDNA编码序列插入到转移载体pBacPAK8的BamHⅠ和EcoRⅠ位点之间,通过磷酸钙/DNA共转染方法将其导入昆虫细胞Sf9中,以Westernblot和DotEIA方法对表达产物进行了检测,表达量为1mg/L  相似文献   

2.
用PCR扩增和克隆马立克氏病病毒糖蛋白D基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PCR技术,从GA株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感染的成纤维细胞(GEF)基因组DNA中扩增出MDV糖蛋白D(gD)抗原基因片段的约1300bp编码序列,将该pcR扩增的产物于EcoRI和Kpnl位点克隆到pUC18质粒载体中,在以digoxigenin(dig)标记的gDPCR产物作为探针,进行原位杂交初步筛选到阳性重组质粒克隆,再根据酶切分析筛选到含MDVgD基因的重组质粒p18MgD。将p18MgD质粒DNA用dig标记后,在Southernblot中,该探针能识别MDV基因组DNA的BamHI-A克隆中的A片段DNA。酶切位点分析表明,该gD克隆也和已发表的MDV的RBIB株gD一样,不含有EcoRⅠ、HindⅢ、PstⅠ、SmaⅠ、pvuⅡ等酶切位点。证明该重组质粒是MDVgD克隆。  相似文献   

3.
hBMP—2cDNA在COS细胞和小鼠肌肉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cDNA在COS细胞和小鼠肌肉中的表达的情况,从pSPS65BMP-2质粒中回收BMP-2cDNA,删除5端的非翻译序列,插入pSVL载体中,构建了含有BMP-2全长编码序列的重组表达质粒pSVLBMP-2将表达质粒导入COS-7细胞中,细胞RNA点杂交结果表明,转染BMP-2基因的细胞内BMP-2的mRNA水平明显升高,细胞培养上清的ELISA显示,转染BMP-2c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cDNA在COS细胞和小鼠肌肉中的表达的情况,从pSPS65BMP-2质粒中回收BMP-2cDNA,删除5'端的非翻译序列,插入pSVL载体中,构建了含有BMP-2全长编码序列的重组表达质粒pSVLBMP-2。将表达质粒导入COS-7细胞中,细胞RNA点杂交结果表明,转染BMP-2基因的细胞内BMP-2的mRNA水平明显升高;细胞培养上清的ELISA显示,转染BMP-2cDNA后,细胞分泌产生的BMP-2显著增加。小鼠实验发现,在肌肉内用注射法导入BMP-2重组质粒后,局部组织内BMP-2的mRNA转录水平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用PCR法扩增出编码人FAS分子胞外区的cDNA片段,直接克隆到pGEM-T载体上,经DNA序列测定后,再插入到谷胱甘肽转硫酶(GST)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GEX-KG的EcoRⅠ和SalⅠ位点之间,构成重组质粒pKG-hFAS,将此质粒导入大肠杆菌,经IPTG诱导后获得GST-hFAS重组融合蛋白的表达,用谷胱甘肽偶联的Sepharose4B经亲合层析获得纯化的GST-hFAS蛋白,经凝血酶酶切和二次亲合层析去除GST部分,得到纯化的FAS蛋白.用纯化的FAS抗原免疫家兔制备了抗FAS抗体,经检测发现抗FAS抗体能诱导U937细胞发生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为表达、获取日本血吸早谷胱甘肽转移酶(SjGST)基因工程重组蛋白,以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cDNA为模板,设计、合成特定寡核苷酸引物,RT-PCR法扩增GST编码基因序列,将扩增产物连接pGEM-T克隆载体,再亚克隆到真、原核表达质粒pBK-CMV中,转染大肠杆菌XL1-blue,经IPTG诱导后用SDS-PAGE分析表达效果。结果 RT-PCR法特异性扩增出日本血吸虫GST编码区基因片段,其  相似文献   

7.
利用PCR扩增得到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3(IL-3)完整基因片段,将其分别克隆pGEM-T构建成GM-CSF/IL-3融合蛋白基因,DNA序列与设计预期一致。将得到的融合蛋白基因克隆对72RNA聚合酶表达载体pT7zz,得到表达质粒pFu,经转化至表达宿主E.coli BL21(DE3),在IPTG诱导下获得融合蛋白目的产物的直接表达。经SDS-PAGE电泳鉴  相似文献   

8.
从E.coli MC4100菌体的染色体DNA中利用鸟枪法克隆含编码肉碱消旋酶及相关因子的caiDE基因片段,并经序列分析验证,由重组质粒plX393亚克隆得到pDSW2重组表达质粒,后者转入E.coli BL21(DE3)菌株中是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上分子量为30kD和24kD附近可见明显的表达蛋白带。  相似文献   

9.
抑瘤素M cDNA的克隆及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瘤素M是一种我功能的细胞生长调节因子,从PMA刺激后的U937细胞系提取总RNA,采用逆转录-PCR方法分离到了抑瘤素M的CDNA;将抑瘤素M的CDNA克隆到质粒PUC19中,筛选三个阳性克隆进行序列分析,与国外报导序列完全一致;将抑瘤素M的CDNA克隆到质粒PBV220后再转化DH5α进行模拟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有OSM表达,表达量约占细菌总蛋白5%,经过初步纯化的OSM能明显抑制A  相似文献   

10.
利用空斑技术,从既能形成多角体又含TK酶基因的苜蓿丫纹夜蛾重组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TK中,纯化了一株形成大立方形多角体的病毒突变株AcMNPV-TKmt513。用EcoRI、PstⅠ、BglⅡ及KpnⅠ等限制性内切酶对它做了酶切分析,并克隆了多角体蛋白全基因及其侧翼部分的片段。对所克隆的部分全序列测定结果,发现在多角体蛋白基因读码框内只出现了一个碱基的突变,导致了第25位的氨基酸密码子由GGT变为GAT,该位氨基酸由甘氨酸(Gly)变为天冬氨酸(Aspq)还利用PCR技术扩增出突变了的多角体蛋白基因部分片段,并将它克隆入转移载体质粒pEV55,与不形成多角体的重组病毒TnNPV-HBsD4DNA共转染Sf9细胞,结果产生同样的大立方形多角体病毒。  相似文献   

11.
恒河猴Fas基因的克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猴艾滋病发病机制中细胞凋亡的作用,克隆凋亡相关基因Fas的cDNA序列。方法从恒河猴腹股沟淋巴结中提取总RNA,根据人的Fas cDNA序列设计上、下游引物,通过RT-PCR扩增出目的cDNA片段,将这一片段克隆到pGFM-T Easy载体中,筛选阳性克隆并进行序列测定。结果首次克隆了恒河猴Fas基因,编码序列为1005 bp,将其序列提交GenBank,收录号为AY007572。结论克隆的新序列与GenBank已收录的人和食蟹猴的Fas基因在编码序列的长度上稍有区别,人的编码序列为1008bp,食蟹猴的为996 bp。  相似文献   

12.
利用PCR技术,从酵母染色体中扩增得到酵母豆蔻酰-CoA:蛋白质N端转酰基酶(YSCNMT)基因,并克隆到pBluescriptKS+载体中。由DNA全序测定表明,获得了YSCNMT编码基因。进一步构建了T7Promoter控制下的含上述完整YSCNMT编码基因的表达质粒pMFT7-5-NMT,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IPTG诱导表达研究。通过SDS-PAGE分析,观察到一与理论分子量一致的诱导条带(约53kD),占全菌蛋白的39%左右,且可溶性部分约占上清液中全部蛋白的34%。经一步P11磷酸纤维素阳离子交换柱层析,将其纯化到纯度达97%以上.纯化的表达产物经N端氨基酸序列分析,所测定的N端5个氨基酸的序列,与从克隆的YSCNMT基因推出的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不含N端Met)。对所得的YSCNMT进行酶活力鉴定,观察到了明显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人TIMP—3cDNA的克隆,表达及其抗血管生成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新鲜的胎盘组织中提取总RNA,以RT-PCR法获取了人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3成熟蛋白的cDNA。序列分析表明,TIMP-3成熟蛋白含有188个氨基酸残基,其中12个半胱氨酸残基在TIMP家族中高度保守。将人TIMP-3cDNA插入含7启动子的质粒pET-24构建表达质粒pET-TIMP3,转化大肠杆菌BL21,筛选表达菌株BLTIMP3。  相似文献   

14.
利用突变的绿化荧光蛋白基因为标记构建新型克隆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三位点替换突变的绿色荧光蛋白(GFP-S65T、V68L、S72A)基因插入到pBluescript SK(+)的XbaⅠ和SacⅠ之间,构建为新型的克隆载体pGreenLD。此质粒载体在E.coli中表达后使菌落在日光下呈现黄绿色,而在长波紫外光照射下呈现亮绿荧光,当外源DNA片段插入该载体的多克隆位点使gfp基因表达受阻时,转化的E.coli菌落为白色。因此可以用E.coli菌落黄绿色/绿色  相似文献   

15.
日本血吸虫26kD抗原基因在BCG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外源基因日本血吸虫26kD抗原(Sj26GST)在卡介苗(bacilusCalmete-Guerin,BCG)、耻垢分枝杆菌(M.smegmatis)和大肠杆菌(E.coli)中的表达.运用重组DN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以表达Sj26GST的E.colipGEX衍生质粒为模板,经PCR得到编码Sj26GST的全长cDNA片段.将其按正确的阅读框顺序,克隆到人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heatshockprotein,HSP)70的启动子下游,再将HSP70启动子和Sj26GST基因一起亚克隆到E.coli-分枝杆菌穿梭质粒pBCG-2000中,得到E.coli-分枝杆菌穿梭表达质粒pBCG-Sj26.pBCG-Sj26电转化入BCG和M.smegmatismc2155中表达Sj26GST抗原,所表达的天然重组Sj26GST(rSj26GST)为可溶性蛋白,在SDS-PAGE上分子量为26kD处可见明显的表达蛋白带.其表达量分别占BCG和M.smegmatis菌体总蛋白的15%和10%.可见,Sj26GST基因能在BCG中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16.
对TMV不同抗性番茄品种ct-DNA经限制性内酶切后,将所获得的差异片段Bam6克隆到质粒pBluescriptⅡSK中,经筛选、菌落原位杂交、斑点杂交及电泳鉴定,证明重组体为抗性品种Bam6差异片段克隆,对探讨番茄ct-DNA与抗TMV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逆转录病毒载体Dol,在其BamHI酶切位点插入猪TGF-β1 1.7kbcKNA,构建成表达质粒,并用磷酸钙沉淀法将该质粒DNA转染到小鼠ES-5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抗G418的ES-5细胞克隆(ES-T),经RNA点杂交,Northern印迹杂交证明有6个细胞克隆能表达外源猪TGF-β1的mRNA,其中两个杂交信号较强的克隆进一步用Southern印迹杂交,也证明猪TGF-μ  相似文献   

18.
利用突变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为标记构建新型克隆载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三位点替换突变的绿色荧光蛋白(GFP_S65T、V68L、S72A)基因插入到pBluescriptSK(+)的XbaⅠ和SacⅠ之间,构建为新型的克隆载体pGreenLD。此质粒载体在E.coli中表达后使菌落在日光下呈现黄绿色,而在长波紫外光照射下呈现亮绿荧光,当外源DNA片段插入该载体的多克隆位点使gfp基因表达受阻时,转化的E.coli菌落为白色。因此可以用E.coli菌落黄绿色/绿色荧光的消失作为检测指标来筛选含有重组质粒的克隆。  相似文献   

19.
抗真菌蛋白Rs—AFPs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抗真菌蛋白Rs-AFP1和Rs-AFP2全长cDNA插入表达质粒pET-22b/NcoI+SacI位点,构建成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RAF1和pRAF2.将不含信号肽编码序列的Rs-AFP1和Rs-AFP2cDNA分别插入pET-22b/Ncol+Sacl和pET-22b/Ndel+SacI位点,构建成不含信号肽序列的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RAF3、pRAF4和非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RAF5和pRAF6.将构建的上述各种表达载体转化E.coliBL21,挑菌落培养,IPTG诱导,使Rs-AFPs基因得到表达,并用体外抑菌试验检测表达产物的活性,结果表明,各种表达载体的表达产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pRAF3和pRAF4表达产物的抑菌活性较明显.  相似文献   

20.
用RT-PCR扩增我国蓝舌病毒Z1株的VP7基因,直接将其克隆至pGEM-T载体中,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分析经蓝/白斑筛选和PCR鉴定的重组质粒,用DIG标记克隆片段制成探针与病毒基因组进行Northern blot杂交,证明插入片段为BTV VP7基因特异性片段。采用Sanger双脱氧终止法测定cDNA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将这一序列与国外已发表的9株蓝舌病毒及相关的环状病毒的VP7基因进行了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