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肝纤维化分期的关系。方法对316例慢乙肝患者(HBeAg阳性者242例、阴性者74例)通过肝穿刺活检组织病理结果确定肝纤维化分期,按照肝纤维化分期将患者分为S1、S2、S3及S4组。采取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患者血清中肝纤4项[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氨端肽(PCⅢNP)、Ⅳ型胶原(C-Ⅳ)及层黏连蛋白(LN)]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水平。结果 316例慢乙肝患者中,HA、PCⅢNP、C-Ⅳ、LN、ALT、AST水平随肝纤维化分期加重均不断增高,其中各期PCⅢNP、LN水平基本上在正常参考范围内,而HA、C-Ⅳ在S2期即开始出现异常; ALT、AST的含量在S1期即异常升高。242例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血清肝纤四项及转氨酶水平随肝纤维化分期加重均不断增高,与上述总体研究结果基本一致。74例HBeAg阴性慢乙肝患者中,肝纤四项中只有C-Ⅳ在S3期异常升高,而HA和LN均在S4期才出现异常,ALT和AST分别在S1期和S2期即出现异常升高。结论肝纤四项对肝纤维分期的诊断有一定临床意义,其中HA、C-Ⅳ较灵敏,而PCⅢNP最不敏感。另外,肝纤四项联合ALT、AST检测更有利于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肝纤四项诊断HBeAg阳性患者肝纤维化的作用优于HBeAg阴性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Ⅳ胶原(CIV)、Ⅲ型前胶原(PCⅢ)、和免疫球蛋白(IgG)含量检测对慢性肝炎纤维化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0例肝病患者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HA、LN、PC Ⅲ、CIV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12的含量。结果慢性肝炎中度组上述四项指标含量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慢性肝炎重度组和肝硬化组上述四项指标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且与慢性肝炎中度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四项指标检测有助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活血降纤汤对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8例符合肝硬化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活血降纤汤一组(24例),大黄虫胶囊组(22例),对照组(22例),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的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及肝功能指标的前后变化。结果与结论:中药活血降纤汤和大黄虫胶囊对降低肝纤维化指标有明显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4.
肝纤维化是各种肝病、慢性肝损伤的常见病理转归。主要特征是以细胞间质异常过度沉积,损伤正常肝组织的结构和功能。早期诊断肝纤维化是控制肝硬化发生的重要有效措施,肝硬化在早期逆转,阻断肝硬化的形成,肝穿活检是确诊肝硬化的一种方法,但不易被病人接受。而血清标记物通常可做非损伤性诊断方法,我科采用放射免疫(RIA)法对286例慢性肝病患者,同时联检外周血三项指标HA、IV—C、LN的水平。初步评价这三项指标在慢性肝病中,肝纤维化、肝硬化诊断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瘦素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分期及肝纤四项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1例进行肝穿刺组织活检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肝组织进行HE、马松三色、网状纤维染色,并进行病理分期诊断(S0~S4),进行免疫组化测定肝组织中Leptin表达情况,并进行半定量分析,同时测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肝纤四项含量。结果瘦素在肝组织中阳性表达主要位于纤维化增生的前沿部位;Leptin积分与肝纤维化分期(S)呈显著正相关(r=0.927,P<0.05)。随着肝纤维化分期逐渐增加,Leptin评分也逐渐升高。肝纤四项中HA水平与纤维化及瘦素水平呈正相关性;LN在肝纤维化分期S3、S4期时,指标升高较明显,可作为提示有肝硬化的指标。结论Leptin可刺激HSC活化增殖,进而促进肝纤维化发展,结合肝组织瘦素表达及肝纤四项HA、LN水平可以较好地反应肝纤维化的进展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健肝软坚颗粒联合恩替卡韦对乙肝肝纤维化的协同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58例住院乙肝肝纤维化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29例患者,均给子常规保肝及抗病毒治疗,治疗组联合应用健肝软坚颗粒(河南省中医院制剂室提供);对照组联合应用大黄蛰虫丸(广东百科制药有限公司)。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肝纤四项、肝功能、彩超下肝与脾形态等指标变化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肝纤四项、肝功能及彩超下肝与脾形态等指标均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有效率93.10%,对照组有效率79.31%,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健肝软坚颗粒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可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肝纤四项等相关指标,对乙肝肝纤维化有良好的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及Ⅲ型前胶原(PC-Ⅲ)4项指标在慢性肝病中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38例慢性肝病患者和5O例健康体检者血清HA、LN、Ⅳ-C及PC-Ⅲ4项指标。结果:各组肝病患者血清HA、LN、Ⅳ-C及PC-Ⅲ4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HA、LN、IV-C、PC-Ⅲ水平的变化与肝纤维化的活动水平及程度、肝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对肝纤维化的非创伤性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董飞侠 《养生月刊》2012,33(9):769-I0001
肝纤维化四项,包括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层粘蛋白.在慢性肝炎患者的体检中加做这四项检查非常有意义,对肝纤维化有早期诊断的价值. 透明质酸(HA)是结缔组织基质的主要成份之一,是反映肝脏内皮细胞功能和活动性纤维化的指标.在肝病进展中,其浓度高低依次为:急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也是一项诊断亚临床型(代偿良好)肝硬化的较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9.
脂肪肝肝纤维化指标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脂肪肝肝纤维化指标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参考.方法:符合临床诊断的脂肪肝患者(58例),经中医辨证后分型为脾虚痰湿型,湿热内蕴型,痰瘀互结型,作肝纤维化四项指标检测,以健康人作正常对照组.结果:脂肪肝组肝纤维化指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各证型之间,痰瘀互结型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前白蛋白(PAB)明显高于脾虚痰湿,湿热内蕴两型(P<0.05,P<0.01),而透明质酸(HA)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趋向,提示痰瘀互结可能是脂肪肝向肝纤维化发展的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16例受试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疗程6个月,治疗后第3个月随访1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观测症状体征(评分表)、肝纤维化病理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中医症状治疗前后疗效比较,试验组能显著改善主要症状,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清肝纤指标治疗前后疗效比较:试验组血清肝纤指标改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肝脏病理检查指标治疗前后疗效比较:试验组治疗后肝脏组织活检肝纤维化分期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扶正化瘀胶囊对慢性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疗效肯定,对防治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有明显的疗效,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为中医药临床防治慢性血吸虫病提供了医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丹田软肝颗粒抗猪血清致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功能和血清中肝纤指标的变化以及丹田软肝颗粒对其变化的影响。方法猪血清腹腔注射诱导复制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并用不同剂量的丹田软肝颗粒进行干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肝功能指标,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肝纤指标。结果猪血清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AST、ALT、HA、LN、Ⅳ-C和PCⅢ含量均明显升高,丹田软肝颗粒对上述指标有一定的逆转作用,并能升高血清中白蛋白含量。结论丹田软肝颗粒对免疫性肝纤维化有较好的防治作用,能降低肝纤维化程度,同时能有效减轻肝细胞损伤,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中药材》2010,(6)
目的:探讨金银花总黄酮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功能和血清中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用猪血清腹腔注射诱导复制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并用不同剂量的金银花总黄酮进行干预,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肝功能指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肝纤指标。结果:猪血清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AST、ALT、HA、LN、IV-C和PCⅢ含量均显著升高,金银花总黄酮对上述指标有一定的逆转作用,并能降低胶原蛋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结论:金银花总黄酮对免疫性肝纤维化较好的防治作用,能降低肝纤维化程度,同时有效减轻肝细胞损伤,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安络化纤丸治疗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肝纤四项的影响。方法:114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7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保肝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易肝灵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安络化纤丸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纤四项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肝纤四项的各项指标均得到了明显降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安络化纤丸对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实施治疗,患者肝纤四项指标数值都得到明显下降,具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Ⅳ原(CⅣ)、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含量在肝硬化病患者中的变化情况.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对180例肝硬化病患者进行血清HA、LN、C Ⅳ、PCⅢ水平含量测定并与5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硬化病各组之间HA、LN、PCⅢ、C Ⅳ水平含量随着肝纤维化的进展而逐渐升高,均高于正常组.结论:测定血清HA、LN、C Ⅳ、PCⅢ水平既能提高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的诊断,又能动态观察慢性肝病的发展情况,对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复方柔肝抑纤饮抗肝纤维化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制备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模型。进行相应分组给予不同的处理,考察血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并对肝脏组织行免疫组化染色、Masson染色,结合图像定量分析等技术分析I型胶原(col—I)、Ⅲ型胶原(col-III)水平。结果:柔肝抑纤饮可明显改善大鼠肝纤维化,并使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透明质酸(HA)等指标降低,降低col—I、col—III水平,经统计分析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柔肝抑纤饮具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降低了col-I、col-Ⅲ的抑制表达,可明显减轻大鼠肝脏内胶原纤维增生沉积,减少纤维化组织面积.减少了肝脏细胞外基质的产生和沉积。从而达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穴位针刺联合膈下逐瘀汤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肝脾血瘀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针对肝硬化的病因治疗以及抗炎保肝、对症支持常规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穴位针刺联合膈下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两组中医证候评分,肝纤维化弹性检测、肝纤四项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0.05);两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与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与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肝纤维化弹性检测呈下降趋势(P<0.05),且观察组肝纤维化弹性检测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内层黏蛋白(LN)、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呈下降趋势(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穴位针刺联合膈下逐瘀汤治疗肝硬化有效改善肝硬化的症状和体征,临床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纤化胶囊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早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用纤化胶囊,对照组用大黄蛰虫丸,疗程24周。比较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变化,血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结果:纤化胶囊在中医症侯疗效、恢复肝功能、降低肝纤维化指标等方面均有确切疗效。结论:纤化胶囊具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加味四逆散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Ⅰ,Ⅲ,Ⅳ型胶原的影响效果,从而探讨该方抗肝纤维化的机理.方法采用二甲基亚硝胺腹腔注射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加味四逆散灌胃给药,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分析各组大鼠肝组织Ⅰ,Ⅲ,Ⅳ型胶原的含量.结果加味四逆散能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Ⅰ,Ⅲ,Ⅳ型胶原的含量,与病理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四逆散可有效的减少肝组织Ⅰ,Ⅲ,Ⅳ型胶原的沉积,对肝纤维化有肯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不同病因导致的肝病患者血清学指标与肝组织纤维化的关系。方法:对136例慢性肝病患者与136例正常人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yaluron ic,HA)、层粘连蛋白(Lam in in,LN)、Ⅳ型胶原(TypeⅣCollagen,CⅣ)、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结果:各组肝病HA、PCⅢ较正常对照组均升高,在轻、中度肝病患者LN、IV-C升高不明显,在重度及肝硬化患者HA、PCⅢ、LN、IV-C四项指标均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HA、PCⅢ、LN、IV-C与肝纤维化的进展有关,动态监测上述指标的变化,对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覃后继  何延专  周耀南  陆春雷 《中医杂志》2006,47(12):910-911,914
目的:观察当飞利肝宁联合苦参素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不同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采用RIA法,分别检测应用当飞利肝宁联合苦参素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123例不同肝病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含量,另3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单一苦参素治疗,用同法检测其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含量。结果:123例不同肝病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肝纤维化指标明显下降(P〈0.05或P〈0.01),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O.05)。当飞利肝宁联合苦参素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纤维化指标含量明显下降(P〈0.01),且较单一苦参素治疗疗效更好(P〈0.05)。结论:当飞利肝宁联合苦参紊治疗可使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含量显著下降,阻止或延缓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病变进程,且抗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苦参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