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血性进展性卒中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前国内多数学者认为进展性卒中是指发病后48h内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在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的缺血性卒中;甚至有人将进展性卒中定义为入院时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在发病后48~72h内出现神经症状恶化,加拿大卒中评分下降1分,头颅CT检查排除脑出血,并除外TIA和脑栓塞,进一步把进展性卒中限定在缺血性卒中的脑血栓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进展性卒中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进展性卒中的影响因素,与同期住院病情无进展的58例脑梗死患者比较。结果58例进展性卒中组并发感染、高血压、高血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影像学显示病灶较早,DSA检查提示其更多为大血管狭窄或闭塞。结论进展性卒中是多种因素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早期预测和采取积极治疗措施,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抗原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进展性卒中,稳定性卒中的关系及其指导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进展性卒中与稳定性卒中患者外周血中HCMV-PP65抗原阳性细胞水平,并对应用抗病毒药物(膦甲酸钠)治疗3例进展性卒中患者的疗效和HCMV-PP65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进展性卒中组HC-MV-PP65的阳性率为29.41%,稳定性卒中组HCMV-PP65阳性率为10.2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3例PP65阳性的进展性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显示,在用药后3天内病情均停止进展。经过10~21天的治疗,病情逐渐好转,HCMV-PP65抗原转阴。结论:HCMV-PP65抗原血症检测不仅能阐明脑梗死,尤其是进展性卒中与HCMV感染的相关性,而且是指导抗病毒药物应用和观察疗效的可靠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对进展性卒中的几点意见   总被引:35,自引:9,他引:26  
进展性卒中临床上比较多见,发生机制欠清,控制较难,常导致病人预后不佳,遗留一定残疾,是目前医疗纠纷的多发处,临床一线医生颇感辣手,希望引起医疗专家的重视。作者曾提出过“出血性进展性卒中”[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1):1],这里再对进展性卒中提出几点初步意见,供临床参考及讨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进展性卒中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进展性卒中的影响因素,与同期住院病情无进展的58例脑梗死患者比较。结果58例进展性卒中组并发感染、高血压、高血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影像学显示病灶较早,DSA检查提示其更多为大血管狭窄或闭塞。结论进展性卒中是多种因素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早期预测和采取积极治疗措施,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降纤酶注射液治疗进展性卒中的疗效.方法 用降纤酶注射液治疗进展性卒中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12d 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神经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血液纤维蛋白亦显著降低(P<0.01).结论 应用降纤酶注射液治疗进展性卒中疗效显著,是临床治疗进展性卒中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进展性卒中是脑卒中的一个亚型,广义上包括进展性缺血性卒中和进展性出血性卒中,狭义上仅包括临床较多见的进展性缺血性卒中。临床上进展性卒中是指在发病后神经功能损害仍然进行性加重或虽经临床治疗神经功能缺损仍进展恶化的脑梗死,具有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往往患者及家属不能接受和理解住院治疗后卒中仍然不断恶化,经常导致医疗纠纷,处理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也成为最令临床医务人员头痛的棘手情况之  相似文献   

8.
进展性卒中 (Progressingstroke)是指在发病后虽经规范治疗但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在 48~ 72h内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的卒中〔1〕。其发病率为卒中患者的 3 0 %左右 ,致残率、死亡率较一般卒中高 ,严重影响病人预后 ,是脑血管病治疗中的一个难点 ,属于难治性脑血管病 ,早期检测和预测神经功能恶化、弄清其发病机制是成功治疗的基础。本文对血清铁蛋白 (SF)在缺血性进展性卒中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进行探讨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观察组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 3 2例 ,为我院1999~ 2 0 0 2年收治的病人 ,均符合进展性缺…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与进展型卒中(SIP)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采用放免荧光法检测法测定47例进展性卒中患者,45例非进展性卒中患者的血浆Hcy水平.结果 血浆Hcy水平在SIP组为(25.49±15.73)μmol/L,在非进展性卒中组为(19.78±9.36)μmol/L.SIP组显著高于非进展性卒中组和对照组.结论 SIP患者的Hcy水平显著高于非进展性卒中患者,其鉴别诊断意义可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分析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卒中进展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57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进展性缺血性卒中567例.依据其卒中进展形式分为5型,分别研究不同类型梗死部位比例及血管受累情况.并比较不同类型卒中患者空腹及餐后2h血糖水平.结果 从梗死部位分析,大面积脑梗死、脑叶及分水岭区脑梗死易于出现进展性卒中.从血管受累情况分析,进展性卒中患者血管狭窄比例更高,前后循环同时受累或单纯后循环受累多见.从血糖水平分析,进展性卒中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高于非进展性卒中.结论 不同病灶部位及脑动脉受累部位、程度均能预测脑梗死的进展,血糖是进展性卒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99 mTc SPECT局部脑血流显像在进展性卒中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61例经CT或MR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4 h内进行SPECT脑血流显像检查,根据病情进展分为进展性卒中组和非进展性卒中组。结果进展性卒中组(18例)SPECT脑血流显像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交叉性小脑神经联系不能,而非进展性卒中(43例)仅有2例出现。按照AI判定CCD标准,均以AI>0.1为参考值,进展性脑卒中CCD为1.44±0.45(t=12.18 P<0.0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非进展性脑卒中CCD为0.05±0.06(t=0.56 P>0.2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局灶性灌注缺损伴有交叉性小脑神经联系不能可作为进展性卒中的早期影像诊断依据,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进展性卒中的临床特点病因及意义。方法将发病24 h内入院治疗的112例脑梗死进行分组,分析进展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将其血压、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梗死部位、脑彩超、颈部彩超结果与非进展组进行比较。结果进展性卒中神经功能缺失症加重以24 h内最常见,高血压和糖尿病是进展性卒中的重要原因。纤维蛋白增高梗死部位及血管狭窄程度是进展性卒中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结论针对可引起进展性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可有效减少其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在进展性脑卒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 6 8例进展性卒中和非进展性卒中患者的颈动脉进行检测 ,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结果  6 8例进展性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 5 8例 (85 3%) ,明显高于非进展性卒中组 (P <0 0 1)。而且中重度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及斑块性质为软斑和溃疡斑的SIP组明显增高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进展性卒中的显著性危险因素之一 ,而中重度粥样硬化、狭窄以及不稳定斑块更容易导致进展性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56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进行评估,比较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和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特征和程度。结果56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135例为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23.8%);在重度颈动脉粥样硬化110例中,有49例(44.5%)发展为进展性卒中;在重度颈动脉狭窄95例中,有48例(50.5%)发展为进展性卒中;在病理表现为溃疡斑86例中,有47例(54.7%)发展为进展性卒中: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或伴轻度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仅9%~10%发生进展性卒中。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狭窄程度以及溃疡斑与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发生成正相关。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可作为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在神经科临床实践中,医生经常会遇到一些脑梗死患者,虽经过正规治疗其病情仍不断加重、逐渐进展恶化甚至死亡,这就是通常所称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简称进展性卒中)。据国内统计其发生率大约为缺血性脑卒中的30%左右^[1],国外统计大约为9.8%~43%^[2],致残率、死亡率均较高,已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现就目前进展性卒中的预测与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进展性卒中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深入探讨进展性卒中的临床特点、病因及意义.方法 将发病24h内入院治疗的153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分组,观察进展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将其血压、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梗死部位、脑彩超、颈,部彩超结果与非进展组进行比较.结果 进展性卒中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加重以24h内最常见,高血压和糖尿病是进展性卒中的重要病因,纤维蛋白原增高,梗死部位及血管狭窄程度是进展性卒中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结论 针对可引起进展性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积极干预可有效抑制其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使用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hinese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CISS)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infarction,ACI)患者进行分型,分析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依据CISS对其进行分型,包括对LAA亚型发病机制的分析。观察有无脑供血动脉的狭窄,狭窄的位置、程度,并对比分析进展性卒中和非进展性卒中的影像学特点。结果 12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59例(47.97%)存在LAA,其中颈内动脉狭窄14例(11.38%),大脑中动脉狭窄29例(23.58%),基底动脉狭窄9例(7.32%);55例(44.72%)出现卒中进展。进展性卒中与非进展性卒中相比,大脑中动脉狭窄、基底动脉狭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展性卒中组人群的分水岭脑梗死、大动脉狭窄或闭塞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进展卒中组人群(P<0.001)。结论大动脉狭窄是急性脑梗死的原因之一,分水岭脑梗死或许可以成为进展性卒中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急性进展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是特殊类型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通过充分的病史询问、详细的影像学评估和适宜的个体化治疗,可以获得较好预后。本文综述急性进展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区别于其他病因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临床特点和分型及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缺血性进展性卒中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进展性卒中提供依据.方法 我院4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测血糖、血压,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436例患者中,142例发生进展性卒中(32.4%),进展性卒中患者中既往有糖尿病史19例(13.4%),入院发现血糖高者68例(47.89%),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90例,首次血压高者79例,影像学检查示梗死灶多位于皮质或皮质下区域,与非进展型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血压、高血糖可促使缺血性进展性卒中发生,梗死部位多位于皮质或皮质下.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是全球重要的致死、致残性疾病,是中国第一大致死原因和主要的致残原因,而缺血性卒中约占80%。进展性卒中是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几天内出现的神经功能的恶化,临床中约1/3的患者经历卒中进展,是脑卒中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本文就进展性卒中的概念、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及影像学特征进行系统综述,旨在探讨进展性卒中科学的诊断标准、早期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以期降低脑血管疾病的致死、致残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