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速公路行车安全不仅关系到经济发展,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采用质量控制法对黑龙江省多条高速公路的安全水平进行评价,并以哈尔滨至双城高速公路为例,应用鉴别指数法确定事故多发点,通过对事故多发点事故成因的分析,给出相应的改善方案.  相似文献   

2.
在云南省嵩待(嵩明一待补)公路交通事故数据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交通事故特征,提出聚类分析方法、聚类步骤。并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嵩待公路交通事故的多发时段、事故形态、多发路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这些特点进行了成因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控制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产生的不安全因素也不可忽视,尤其在特殊辖区路段更为如此。文章以成南高速公路特殊辖区(75km~149km)路段发生的交通事故为样本,统计出该路段事故在时间、空间、形态上的分布特点,并从人、车、路、环境等因素对事故形成的影响程度入手,分析了高速公路特殊辖区路段事故成因的分布特点,进而提出了保证交通安全、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基于我国道路管理特性,提出了道路交通事故多发地点统计鉴别的方法.首先将研究区域内道路划分为4类统计鉴别系统,将事故按严重程度划分为4个等级;然后根据泊松分布简便判定方法确定事故流的分布;最后根据交通事故流的泊松与非泊松分布特性,兼顾交通量、事故严重程度与经济损失、事故处治方的承受能力,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α-γ双指标确定高事故数与高事故率的边界值,使用高事故数与高事故率协同鉴别事故多发地点,并确定事故多发地点严重类型及处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龙泉路为昆明市道路交通事故多发段之一.通过长期的实地交通观测和调查,选择了一个该路段事故致因的典型地点系统地分析龙泉路事故多发的原因,并提出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常用的事故多发点鉴定方法都需在分析事故数据前将路段进行划分,这与事故的空间分布不一致,易导致事故多发点的割裂分析。在对交通事故数据统计分析基础上,验证了单位里程事故数服从泊松分布,并推导出事故间距服从负指数分布,进而可计算出异常事故间距的界限值,认为构成异常事故间距的事故与路况可能存在一定联系,并根据小概率事件原理,可确定出异常事故间距连续出现个数的下限值,大于该下限值的连续事故异常间距构成路段即为事故多发地点。  相似文献   

7.
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质量控制鉴别法的改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的多种鉴别方法,对质量控制法进行了改进.在原质量控制法中,没有考虑事故频率μ的统计特征而直接采用观测记录值,导致鉴别结果的准确性下降.参考有关文献,采用形参为nb和尺参为1/tb的伽玛分布作为μ的概率密度函数,计算出平均事故率λ,从而使λ的取值更合理,事故多发点鉴别的结果更准确.最后应用改进后的质量控制法对沈大高速公路进行了事故多发点鉴别,得到了合理的鉴别结果.  相似文献   

8.
109国道宁夏石中段交通事故多发点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对109国道石中段进行交通事故多发点研究;通过对事故历史资料的调查与统计分析,找出了适合本路段的黑点鉴别方法——事故累计频率法,利用此方法得到最佳拟合曲线——LOGARITHMI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事故累积频率突变点位于62%~63%,事故数的临界值为5次;根据典型性研究的需要,鉴定了石中段上的27个黑点(段),并对事故成因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9.
根据统计数据.在高速公路上因驾驶员过度疲劳导致的事故远远高于酒后驾车。因此.对驾驶员注意力的关注便显得格外重要。2009年春季.梅赛德斯-奔驰将推出全新一代E级车型.新车型将首次装配该公司新研发的预防高速公路事故的驾驶员注意力支持系统(DAS:Driver Attention Support)。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事故预测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掌握高速公路未来的安全状况,通过有效地控制各种影响因素,减少交通事故,增进高速公路安全,在路段划分和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收集的多条高速公路数据建立了基于广义线性回归的高速公路事故预测模型,通过比较泊松、负二项、零堆积泊松和零堆积负二项4种概率分布模型回归的结果,最终确定了负二项分布形式的事故预测模型,并利用弹性分析的方法确定了模型中单个变量对事故的边际影响.研究表明:环境变量和交通流变量对事故的发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快速路入口匝道控制对交通系统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快速路是城市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长,快速路交通拥挤现象屡见不鲜。入口匝道控制是缓解城市快速路交通拥挤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本文阐述了快速路入口匝道控制的基本作用,指出了影响入口匝道调节率的主要因素,分别从入口匝道控制对快速路、地面道路和交通通道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为了缓解高速公路交通拥堵问题,对强非线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高速公路数学模型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利用模糊PID控制匝道的方法。该方法依据密度偏差及偏差变化实时修正匝道控制参数,调节进入高速公路的车辆数,从而使高速公路的主线车流密度处于理想状态。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较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可以使高速公路交通流密度处于期望密度,提高道路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传统的快速路通行能力定义不足的基础上,定义了运行效率作为快速路的运行评价指标,并引入了基于运行效率最大化的快速路通行能力定义与计算方法. 新的通行能力定义不仅考虑了快速路的运输能力,更强调了其运输效率. 结合交通流理论模型和实测数据,从交通效率和交通发生中断概率2个方面对传统通行能力和基于运行效率的通行能力作了比较. 结果表明:新的通行能力定义比传统通行能力更合理.  相似文献   

14.
To develop an equation between discrete degree of speed and traffic accident on freeway in China and giv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f speed management, the relation model was established between speed standard deviation and accident rate per 100,000,000 vehicle kilometers by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model shows that the more discrete is the speed distribution, the higher is the accident rate, which provides theoretical gist for speed limit on freeway. It is suggested that speed limit should be set according to 85th percentile speed obtained b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85th percentile speed and RCCs (curvature change rate of single circular curve), and different speed limits should be set for cars and trucks. Through analyzing spot speed data of eight freeways in China, regression models were established between 85th percentile speed and RCCs and 15th percentile speed and RCCs Reasonable speed limit suggestion values are put forward through these models.  相似文献   

15.
Simulation models for accident section on freeway are built in microscopic traffic flow simulation environment. In these models involving 2?lane, 3?lane and 4?lane freeway, one detector is set every 10...  相似文献   

16.
施工区造成高速公路行车环境突变,严重影响行车安全.考虑行车环境的复杂性和车辆运行的特殊性,分析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区车辆合流、跟驰及分流行驶状态;根据车辆运动规律,分析这些过程中的强制变换车道风险和跟驰风险;确定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区避免冲突风险的约束条件,为降低养护施工区行车风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城市快速路网中只有部分路段检测器可用的情况,为了及时准确地估计整个路网中未布设检测器路段的交通密度并基于估计结果识别路段拥堵状况,提出了基于路网动态模型的比例积分观测器设计方法.首先,将元胞传输模型(cell transmission model,CTM)嵌入到动态图混杂自动机(dynamic graph hybrid automta,DGHA)框架中,对城市快速路网进行建模,并推导出了分段仿射线性系统(piecewise affine linear system,PWALS)模型;然后,基于该模型设计了切换类型的比例积分观测器,并采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inear matrix inequality,LMI)方法求解观测器的比例增益和积分增益,从而实现对全路网密度的估计,因此,可以通过比较路段的估计密度是否大于其临界密度来识别拥堵的时间和位置;最后,分别以京通快速路和北京东三环快速路为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显示所提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高速公路匝道处历来是交通事故多发区,选取影响高速公路匝道区行车风险的安全分析指标,采用加法评分法对高速公路匝道区车辆行车风险系数进行分析,提出高速公路匝道行车风险系数计算模型,应用统计学中的效用系数理论对模型的数值进行规范化处理,并对模型参数进行标定。  相似文献   

19.
快速路与地面道路连接区域是城市交通问题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传统的交叉口信号控制与入口匝道控制是相互独立的,本文在分析连接区域交通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快速路和地面道路的交通状况,提出了交叉口与入口匝道信号控制思想.这种控制方法能有效地避免出入口匝道产生超长车辆排队的现象,防止连接区域交通拥堵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道路交通安全状况不但对社会生活的质量影响很大,而且与人们的自身利益也息息相关。选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某省道路交通安全状况进行评价。首先,选择绝对事故指标变量作为评价指标,并对某省的指标数据作统计特征描述。而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到待评价高速公路的综合评分及排序结果,最后给出相应的改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应用主成分分析评价道路交通安全状况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