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基于IRB1410的多机器人柔性制造生产线为研究对象,利用SolidWorks和RobotStudio提出一种虚拟仿真生产线构建方案。简述多机器人柔性制造仿真生产线组成及工艺流程,介绍机器人法兰盘中心点的定义、手部坐标系的标定、工件坐标系的标定,并设计了数控机床的Smart动态组件;在仿真生产线编制了离线程序,根据加速度、轨迹规划,展示了机器人运行情况,运动轨迹仿真结果表明轨迹规划及编程符合预期。实践证明:借助虚拟仿真生产线,有助于实体生产线的设计、优化、调试等,为实体生产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铸造技术》2017,(6):1472-1475
针对模样片与模样片的粘接自动化程度不高的问题,以消失模自动粘接生产线为研究对象,借助RobotStudio软件对粘接生产线进行仿真模拟。根据模样的加工工艺,建立了生产线的工艺布局。利用Inventor三维软件对模样输送机、胶池系统及机器人夹具进行设计并导入至RobotStudio软件中。通过建立机械装置和事件管理器,设置设备之间通信的I/O信号,实现对粘胶机器人对模样自动粘接的路径规划、离线编程和仿真模拟过程。为后续生产线的设计制造提供技术参考和可行性依据,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3.
以工业机器人柔性制造生产线为研究对象,文章介绍了Robot Studio软件对生产线仿真建模的方案。根据零件加工工艺和生产流程,构建了机器人生产线的空间布局,利用三维建模软件为机器人设计取放料手爪,创建Smart组件实施动画效果,采集现场所需的I/O信号进行设备通讯,实现了一台ABB(Asea Brown Boveri)机器人为四台数控机床自动上下料的轨迹规划、离线编程和仿真过程。该设计方案与实际生产同步,为设计者和管理者提供生产线设计的理论依据和试验平台,降低了生产线设计、调试的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4.
以多机器人柔性制造生产线为研究对象,介绍了一种利用Solid Works和Robot Studio对多机器人自动线建模及虚拟生产的方案。构建了生产线的布局,为上下料机器人设计了专用夹具,依据生产线连续运行模式,创建了仿真运行I/O信号和动态Smart组件,实现了生产线的离线编程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实时改变机器人TCP速度等参数可动态输出机器人速度轨迹和生产节拍。该设计方案可以为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在现代工业制造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试验平台。  相似文献   

5.
数字化制造系统规划与建模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离散制造系统规划、建模与仿真分析,研究数字化制造系统面向对象的仿真建模方法.利用仿真技术对制造系统的运行的性能进行分析与评价,可以在生产计划的早期,对制造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参数优化和结构调整,验证工艺,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以实际生产系统缸盖加工生产线为例,建立生产线仿真模型,进行布局规划、瓶颈分析,对生产线设计方案进行验证,优化生产线的配置和布局.  相似文献   

6.
吴斌 《机床与液压》2020,48(23):55-59
智能制造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展方向。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设备监控管理系统、加工中心是智能制造生产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组建生产压缩机壳体的智能制造生产线为目标,对各组成单元进行选型、设计与组合调试。利用SolidWorks软件对生产线各单元进行三维建模和空间布局;运用Visual Component软件加载生产线模型,设置单元之间接口与信号的连接,编程并进行模拟仿真;根据仿真结果验证并优化生产线功能。根据模型和仿真结果完成智能制造实际生产线的组建。该设计为智能制造生产线的组建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侯鹏  廖映华  刘福华 《机床与液压》2021,49(24):165-171
针对生产线前期规划设计阶段技术经验依赖性强、设备联调耗时长等问题,以刹车盘柔性制造生产线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三维建模仿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物流仿真等技术,依据刹车盘机械加工工艺特点和生产线控制流程,建立具有生产线制造过程仿真、工艺流程优化、机器人轨迹规划和碰撞检测等功能的刹车盘柔性制造生产线仿真模型.分析生产线的产量、单个工件生产耗时、设备利用率等,并对比分析不同方式优化后的数据.结果表明:基于ECRS原则的生产线工艺路线优化对生产线的产能有一定提升;基于精益生产的生产线平衡优化能大幅提升产能以及显著减少单个工件生产耗时.  相似文献   

8.
以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为研究对象,针对轨迹规划和生产现场调试难度大的问题,提出采用机器人仿真软件对工业机器人生产线进行三维实体建模。通过设置端拾器、冲床、皮带线Smart组件的属性连接,创建机器人I/O信号及连接方式,并设定机器人、端拾器、机器人、机床、皮带机之间工作站逻辑关系,完成工作站的离线编程和仿真。最后仿真验证自动化生产线验证其合理性。该方法可显著提高自动化生产线的调试效率,缩短调试周期,降低调试过程中的人力成本。  相似文献   

9.
虚拟生产系统规划与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产系统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离散制造系统,用传统的方法对生产线的设计、实施与控制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虚拟环境下,应用面向对象仿真建模方法建立生产系统模型,利用仿真技术对生产系统的运行的性能进行分析与评价,可以在生产计划的早期,对生产系统进行参数优化和结构调整,达到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论文以某发动机缸盖加工生产线为实例,在eM—Plant环境中建立生产线仿真模型,进行布局规划、生产线平衡和瓶颈分析,优化了生产线的配置。  相似文献   

10.
以工业机器人分拣工作站为研究对象,针对其轨迹规划和自动化生产协调难度大的问题,提出ABB机器人仿真软件RobotStudio应用于工业机器人自动分拣工作站中。进行三维实体建模并构建布局,运用ABB的Virtual Controller技术,导入到RobotStudio,搭建了自动分拣工作站的三维实体模型及整体布局。对手爪气缸Smart组件进行了子组件的添加及属性设置,创建了机器人I/O信号及连接方式,通过时间管理器仿真气缸的不同姿态动作,设定了机器人和手爪气缸之间的工作站逻辑关系,完成了机器人工作站的离线编程和仿真。为机器人分拣工作站的设计与制造提供了技术参考和可行性依据,可降低生产线设计及调试成本,并可用于指导现场生产。  相似文献   

11.
俞申伟 《电焊机》2004,34(4):29-30
转向架是地铁车辆的核心部件之一,其制造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车辆的最终性能。为在国内制造出国际一流的地铁车辆,配置了焊接机械手系统应用于转向架构架的生产。在此以侧梁机械手焊接为例,对机械手系统、焊接工艺进行描述介绍,对机械手应用于地铁转向架制造的优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汽车前梁总成机器人点焊柔性加工单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套用于汽车前梁总成点焊作业的机器人点柔性加工单元。该系统以点焊机器人为主,辅以2个由伺服电机驱动的工位转台,转台由系统总控单元中的PLC来控制。最后详细讨论了针对该系统的机器人程序设计,并给出结论。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金属增材制造、绿色再制造、焊接等领域大量使用机器人等自动化装备,视觉传感是机器人智能制造的关键环节.针对上述需求设计了一套基于线结构光的视觉传感器,并对其进行标定,自主开发了用于机器人激光增材制造的机器视觉系统.该系统通过Matlab相机标定工具包实现相机的内外参数标定,利用Labview编...  相似文献   

14.
根据液力变矩器产品焊接生产的实际要求,设计开发了一套机器人焊接制造单元系统,通过实际生产应用说明了以机器人为主的焊接制造单元能够很好地适应此类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FANUC0iTD数车控制系统PMC的I/O信号与工业机器人I/O信号之间的通信联接方法,采取修改或增加FANUC0iTD数控车床控制系统PMC的I/O信号,利用机器人控制系统对FANUC0iTD系统数控车床的I/O信号进行联机通信,实现由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和管理,组成多品种批量生产的自动化生产线的柔性制造单元。该柔性制造单元可实现工业机器人自动上下料、数控车床自动化生产加工。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基于Roboguide平台的焊接机器人增材制造中的虚拟仿真技术,通过Roboguide平台进行焊接机器人离线编程,进行轨迹规划仿真的试验,应用于机器人增材制造过程中。研究表明,基于Roboguide平台的虚拟现实仿真技术方便可靠,避免了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碰撞,优化了程序,有效缩短了机器人焊接时间,提高了机器人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针对机械制造加工车间多元异构设备接口协议不一、多源异构数据格式语义不一造成的信息集成和设备互联互通互操作难以实现的问题,基于OPC统一架构(OPC Unified Architecture,OPC UA),提出一种集OPC UA信息模型和OPC UA数据通信于一体的工业机器人监测系统。给出建模流程,采用OPC UA规范、节点和引用等核心技术,设计抽象机器人共有信息模型,分解、归纳私有组件模型,模块化设计构建OPC UA服务器与客户端,综合服务器地址空间映射、OPC UA通信等技术处理异构数据,以此提供规范化数据和标准化数据通信。选择典型刹车盘柔性加工单元进行现场应用,将信息模型应用于上下料机器人监测系统。结果表明:机器人数据格式和数据操作得到统一,设计的OPC UA信息模型能满足上下料机器人监测系统实际应用需求,验证了信息模型完整性、实用性和所提框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工业机器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工业机器人在现代制造技术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指出了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阐述了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0 IntroductionWiththedevelopmentofautomationandintelligenceinweldingprocess,traditionalmanualweldingmethodhasbecomeoutofdateformodernindustrialmanufacturing .Forhavingmanyadvantages ,suchasuniversalapplicability ,highcost effectivenessratio ,high producti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