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从水蜡果实中提取天然红色素并研究其稳定性.以体积分数40%的乙醇溶液为提取剂,从水蜡果实中提取天然红色素,并研究pH值、温度、各种食品添加剂及金属离子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色素在酸性与中性条件下稳定,而在碱性条件下结构发生了改变;该色素在100℃以下非常稳定;常见食品添加剂蔗糖、氯化钠及金属离子K+、Ca2+、Al3+对色素稳定性基本没有影响,说明该色素是一种实用性较强的天然色素.  相似文献   

2.
玫瑰茄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玫瑰茄色素的提取工艺及稳定性.结果表明:70%(V/V)乙醇提取的色素溶液最大吸收渡长为542 nm,最佳提取工艺为温度50℃,乙醇70%,料液比1:12,浸提时间15 min.该色素的热稳定性不太好;在光照条件下色素降解速率较大;蔗糖、食盐对色素的稳定性均有影响;K+、Zn2+、Ca2+对色素几乎无影响,而Fe2+、Cu2+、Al3+会降低色素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荔枝皮色素的超声提取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超声提取法提取了荔枝皮色素,并研究了常用的几种食品添加剂、金属离子、pH值、光热等对荔枝皮色素性能的影响及该色素的耐氧化还原性等.结果表明:荔枝皮色素热稳定较差,对光敏感,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有较强的抗氧化、还原性;K 、Mg2 、Zn2 这3种离子对色素几乎无影响,Na 、Ca2 、Fe3 降低了色素的稳定性;抗坏血酸、苯甲酸钠、食盐和蔗糖对色素没有不良影响,柠檬酸对该色素有增色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地开发扶桑花色素,对扶桑花色素的光谱性质与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不同pH下色素溶液的颜色比较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谱图和红外光谱谱图分析可初步推断扶桑花色素的主要成分为花色苷;扶桑花色素为水溶性色素;pH值的改变对扶桑花色素稳定性的影响很大;扶桑花色素对直射光比较敏感,对热稳定性较好;色素颜色基本不受常用食品添加剂的影响;Vc对色素具有增色作用,强氧化剂H2O2的存在加速其降解;不同金属离子对扶桑花色素稳定性的影响不一样,Ca2+、Al3+等金属离子对其稳定性没有明显的影响.Zn2+使色素的吸光度明显增大,溶液颜色加深,Fe3+、Cu2+等金属离子对色素有降解作用,使溶液颜色变浅.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验确定美国地锦色素的提取剂的选择,并测定各种因素对该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0%酸性乙醇是美国地锦色素的较好提取剂。实验数据显示:光照、温度、酸碱、氧化还原剂、食品添加剂以及金属离子对该色素的稳定性影响都不大。该色素是稳定性好的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6.
紫米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提取剂、时间、温度、料液比及pH值对紫米色素提取液吸光值的影响,确定最优提取条件;另外,还研究了光照、氧化剂、还原剂及不同金属离子对紫米色素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H值为2的70%乙醇提取剂、1∶20料液比(g/mL)、60℃、40 min为最优提取条件;紫米色素受光照、氧化剂及还原剂的影响显著(P〈0.05),易发生褪色或变色;钠、钙、锌离子的添加对紫米色素的稳定性无显著影响(P〉0.05),铁离子对其有增色作用,而铝离子则使其发生褪色。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pH值、光照、温度、氧化剂/还原剂和金属离子影响下,紫薯色素的稳定性及与防腐剂复配抑菌最佳比例。结果表明:紫薯色素颜色随p H值发生明显变化,p H≤3.0时色素较稳定,温度高于60℃色素不稳定,光照、氧化剂/还原剂对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大,含有不同浓度Na+、Ca2+、Al3+离子的色素稳定性好,Fe3+离子色素稳定性较差。紫薯色素与山梨酸钾,苯甲酸钠复配抑菌最佳比例分别为0.97,0.40,0.31 mg/m L,对大肠杆菌的实际抑菌直径为20.057 mm。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自制的聚砜苄硫脲螫合滤膜对金属离子Ag~+、Hg~(2+)、Cu~(2+)、Fe~(3+)、Pb~(2+)的选择性吸附。探讨了硫脲反应时间、温度、硫脲浓度及盐溶液PH值和盐浓度对选择性的影响,取得了最佳选择条件。  相似文献   

9.
采用共沉淀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8)Co_(0.1)Mn_(0.1)O_2(811),通过掺入Li、Mg和Al元素,并采用SEM、XRD、电化学测试,研究掺杂对材料晶体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共沉淀过程中三价金属离子(Mn~(3+)、Al~(3+))出现会促使少量α-Ni(OH)2形成,而Li~+、Mg~(2+)和Al~(3+)均溶入晶格无杂相析出.高温融锂反应中,三种掺杂元素显著削弱Ni~(2+)出现数量,抑制Ni~(2+)混排进入Li~+格位,大幅提升811基体可逆容量;Mg~(2+)、Al~(3+)掺杂进一步增强基体晶格稳定性,改善其循环性能;Li~+-Al~(3+)共掺杂使之达到最佳:首次充电效率ICE超过90%,0.2C倍率下50次循环容量达195.8 m Ah/g、容量保持率为96.2%.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金银忍冬果实色素的提取工艺条件和基本性质。结果表明:金银忍冬果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80℃的提取温度、45 min的提取时间及1:8的料液比。金银忍冬果色素对自然光、紫外线、高温、VC、H2O2和Na2SO3的耐受性较差,但葡萄糖、蔗糖和柠檬酸对色素溶液几乎无影响;Na+,Ca2+,A13+等金属盐离子对果色素的影响很小;果色素在pH≤3的环境中保持红色色泽,但其红色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下被完全破坏。根据这一研究结果,可确定金银忍冬果色素具备作为天然色素使用的基础性能,可作为天然色素资源予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1.
有重金属离子存在下比色测定氰时,发现一些金属离子在该条件下,对氰化物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通过金属离子催化分解氰化物的动力学研究,证实是一级反应,各金属离子对氰化物催化分解反应的速度次序为: Ni~(2+)>Co~(2+)>Cu~(2+)>Mn~(2+)~Fe~(2+)~Zn~(2+)同时还试验了镍离子浓度与催化分解氰化物之间的关系。测得镍离子浓度在0—4ppm范围与溶液中残留氰吸光值符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验确定美国地锦色素的提取剂的选择,并测定各种因素对该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0%酸性乙醇是美国地锦色素的较好提取剂。实验数据显示:光照、温度、酸碱、氧化还原剂、食品添加剂以及金属离子对该色素的稳定性影响都不大。该色素是稳定性好的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13.
对从紫薯中提取色素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并对提取的紫薯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以新鲜的紫薯为原料,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紫薯色素,考察了不同提取剂对紫薯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紫薯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以2%碳酸钠溶液作为提取剂,水和紫薯的质量比为1∶1,提取温度为常温,提取时间为10 min.考察了酸度、光、氧化剂对紫薯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经研究发现紫薯色素在酸性、非光照、无氧化剂条件下较稳定.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验探讨核桃青皮色素的提取条件对提取液的影响,改变发酵时间和溶剂浓度来提取核桃青皮色素,并以提取液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曲线为依据,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讨论了媒染剂种类和媒染方法对染色真丝织物反射率R值的影响。通过比较所染织物颜色的深浅,探讨核桃青皮色素对真丝的染色工艺,并对所染织物的皂洗牢度进行了评价。核桃青皮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如下:在乙醇浓度为40%的水溶液中发酵24 h。核桃青皮色素对真丝染色的最佳工艺如下:染液浓度为75 g/L,pH值为3.5,染色时间为75 min,温度为100℃。结果表明:用Fe~(3+)前媒法和后媒法上染的真丝织物均为黄褐色,同媒法为红棕色;用Cu~(2+)前媒法上染的真丝织物为黄褐色,同媒法为红棕色,后媒法为浅灰色;用Al~(3+)前媒法上染的真丝织物为黄灰色,同媒法和后媒法均为红棕色;用核桃青皮色素染色的真丝织物皂洗牢度可达3级以上。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实验研究成果为基础,论述应用国产 D 401螯合型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多组元氯化物溶液体系,分离提取贵重金属铟.通过实验确认该种树脂对铟具有良好的选择吸着性,记述了在低 pH 值条件下,树脂对 In~(3+)、Cu~(2+)、Pb~(2+)、Cd~(2+)Zn~(2+)等几种金属离子在盐酸介质中的选择性顺序.交换热力学和动力学的研究表明,树脂吸着铟的过程服从 Freundlich 吸附等温式和膜扩散机理.介绍了 pH 值和共存金属离子对树脂吸着铟的影响.提出了采取“分级梯度洗脱再生法”实现铟与锌、镉分离;采取“重复交换法”提高洗脱液含铟浓度,使之达到满足工业生产海棉金属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对红枣红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枣红色素对光、热稳定;pH 值对红枣红色素的影响明显,在 pH8~11之间,该色素较稳定;金属离子K 、Ca2 、Na 、Mg2 、Zn2 对该色素的稳定性较好,Cu2 、Al3 、Fe3 对其稳定性有明显的影响或破坏作用;该色素抗氧化性和还原性不强;苯甲酸钠和蔗糖溶液对红枣红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水热过程中半水硫酸钙晶须的成核过程与生长过程两个方面考查Na~+、K~+、Mg~(2+)、Zn~(2+)和Al~(3+)几种不同价位的金属离子对水热过程中半水硫酸钙晶须结晶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纯水体系中,随着过饱和比的升高,半水硫酸钙晶须的成核时间逐渐降低,其临界界面张力为9.5mJ·m~(-2);随着一价离子、二价离子、三价金属离子的加入,半水硫酸钙晶须的临界成核时间逐渐升高,同时界面张力也逐渐升高。其中,Al~(3+)对半水硫酸钙晶须成核的抑制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8.
水体铵和重金属离子的污染加剧,其准确快速测定非常重要。采用高压毛细电泳方法,进行水中铵测定的干扰因素实验,并利用F检验和t检验进行了测定水中铵的毛细电泳法和纳氏比色法之间的显著性检验,并且进行了测定Mg~(2+)、Ca~(2+)的毛细电泳法和滴定法之间的显著性检验。结果发现:采用15mmol/L咪唑+2mmol/L乙醇酸的水溶液为流动相,在2mmol/L 18-冠-6醚存在下,K~+、Na~+、Mg~(2+)、Ca~(2+)、Li~+、Cr~(3+)、Cd~(2+)、Zn~(2+)、Cu~(2+)、Fe~(3+)、Ni ~(2+)、Pb~(2+)和Hg~(2+)对水中NH_4~+的测定不干扰;K~+、Na~+、Mg~(2+)、Ca~(2+)、Li~+、Cr~(3+)、Cd~(2+)、Zn~(2+)、Cu~(2+)、Fe~(3+)、Ni ~(2+)、Pb~(2+)和Hg~(2+)实现了相互分离。进而得到测定水中NH_4~+工作曲线为:y=-3.567x+22.53(R2=0.999),线性区间为:0.2~175.0mg/L,定性检测限为0.05mg/L,回收率为101.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21%。测定10种金属离子的回收率为97%~101%,检测限为0.01~0.10m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2%~3.1%。经计算发现毛细电泳法与纳氏比色法测定水中NH_4~+无显著性差异,测定Mg~(2+)、Ca~(2+)的毛细电泳法和滴定法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建立了同时测定水中铵和10种金属离子的毛细电泳法,该法干扰少、操作简单、重现性好、灵敏度较高、准确度较高而且线性较宽。  相似文献   

19.
电镀废水中常含有EDTA等络合剂,部分重金属呈现络合态,这给重金属的去除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微电解法处理络合废水破络效果好,成本低廉.为此,采用铁铜微电解法处理EDTA络合铜溶液,通过微电解过程的金属离子变化及沉淀物红外光谱分析可知,在微电解过程中主要变化为铁屑溶解、Fe2+和Fe3+质量浓度升高、Cu~(2+)质量浓度降低,并伴随EDTA质量浓度略微下降和Fe(OH)3沉淀生成;采用MINTEQ软件模拟Cu~(2+)、Fe2+和Fe3+与EDTA的络合形态分布,发现加入Fe3+能使EDTA与Cu~(2+)解络,Fe3+与Cu~(2+)摩尔比越大,p H越低,解络效果越好;在碱性条件下加入Fe2+能使EDTA与铜解络.Fe2+与Cu~(2+)摩尔比越大,p H越高,解络效果越好.结合实验和模拟结果可以明确Fe3+在酸性条件下的解络作用和铁屑对游离态Cu~(2+)的还原作用是微电解去除Cu~(2+)-EDTA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采用分子筛及离子交换法对微生物Absidia sp.R42g所产异槲皮苷-β-葡萄糖苷酶进行分离纯化,并研究其酶学性质。结果表明,异槲皮苷-β-葡萄糖苷酶的分子质量为62ku,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为5.0。在50℃以下,pH 4.0~6.0,相对酶活力较稳定,Na~+、K~+、Ca~(2+) 3种金属离子对相对酶活力无影响;而在Fe~(3+)、Cu~(2+)两种金属离子存在的情况下,相对酶活力为零;酶反应结果显示该酶的最大反应速度和米氏常数分别为6.711mmol/(L·h)和18.89m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