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水泥库库壁层状结块、库内球状结块及正常出磨水泥样品进行矿物分析及热重分析,验证了钾石膏是导致水泥结块的主要原因,同时,水泥早期水化会加重水泥结块。为此,在常见流动型外加剂基础上,利用丙烯酸羟乙酯表面活性剂与醇胺类外加剂混合,调整合适配方及掺量,改进开发了一种新型流动型水泥外加剂,实验表明,该外加剂能够有效改善水泥粉体流动性,有利于防止水泥结库,且对水泥的物理性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针对磷酸装置萃取率低、磷石膏结晶细小、磷石膏结块严重、系统清理频繁、产品磷酸含量不稳定等诸多问题,采用低位闪蒸工艺进行改造。介绍了改造方案、主要设备的选型及改造后的运行情况。结果表明,低位闪蒸冷却工艺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利用单轴测试试验装置,对浓缩洗衣粉的结块特性进行测定,考察了温度(30~60℃)、相对湿度(30%~75%)和时间(1~4 h)3种因素对浓缩洗衣粉结块程度的影响,最终得到了不同温度、相对湿度和时间下浓缩洗衣粉的结块动力学曲线。结果表明,随温度、时间和相对湿度的增加,浓缩洗衣粉的结块度逐渐增加。在浓缩洗衣粉的生产、运输、包装和贮存环节中,应尽量控制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在合理范围内,从而减小浓缩洗衣粉的结块度。  相似文献   

4.
杨萍  杨林  刘力  罗通  曹建新 《化工进展》2018,37(1):53-59
为研究粒径对磷石膏脱水反应动力学的影响,测定了流动N2气氛中,不同粒径磷石膏脱水反应的TG-DSC同步热分析数据。运用Flynn-wall-Ozawa法、Kissinger法和Satava-Sestak法相结合计算动力学参数,得出不同粒径(105~125μm、125~150μm、150~200μm和200~300μm)磷石膏脱水动力学模型,利用动力学方程对不同粒径磷石膏在相同条件下等温热分解进行预测,得出不同粒径、不同温度下磷石膏脱水率与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磷石膏粒径由200~300μm减小到105~125μm时,磷石膏第一步脱水活化能从114.62kJ/mol减小到82.55kJ/mol,第二步脱水活化能由96.30kJ/mol减小到78.5kJ/mol。磷石膏脱水活化能随粒径的减小而减小,机理函数均符合Avrami-Erofeev方程。在相同的煅烧温度下,粒径小的磷石膏完全脱水所需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5.
改性滑石粉对防化肥结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硬脂酸、铝酸酯、钛酸酯对滑石粉的改性效果,以活化指数和接触角作为表征指标,得到滑石粉的较好的改性工艺参数:硬脂酸、钛酸酯、铝酸酯的用量分别为3%、2.5%、3%,改性时间为1.5 h,改性温度为65 ℃.分别利用粒度分析和扫描电镜观察改性前后滑石粉的粒度和形貌,发现改性滑石粉粒径减小,分散性提高.放置42 d后,未添加滑石粉的尿素和复合肥的结块率分别为26.79%和12.96%,结块强度分别为868.38 N/kg和1974.11 N/kg;添加3%钛酸酯改性的滑石粉作为防结块剂时,尿素和复合肥的结块率分别0.59%和0.46%,结块强度分别为30 N/kg和40 N/kg.  相似文献   

6.
磷石膏滤饼再浆(酸化)水洗的降磷效果及实践中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磷石膏中P2O5含量是磷石膏能否被建材工业利用的控制指标之一。对湿法磷酸生产流程中串联再浆(酸化)水洗的降磷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水溶性磷大幅降低,酸洗时不溶性P2O5有所下降,但磷石膏的晶间P2O5保持不变,处理后的磷石膏质量指标均不满足标书要求,不难理解国际上高质量的磷石膏多数是通过再结晶获得。在再浆的磷酸装置,由于80%被磷石膏带走的钾、钠盐,通过再浆大部分又返回磷酸系统,造成磷酸过滤系统出现严重、十分反常的结块现象,文中谈到对此问题的处理办法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我厂生产的粉状硝酸钡,主要用于烟火制造。虽质量良好,但保存四、五个月后,就形成强度不同的大、小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厂在一九八○年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结块问题虽然未能根本解决。但是采用本报告所提出的一些办法之后,可以延长不结块时间,减小结块强度,可以逐步达到用户满意。  相似文献   

8.
利用水泥+磷石膏复合材料对湿陷性黄土进行固化改良,并进行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的力学性能研究,分别探索冻融循环作用下磷石膏-水泥改良湿陷性黄土的强度特征、渗透特性、水稳定性以及动力(抗震)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磷石膏掺量的增加,改良黄土的抗压强度、水稳系数和临界动应力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特征,渗透系数则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且磷石膏的最佳掺量为2%;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改良黄土的抗压强度、水稳系数和临界动应力均呈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而渗透系数则表现为先略微减小,后逐渐增大的变化特征;根据试验成果,得到水泥-磷石膏改良黄土路基的动应力衰减系数取值范围为0.55~0.75。相关研究成果可为湿陷性黄土的改良提供新的方向,同时也可以促进和提升磷石膏的综合利用率,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9.
将改性磷石膏在球磨机中粉磨不同时间,制成不同比表面积的改性磷石膏浆体,然后与矿渣粉、熟料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得磷石膏矿渣基水泥,测试其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改性磷石膏比表面积的增加,磷石膏矿渣基水泥的凝结时间呈缓慢缩短趋势,而胶砂流动度会先增大后减小,3d、7d和28d胶砂强度也有很明显的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28d抗压强度最高可达58.5MPa。  相似文献   

10.
李飞 《磷肥与复肥》2012,27(6):69-72
论述了磷石膏在生产水泥缓凝剂、墙体材料,筑路,生产硫酸和硫酸铵及改良土壤等方面的综合利用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并根据磷石膏综合利用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出了建议。我国磷石膏综合利用亟待加强政策扶持和产业联合,加快磷石膏综合利用步伐,减小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