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沈叶菊  王银龙  牟志芳  刘克喜  康秀文 《浙江医学》2020,42(21):2317-2319,2326
目的分析ICU成人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ICU成人手术后患者250例,术后转入ICU第2天采用ICU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评估患者谵妄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发生谵妄分为谵妄组(110例)和非谵妄组(140例);分析术后谵妄的可能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术前合并基础病、ASA分级、手术时间、术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身体约束、ICU机械通气时间、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RS)、术后使用镇静、镇痛药;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独立危险因素,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总住院时间、治疗总费用及病死率。结果共110例患者发生谵妄,谵妄发生率44.0%;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65岁、手术时间≥3h、术后VRS评分≥4分、ASA分级2级以上、APACHEII评分、身体约束、受教育程度、ICU机械通气时间、使用镇静镇痛药是术后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谵妄组机械通气时间、ICU总住院时间较非谵妄组明显延长,治疗总费用、病死率明显增加(均P<0.05)。结论ICU成人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众多,而术后谵妄患者的病死率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病人镇静深度及深度镇静持续时间对其发生谵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治疗的SAP病人258例,以病人在ICU结束治疗作为研究终点,根据是否发生谵妄将病人分为谵妄组和非谵妄组,比较2组病人镇静深度及深度镇静时间.结果:谵妄组镇静深度率...  相似文献   

3.
钱志成  宋旭妍  夏艳秋  袁翔   《四川医学》2018,39(6):620-623
目的研究在早期目标导向镇静策略下,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丙泊酚三种药物对谵妄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需要接受镇静治疗的患者100例(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随机分配接受右美托咪定(A组)、咪达唑仑(B组)、丙泊酚(C组)镇静治疗。躁动镇静评分量表评估各组镇静的水平,以达到躁动镇静评分-2~+1分镇静目标。用重症监护病房意识模糊评估法评估患者是否发生谵妄及持续时间。结果 A组能维持更长时间的浅镇静水平。A组谵妄的发生率,谵妄持续时间和身体约束比例优于其他两组,三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ICU病死率没有统计学差异。C组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早期目标导向镇静策略下,右美托咪定能更好的预防谵妄发生,减少谵妄持续时间,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促进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4.
ICU机械通气患者中谵妄的发病率高达60%~80%[1],谵妄会导致患者并发症不断出现,延长呼吸机使用时间和住ICU时间,并且死亡风险增高[2].苯二氮卓类、阿片类等目前常用的镇静、镇痛药物可使患者发生谵妄的风险增加3~11倍[3-4],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较新的镇静剂进入我国时间尚短,2009年6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其用于全麻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时的镇静.我们使用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对照治疗ICU内76例需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 COPD)患者,以评价右美托咪定镇静治疗对机械通气患者谵妄的影响及综合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镇静镇痛集束护理对ICU气管插管患者插管时间及谵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ICU气管插管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进行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进行镇静镇痛集束护理,对比两组经护理后对其插管时间和谵妄的影响。结果谵妄发生率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谵妄持续、插管、吸氧时间和48h再插管率组间比较观察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镇静镇痛集束护理应用于ICU气管插管患者治疗中对降低谵妄发生率效果显著,同时能有效缩短插管时间,改善预后,可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谵妄在重症监护室(ICU)的发生率很高,其给危重患者的预后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由于谵妄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给治疗带来了困难,所以预防ICU谵妄变得尤为重要。目前,预防ICU谵妄主要以药物性和非药物性为主,虽然药物性预防仍需要大样本研究,但部分非药物性干预效果已得到认可。其中,谵妄的评估和管理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一些可控的危险因素和医疗行为的干预,如优化ICU机械通气程序、镇静策略和调控环境因素等。然而,危重患者疾病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使预防性研究仍进展缓慢。未来,需要更大样本的试验来进一步证实预防ICU谵妄措施的效果以及阐明其病理生理学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镇静镇痛评分系统预防重症监护病(ICU)不良事件发生的疗效。方法比较在镇静镇痛评分指导下作镇静镇痛的82例患者(治疗组)和未在镇静镇痛评分指导下作镇静镇痛的97例患者(对照组)的非计划性拔管、谵妄、人机对抗、低血压等ICU不良事件的发生率,28d病死率及镇静镇痛药物用量。结果治疗组谵妄、低血压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咪达唑仑、丙泊酚的平均每日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舒芬太尼的平均每日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镇静镇痛过程中应用镇静镇痛评分系统能有效减少谵妄、低血压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并有效减少镇静、镇痛药物用量。  相似文献   

8.
郭晓杨 《河南医学研究》2023,(17):3231-3235
目的 探讨eCASH策略联合4E干预模式在重症呼吸衰竭通气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纳入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综合重症监护室收治的92例重症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接受eCASH策略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4E干预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肌力、ICU获得性衰弱(ICU-AW)发生率、谵妄发生率、谵妄持续时间、镇静镇痛药物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肌力评分均较护理前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ICU-AW发生率、谵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谵妄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镇痛镇静药物用量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CASH策略联合4E干预模式可降低重症呼吸衰竭通气治疗患者ICU-AW发生率、谵妄发生率,缩短患者谵妄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改善患者肌力。  相似文献   

9.
胡静  闵照勤 《黑龙江医学》2021,45(18):2011-2012,2015
目的:探讨标准化镇静护理在重症监护室(ICU)谵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4月期间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0例ICU谵妄患者,采用掷硬币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镇静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标准化镇静护理,两组均干预至患者转出ICU.比较两组临床指标、Ramsay镇静评分标准(RSS)、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镇静时间及ICU留观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RSS评分较干预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APACHEⅡ评分较干预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谵妄患者中应用标准化镇静护理模式可改善镇静效果,降低疾病严重程度,进而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早期渐进式康复策略能否预防ICU中谵妄高危风险的重症患者的谵妄发生。方法:选择2020年3~9月弋矶山医院重症医学科经PRE-DELIRIC预测模型筛选处于谵妄高危风险(风险值>40%),但未接受早期渐进式康复策略治疗的机械通气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选择2020年12月~2021年6月经PRE-DELIRIC预测模型筛选处于谵妄高危风险,并接受早期渐进式康复策略治疗的机械通气患者31例作为研究组。采用一般资料收集表、重症监护疼痛观察量表、Richmond躁动与镇静量表、ICU意识模糊评估量表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和研究数据,比较两组患者的谵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2.9%vs. 43.3%)(P<0.01),机械通气时间(5.10 d vs. 7.48 d)、ICU住院日(10.06 d vs. 11.60 d)、住院时间(26.42 d vs. 34.03 d)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可通过PRE-DELIRIC谵妄预测模型等工具进行谵妄的危险分层,早期康复治疗是预防高危...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ICU护士对疼痛、躁动和谵妄(PAD)循证护理知识的认知、需求现状,为镇静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252名ICU护士进行网络调查,调查工具为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ICU护士PAD循证护理知识问卷、知识需求调查表。结果 ICU护士PAD循证护理知识得分为(28.67±8.00)分,其影响因素有:镇静培训和ICU类型。知识得分较低的是"谵妄的高危因素"、"每日唤醒的概述和实施"和"理想的镇静深度"。ICU护士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通过科室培训、工作经验积累和同事交流方式,对镇静药物的使用和监测、镇痛镇静评估量表的使用和谵妄的评估与干预需求较大。结论 ICU护士对疼痛、躁动和谵妄知识掌握欠佳,提示护理管理者需加强ICU护士镇痛镇静相关培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丙泊酚和咪唑安定对重症监护病房(ICU)严重创伤患者谵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80例严重创伤并需机械通气的患者分为丙泊酚组和咪唑安定组,各40例.在机械通气期间分别给予丙泊酚(静注负荷量1~2 mg/kg后0.3~3mg·kg-1· h-1维持)和咪唑安定(负荷量0.05~0.1 mg/kg后0.05~0.2 mg·kg-1·h-1维持)持续微泵注射镇静,均给予吗啡镇痛,记录年龄、性别、体质量、入院24内APACHEII评分、镇静评分、吗啡用量、总镇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撤机拔管后每日以ICU精神错乱评估量表(CAM-ICU)评估患者是否发生谵妄,记录每组谵妄发生例数.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量、APACHEII评分、镇静评分、吗啡用量、总镇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丙泊酚组谵妄发生5例(12.5%),低于咪唑安定组14例(35.0%,P<0.05).结论 对于ICU严重创伤需机械通气患者,使用丙泊酚镇静后谵妄发生率明显低于使用咪唑安定镇静.  相似文献   

13.
胡守震 《基层医学论坛》2013,(22):2922-2923
在ICU中,由于环境因素以及临床监测和治疗的需要,患者会出现疼痛、焦虑、烦躁、谵妄、睡眠剥夺等不良的应激反应,对疗效及预后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镇痛镇静治疗可以有效消除患者的不良应激反应,增加患者对环境以及治疗的耐受能力,受到越来越多ICU医师的认可,已经成为ICU基本规范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每日唤醒镇静策略对机械通气患者记忆的影响。方法:76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在舒芬太尼镇痛基础上予咪达唑仑镇静,治疗组实施每日唤醒。评估患者ICU谵妄发生情况,询问患者ICU期间的记忆。结果:57例患者完成调查,治疗组每日咪达唑仑、舒芬太尼剂量低于对照组[(40.8±12.1)mg/例与(52.3±16.2)mg/例,(P=0.04);(263.1±38.6)μg/例与(290.5±39.3)μg/例,(P=0.01)];谵妄、恐惧记忆低于对照组[(26.7%与7.4%,(P=0.04);37.0%与73.3%,(P=0.01)],清醒记忆高于对照组[59.3%与26.7%,(P=0.01)]。结论:每日唤醒增加患者ICU清醒时间和真实记忆,降低ICU谵妄发生率,减少患者ICU期间恐惧感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AECOPD患者机械通气期间咪唑安定和右美托咪定序贯镇静疗效。方法 36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右美托咪定镇静,序贯镇静组行序贯镇静,咪唑安定负荷剂量0.03~0.3mg/kg,滴定维持剂量0.04~0.2mg/kg/h,机械通气时间5 d停用咪达唑仑,改为右美托咪啶镇静,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ICU住院费用、谵妄发生例数和不良记忆例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序贯镇静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和谵妄发生例数无明显差异,ICU住院费用和不良记忆例数明显降低。结论 AECOPD患者机械通气期间咪唑安定和右美托咪定序贯镇静比单一药物镇静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6.
谵妄为急性脑功能障碍的表现,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中很常见,是ICU患者预后不佳的危险因素。由于其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导致治疗困难,目前对谵妄的药物治疗争议很大。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ICU谵妄的相关研究,探讨ICU谵妄药物治疗的最新进展,为其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张山  崔薇  吴瑛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36):116-119
目的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谵妄不仅发病率高,而且还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住院费用及院内死亡率。因此,美国危重症医学会发布了ICU成年患者疼痛、躁动/镇静、谵妄、活动受限和睡眠紊乱的预防及处理指南。本文对指南中谵妄管理部分进行解读,旨在为临床医护人员执行谵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镇痛镇静谵妄集束干预在降低机械通气患者谵妄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80例ICU中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ICU干预,研究组行镇痛镇静谵妄集束干预,比较分析干预后两组谵妄情况、镇静情况、疾病程度等。结果:比较两组干预前疾病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疾病程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谵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镇痛、镇静药物干预后使用量、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意外脱管率、VAP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其28 d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选择实施镇痛镇静谵妄集束干预,可减少镇痛、镇静药物使用量,降低谵妄、VAP等的出现,缩短谵妄、机械通气等持续时间,缓解患者疾病程度,提高生存概率,临床价值较为明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酒石酸布托啡诺对行有创机械通气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HL-SAP)患者的镇痛、镇静效果.方法 行有创机械通气HL-SAP患者47例,数字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给予酒石酸布托啡诺联合舒芬太尼镇静、镇痛,对照组给予咪唑安定联合舒芬太尼镇静、镇痛.给予镇静、镇痛治疗4h、12 h、24 h、48 h时比较两组镇静评分(RASS评分)及镇痛评分(CPOT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及谵妄发生率.结果 给予镇静、镇痛治疗4h、12h、24h、48 h时,两组RASS评分及CPOT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分组与时间均有交互作用,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谵妄发生率为17.4%,低于对照组的45.8% (P <0.05);治疗组患者入住ICU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行有创机械通气的HL-SAP患者,使用酒石酸布托啡诺联合舒芬太尼行镇静、镇痛治疗,可以明显改善镇静镇痛效果,减少谵妄的发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应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20.
陈玉红  胡振杰  赵钗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0):2373-2377
最近更新的有关镇痛、躁动和谵妄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南中推荐应用每日镇静唤醒或轻度镇静,以期改善ICU中镇静患者的预后。多数学者将其解读为维持轻度镇静目标与每日中断镇静两者可以相互替代,即如果维持轻度镇静则无需每日中断镇静。那么两者是否可以相互替代,还是其中一种策略更具有优势,抑或两种策略同时应用更能改善ICU患者预后?本文回顾了相关文献,发现每日中断镇静和轻度镇静与ICU预后改善相关,但仍不明确是否一种策略更优于另一种策略,需进一步研究;但可以明确的是,ICU镇静要尽可能减少患者镇静药物的暴露和避免深度镇静,以保持患者处于一种轻度镇静的水平并改善其临床预后,这或许是指南推荐应用每日镇静唤醒或轻度镇静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