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了解2010年艾滋病病毒-1型(HIV-1)毒株亚型在深圳市的流行情况,为预防和控制HIV在本市的流行提供有价值的资料。方法收集2010年深圳市HIV-1确认为阳性的样本150例,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技术,对该样本膜蛋白基因(env基因)和核心蛋白(gag基因)进行扩增,并对各基因区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共有128份样本获得分型结果,其中CRF01_AE重组株占63.3%(81/128),B’亚型占14.1%(18/128),CRF07_BC重组株占13.3%(17/128),CRF08_BC重组株占7.0%(9/128),C亚型占0.8%(1/128),A1亚型占1.6%(2/128);CRF01_AE重组株以吸毒传播、异性性传播和同性性传播为主,分别占其感染人群的23.5%、45.7%和30.9%,CRF07_BC、CRF08_BC重组株以异性性传播和同性性传播为主,分别占各感染人群的41.2%、58.8%和66.7%、33.3%%,B’亚型主要分布在性传播、献/输血和母婴传播人群。本文首次在吸毒人群中发现A1亚型。结论 2010年深圳市的HIV-1是以CRF01_AE重组株、B’亚型、CRF07_BC和CRF08_BC重组株为主要流行毒株,也存在A1和C亚型;CRF01_AE重组株是各传播途径人群中的主要流行株,并且CRF01_AE重组株在各人群中所占的比例高于国内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我国口岸检出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I型(HIV-1)感染者的HIV-1 gag区基因序列特征,了解亚型种类,为艾滋病的监控和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HIV阳性的出入境人员血浆中提取病毒核酸,之后采用RT-PCR法扩增gag区基因,对该段序列进行测定分析。结果2004~2006年确认的39例HIV阳性标本,根据gag区基因序列系统树分析显示,共有8种亚型,其中12例C亚型,9例CRF01_AE重组,6例CRF07_BC重组,5例CRF08_BC重组,4例B亚型,1例B’亚型,1例CRF02_AG重组和1例A1亚型。结论北京口岸检出的HIV-1亚型种类较为复杂,研究口岸艾滋病病毒的变异特点和传播来源对于我国艾滋病的防治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新发现HIV-1毒株亚型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研究贵州省HIV-1亚型毒株分布及流行特征,为艾滋病防治及疫苗研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套式基因扩增方法(PCR)扩增HIV-1毒株gag基因和env基因并测序分析.结果 128例样本扩增、测序成功119例,其中CRF01-AE亚型62例,CRF07-BC重组亚型49例,CRF08-BC重组亚型2例,B亚型6例.结论 本次研究贵州省HIV-1毒株以新发现的CRF01-AE重组亚型流行为主,CRF07-BC重组亚型次之,多亚型并存;分析结果提示贵州省HIV-1毒株亚型向性传播转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比较HIV-1在海南省及云南西双版纳州的流行情况及分子流行病学分析高危因素传播的情况以及传播链的鉴定.方法 我们与海南省CDC及西双版纳州CDC合作在其境内开展了HIV血清学调查,筛查了海南省(1991~2006)及西双版纳州(1996~2005)高危人群志愿者血清样本.在本次两地调查中,我们通过系统进化分析方法,对已诊断的HIV感染者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的追踪,来分析其中的主要流行亚群以及结合个案追踪进行传播链的鉴定.结果 我们共筛查了海南省499 725人,共检出HIV阳性感染者523例(0.1%),以注射器吸毒感染为主要传播途径(经共用注射器吸毒感染占69.2%、经性接触传播占19.3%、供血和使用血液/血液制品感染占3.3%、母婴传播占0.8%、不详占7.7%).然而, 在西双版纳州筛查中发现了较海南省高20倍的检出率: 在25 390受检人中,共检出HIV阳性感染者501例(2%)并以异性性传播为主(经异性性接触传播占77.3%、经共用注射器吸毒感染占21.1%、经同性性接触传播占0.4%、母婴传播占1.2%).在海南省抽样的83人中,以CRF01-_AE重组亚型(70人, 84.3%)为主要病毒亚型, 其他病毒亚型包括B'亚型(8人)、C亚型(2人)、CRF08-BC重组亚型(1人)、B亚型(1人)和1个未报道过的CRF01-AE/B'重组亚型.同样, 在版纳抽样的44人中,也以CRF01-AE重组亚型(27人, 61.3%)为主要病毒亚型, 其他病毒亚型包括CRF08-BC重组亚型(15人)、G亚型(1人)、和1个未报道过的B/C重组亚型.在海南省抽样中有66人 (79.5%)分布于4个大小不同的传播群,传播群1(59人)较大(奠基效应),属于CRF01-AE重组亚型,传播群2、3、4 则较小,分别为3、2、2人,分别属于CRF01-AE重组亚型、C亚型和B'亚型.相反, 在版纳抽样中有18人 (40.9%)分布于8个较小的传播群(每群平均含2.25感染个体).在海南省抽样中怀疑的6对异性性接触的传播链中,经系统进化分析方法确认了其中的4对,2对被拒绝.在版纳抽样中怀疑的8对异性性接触的传播链中,经系统进化分析方法确认了其中的5对,2对被拒绝,1对无法分析,此外还新发现了3对异性性接触传播群.结论 HIV-1感染者的分子流行病学的追踪和分析对于追溯艾滋病流行的源头和地区性预防策略的制定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在深圳发现的一例gag和env基因片段亚型不一致的HIV感染者样本进行近全长基因组扩增和序列分析,以了解其重组特征并分析可能的来源。方法利用近末端稀释法分两段扩增病毒近全长基因组并测定序列,使用Sim Plot 3.5软件分析全长基因组序列中的重组断点,并采用分片段构建进化树的方法确认重组断点。对长度超过300 bp的片段与相应亚型的全部近全长基因组序列构建进化树,分析亲本毒株可能的来源。结果经扩增测序获得1条长度为8 975 bp的HIV-1近全长基因组序列。断点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由CRF01_AE和CRF07_BC重组而成,重组断点相应于HXB2的位置分别为1 185、1 817、8 782、9 043和9 216,其中片段Ⅰ、Ⅲ、Ⅴ来源于CRF01_AE毒株,片段Ⅱ、Ⅳ、Ⅵ来源于CRF07_BC毒株。亲本毒株来源分析表明,与片段Ⅱ成簇的CRF07_BC序列主要来自北方男男同性传播人群,Bootstrap值为74%,片段Ⅲ与CRF01_AE的簇5病毒成簇,其中多数序列来自北方男男同性传播人群,Bootstrap值为100%。结论本文获得了一株CRF01_AE和CRF07_BC重组形成的独特型重组病毒,其亲本病毒与我国北方男男同性恋人群流行的毒株同源,有可能来源于深圳本地性传播人群中流行的病毒。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流行于柳州市吸毒者艾滋病病毒HIV-1毒株的亚型及各种亚型的分布特点.方法 对34例HIV感染者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外周静脉防凝血,提取前病毒DNA进行体外扩增,获得包膜蛋白(env)、核心蛋白(gag)、tat区基因的核酸片段,并对各基因区核苷酸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 发现在所有目标人群中共存在B、C 2种亚型以及CRF07-BC(44.12%)和CRF01AE(55.88%)2种重组毒株.结论 柳州市HIV-1亚型以B、C为主,重组毒株以CRF07-BC和CRF01-AE几乎各占一半,柳州市HIV-1亚型比较单一,控制柳州市HIV-1亚型的多样性,做好防艾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在江苏省的亚型分布特点,初步探讨传播途径与病毒亚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6年新发现HIV-1者的流行病学资料;用EDTA-K3抗凝的全血,提取病毒RNA,用逆转录巢式PCR扩增env基因的C2-V3区和gag基因.先用ClustalX对所得序列和参考株序列进行比对,然后用MEGA3.1构建进化树和亚型分析.结果:江苏省共发现CRF01_AE、CRF07_BC、CRF08_BC、B、C、CRF02_AG、A1 7种亚型,其中主要流行的亚型是CRF01_AE,占31.6%(24/76);其次为CRF07_BC,占25%(19/76);B亚型占19.7%(15/76).在异性性传播途径中,共发现CRF07_BC、B、CRF01_AE、C、CRF08_BC5种亚型,其中CRF07_BC、B、CRF01_AE分别占32.6%、23.3%、20.9%.在同性性传播途径中,共存在CRF01_AE、CRF07_BC、B、CRF08_BC 4种亚型,主要流行株均为CRF01_AE,占63.6%.在静脉吸毒者中,共发现CRF07_BC、B、CRF01_AE、A1、CRF02_AG 5种亚型,CRF01_AE是该类人群的主要流行株,占58.4%.结论:流行于江苏省的HIV-1亚型种类较多;除CRF02_AG和A1亚型外,其余5种亚型均存在于性传播途径中;经性传播途径感染HIV-1可能是我省HIV-1亚型日趋复杂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北京市部分男男同性恋(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HIV-1的分子流行情况,监测该地区人群HIV毒株的最新流行情况。方法提取17例男男同性恋者HIV-1抗体阳性样本全血基因组DNA,直接进行巢式PCR扩增HIVenv基因C2-V5区及gag基因P17-P24区,对PCR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确定基因亚型。结果17例患者中,共存在CRF01-AE、B亚型和CRF07-BC3种亚型,其中CRF01-AE9例(52.94%),B亚型5例(29.41%),CRF07-BC3例(17.65%)。结论小样本量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北京地区部分男男同性恋人群中主要存在CRF01-AE、B和CRF07-BC3种亚型;CRF01-AE已取代B亚型而成为北京市MSM人群中HIV主要流行亚型,CRF07-BC重组亚型在北京市MSM人群中增长迅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15年江苏省的免疫缺陷病毒(HIV)耐药株传播水平和亚型分布?方法:采用WHO的截断序贯抽样法,在江苏省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疫情主要发生地南京采集47例当年新报告25岁以下HIV感染者血样,提取病毒RNA,采用RT-PCR和巢式PCR扩增HIV-1 pol区片段,并进行传播型耐药基因型分析?结果:2015年调查对象的序列成功获得率为100%(47/47),亚型以CRF01_AE亚型为主(59.6%),其次依次为CRF07_BC(25.5%)?C亚型(6.4%例)和B亚型(2.1%),并在亚型分析中发现3例URFs?江苏省HIV耐药传播水平为低流行,47份样本中发现1份样本存在传播型耐药位点突变,为蛋白酶区耐药位点突变(M46I)?该例耐药个体感染途径为同性传播,亚型为CRF01_AE?此次抽样调查发现学生所占比例最大,为46.8%(22/47),已超过商业服务人员29.8%(14/47)的比例?传播途径除1例异性传播外,其余均为同性传播?结论:江苏省首次发现传播型耐药1例,说明耐药株已开始传播?虽仍为低流行,但应密切关注耐药株传播水平的趋势变化?学生逐渐成为25岁以下感染者的主要群体,扩大对该人群的检测咨询干预工作应成为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重点?对男男性行为做好预防措施,是控制耐药株传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江苏省无锡市2014年和2016年调查随访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人群病毒亚型及耐药的变化特征。方法:以2014年无锡市HIV/AIDS未接受抗病毒治疗人群为研究对象,开展HIV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随访研究。收集感染者的基本信息,并从其血液样本中提取DNA,通过巢式?PCR扩增HIV的pol、env和gag 3个基因片段并测序,综合判断感染者的HIV基因型。将pol序列提交至HIV耐药数据库进行耐药突变位点分析。2016年随访相同人群并筛选出接受抗病毒治疗人群,再次检测HIV亚型和耐药突变情况,分析两年间亚型及耐药变化情况。结果:共整理收集HIV/AIDS者117例,检测234例样本,检出CRF01_AE、CRF07_BC、B、CRF67_01B、CRF08_BC、CRF55_01B和CRF68_01B 7种HIV?1亚型和6种独特重组型。2014年原发性耐药率为4.95%,2016年获得性耐药率为5.75%。5例感染者耐药情况发生变化,其中1例亚型发生变异。结论:无锡市HIV/AIDS人群HIV?1亚型多样且复杂,亚型及耐药变化大,应继续加强对亚型及耐药突变监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梅州市艾滋病流行和防治现状,探讨对策。方法对1992~2005年梅州市艾滋病监测结果和防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自1992年发现首例HIV感染者,至2005年底累计报告HIV感染者29例,死亡17例。感染者主要以男性(79.31%)、20~49年青壮年(75.86%)为主;以性传播为主,占62.07%;血液传播占13.79%,母婴传播占3.45%。结论梅州市艾滋病预防控制进入关键时期。今后应继续加强艾滋病监测和预防控制网络建设,实施以宣传教育为主的艾滋病综合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刘成宗 《中外医疗》2012,31(25):9-10
目的了解分析沂南县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与趋势,为加强重点人群的防制、制定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11年沂南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数据库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沂南县累计报告确认HIV感染者17例,其中AIDS现症患者1例,报告死亡3例,男女性比值是2:4;主要集中在28~46岁年龄段的青壮年,占全部病例的94%;而性传播比例为著。结论 HIV/AIDS的传播途径正在发生变化,提示对高危人群应采取措施加大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的力度,控制艾滋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2014—2018年广西梧州市老年人HIV/AIDS病例数据,为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和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数据为基础,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梧州市2014—2018年老年人HIV/AIDS病例报告特征。结果 梧州市2014—2018年新发现的老年HIV/AIDS报告病例737例,占新报告总病例数的48.01%(737/1 535)。男性病例547例,占74.22%(547/737);女性病例190例,占25.78%(190/737)。年龄主要集中在50~69岁,占88.33%(651/737),男性病例年龄最大的83岁,女性病例年龄最大的81岁。婚姻状况以已婚有配偶为主,占62.28%(459/737),其次是离婚或丧偶,占27.68%(204/737)。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3.58%(616/737)。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占91.99%(678/737)。病例样本来源以医疗机构检测为主,占71.10%(524/737),其次是自愿咨询检测,占18.18%(134/737)。97.70%(720/737)老年人HIV/AIDS病例的感染途径为异性传播。有非婚性接触史的病例占84.94%(626/737),有男男性行为接触史的病例占1.76%(13/737)。结论 预防艾滋病在老年人群体中传播,应将性健康教育作为服务老年人群体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岗区新增确证≥50岁老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艾滋病病人(AIDS)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状况,为制定老年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对龙岗区2016—2019年新报告≥50岁老年HIV/AIDS开展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对随机选取的血清样本提取病毒RNA,采用巢式RT-PCR法扩增HIV-1 pol区基因片段并测序,以邻接法(Neighbor-Joining method, NJ)构建系统进化树确定基因亚型,并将测序结果上传至美国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进行耐药分析。结果 龙岗区 2016—2019年新报告≥50岁HIV/AIDS数253例,2016—2018年各年≥50岁病例构成比分别为14.41%、17.34%、18.41,呈上升趋势。男性占比最高(77.47%,196/253),外省户籍居多(71.54%,181/253),传播途径以非婚异性传播为主(75.10%,190/253)。对扩增成功的48份pol基因序列分析共发现CRF01_AE、CRF07_BC、CRF55_01B、B及G 5种基因亚型,以CRF01_AE和CRF07_BC为优势亚型;4例感染者携带耐药突变位点,总耐药率为8.33%,8例感染者具有潜在耐药突变位点,。结论 深圳市龙岗区新增确证老年HIV/AIDS患者的原发性耐药率处于中度流行水平,且潜在耐药突变较高,有必要加强HIV耐药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1998-2008年荔浦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和艾滋病患者(AIDs)流行特征,探讨流行因素,为制定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提供的1998—2008年艾滋病疫情资料及荔浦县历年来艾滋病监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998~2008年荔浦县共报告HIV/AIDS346例,其中HIV246例。AIDS100例,HIV/AIDS死亡105例。20-50岁病例占72.25%,男女性别比为2.8:1,异性传播占43.93%,注射毒品占18.8%,职业分布以农民多见,占48.84%。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2005—2008年占91.91%,自愿咨询检测及吸毒人员监测HIV感染率达11%以上。结论目前荔浦县艾滋病的流行形势非常严峻,性传播逐步成为主要传播途径,必须加大防制力度,阻止艾滋病进一步扩大和蔓延。  相似文献   

16.
周云娇  徐建人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4):405-405,434
目的分析临海市1998~2008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临海市1998~2008年HIV/AIDS流行病学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998~2008年报告的56例HIV/AIDS中,本地户籍占71.4%,男女性别比为1.54:1,18~40岁病例占83.9%,性传播占75%,职业分布农民、商业服务、待业占67.9%。结论临海市HIV/AIDS报告疫情呈快速上升趋势,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已有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趋势。需进一步完善VCT门诊建设,推广HIV初筛实验室,扩大筛查范围,加强目标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和高危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郧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HIV/AIDS)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郧县艾滋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2-2011年郧县共报告HIV/AIDS 26例,其中2011年报告8例占30.77%(8/26);农村地区分布较多为22例占84.62%(22/26);以青壮年为主,21~40岁年龄组占69.23%(18/26);职业分布以农民工(占53.85%)和商业服务(占23.09%)为主;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25例占96.15%(25/26),其中异性传播17例占68.00%(17/25),而经配偶感染3例占17.65%(3/17);男男同性感染8例,占32.00%(8/25);性传播中外地经性传播22例占88.00%(22/25)。结论应重点加大外出务工人员的健康教育和主动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迪庆州艾滋病流行特征,探讨有效的防治模式.方法对1997~2008年迪庆州艾滋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7年至2008年迪庆州累计报告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143例,死亡7例,男女比例为1:0.79,年龄最小18岁,最大的75岁,20~49岁的青壮年占75.22%,职业以农民和无业人员为主,已婚的占44.75%,传播途径以静脉注射吸毒为主.结论迪庆州HIV/AIDS逐年上升,已进入快速高峰期,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岗区新增确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艾滋病病人(AIDS)的流行病学特征、HIV-1亚型分布及耐药株流行状况,为当地的艾滋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深圳市龙岗区2016-2019年新报告HIV/AIDS病例开展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按年分层随机抽取432例HIV/AIDS患者血清并提取病毒RNA,...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河南省宝丰县艾滋病流行现状,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下载2000~2013年宝丰县各种途径发现并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PLWHA)个案及随访资料,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宝丰县2000~2013年报告PLWHA 171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25例,死亡66例,各乡镇均有病例发生。男女之比为1.71:1。20~49岁青壮年占77.2%。农民占80.7%。性传播占55.6%,且从2004年起逐年上升,2010~2013年性传播比例均在70%以上。血液传播占36.8%,2001~2011年血液传播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2012和2013年连续两年无血液传播病例发生。感染途径由以血液传播为主转变为以性接触感染为主。母婴传播占4.7%。通过检测咨询发现病例67人,占39.2%,其他就诊者检测发现病例40例,占23.4%。结论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落实母婴传播阻断措施。检测咨询和门诊筛查是发现PLWHA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