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曾伟杰  陈灿  黄石安 《医学综述》2008,14(3):332-334
血管纤维化,作为高血压与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表现在过量的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导致血管管腔直径缩小及动脉管壁增厚。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细胞外基质调节因子,参与了包括高血压、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过程。TGF-β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关系密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作为TGF-β下游因子参与了其介导的纤维化。AngⅡ及CTGF阻断剂显示出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深入了解TGF-β及信号转导在血管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有望提供新的防治血管纤维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一种能够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及细胞外基质生成的生长因子。血管重塑是很多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共同病理过程,TGF-β能够诱导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增生及其向肌成纤维细胞的表型转化,在血管损伤部位促进血管重塑等一系列改变。Smad蛋白参与TGF-β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过与不同蛋白相结合形成复合体,调控TGF-β靶基因的表达,从而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本文就TGF-β对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和表型转化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郭思恩  覃晓 《医学综述》2005,11(11):981-983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是由大量结构相关的多肽生长因子组成,其形式多样,功能广泛,通过细胞表面的受体信号转导途径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同时参与细胞黏附及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储存,并与许多疾病的发生相关联。下肢静脉曲张是外科常见病,  相似文献   

4.
转化生长因子β对肿瘤免疫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佳  韦敏怡 《医学综述》2008,14(3):350-352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具有调节细胞生长、分化,调控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外基质合成和血管的新生,抑制机体免疫反应等多种生物学功能,与良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近年来研究表明,TGF-β是一种很强的免疫抑制因子,可通过抑制机体免疫系统杀伤肿瘤细胞,促进肿瘤的生长、侵袭及转移,本文就TGF-β对肿瘤免疫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贾杰  梁永红 《医学综述》2008,14(21):3225-3226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一类对细胞的生长、分化、细胞外基质的聚集和免疫反应有着广泛潜在影响的多功能肽类生长因子。肝纤维化是多种肝病共有的组织改变,其发生的关键是肝星形细胞的激活以及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在这一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就是TGF-β。本文就TGF-β与肝纤维化的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TGF-β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发现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多种致病因子作用的最终途径,它通过促进系膜细胞、小管细胞肥大,促进细胞外基质的产生,抑制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就TGF-β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各种可能活化途径及抗TGF-β活性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一种几乎所有细胞都分泌的潜在生长调节蛋白,是一类多功能的调节细胞生长、分化的细胞因子,参与体内多种病理和生理过程,可调节免疫、促进细胞外基质的形成、刺激血管生长从而在创伤修复、细胞凋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研究发现,转化生长因子β家族的主要成员TGF-β1在许多急、慢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疾病(如脑卒中、Alzheimer’s disease等)中发生改变,在各种类型的脑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周细胞在创面修复肉芽组织血管生成过程中出现、分布规律与意义.方法 采用常规免疫组化、双重免疫组化染色,电镜技术及形态定量分析方法观测小鼠皮肤全层切割伤模型(1~9 d),特别是早期1、3、5、7 d创面修复肉芽组织内血管生成过程中,周细胞的出现、分布规律.离体采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分化的周细胞前体细胞10T1/2模型,观察其在细胞外基质胶立体培养的变化.结果 周细胞可见于肉芽组织血管生成早期(1~7 d),且周细胞阳性染色的细胞数较内皮细胞多.肉芽组织内毛细血管和周细胞的数量在伤后持续增加,直到伤后5 d达峰值.周细胞在肉芽组织中还可形成条索状、腔样结构;离体培养的周细胞在细胞外基质胶内能够形成管腔样结构.结论 周细胞参与了肉芽组织早期血管生成过程并可形成腔样结构,可能在血管生成中具有主导或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阿魏酸哌嗪(PF)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下肾小球系膜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细胞外基质成分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将体外培养正常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分为正常对照组、TGF-β1刺激组、TGF-β1加50、100、200 ng/mL PF干预组.分别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各组细胞CTGF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细胞CTGF mRNA表达量,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Ⅰ型胶原(Col Ⅰ)、纤维连接蛋白(FN)的含量.结果 CTGF蛋白及mRNA、细胞上清Col Ⅰ、FN表达量在TGF-β1组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阿魏酸哌嗪组上述指标均低于TGF-β1组(P<0.05).结论 阿魏酸哌嗪能抑制TGF-β1诱导下肾小球细胞外基质(ECM)的合成.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系膜细胞上CTGF的表达量及功能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转化生长因子-β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红飞 《医学综述》2006,12(19):1158-1160
肝纤维化是以包括胶原在内的细胞外基质(ECM)的过度积聚,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肝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参与活化肝星状细胞(HSC),调节ECM的合成和降解等多种功能。本文就TGF-β与肝纤维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述,为预防肝纤维化提供一些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组织中的表达,初步探讨这两种细胞因子对血管瘤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二步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17例血管瘤和10例血管畸形组织中VEGF和TGF-β.结果:VEGF和TGF-β在血管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血管畸形组,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且VEGF和TGF-β在血管瘤中主要表达于内皮细胞上,而在血管畸形中仅表达于平滑肌细胞上.结论:VEGF和TGF-β在增殖期血管瘤内皮细胞中高表达,提示它们可能与血管瘤的发生、发展和退化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ALK-1-TGF-β-ALK-5:平衡与混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β-转化生长因子(TGF-β)是多效能生长因子,控制多种细胞的增殖、分化、迁徙,可刺激细胞外基质的分泌,促进血管生成,在创伤修复中发挥作用。在不同条件下,TGF-β产生截然相反的作用:体外实验条件下TGF-β能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而在体内它能诱导血管生成。由于它具有作用双向性的特点,有关它的生物性能和作用机理,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TGF-β1基因作用于平滑肌细胞从而促进内皮细胞黏附的作用.方法 用单价阳离子脂质体转染试剂DOTAP转染pMAMneo TGF-β1于原代培养的平滑肌细胞,经G418筛选.检测转染pMAMneo TGF-β1和转染pMAMneo的平滑肌细胞黏附内皮细胞的情况.结果 经G418筛选,转染pMAMneo TGF-β1组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因在平滑肌细胞得到有效表达,内皮黏附实验表明转染pMAMneo TGF-β1组平滑肌细胞表面有大量内皮细胞黏附[(32±2)/高倍视野],而对照组平滑肌细胞仅有少量内皮细胞黏附[(11±1)/高倍视野],其与转染pMAMneo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 TGF-β1基因能有效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从而促进内皮细胞黏附,在血管再生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作用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的变化,同时探讨两者对基质金属蛋白酶-2活性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经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处理0 min、20 min和6h后进行如下检测:利用明胶SDS-PAGE酶谱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2活性;基因芯片和RT-PCR技术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的变化.结果 明胶酶谱测定表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显著提高血管平滑肌细胞分泌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活性;基因芯片和RT-PCR结果显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有明显的诱导作用,作用20 min和6h后的表达是对照组(0min)的1.86倍和2.93倍(P<0.05);同样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显著增强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的表达,作用20 min和6h后的基因表达是对照组(0 min)的1.35倍和1.82倍(P<0.05).结论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显著增强了血管平滑肌细胞对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的表达,同时两者的协调作用使MMP-2的活性呈明显的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TGF-β1基因作用于平滑肌细胞从而促进内皮细胞黏附的作用。方法用单价阳离子脂质体转染试剂DOTAP转染pMAMneo TGF-β1于原代培养的平滑肌细胞,经G418筛选。检测转染pMAMneo TGF-β1和转染pMAMneo的平滑肌细胞黏附内皮细胞的情况。结果经G418筛选,转染pMAMneo TGF-β1组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因在平滑肌细胞得到有效表达,内皮黏附实验表明转染pMAMneo TGF-β1组平滑肌细胞表面有大量内皮细胞黏附[(32±2)/高倍视野],而对照组平滑肌细胞仅有少量内皮细胞黏附[(11±1)/高倍视野],其与转染pMAMneo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 TGF-β1基因能有效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从而促进内皮细胞黏附,在血管再生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有些学者通过对肝纤维化发生机理的研究发现,肝星状细胞(HSC)的激活是肝纤维化发生的中心环节,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能刺激成纤维细胞、神经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分裂增殖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一组新近发现的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的超家族,这一家族除TGF-β外,还有活化素、抑制素等。现就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HSC的PDGF和TGF-β的信号通路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β-转化生长因子(TGF-β)是多效能生长因子[1-3],控制多种细胞的增殖、分化、迁徙,可刺激细胞外基质的分泌,促进血管生成,在创伤修复中发挥作用.在不同条件下,TGF-β产生截然相反的作用:体外实验条件下TGF-β能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而在体内它能诱导血管生成.由于它具有作用双向性的特点,有关它的生物性能和作用机理,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8.
益气化瘀法对大鼠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法对大鼠系膜细胞(GMCs)增殖及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方法:用MTT法检测细胞增生,ELISA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细胞外基质Ⅳ型胶原(Col-Ⅳ)、纤维连接蛋白(FN).结果:黄芪组、水蛭组和黄芪 水蛭组均可降低血清TGF-β1、Col-Ⅳ和FN的含量;其中以黄芪 水蛭组最明显,水蛭组次之,均强于黄芪组.结论:益气化瘀法可以抑制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分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血管化的主要方案是先生成血管组成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周细胞),然后将这些细胞构建成血管结构.由于受体自身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稀缺性和异质性,限制了其在血管组织工程学中的广泛运用.因此,本研究对于人乳牙牙髓干细胞(SHED)是否能够诱导分化成为功能性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进行了相关方面的研究.方法 利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作为刺激因子,诱导SHED分化为vSMCs.完成诱导后,通过RT-PCR、流式细胞术分析、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基因和特异性蛋白表达情况.此外,借助Matrigel血管生成功能实验来验证SHED来源的vSMCs是否能行使平滑肌细胞的功能.结果 通过分析平滑肌细胞特定标志物(如a-SMA、SM22a、 Calponin和SM-MHC)的表达,证实了 TGF-β1可以诱导 SHED分化为vSMCs,且流式细胞术证实分化的效率处于较高的水平,其标志物表达比例高达α-SMA 86. 1%,SM22α 93. 9%, Calponin 56. 8%,SM-MHC 88. 2%.体外 Matrigel 血管生成功能实验表明,由SHED诱导分化的vSMCs在稳定由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所形成的血管结构中发挥着与原代 vSMCs相似的作用.结论 在血管组织工程中,SHED可以成功地诱导为vSMCs,能够成为血管组织工程中一种有前景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利用脂肪干细胞在生物反应器内构建组织工程血管平滑肌层的可行性.方法 用抽吸的脂肪获取脂肪干细胞,在生长因子TGF-β1和BMP4作用下诱导成平滑肌细胞,然后将诱导的平滑肌细胞接种于生物材料PGA上形成细胞-材料复合物,将该复合物置于生物反应器内进行培养,在模拟胚胎发育血流动力学的刺激下(搏动频率75次/min,扩展量<5%)构建小口径的血管平滑肌组织.培养8周后,取材做组织学和生物力学检测并与正常血管对比.结果 脂肪干细胞在TGF-β1和BMP4的诱导下,细胞具有平滑肌细胞特有的"波峰-波谷"样生长特点,并表达平滑肌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α-SMA、SM22α、calponin、SM-MHC;反应器内培养8周后,构建管样组织胶原分泌旺盛,具有一定的力学强度和弹性.结论 利用脂肪干细胞可在体外生物反应器内构建组织工程化小口径血管,为临床上小血管病变的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