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郑加嘉  林英  黄清松  吴蔓 《中国药师》2011,14(6):831-833
目的:探讨茵栀黄注射液对刀豆素A(ConA)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刀豆素蛋白诱导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和总胆红素(TBIL)含量,测定肝脏指数,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茵栀黄注射液各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ALT、AST活性;明显改善肝细胞组织坏死损伤;其中高、中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肝脏指数。结论:茵栀黄注射液对ConA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唐玲  金梅  向萍  沈正泽 《中国药房》2011,(21):1940-1942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异烟肼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NIH雄性小鼠3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异烟肼组(180mg·kg-1)、联苯双酯组(异烟肼180mg·kg-1+联苯双酯150mg·kg-1)及小檗碱高、中、低剂量组(异烟肼180mg·kg-1+小檗碱100、50、25mg·kg-1),每日给药1次,连续5d。末次灌胃18h后处死小鼠,计算肝体指数,检测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及促炎因子白介素-6(IL-6)和抑炎因子IL-10含量,肝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与异烟肼组比较,小檗碱中、高剂量组肝体指数、AST、ALT、MDA、IL-6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IL-10、SOD和GSH-Px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小檗碱可减轻异烟肼引起的肝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虫草多糖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序贯注射卡介苗(BCG)和酯多糖(LPS),诱导小鼠产生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在造模过程中,小鼠每日ig 125、250、500 mg·kg-1虫草多糖,共12 d.比色法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含量,TBA法和NBT法测定肝匀浆中超氧歧化酶(SOD)的活力以及丙二醛(MDA)的浓度.结果 ig 125、250、500 mg·kg-1虫草多糖后,可明显降低模型小鼠血清中升高的ALT、AST的水平,抑制肝匀浆中上升的MDA水平和升高过低的SOD活性.显著降低肝脏中TNF-α和IL-1的含量.结论 虫草多糖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大庆  吴明均 《中国药房》2009,(21):1618-1619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昆明种小鼠,均分为6组,即正常、模型、联苯双酯和小檗碱高、中、低剂量(40、20、10mg.kg-1)组。连续灌胃给药5d后腹腔注射0.1%CCl4(10mL.kg-1)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测定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肝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小檗碱各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P<0.05或P<0.01),升高小鼠肝脏SOD活性(P<0.05或P<0.01),降低肝脏MDA含量(P<0.05或P<0.01)。结论:小檗碱对CCl4所致的小鼠急性肝脏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提高小鼠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 探讨茵栀黄口服液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大鼠肝脏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取妊娠期大鼠48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茵栀黄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从妊娠期第12天开始肌内注射苯甲酸雌二醇2.5 mg·kg-1·d-1,连续1周,同时按剂量灌胃给药。检测大鼠血清谷胱甘肽 S转移酶(G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并比较各组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茵栀黄口服液高、中、低剂量均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GST、AST、ALT水平(P<0.01或0.05);并可显著缓解大鼠胆汁淤积状态下的肝损伤。结论: 茵栀黄口服液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所导致的肝损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空心莲子草醇提物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空心莲子草醇提物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影响。方法:采用卡介苗(BCG)和脂多糖(LPS)联合诱发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动物模型,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取肝脏在光镜下观察其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模型组小鼠血清MDA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OD活力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ALT、AST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表明造模成功。空心莲子草醇提物高、中剂量组较模型组血清MDA含量低(P<0.01,P<0.05),SOD活力升高(P<0.01),ALT、AST活性降低(P<0.01)。低剂量组ALT、AST活性降低,MDA含量低于模型组,SOD活力高于模型组,但无统计学意义。光镜下可见,空心莲子草醇提物组与模型组相比,肝损伤明显减轻。结论:空心莲子草醇提物对免疫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黄精提取物对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光海  王盟  刘亚楠 《医药导报》2013,32(5):593-595
目的研究黄精提取物对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四氯化碳致肝损伤模型,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学变化。结果黄精提取物各剂量组小鼠ALT、AST活性均降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精提取物高、中剂量组小鼠肝组织SOD活性升高,MDA活性降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精提取物可以降低肝损伤小鼠ALT、AST及MDA活性,提高肝脏SOD活性,对急性肝损伤小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畲药山里黄根水提物对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BCG)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山里黄根高、中、低剂量组和联苯双酯组。小鼠尾静脉注射BCG和LPS诱导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正常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小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2、IL-4、IL-10和TNF-γ的含量。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的病理改变。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山里黄根水提物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ALT、AST的活性(P<0.05),显著升高炎性因子IL-2与IL-10水平(P<0.05),显著降低炎性因子IL-4与TNF-γ水平(P<0.05)。与模型组相比,山里黄根水提物组小鼠肝组织炎症细胞浸润、水肿、坏死结构和免疫复合沉淀物均明显减轻。结论 山里黄根水提物对BCG联合LPS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陶玉峰 《中国药房》2012,(19):1747-1748
目的:研究水飞蓟醇提物对CCl4致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等容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等容生理盐水)、益肝灵(95.2mg·kg-1)和水飞蓟醇提物高、中、低剂量(200、100、50mg·kg-1)组。皮下注射25%CCl4的植物油溶液(0.2mL·100g-1)以复制肝损伤模型大鼠。测定肝脏指数、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水飞蓟醇提物高、中剂量组肝脏指数显著降低(P<0.01或P<0.05);水飞蓟高、中、低剂量组AST、ALT活性显著减少(P<0.01);水飞蓟高、中、低剂量组SOD活性显著增强,MDA含量显著减少(P<0.01或P<0.05)。结论:水飞蓟醇提物可改善大鼠受损肝脏情况,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肝功能,提高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老鹳草提取物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卡介苗(BCG)+脂多糖(LPS)、刀豆蛋白A(ConA)诱导建立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灌胃给予老鹳草提取物(100,200,400mg.kg-1),观察小鼠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及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变化;检测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进行肝脏病理组织检查。结果:不同剂量老鹳草提取物均可明显降低小鼠血清中AST,ALT活性及肝组织匀浆MDA含量(P<0.05或0.01),并能使降低的SOD活性升高;中、高剂量老鹳草提取物(200,400 mg.kg-1)可不同程度降低血清中IFN-γ和IL-4含量及LDH活性(P<0.05)。不同剂量老鹳草提取物可使血清蛋白含量维持正常比例,肝组织损伤均有不同程度减轻。结论:老鹳草提取物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小鼠CCl4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清开灵注射液对CCl4诱导升高的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影响,及对肝脏病理损伤的保护作用;测定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ALT和AST均显著升高(P<0.01),MDA明显增加(P<0.01),SOD显著降低(P<0.01),组织病理损伤明显.与模型组比较,清开灵注射液中剂量组(10 ml·kg^-1)和高剂量组(20 ml·kg^-1)均能显著降低肝损伤小鼠的ALT和AST(P <0.05 或0.01),并明显减轻了肝脏组织的病理损伤.清开灵注射液低剂量组(5 ml· kg^-1)、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MDA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O.05或0.01),SOD水平则显著升高(P<0.05或0.01).结论:清开灵注射液对小鼠CCl4致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芹菜根提取物对D-氨基半乳糖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5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等容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等容生理盐水)、联苯双酯(0.2mg.kg-1)和芹菜根提取物高、低剂量(3、1.5g.kg-1)组。ig给药,每天1次,连续7d。ig结束,除正常对照组ip等容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ipD-氨基半乳糖(0.5mg.kg-1)。测定大鼠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芹菜根提取物能显著降低半乳糖所致大鼠血清AST、ALT活性及肝组织MDA含量的升高,并升高肝组织SOD的活性。结论:芹菜根提取物对D-氨基半乳糖所致的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蒙药地格达-4对四氯化碳(CCl4)致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按3mL·kg-1腹部皮下注射40%CCl4橄榄油溶液,每周2次,持续1月复制肝损伤模型。实验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模型、联苯双酯(0.075g·kg-1)和地格达-4高、中、低剂量(1.5、0.75、0.38g·kg-1)组。给药40d后测定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的活性,总胆红素(TBIL)的含量,肝脏指数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丙二醛(MDA)的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并对肝组织做病理学检测。结果:地格达-4能显著降低血清中AST、ALT活性及肝脏指数(P<0.05),降低TBIL、ALP、GGT含量;升高肝组织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和CAT、GSH-PX、T-AOC活性;减轻肝组织变性、坏死等病理改变。结论:地格达-4对CCl4所致大鼠肝损伤具有保肝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4.
芒果苷滴丸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小鸥  陈壮  邓家刚 《中国药师》2009,12(9):1184-1187
目的:研究芒果苷滴丸(MDP)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MDP对小鼠灌胃给药,对MDP进行最大耐受量(MTD)测定;采用四氯化碳(CCl4)、D-氨基半乳糖盐酸盐(D—GaIN)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卡介苗(BCG)加脂多糖(LPS)联合诱导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和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对肝脏组织作病理切片法检查。结果:①以MDP对小鼠灌胃给药,其MTD为180g·kg^-1,相当于原药材36g·kg^-1。②MDP能显著降低急性、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AST含量(P〈0.01),能降低急性肝损伤小鼠肝匀浆MDA含量(P〈0.01),升高肝匀浆SOD、GSH—PX活性(P〈0.01),病理结果表明MDP能减轻免疫性小鼠肝损伤的肝损伤程度。结论:MDP对急性、免疫性肝损伤小鼠具有显著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徐明  孙申  张洋 《中国药房》2010,(45):4240-4242
目的:观察维生素C(VC)和维生素E(VE)单用及联用对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大鼠的预防性保护作用。方法:取6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VC组(150mg·kg-1)、VE组(250mg·kg-1)和同剂量联合用药组(VC+VE组),除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外,其余各组连续灌胃56°白酒建立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同时给予相应药物,每天1次,6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肝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中Ⅰ和Ⅲ型胶原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VC组、VE组、VC+VE组ALT和AST活性、MDA含量、Ⅰ和Ⅲ型胶原表达均显著性降低(P<0.05),SOD活性显著性升高(P<0.05),肝脏炎症反应和纤维化明显减轻,且单用组和联用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VC和VE可能通过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过程对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大鼠发挥预防性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杨光义  王刚  叶方  孙荣进 《中国药师》2011,14(12):1719-1721
目的:研究八角莲对大鼠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dimutase,SOD)、丙二醛(MDA)、大鼠活性氧簇(ROS)、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探讨八角莲致大鼠肝脏损害的毒性机制.方法:分别给予SD大鼠八角莲水提液与醇提液连续灌胃3d后,取正常组及八角莲给药组(3.50和2.96 g·kg-1)大鼠肝组织,制成10%肝匀浆,按试剂盒方法测定肝组织中SOD、MDA、ROS活性和AL、AST、γ-GT含量,计算SOD/MDA;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大鼠肝组织TNF-α、IL-6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八角莲水提组与醇提组大鼠肝组织SOD下降,MDA上升,SOD/MDA下降,ROS值上升(P <0.05);ALT、AST、γ-GT、TNF-α、IL-6含量升高(P<0.05).结论:大鼠灌胃给予八角莲后,可对肝脏产生明显的毒性,其机制可能与影响自由基及炎症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7.
穿心莲内酯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穿心莲内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防治作用。方法SD大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异甘草酸镁组(Magnesium isoglycyrrhizinate,MgIG)(10mg·kg^-1)及穿心莲内酯组(andrographolide,AGH)(100mg·kg^-1)。除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每天上午给予脂肪乳剂灌胃;每天下午除给生理盐水外,其它组分别腹腔注射相应药物。3周后处死动物,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肝匀浆TG、TC、MDA、SOD,并行肝脏病理学检查。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NASH,MgIG组及AGH组血清和肝脏TG、MDA、TNF—α均显著降低,肝组织SOD活性明显降低;肝脂肪变性和炎症程度明显减轻。结论穿心莲内酯对脂肪乳剂诱导的NASH大鼠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MF)对去势雌性大鼠血清性激素和瘦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取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假手术组(NS5mL·kg-1·d-1,NS组)、单纯去势模型组(NS5mL·kg-1·d-1,去势组)、去势+MF低、高剂量组(MF135、270mg·kg-1·d-1,MF低、MF高组)。除NS组进行假手术外,其余各组手术去势,再连续灌胃给药30d,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大鼠血清雌二醇、孕酮、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和瘦素的含量。结果:与NS组比较,去势大鼠血清雌二醇、孕酮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而LH、FSH和瘦素含量则显著升高(P<0.01)。与去势组比较,MF低、MF高组血清LH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MF高组瘦素含量明显降低(P<0.05),雌二醇、孕酮含量则显著升高(P<0.05);但MF对FSH含量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MF可显著改善去势雌性大鼠性激素的分泌,降低血清瘦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张小华 《中国药房》2011,(17):1560-1561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慢性肝损伤模型小鼠的肝保护作用及内毒素(Lps)刺激引起肝脏枯否细胞(KCs)分泌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取小鼠36只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饮食)、模型组(高脂饮食)、药物组(高脂饮食,0.5%白藜芦醇10mL·kg-1)、阳性对照组(高脂饮食,联苯双酯150mg·kg-1),每隔1日灌胃给药1次,10周后每组抽取7只小鼠,腹主动脉采血测定血浆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细胞介素-6(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离培养肝脏KCs,检测在Lps刺激下KCs上清液中IL-6、IL-10、TNF-α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和阳性对照组小鼠血浆中ALT、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IL-10、TNF-α无明显变化;小鼠肝脏KCs上清液中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白藜芦醇可能通过降低KCs对促炎因子(IL-6、TNF-α)的表达,提高KCs对抑炎因子(IL-10)的表达,来实现其肝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