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并发前置胎盘对孕妇和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产科住院分娩的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的孕妇197例,对其一般情况、术中情况、母儿结局等进行比较。结果前次择期剖宫产较阴道试产失败后剖宫产再生育时更易并发凶险型前置胎盘(45.1%vs.15.9%,P0.05)。前次择期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并发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孕妇发生胎盘植入、产后出血、大出血(1000 m L/24 h)、子宫切除、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输血及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入住率和早产儿发生率显著高于并发非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孕妇(68.1%vs.31.0%,36.2%vs.3.6%,31.9%vs.3.6%,26.1%vs.0,10.1%vs.1.2%,40.6%vs.4.8%,30.4%vs.6%,44.9%vs.14.3%,均P0.05)。结论前次择期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并发凶险型前置胎盘的风险显著高于前次阴道试产失败的剖宫产孕妇,而且前次择期剖宫产孕妇再次妊娠合并前置胎盘的母儿不良结局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合并前置胎盘孕妇的胎盘植入性疾病(PAS)影像学诊断及血管阻断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全国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于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选取12家三级甲等医院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合并前置胎盘的妊娠晚期单胎妊娠孕妇共747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观察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合并前置胎盘孕妇严重不良结局(子宫切除、术中出血量≥1 000 ml、术中诊断PAS)的危险因素;观察产前超声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胎盘PAS及严重不良结局预测中的作用。根据是否行血管介入(子宫动脉栓塞术或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分为阻断组(106例)与未阻断组(641例), 比较两组孕妇的母儿结局。结果 (1)一般情况:747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合并前置胎盘孕妇的子宫切除率为10.4%(78/747), 术中出血量≥1 000 ml者占55.8%(417/747), 术中确诊PAS者占47.5%(355/747)。子宫破裂的发生率为0.8%(6/747)。(2)严重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子宫切除的危险因素是血管阻断方式和术中出血量, 子宫动脉栓塞术者子宫切除...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前置胎盘附着位置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母婴结局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就诊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合并前置胎盘6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附着于子宫前壁的前置胎盘33例(前壁组),附着于子宫后壁的前置胎盘29例(后壁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前置胎盘类型、并发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结果前壁组与后壁组患者的产前出血率分别为45.5%和17.2%(χ2=4.554,P=0.033),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69.7%和13.8%(χ2=17.348,P<0.001),胎盘粘连发生率分别为48.5%和20.7%(χ2=4.151,P=0.042),胎盘植入发生率分别为33.3%和10.3%(χ2=4.028,P=0.045),子宫切除率分别为27.3%及0.0%(χ2=8.434,P=0.00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分别为27.3%和0.0%(χ2=8.434,P=0.004),早产发生率分别为63.6%和27.6%(χ2=4.464,P=0.035)。 结论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合并前置胎盘中,胎盘附着于前壁者导致产前出血、产后出血、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子宫切除、DIC及早产的风险显著增高,分娩前应明确胎盘附着位置。  相似文献   

4.
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及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多采取剖宫产结束妊娠,特别是中央性前置胎盘及合并产前出血的患者。剖宫产术时,由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胎盘剥离后子宫收缩差,血窦不易闭合,易出血不止,有时无法控制,是产科急诊切除子宫的指征之一。近年我们在子宫胎盘剥离面局部多点注射催产素法控制剖官产术中前置胎盘剥离出血及产后出血,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正常胎盘的附着处在子宫体部的后壁、前壁或侧壁。如果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或覆盖在宫颈内口处,位置低于胎儿的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引起出血的最常见原因。有报道,国内前置胎盘发生率约为0.24%~1.50%,国外前置胎盘发生率约为0.4%~0.5%,其中前置胎盘中合并有胎盘植  相似文献   

6.
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治疗后有生育意愿患者中自然妊娠概率约为73%~87.5%;继发不孕概率约为12.5%~14.3%,继发不孕的原因可能为宫腔粘连、子宫动脉栓塞术、剖宫产瘢痕憩室、剖宫产后慢性盆腔炎症、医源性子宫腺肌病和后位子宫。CSP治疗后再次妊娠结局可能为自然流产、复发性瘢痕妊娠(recurrent cesarean scar pregnancy,RCSP)及正常宫内妊娠。RCSP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避免严重并发症。正常宫内妊娠可能并发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和前置胎盘,妊娠晚期有子宫破裂可能,多以择期剖宫产终止妊娠。对于仍有生育需求的CSP患者,应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并考虑治疗后妊娠的最佳时机及可能发生的妊娠结局,告知后续妊娠相关风险,妊娠期间严密监测及随访;对于治疗后无生育需求的患者,建议采用安全、长期、可靠的避孕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50例产科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分析,了解产科子宫切除的原因。方法:回顾统计1995年至2010年在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资料,用x2检验数据。结果:在我院产科分娩45681例产妇中,阴道分娩切除子宫8例,占阴道分娩的0.025%,占分娩总数的0.018%;剖宫产切除子宫42例,占剖宫产的0.304%,占分娩总数的0.092%;46例次全宫切除,4例全子宫切除。产科子宫切除50例中,首次妊娠者15例(占30%),多次妊娠者35例(占70%);35例多次妊娠产妇中,有人工流产史和剖宫史的24例,占子宫切除总数的48%,多次妊娠的68.57%。胎盘因素如前置胎盘、胎盘粘连等是产科切除子宫中胎盘方面的主要因素,占据产科切除因素的66%。结论:子宫切除术可以有效抢救紧急出血的危重产妇,但会对女性造成身心伤害,产前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子宫切除术因素的发生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8.
正对于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穿透性胎盘植入,剖宫产手术难度大,术中、术后极易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有切除子宫甚至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风险。如何控制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术中、术后出血仍是产科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回顾性分析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穿透性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采用止血带捆绑下子宫修复成形术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总结止血带捆绑下子宫修复成形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穿透性胎盘植入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正>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妊娠晚期阴道流血最常见的原因,其发病率国外报道为0.5%,国内报道为0.24%~1.5%[1]。由于超声影像学的发展,目前对前置胎盘的诊断及处理比较明确,剖宫产是临床处理前置胎盘的唯一手段。剖宫产时胎盘剥离面收缩差,血窦不易关闭,出血较凶猛,有时无法控制,是产科急症切除子宫的主要指征。  相似文献   

10.
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妊娠期严重的并发症,无论妊娠足月与否,产前大量出血均需行急诊剖宫产.术中因胎盘而积大,胎盘剥离后宫体收缩乏力致大量血窦开放,子宫下段剥离面活跃出血,常常难以控制,最终需切除子宫以控制出血.  相似文献   

11.
<正>凶险性前置胎盘(pernicious placenta previa,PPP)是指附着于子宫下段剖宫产瘢痕处的前置胎盘,伴或者不伴胎盘植入。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开放,PPP的患病率明显升高,且剖宫产次数越多,PPP合并胎盘植入的发生率越高。其可能与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受损、子宫切口瘢痕愈合不良等密切相关。PPP尤其是合并胎盘植入时,易发生大出血,甚至危及母体生命,术中可能切除子宫。因此,加强对PPP的孕期及  相似文献   

12.
近年,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发生率显著增加.1993年,Chattopadhyay等[1]首次报道并定义凶险型前置胎盘,是指既往有剖宫产史,此次妊娠为前置胎盘,且胎盘附着于原子宫瘢痕部位者.凶险型前置胎盘常伴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易出现难以控制的大出血,严重危及孕妇及胎儿生命安全.我院在剖宫产术中采用子宫胎盘边缘切口,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的分娩预后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产妇50例,其中中央性前置胎盘40例,部分性前置胎盘10例,观察产妇与新生儿预后情况。结果:所有产妇都采用剖宫产结束分娩,部分性前置胎盘产妇的产后出血、胎盘粘连、胎盘植入的发生率都明显低于中央性前置胎盘产妇(P〈0.05)。产妇都顺利分娩新生儿,不过部分性前置胎盘产妇分娩新生儿的早产、低体重儿与低Apgar评分发生率也明显低于中央性前置胎盘产妇分娩的新生儿(P〈0.05)。结论: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需要采用剖宫产干预,中央性前置胎盘的产妇与新生儿预后比较差,要积极加强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14.
子宫粘连是不育的少见原因之一。自Asherman于1948年首次报告此症以来已有许多此类文章发表。Jewelewicz等复习1948~1975年间此类患者妊娠351例的产科并发症,仅137例(39%)足月分娩,胎盘植入发生率为9.4%,前置胎盘0.5%,子宫切除率2.2%。Friedman等报告33例此症有3例发生严重产科并发症,即子宫破裂、袋形子宫及胎盘植入各1例,2例需切除子宫。作者首次报告1例子宫粘连经两次宫腔镜分离术后妊娠31周时  相似文献   

15.
胎盘粘连的产前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盘粘连是指胎盘底蜕膜部分或全部缺损,胎盘绒毛附着于子宫肌层,又分嵌入胎盘(胎盘绒毛浸润子宫肌层)和穿通胎盘(胎盘绒毛穿通子宫肌层)。胎盘粘连发生率为7 000例分娩中1例,在前置胎盘及既往有剖宫产史的病例中,其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对胎盘植入性疾病(placenta accreta spectrum disorders, PAS)致子宫全/次全切除及胎盘植入部位子宫局部切除(简称植入部位切除)患者手术情况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分娩、因PAS行子宫全/次全切除或者植入部位切除的患者510例。根据是否合并前置胎盘分为合并前置胎盘组(427例)和无前置胎盘组(83例)。根据子宫切除方式(子宫全/次全切除或植入部位切除)分层, 子宫全/次全切除者根据是否合并前置胎盘分为合并前置胎盘组(221例)和无前置胎盘组(23例), 植入部位切除者根据是否合并前置胎盘分为合并前置胎盘组(206例)和无前置胎盘组(60例)。采用非参数检验或χ2检验比较组间临床特征、手术情况和妊娠结局的差异。利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前置胎盘对需要额外手术操作和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1)合并前置胎盘组与无前置胎盘组比较:与无前置胎盘组比较, 合并前置胎盘组产后24 h出血量[1 541 ml(1 036~2 368 ml)与1 111 ml(...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181例前置胎盘与妊娠结局的关系,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181例前置胎盘发生率、子宫切除发生率、新生儿结局,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结果 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为0.63%,子宫切除发生率3.87%。完全性前置胎盘产妇早产率明显高于部分性和边缘性(P0.05)。完全性前置胎盘产妇分娩的早产儿儿1 min Apgar评分明显低于部分性和边缘性(P0.05),经治疗后,前置胎盘5 min Apgar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前置胎盘患者,应加强产前保健和监护,并做好充分准备,以改善妊娠结局和围生儿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距上次剖宫产间隔时间与凶险性前置胎盘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4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分娩的548例瘢痕子宫孕妇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其中48例为凶险性前置胎盘。按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间隔时间从0年至10年以上,每隔1年为1组进行分组,共11组。结果: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距上次剖宫产间隔时间不同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用曲线回归方程进行验证,四种曲线方程拟合模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散点图提示剖宫产与再次妊娠间隔时间<1年及≥5年凶险性前置胎盘发生率较高;再次妊娠间隔时间<1年及≥5年与1年≤间隔时间<5年比较,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发生与此次妊娠距上次剖宫产间隔时间有关,间隔时间过短或过长,都会增加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发生。剖宫产手术1年以后5年以内再次妊娠低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PPP)的母婴结局及其与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前置胎盘患者181例,PPP患者72例(PPP组,其中发生产后出血34例,非产后出血38例),无剖宫产史妊娠的前置胎盘患者109例(非PPP组)。比较PPP组和非PPP组孕妇的年龄、孕周、孕次、产后出血率、输血率、胎盘植入率、子宫切除率、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之间的差异;采用单因素与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PPP组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结果:PPP妊娠总占比0.44%;PPP组孕妇年龄、孕次、产次、前壁胎盘率、中央型前置胎盘率、胎盘粘连率、胎盘植入率、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子宫切除率、输血率、早产率均明显高于非PPP组(P0.05),PPP组分娩孕周与新生儿体质量明显低于非PPP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PPP患者产后出血组胎盘粘连率、胎盘植入率、中央型前置胎盘率、二级及以下医院剖宫产史占比、非产程中剖宫产史占比、前置胎盘史占比明显高于无产后出血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盘粘连与中央型前置胎盘是PPP患者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产后出血与早产是PPP主要的不良妊娠结局;对于前次剖宫产史此次妊娠合并中央型前置胎盘或胎盘粘连患者,应警惕产后出血发生;降低剖宫产率是防止PPP发生与减少产后出血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我院2005年1月至10月分娩总数691例,剖宫产301例,合并子宫肌瘤者6例,发生率0.86%,其中2例妊娠合并子宫下段巨大肌瘤,现报道如下。1病例报告例124岁,G1P0,孕37+5周,横位,部分性前置胎盘,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于2005年9月6日入院。产妇孕前未发现子宫肌瘤,孕8周时因下腹痛,行B超检查,提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建议早期终止妊娠,患者拒绝。入院当日再次复查B超,提示:子宫前壁下段见11.4cm×12.2cm低回声块影,边界可辩,局部后方衰减;单胎横位妊娠;部分性前置胎盘。行择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中探查:子宫前壁近下段处肌瘤结节约15cm×12cm×10cm,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