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
目的 应用自制腹膜反折悬吊装置行腹侧肾肿瘤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验证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6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泌尿外科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的腹侧肾肿瘤患者15例,术中应用自制简易腹膜反折悬吊装置(由Hem-o-lok夹和与之连接的穿刺器、固定装置及施夹钳组成)。15例患者中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为(62.5±9.2)岁,平均肿瘤最大径为(2.9±1.0)cm,均为位于肾脏腹侧的单发肿瘤。统计分析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肾热缺血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等临床资料。结果 15例患者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为(88.9±24.5)min,平均肾热缺血时间为(21.4±4.6)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72.0±16.6)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6.9±1.2)d,术中、术后均未输血,也均未发生重大手术并发症。结论 应用自制腹膜反折悬吊装置行腹侧肾肿瘤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便于手术操作,同时具有经济简便的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脏肿瘤的治疗效果及新进展。方法:2008年10月-2012年1月采用腹腔镜经后腹腔途径对52例肾肿瘤患者行LPN,40例患者阻断肾动脉主干,12例患者选择性阻断肾段动脉,肿瘤直径3.9 cm(0.8~4.9 cm),观察观察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术期并发症及预后。结果:5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80 min(50~160 min),平均热缺血时间23 min (15~3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79 ml(10~260 ml)。2例患者术后出现迟发出血,1例保守治疗治愈,1例行介入栓塞治疗。1例术后出现漏尿,2周自行愈合。平均住院时间8.5 d(7~15 d)。术后病理示肾透明细胞癌39例,乳头状肾细胞癌6例,嫌色细胞癌2例,嗜酸细胞腺瘤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3例,切缘均为阴性。随访12~36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经腹膜后途径腹腔镜肾脏部分切除术治疗T1肾肿瘤安全有效,并发症少,保留肾单位功能恢复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降低后腹腔镜入路的腹侧肾部分切除术手术难度,减少手术风险,总结归纳并发展后腹腔镜入路肾部分切除术的肾蒂旋转法及相关技术。方法:总结归纳并发展一整套针对腹侧肾门区肾肿瘤的肾蒂旋转法操作技术,包括肾蒂旋转、双层缝合、早期开放动脉等。该技术有助于实施后腹腔入路的肾部分切除术,手术效果的评价由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缘、术后肾功能、手术并发症等组成。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8例腹侧肾肿瘤患者资料,其中15例为较复杂的肾门区肿瘤。结果:平均肿瘤大小为(3.8±0.5) cm,平均R.E.N.A.L评分为8(范围7~9)。手术中平均热缺血时间(23.8±4.7) min,缝合时间(26.2±6.5) min,估计失血量(139.1±54.0) mL,手术时间(124.1±12.1) min,中位住院天数为4 d。7例患者出现Clavien Dindo Ⅰ~Ⅱ级并发症,所有患者病理检查均示切缘阴性,中位随访7个月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对于腹侧肾肿瘤,尤其是位于肾门区的肾肿瘤,利用肾蒂旋转法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短时间随访结果较乐观,但需长时间随访。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病例对比分析,综合评价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泌尿外科在2011年1月-2013年1月接诊的80名经腹腔镜进行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22例,平均年龄为48岁。对比80例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复发时间。结果:术后进行病理检查,确诊有58例肾透明细胞癌、有4例乳头状肾细胞癌、15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3例嗜酸细胞瘤。术后尿漏者2例,未予特殊治疗1周后尿漏消失。肾周血肿者2例,CT显示血肿大小约3cm×2cm×2cm,予绝对卧床2周后复查CT已基本吸收。肾功能不全者2例,Cr为184μmol/L,肾肿瘤为6cm,位于上级腹侧,肾动脉3个分支,阻断时间40min,对侧肾为肾结石,术后随访3个月后肾功能正常。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6-13)d。所有患者随访时间4-50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安全有效,但对手术适应症有一定限制,应选择突出于肾表面的局限性肿瘤。虽然该术式对操作技术要求较高,但肿瘤大小和位置仍是决定手术成败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中使用三套管自制套索法控制肾动脉临床应用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后腹腔镜技术对22例患者行肾部分切除术.男15例,女7例,年龄22~65岁,平均45岁.肾透明细胞癌13例,乳头状肾癌1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8例.肿瘤大小1.0~8.0 cm,平均3.2 cm.结果 22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120~200 min,平均150 min.肾动脉阻断时间12~38 min,平均24 min.术中出血量50~300 ml,平均80ml.仅1例8 cm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输血400 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8 d,围手术期无并发症.病理检查14例恶性肿瘤切缘阴性,随访5~29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安全可行,而三套管自制套索法控制肾动脉具有操作简便,干扰少,对肾脏腹侧肿瘤较易显露和操作,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低温阻断肾血流下肾部分切除术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我们对57例患者采用低温阻断肾血流下肾部分切除术.男37例,女20例,平均年龄43岁(21 ~68岁).肾结核9例(上极6例、下极3例),较大肾错构瘤16例(直径5~7cm).小肾癌32例(1~ 2cm).结果:5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阻断肾蒂时间平均22 min( 11 ~40min).平均出血量60mL.平均随访15个月,手术侧保留的部分肾脏功能良好.全部患者无一例近期并发症.结论:低温阻断肾血流下肾部分切除术,为肾极病变以及肾脏局部病变患者有效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肾切除术的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运用手助腹腔镜技术对12例肾癌患者行根治性肾切除术;3例巨大肾积水患者行单纯肾切除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15例手术全部成功.其中手术时间100~210min,平均165min,术中出血量40~200mL,平均112mL.术后住院3~7d,平均5d.结论与开放手术及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手助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为复杂肾脏切除手术提供了新的相对便利的微创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低温阻断肾血流肾部分切除术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珐对21例患者采用低温阻断肾血流的方法行肾部分切除术.男12例,女9例,平均年龄43岁(21~68岁).肾极结核5例(上极3例、下极2例),肾皮质脓肿2例,较大肾错构瘤9例(>5 cm),小肾癌2例(2.0 cm、2.5 cm,病理分期T1N0M0),肾盏憩室(3.0 cm、3.5 cm、5.0 cm)伴憩室内多发结石3例.评估肾蒂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手术侧剩余肾功能.结果 2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阻断肾蒂时间平均22 min(11~40 min).平均出血量40 mL、漏尿1例.平均随访13个月,手术侧保留的部分肾脏功能良好.肾癌患者分别随访24、27个月无局部复发及转移.结论 低温阻断肾血流肾部分切除术安全、有效,在妥善选择适应证情况下可作为常规手术方法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联合吸引的改良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巨大囊性肾肿物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共收治11例巨大囊性肾肿物患者,肿瘤最大径60~130 mm,平均(83±23) mm,影像学检查诊断为Bosniak分级Ⅲ~Ⅳ级。术中在经腹膜后或经腹腔入路腹腔镜视野下操作,分离出肾动脉备用,并尽可能分离肿物表面,然后在菲薄处用针状吸引杆吸净囊液,并将针孔处密闭。进一步完整游离出肿瘤,阻断肾动脉,行肾部分切除术。采用双层连续缝合技术,缝合肾脏创面。收集患者围手术期资料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或根治。平均手术时间(162±42) min,平均热缺血时间(24.0±5.3) min,平均出血量(107±79)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7±1.7) d。病理结果显示透明细胞肾细胞癌7例、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1例、良性复杂囊肿2例。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1个月,无肿瘤复发或转移,肾功能情况良好。结论:腹腔镜下联合吸引的改良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巨大囊性肾肿物的安全有效,适合以囊性成分为主、分隔较少的BosniakⅢ~Ⅳ级的病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腹腔镜和开放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T2期肾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同期138例肾癌患者分别行腹腔镜或开放根治性肾切除术,腹腔镜手术组63例,开放手术组75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腹腔镜肾根治性切除术手术时间为90~385min,平均(213±61.6)min;开放手术时间为55~320 min,平均(173±52.3)min,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失血量为30~1 600 ml,平均(220±291.8)ml;开放手术组术中失血量为50~1400 ml,平均(319±244.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经腹腹腔镜组术后1~4d进食,平均(2.4±0.82)d;经后腹膜腹腔镜组为术后2~5 d进食,平均(3.1±1.0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经腹腹腔镜组术后住院4~15 d,平均(7.3±2.50)d;经后腹膜腹腔镜组术后住院6~15 d,平均(9.3±2.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有出血少、术后进食早和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开放手术相近,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T2期肾癌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分支肾动脉阻滞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手术方式和临床效果。方法对肾肿瘤患者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13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及腹腔脏器损伤病例。平均手术时间(85.0±25.0)min,平均热缺血时间(24.0±13.0)min,术中平均出血(150.0±100.0)ml,无术中输血患者。术后病理确诊肾透明细胞癌10例、乳头状肾细胞癌2例、嫌色细胞癌1例,肿瘤切缘均阴性。术后未出现尿漏,未发生肉眼血尿。随访1~7个月,未见肿瘤局部复发。结论后腹腔镜下分支肾动脉阻滞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安全有效,手术创伤小,有可能替代后腹腔镜下肾动脉主干阻滞肾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肾及输尿管疾病治疗的临床经验和手术技巧,通过总结后腹腔镜技术特点进而提高后腹腔镜技术水平,推进腹腔镜技术在基层医院的普及和发展。 方法 对亳州市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泌尿外科疾病患者中抽取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肾囊肿去顶减压术60例,肾上腺疾病手术11例(嗜铬细胞瘤1例、神经纤维瘤3例、无功能肾上腺囊肿6例、皮质增生1例)、单纯性肾切除30例,肾癌根治性切除术15例,肾部分切除术4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60例。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 结果 本组180例,177例在后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肾上腺疾病11例,平均手术时间91 min,出血量平均16 ml。肾囊肿60例、平均手术时间35 min,出血量平均10 ml,单纯性肾切除30例,平均手术时间120 min,出血量平均20 ml。肾癌手术(包括肾癌根治性切除术15例,肾部分切除术4例)平均手术时间126 min,出血量平均25 ml,输尿管切开取石术60例。平均手术时间100 min,出血量平均15 ml。3例中转开放,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疗效满意。 结论 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肾及输尿管疾病手术在基层医院也可成功开展、也易为患者接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肾脏525例腹腔镜手术肾血管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ong G  Zhou LQ  Yao K  Zhang ZY  Gong K  Li NC  Xi ZJ  Wu SL  Song Y  Zhang XC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10):683-685
目的 观察并分析腹腔镜肾脏手术肾血管变异情况,提高腹腔镜肾脏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统计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接受腹腔镜肾切除术或肾部分切除术的525例患者.其中男316例,女209例,平均年龄(58±13)岁.手术均为腹膜后途径,通过术中腹腔镜的观察和操作,对肾脏动脉、静脉的变异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 525例患者中有58例存在肾脏血管变异(11.0%,58/525).18例患者单侧具有2支肾动脉(3.4%,18/525),10例患者有2支肾静脉(1.9%,10/525),1例患者有3支肾静脉,3例患者同时具有双肾动脉、双肾静脉.25例患者有副肾动脉(4.8%,25/525),其中19例(76.0%,19/25)患者的副肾动脉走向肾上极.1例患者的左侧精索静脉与肾静脉直径相当,二者与腰静脉同时汇入下腔静脉.结论 肾动脉的变异较肾静脉常见.副肾动脉出现率较高,多走向肾上极.在腹腔镜肾脏手术中,应对肾血管变异引起高度重视.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riation of renal vessels with 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y so as to increase the safety of 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surgeries.Methods A total of 525 patients underwent 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nephrectomy or partial nephrectomy at our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 2004 and June 2008.There were 316 males and 209 females with a mean age of (58 ± 13) years old.The procedures were as follows:(1) patients lay on one side with their waist up and the retroperitoneal cavity was established with our institutional method;(2) gerota's fascia was separated widely along the ventral surface of major psoas muscle;(3) the tissues around renal arteries and veins were isolated by ultrasonic scalpel.Careful observation was performed to explore if there were duplicated or accessory renal vessels;(4) renal vessels were cut by Endo-GIA/Hem-o-lok or blocked by bulldog clamps;(5) whole or partial kidney was finally resected (remaining procedures omitted).Results Among all patients,58 patients (11.0% ,58/525) had a variation of renal vessels.There were double renal arteries on one side (n = 18) ,double renal veins (n = 10),3 renal veins (n = 1) and double arteries and veins on one side (n =3).Twenty-five patients (4.8%,25/525) had one accessory renal artery on one side while 19 (76.0% ,19/25) accessory renal arteries went toward the upper kidney pole.The diameter of one patient's left spermatic vein was similar with that of renal vein and they were joined by lumber vein.Conclusion The variation of renal artery is more common than that of renal vein.The accessory renal arteries are common and usually go toward the upper kidney pole.The variation of renal vessels should be considered before and during a laparoscopic procedure.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肾嗜酸细胞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经验,根据随访结果评价手术效果,研究最佳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至2016年4月的21例肾嗜酸细胞瘤患者,其中男4例、女17例,右侧10例、左侧11例,年龄15~80岁(平均58岁),肿物大小1.5~6.5 cm(平均3.3 cm),完善检查后根据肿物的大小及位置,分别采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或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17例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其中3例中转开放手术),4例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手术时间75~275 min(平均144 min),出血量10~1 000 mL(平均115 mL),术后住院时间6~13 d(平均8.2 d),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为肾嗜酸细胞瘤。术后有17例获得随访,4例失访,随访时间12~175个月,平均44个月,有1例术后20个月去世,原因不详,其余16例随访无复发。结论:肾嗜酸细胞瘤为良性肿瘤,预后较好,增强CT是较为有效的诊断方法,通过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对肿瘤不同时期CT值的测量及与肿瘤旁肾组织CT值的比较,可能提高CT的诊断效能。腹腔镜手术是治疗肾嗜酸细胞瘤的有效方式,如条件允许,尽量选择肾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15.
刘世雄  章祖招  张鑫圣  马鑫  张旭 《现代实用医学》2003,15(12):741-743,748
目的:探讨腹膜后腹腔镜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方法:2001年4月~2002年12月行经腹膜后途径腹腔镜手术62例,其中肾癌根治性肾切除1例,肾盂癌肾输尿管全切1例,巨大肾积水单纯性肾切除3例,肾上腺肿瘤切除13例,输尿管切开取石5例,肾囊肿去顶37例,多囊肾去顶减压2例。结果:62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肾囊肿去顶术20~90min(平均42min),单纯性肾切除术135min,根治性肾切除术150min,肾输尿管全切185min,肾上腺切除术30~110min(平均75min),输尿管切开取石术100~130min。术后住院2~7d(平均4d),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为25h。术中无大出血(平均出血量约65ml)、脏器损伤、气体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无二次手术病例。术后随访1~20个月,所有病人症状均消失或好转,未见原发病复发。结论:腹膜后腹腔镜手术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损伤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癌切除术的安全性以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1年5月期间在我科接受后腹腔镜下肾癌切除术的5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上述患者术前临床分期包括T1N0M0 59例、T2N0M0 6例,现回顾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结果:①手术时间127~255min,平均(182±21)min;术中出血量120~540ml,平均(195±35)ml;住院时间7~12d,平均(9.1±1.5)d.②术中4例患者发生手术并发症,包括腔静脉损伤出血2例,胸膜损伤1例,结肠损伤1例.③术后随访2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肿瘤复发、远处转移以及穿刺通道种植转移.结论:后腹腔镜下肾癌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远期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1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技术要点和临床观察。方法对18例行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肾癌患者,17例手术成功,1例中转改开放手术。手术平均时间152.17min(75-270min);失血量60-1000ml,中位失血量145ml;术后住院时间7-10d,平均5.5d;15例获随访5-12个月,无肿瘤复发及切口种植转移。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等特点,是肾癌外科治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后腹膜腔镜根治性肾癌切除术与开放根治性肾癌切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经术后病理确诊的T1-2N0M0肾癌患者分别行后腹膜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后腹膜腔镜组)32例与开放根治性肾癌切除术(开放手术组)58例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手术均获成功,后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为(86±17) min,术中出血量为(80±28) ml,术后禁食时间(28±7) h,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2.8±1.4) d,术后住院时间(7.3±3.6) d,30例随访3-18个月,无复发及远处转移,死于脑血管疾病1例;开放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6±32) min,术中出血量为(140±57) ml,术后禁食时间(39±11) h,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3.7±1.1) d,术后住院时间(9.3±2.8) d,51例随访3-24个月,无复发及远处转移,死于心、脑血管疾病3例.结论 与开放根治性肾癌切除术相比,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具有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带锁塑料夹(Hem-O-lok)在后腹腔镜肾切除手术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后腹腔镜技术行肾切除30例,均用Hem-O-lok结扎肾蒂血管,其中肾癌13例,肾盂、输尿管癌17例。结果:26例手术获成功。1例中转开放手术完成,无肾血管出血。手术时间90~180min,平均130min;出血50-400ml,平均100ml;术后住院7~10d,平均8d。随访1~24个月,无肿瘤复发及术区、切口种植转移。结论:后腹腔镜肾切除术中应用Hem-O-lok结扎肾蒂血管安全可行、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膜后腹腔镜手术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方法 2006年7月~2010年12月我院共进行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53例,其中肾上腺肿瘤切除3例,肾切除3例,肾囊肿去顶减压35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12例。结果 53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肾上腺肿瘤切除80~160min(平均110min),肾切除术110~190min(平均130min),肾囊肿去顶减压术40~100min(平均70min),输尿管切开取石术70~170min(平均100min)。术中出血20~260ml(平均80ml)。术后住院6~12d,平均8d。结论腹膜后腹腔镜手术具备切口小、损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适合泌尿外科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