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编码是企业信息化实施的先决条件;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物料进行科学有效的编码是搭建企业信息化平台的关键。该文以实际项目为契机,对物料编码体系进行了系统细致的研究,提供了企业物料编码的解决方案。该方案注重编码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从而为企业信息化实施提供了坚固的基石。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有线电视管理系统的一种新的实现方法,该方法实现用户地址动态编码,使得地址编码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不同设置,并引入树形来实现用户的注册与管理,使用户管理更加方便.  相似文献   

3.
通用视频编码(Versatile Video Coding,VVC)是正在探索中的下一代视频编解码标准,在新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加入了许多新技术,在提升编码性能的同时,增加了编码复杂度。针对这种情况,通过对新标准编码过程中帧间预测单元划分算法的研究发现,在VVC进行帧间单元划分时,进行了多余的更深层次的划分,从而提高了编码复杂度。因此提出了一种划分层次限制的快速帧间预测算法,使单元划分提前结束,避免了多余的划分层次。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在RA配置下,在增加1.58%的压缩率,损失0.036 2的图像失真度的情况下,编码复杂度降低了46.39%,从而验证了优化算法能有效降低编码复杂度。  相似文献   

4.
多标签碰撞问题严重影响射频识别系统的识别效率.确定性树形算法作为一种主流的RFID防碰撞算法可以确保读写器正确识别其工作范围内的标签.为了克服现有树形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标签ID比特编码机制的多进制搜索(QAS)算法.在算法的设计中引入了标签ID比特编码机制,通过这种编码机制读写器可以实现多比特碰撞仲裁,从而减少碰撞时隙,提高识别效率.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QAS算法降低了标签识别过程中的时间复杂度和通信负载,同参考算法相比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基于KNN模型的层次纠错输出编码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轶  郭躬德  陈黎飞  黄杰 《计算机应用》2009,29(11):3051-3055
纠错输出编码是一种解决多类分类问题的有效方法,但其编码矩阵只对类进行编码且都采用事先构造出来的统一形式,适应性较差。为此,提出一种新颖的层次纠错输出编码算法。该算法在训练阶段先通过KNN模型算法在数据集上构建多个同类簇,选取各类中最具代表性的簇形成层次编码矩阵,然后再根据编码矩阵进行单分类器训练。在测试阶段,该算法通过模型融合进一步发挥KNN模型和纠错输出编码各自的优点。在UCI公共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的性能优于KNN模型算法和纠错输出编码算法。  相似文献   

6.
费雅洁 《微计算机信息》2007,23(12):232-234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OWL-S规范对本体进行分类编码的方法,依据树形目录思想构建服务目录树,以提高匹配的准确率和搜索的效率,内容包括:OWL-S逻辑原语;Web服务本体的分层及数字编码。  相似文献   

7.
纠错输出编码是一种处理多类分类问题的有效方法,但它只能用于有监督的数据,而对大量未标签样本却无法利用.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半监督技术的层次编码算法,对传统的纠错输出编码算法(ECOC)进行改造,拓展了编码的概念.在编码阶段,根据簇特征进行同类组合后再进行层次编码,从而在充分利用了无标签样本的同时,根据数据类分布的特点进行编码以提高算法精度.最后在化工产品有毒性预测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了本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大多数Web应用系统对层次编码处理相对简单导致用户操作不便的问题,开发了一个基于Web的层次编码处理模块,详细介绍了其设计与实现思想.其操作简便,易实现,对开发B/S结构的管理信息系统在处理层次编码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基于小波的视频空间可分级编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相海 《计算机科学》2002,29(7):115-117
1.引言在许多实际应用中,由于用户要求不同、终端能力不同、异构网络的不同支路所能提供的QoS不同、或网络传输条件的变化(比如噪声、拥塞等)等原因,需要提供不同质量的视频信号,比如视频会议、视频点播、多媒体数据库浏览等等,解决此类问题的最好方法是用单个编码器产生分层次的压缩码流,对不同层次的码流解码可以获得不同的图像质量,这种编码机制通常被称为可分级编码(Scalable Coding)。90年代,国际标准化协会(ISO)等领导制定了MPEG多媒体编码标准,其中的MPEG-2和MPEG-4中便体现了视频的可分级编码思想,即支持空间可分级编码、时间可分级编码和数率(或信噪  相似文献   

10.
针对海量三维点云数据为计算机存储和传输增加沉重负担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 据类型转换的点云快速有损压缩算法。首先设计出一种数据类型转化规则-FtoI 规则,根据FtoI 规则将浮点数类型点云转换成整数类型点云,然后将整数类型点云切分成许多小单元面块,每一 单元点云生成最小生成树,按广度优先的顺序对树形结构进行编码。同时,按照树形结构对父子 节点的差值进行编码,把整型差值分成两部分编码,符号一部分,其绝对值一部分,其中绝对值 部分采用算术编码进行压缩。实验表明该文算法在保证整个三维点云模型的质量情况下,具有不 错的压缩速度和压缩率。  相似文献   

11.
遗传算法编码方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具体问题设计合理的编码方案是遗传算法的应用难点之一,目前尚无统一的解决方法。在着重分析和比较二进制编码、实数编码、矩阵编码、树型编码和量子比特编码的基础上,总结出这些常用的遗传算法编码方案的原理、优缺点、适用范围和应用趋势等规律,并进一步探讨了遗传算法编码方案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传感器网络中的分布式信息编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布式编码是传感器网络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介绍了传感器网络中分布式编码的概念和意义,回顾了分布式信源编码的理论基础,综述了分布式信源编码的主要方法.给出了分布式编码方法在传感器阵列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3.
基于小波和阈值的矢量量化图像压缩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玉星  杨士中 《计算机应用》2003,23(4):38-39,42
文章介绍一种新的矢量分类搜索算法,在保持较好分类效果的情况下,加快了码书的搜索速度,同时在给定失真测度的前提下,使码书的码元数量随不同的图像而变化,自适应地调整分类结果。分类完毕后对码书不同子带和特定顺序分级组织,再对相关数据进行游程编码和熵编码。实验表明,此方法具有很好的压缩效果和较快的计算速度。  相似文献   

14.
一种零树与游程相结合的小波图象编码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Shapiro的零树编码方法是众多小波图象编码方法中的佼佼者,但通过研究发现,图象的小波系数经过量化和零树编码后,如果按一定的顺序扫描,则零树根会连续出现,因此,若对Shapiro的零树编码方法进行改进,即在零树编码之后,熵编码之前,对连续排列的零树根进行游程编码,则可以进一步提高图象编码的压缩比。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均表明,该方法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基于小波分析的嵌入零树静态图像压缩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像编码技术是多媒体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分析了基于小波变换的嵌入零树编码方法的基本原理及该方法的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实验表明,通过改进,缩短了编码时间,提高了压缩比。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XML数据更新时变更相应的子树编码导致的低效更新问题,以及插入结点过多而预留的编码空间不足造成的溢出问题,分析相关编码低效的原因,提出了一种支持XML文档更新的编码方案.采用该编码,XML文档树中现有结点的编码不受插入或删除操作的影响,避免了二次编码,降低了空间成本,采用编码对应表替代了原Dewey编码中各层之间的“.”分隔符,缩短了编码长度,并给出了基于该编码的XPath查询轴的判别方法,可快速判断结点间的结构关系.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了该编码方案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简介汉字输入方案的体系与探索汉字输入法的发展方向,深入浅出的分析汉字输入法的选择因人而宜.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编码技术的发展和对干扰无线信 道的研究,提出了无线多源信息的物理层网络编码,它能够有效融合干扰并提高无线网 络的频谱效率。本文从物理层网络编码的研究背景和研究进展介绍了无线协作网络的物理层 网络编码。本文从几种中继技术入手,针对多源中继系统,介绍了典型模拟网络编码 和数字网络编码的特征和性能,同时也给出了作者的部分工作。本文对中继通信和无线 网络编码的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远程水下通信系统纠错编码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淑霞  高颖  黄建国 《测控技术》2006,25(3):30-32,44
论述了在远程水声通信系统中提高系统可靠性的串行级联编码与Turbo编码方法,并在水声信道模型中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对影响纠错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证明在不考虑译码复杂度的情况下,在其他条件相同时,Turbo编码方案优于串行级联编码方案,对远程水声通信系统的纠错性能有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20.
分布式视频编码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分布式视频编码与传统视频编码方法思路的不同及各自适用的应用场景,阐述了分布式视频编码的理论基础和目前普遍采用的编解码框架,分析了分布式视频编码中的Wyner-Ziv编解码器设计、辅助边信息生成、虚拟"相关信道"建模等几项关键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各自解决方案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总结了分布式视频编码的发展与研究方向,并介绍了分布式编码在视频领域的其它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