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沛田 《中医杂志》2007,48(11):1047-1047
答: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在诊断方面,糖尿病肾病早期并无临床蛋白尿,而一旦化验出现蛋白尿即可诊断为糖尿病肾病,一般来说应有持续蛋白尿(尿蛋白大于0.5g/24h),但应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蛋白尿。糖尿病肾病早期一般无水肿,少数患者在血浆蛋白降低之前,可  相似文献   

2.
中医分期辨治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余月娟 《河南中医》2006,26(10):28-29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主要并发症之一,糖尿病人早期即有肾脏损害,而一旦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则肾功能持续性减退直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治疗非常棘手。目前多以控制血糖、控制血压、限制蛋白质摄入等治疗措施为主。中药对糖尿病肾病有独特疗效,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分期论治,早期可使病情逆转,中晚期可明显延缓病情发展[1]。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后关系重大,糖尿病的发生开始即有肾脏损害,肾脏体积大,滤过率高,此时无任何临床表现,为糖尿病肾病隐匿期。糖尿病肾病初期有微量蛋白尿,由微量蛋白尿到间断尿常规蛋白阳性至持续…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而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标记物,也是糖尿病肾病进展的最危险因素及预测临床肾病、肾衰和心血管疾病的一个指标。因此控制糖尿病肾病的蛋白尿,尤其早期蛋白尿成为控制糖尿病肾病进展的关键之一。笔者采用缬沙坦联合荆防肾炎方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6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是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糖尿病高血糖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蛋白和糖基化蛋白增多,基底膜增厚,通透性增加而导致肾小球动脉硬化,肾小球发生局部或弥漫的硬化.初期可出现间歇性蛋白尿,后逐渐加重为持续性蛋白尿.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不同阶段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正常对照组30例和2型糖尿病90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测定C反应蛋白。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较正常对照组高;C反应蛋白浓度随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增高而增高;C反应蛋白与三酰甘油和胆固醇相关。结论C反应蛋白的浓度与糖尿病肾病的程度存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肾病是以高血压、微量白蛋白尿到蛋白尿和进行性肾功能丧失为特征,是最终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论文探讨雷公藤多甙治疗肾功能正常的糖尿病肾病,选用肾内科2年来糖尿病肾病患者37例,观察其治疗后第1个月后、第6个月后24h尿蛋白定量,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浆蛋白变化。结论表明应用雷公藤多甙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显著减少蛋白尿,逐渐升高白蛋白,从而延缓肾功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为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DN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蛋白尿的出现,而蛋白尿既是糖尿病肾脏损伤的敏感指标,也是预测临床期肾病、肾衰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西医单纯从降糖、降压、降脂方面治疗是无法从根本上防治DN发生、发展的。而传统中医药在减少蛋白尿、延缓DN进展等方面有独特优势,本文从DN蛋白尿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中医药治疗等方面概述近年来DN蛋白尿的诊治思路及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糖尿病肾病的自然过程是从正常蛋白尿、微量蛋白尿、临床蛋白尿至终末肾功能衰竭。然而肾病发展可以被阻止或延缓于任何一个阶段,早期甚至可以逆转。本文通过对阿魏酸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探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临床上以糖尿病患者出现蛋白尿为主要特征,然而,伴有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在诊断为糖尿病肾病之前必须排除非糖尿病肾病(NDRD)的可能性。在糖尿病伴有蛋白尿进行肾穿病理活检的患者中  相似文献   

10.
目前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出现不仅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而且还是肾脏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文章运用中医湿、瘀理论辨析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脾肾亏虚为本,湿热、瘀血阻滞为标,因此提出补肾健脾为主,清热祛湿,活血化瘀之品贯穿于治疗全程来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以期为今后糖尿病病肾病蛋白尿的临床辨证施治和临床用药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肾病蛋白尿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所致肾小球滤过膜损伤、蛋白质通透性增加有关,由历代医家对“玄府”的概念及其生理功能的阐释可知,肾“玄府”的开阖功能在微观层面与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及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重吸收及排泌作用存在某种契合之处,故文章从“玄府”气液说与糖尿病肾病蛋白尿之间的关联、风邪客于“玄府”辨证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及风药宣通“玄府”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三方面,结合临床案例,探讨风药辨治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理论依据及临床价值,冀期对糖尿病肾病蛋白尿中医药治疗思路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芪桂桃红汤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16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芪桂桃红汤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桂桃红汤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16例,并设对照组16例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5%,明显优于对照组(50%)。结论芪桂桃红汤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具有补气活血,布津消肿的功效,对减少糖尿病肾病的蛋白尿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何灵芝主任运用加味黄风汤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临床经验。方法: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用药特点等方面论述何灵芝老师运用加味黄风汤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并以两则案例具体分析。结果: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发病机制为本虚标实,本虚是脾肾亏虚,标实是以风邪为主的侵袭。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应从整体出发:若病主在脾,多用加味黄风汤合四君子汤;若病主在肾,多用加味黄风汤合六味地黄丸。结论:何灵芝老师辨证论治糖尿病肾病蛋白尿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在临床上,蛋白尿是肾脏疾病重要的表现,也是加重肾脏损伤的重要因素.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肾病方面具有显著疗效.文章综述近年来中药改善糖尿病肾病蛋白尿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中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蛋白尿的程度与该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故对蛋白尿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导师在临床治疗中,取得较好疗效,笔者总结了岳仁宋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经验,并查阅资料浅析其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一种慢『生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缺乏明显的临床证状,而一旦出现临床蛋白尿,病情多已发展至不可逆性,自持续性蛋白尿发展至慢性肾功能衰竭已为期不远。因此,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我们应用羟苯磺酸钙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0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早期逐渐出现间隙性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出现持续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进而发展至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是糖尿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蛋白尿不仅是肾脏损害的结果,同时也能加速肾脏病的进展。因此减少蛋白尿的排泄,尤其是糖尿病肾病早中期,将有利于延缓肾脏病的进展及减少并发症。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文章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超敏C反应蛋白(usCRP)与2型糖尿病(T2DM)伴发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46例)、微量蛋白尿组(30例)、临床蛋白尿组(26例)。另选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颗粒增强免疫法测定usCRP,化学发光法测定Hcy。结果2型糖尿病各组血清Hcy、usCR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其二者水平均随白蛋白尿的增加而升高。结论Hcy及usCRP与糖尿病肾病有关,且其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程度呈一致性。它们的水平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病情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升降出入”理论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一,该理论始于《内经》,应用于仲景,被后世医家广泛发扬,不断加以充实和完善,目前已应用于多个临床学科。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期是发展至肾功能衰竭期的必经阶段,肾功能衰竭的危害较大,往往此时难以逆转,当糖尿病肾病发展至终末期肾病时其治疗手段有限,临床预后不佳。如果能在蛋白尿期截断糖尿病肾病的发展,无疑给广大患者带来希望。本文从“升降出入”理论深入剖析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期肾脏的病理生理改变,探讨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刘宏斌 《陕西中医》2012,33(12):1585-1586
目的:观察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确诊为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70例患者运用胰岛素、ACEI抑制剂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药辨证论治;疗效:治疗组比对照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