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马东彪 《门窗》2012,(9):298-29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建筑信息模型(BIM)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模式。笔者重点从BIM在可视化施工方面的应用:利用建筑信息模型中的数字化技术展示现实生活中的建筑工程构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三维实体的建筑模型;BIM在各个施工专业协同合作施工方面的应用:各个施工专业之间的协调合作施工,就是指建筑工程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在同一个施工场地工作,共享建筑工程项目中已经设定中心文件的信息数据。各个专业的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本专业的BIM模型软件建立符合自身专业发展饿建筑信息模型,与中心文件相结合,将已经修改或者新建的建筑信息添加到中心文件中去;建筑信息模型(BIM)在参数化施工方面的应用: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模型与设计方案方面的数据复杂且多样,在存储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困难;BIM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桥梁设计、施工和管养一体化,是未来桥梁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正确表达和不断更新运营中的桥梁病害,直观展示和基于动态病害信息的桥梁技术状况智能评价,是桥梁智能化管养追求的目标,亟待深入研究。本文提出一种依附构件几何特征的桥梁病害信息表达技术。该技术基于工业基础类(IFC)模式,遵循IFC语法和文件结构,描述构件几何特征信息的IFC表达。在此基础上,将桥梁病害信息几何化,进一步推演病害信息的IFC描述,最终得到普遍适用的桥梁病害信息IFC语句,实现对桥梁病害信息的可视化表达。该算法基于构件的几何特征,可确保病害的准确、直观表达,且可以实现病害信息的动态更新和展示发展历程。对于任意桥梁表观病害,只需依据具体病害信息生成IFC语句,并更新桥梁BIM模型的IFC文件,生成新的带病害信息IFC文件,即可实现病害信息在桥梁三维模型中的可视化表达。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某工程为例,采用几何转化和渲染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得到了BIM轻量化模型。将轻量化模型导入三维可视化展示平台,按照构件对应的空间标高属性信息,通过触发系统BIM模型的层高属性,实现了BIM模型分层、分类展示;运用3GIS技术,结合对应关联、地物类对应关联、混合关联等的处理方式,将地理信息中的属性数据与矢量化或栅格数据相结合,形成了一套能够应用的GIS地理数据。在城市空间直观可视的基础上,整合城市建设数据,形成城市建设基础数据库,为打造“城市可视、管理精细、资源共享、数据开放、服务便捷”的智慧城市建设与运维管理的新体系奠定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
BIM即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作为继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又一次技术变革,极大地提高了建筑行业设计的效率。然而,现阶段BIM技术与结构设计的工作仍未得到有效的集成。通过对BIM技术的定义,特点的阐述,指出了BIM技术在结构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舒平  徐军  徐智慧 《城市建筑》2013,(16):274-274
在我国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全国各地开展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改造老城、开辟新区等一系列的城市更新运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本文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的理念和技术,挖掘了BIM在城市设计领域中的应用,拓展了城市设计的方法范围和技术内涵,为城市设计的精细化、信息化做出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建筑信息模型(BIM)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集成应用越来越广泛且深入,不同专业领域通过简单模型转换实现信息交互的方法由于只保留了少量的语义信息从而导致了应用的分散和独立,局限性十分明显。IFC和CityGML分别为BIM和GIS领域内通用的数据模型标准,两者之间的几何和语义信息共享将为BIM和GIS的集成奠定基础。本文基于IFC和CityGML标准,提出IFC几何要素过滤方法以及IFC到CityGML的语义映射规则,为IFC与CityGML建筑模型的几何、语义信息互操作提供一种通用手段,并通过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崔星  杜春兰 《中国园林》2023,39(6):39-45
构建GIS、BIM协同的景观信息模型是实现精准化 景观规划的有效途径。以山地风景环境道路为对象,提出集成 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山地道路选线分 析与交互设计方法,实现GIS数据关联BIM模型,构建以地理 空间环境信息为基础的BIM景观信息模型,从而提升规划设 计精细化程度与精准化水平,以期为景观规划、设计、建设、 管理、运维提供信息支撑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设计并实现综合管廊智能化管理平台(包含BIM建模、监控预警、综合业务以及应急指挥响应等专题应用系统)的目的,综合运用BIM(建筑信息模型)、GIS、智能化控制与城市市政设施的运营管理服务等技术手段,结合连云港徐圩新区综合管廊智能化管理平台建设的实例,得出BIM和GIS技术结合可为综合管廊智能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的结论,并对BIM和GIS技术在管廊智能化管理中的应用做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建筑企业在传统BIM应用中遇到的成本高、管理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BIM私有云平台中心的解决方案。首先,我们引入了企业级BIM私有云平台这一概念,介绍了该平台的基本原理,分析了该平台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我们对BIM云平台框架进行了设计,包括存储层、基础管理层、应用服务层、应用接口层和访问层等的设计;并通过风险分析对其可用性风险、信息安全风险、财务风险进行了评估;最后借助一个实施案例对平台的硬件构建、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介绍,展示了平台的操作界面和使用方法,反映了建筑企业BIM私有云平台的实施效果,同时给出了相关实施保障的建议,充分体现了BIM私有云平台广阔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建筑信息模型(BIM)在海洋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目前我国海洋工程领域的信息化现状,提出在设计、施工、运营维护阶段应用BIM技术(建筑信息模型)实施BLM系统(建筑工程生命周期管理)的构想,从而更快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并针对海洋油气开发的特点和结构设计阶段的问题,提出了由Revit(前处理)到SACS(结构设计计算),再到Revit(后处理)的BIM技术具体实施方法,采用该方法可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并为后期的施工、运营维护阶段应用BIM技术定下了基调。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设计是未来城市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参数化设计、智能化建造、信息化运营等数字科技,让建筑设计的成果更加科学,让工程施工更加环保,让管理运营更加高效.通过系统梳理数字化设计概念,特别是BIM(建筑信息模型)设计方法,结合国内外相关案例,阐述数字化设计的分析科学性,提前发现工程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升竣工运营阶段的管理效率.最后通过在深圳空港新城管廊项目实践,展示了数字化设计的良好效果和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铁路隧道工程的特点,阐述了铁路隧道BIM+GIS应用平台的选择。结合某隧道工程,从三维参数化模型建立、信息模型和GIS平台真实场景展示等方面研究了铁路隧道勘察设计的技术路线,并分析了BIM+GIS技术在隧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推动BIM应用在铁路隧道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BIM技术在水利工程的应用,解决BIM和GIS集成的数据转换问题,基于对BIM的数据特征、IFC格式数据的结构层次、GIS系统的City GML数据格式以及City GML中语义信息和几何信息的细节层次结构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BIM和GIS集成时IFC和City GML数据转换中存在的几个障碍。基于此,提出了可以实现BIM和GIS集成的IFC和City GML数据转换框架。并探讨了BIM和GIS集成系统在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和前景,为水利工程各个阶段应用BIM和GIS集成系统提供有利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三维数字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有效改变了传统的以点、线、面等二维图元组成的工程图纸的信息表达缺陷,是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重要技术支律。三维几何模型有多种表达形式,总体上可以分为实体模型、表面模型和线框模型,三者具有不同的应用领域与适用范围。为了满足BIM在建筑工程不同阶段的应用需求,本文基于BIM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AutoCAD图形引擎的BIM三维实体建模以及将其转换为表面模型的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由于缺乏对结构物高精细度模型的子模型空间的拓扑特性研究,目前仍难以实现特征模型即时提取与建模质量定量控制。为此以结构工程信息为研究对象,在建筑(结构)信息模型方法研究框架下,通过统计一跨高精细度桥梁箱梁模型的控制性几何信息,获取到子模型间的网络拓扑特征关系,主要讨论了该网络中的两类特征节点。通过推广人工神经场(ANEF)刻画了两类节点以结构BIM子模型为信息载体的演化规律,得到了不考虑环境场影响的网络节点模型。节点模型描述了子模型空间可能的结构特征与高精细度建模的工作模式;节点间连接权赋予参数重要性指标;节点输入矩阵建议了经验规范中LOD指标的数学意义。相关结论为进一步研究高精细度模型的拓扑结构、探索考虑环境场影响的节点模型、构建完备的特征信息提取方案以及模型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合理确定再生水管网规划节点水量是制定科学的再生水回用规划、指导城市再生水回用的基础。具体叙述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节点水量的具体计算方法和步骤:辅助GIS数据库的建立,建筑量计算,管网拓扑关系建立,节点服务范围划分,各类再生水利用对象用水定额的确定等。简单介绍了应用这一计算方法对北京市门头沟新城进行节点水量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几何转化技术和渲染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对建筑工程BIM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得到了符合要求的BIM轻量化模型,将轻量化后BIM三维模型建导入三维可视化展示平台,使城市管理者更加形象直观的了解城市的概况,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坚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S的路面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基于GIS的路面管理系统并分析了GIS在路面管理系统应用的主要功能、目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初步探讨将GIS普遍应用于路面管理的可行性,设计出利用GIS二次开发建立路面管理系统的结构框架,并提出了各项功能实现的具体方法和模式.  相似文献   

19.
建筑信息模型(BIM)作为一项信息技术,已成为建设工程行业公认的发展趋势。分析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认为BIM技术是实现建设工程造价精益管理的重要手段;并重点从建设工程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阶段,探讨了BIM模型如何应用于工程造价管理的各个方面,以及对造价管理的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回顾了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英国政府的BIM策略,即施工运营建筑信息交换(COBie)。尽管英国政府没有直接使用BIM这个通用术语,但是BIM技术被越来越广泛的使用,比如:伦敦希思罗机场第五航站楼项目等。英国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去推进BIM技术在英国建筑行业的应用,比如中央政府白厅(Whitehall)指出了在政府采购中应用BIM的重要性,并规定所有的建筑和基础设施,不管新建的还是翻新的,都应该利用BIM技术统一管理;国家建筑科学研究院还制定了BIM国家级应用库;一系列的BIM相关的教育培训活动得以开展。因此,作者得出结论,全生命周期BIM应用迟早会被建筑业主采用,这点是毫无疑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