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结节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全身性疾病,90%累及胸部,胸部结节病的典型X线表现为双侧肺门淋巴结或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肺实质受累则主要表现为弥漫性网格状及粟粒结节状浸润,晚期则发生纤维化。本文通过33例胸部结节病X线的回顾性分析,着重讨论易致误诊的某些少见X线表现。  相似文献   

2.
<正>结节病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肉芽肿性疾病[1],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可损害多个器官,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结节病最易累及肺[2],也称肺结节病,典型表现为纵隔淋巴结肿大,双肺门淋巴结肿大,肺部小结节,后期可发展为肺间质纤维化;皮肤亦是常受累之地,表现为皮肤结节性红斑[3]、冻疮样狼疮、皮下结节等。临床常见咳嗽、胸闷、活动后气短,发热、乏力、盗汗,四肢结节等[4]。  相似文献   

3.
<正>结节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非干酪性肉芽肿为病理特征的系统性疾病。可侵犯全身多个器官,肺和淋巴结最常受累,其次是皮肤、眼、神经系统、心脏等[1]。临床上,约20%~30%的患者因为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和病理特征,很容易漏诊、误诊。本文通过分析1例不典型肺结节病的临床资料,总结经验教训,以提高对不典型肺结节病的诊断水平。1病例资料患者,男,49岁,因"间断咳嗽、咳痰3月"于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对胸内结节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对组织病理确诊为胸内结节病的41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1例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胸部CT表现为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90.2%伴有肺内病变,19.5%伴有浅表淋巴结肿大或皮下结节。41例均经淋巴结、皮下结节活检,或气管镜、纵隔镜、开胸活检确诊为结节病。其中31.7%(13/41)在外院曾被误诊为肺结核、肿瘤或其他疾病。结论结节病诊断是一种排他性诊断,临床高度怀疑结节病时需活检,活检病理需要排除增殖性结核病及其他非干酪样肉芽肿性疾病方可诊断。  相似文献   

5.
结节病的少见临床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少贤  邓伟吾 《临床荟萃》1990,5(10):437-439
结节病为一病因未明、多系统累及的肉芽肿疾病,80%~90%侵及肺门淋巴结及肺。典型临床表现为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肺浸润,皮肤及眼病变。近年来由于对本病认识和研究的深入,对其不典型临床表现的报道日见增多,本文就此综述如下。 一、结节病胸部少见临床表现 (一)空洞型肺结节病结节病发生肺空洞者罕见,文献仅有数例报道。肺空洞常见于病程较长的结节病患者。空洞形成的原因一般认为是血管炎、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病变部位缺血坏死,缺血性透明纤维组织脱出所致;也可能因巨噬细胞,上皮细胞释放降解酶及其他因素引起局部组织损伤。空洞可单发或多发,一般为圆形,边缘光滑或不规则,空洞可自行或经激素治疗后消退。急性结节病肺空洞更罕见。Dauber等报道1例25岁女性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节病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误诊为其他疾病的7例结节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4例,干咳2例,胸闷、眼红、流泪1例;查体可闻及呼吸音减低1例,双肺湿啰音2例,锁骨上淋巴结增大5例。浅表淋巴结超声检查显示,锁骨上淋巴结增大5例,其中2例为单侧增大。胸部CT检查显示,肺门淋巴结增大5例;双肺结节影6例;表现为高密度团片影、磨玻璃结节各2例,合并条索影并小叶间隔增厚与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弥漫小结节影、肺门肿块影各1例。本组误诊时间4周~2年,误诊为肺结核3例,肺炎2例,肺间质纤维化、淋巴瘤合并关节炎各1例。4例双侧肺门淋巴结明显增大经超声内镜引导下支气管针吸活检确诊为结节病;2例存在典型黏膜结节样变经支气管镜黏膜活检确诊为结节病;1例经由锁骨上淋巴结穿刺活检联合皮肤活检确诊为结节病。6例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3例病情好转后复发;临床观察1例,随访1.5年,病情平稳,无进展。结论结节病可同时累及多个脏器,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漏诊。提示临床各学科医师应提高对结节病的警惕性,相互协作,从而减少误漏诊。  相似文献   

7.
结节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多系统肉芽肿性疾病,最常累及的器官是肺,临床上90%以上的结节病患有肺部改变,其次是眼、浅表淋巴结、皮肤和骨骼,少数患还可累及到心脏、肝、脾和神经系统,发生于鼻腔鼻窦十分罕见。由于鼻腔鼻窦结节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往往易误诊、误治。本科收治鼻腔鼻窦结节病一例,进行了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对肺部结节病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40例肺部结节病的临床及HRCT影像资料.结果:肺部结节病临床表现不典型,胸部X线片及常规CT仅表现为双肺门增大,不具有特征性,易误诊为肺结核或肿瘤,HRCT可显示肺门肿块、肺内病变及纵膈淋巴结肿大情况,结合支气管镜活检或淋巴结、皮下结节等组织活检,明确诊断.结论:HRCT是肺部结节病检查及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顾挺 《中国综合临床》2001,17(8):590-590
结节病是一种多系统肉芽肿性疾病 ,好发于纵膈及肺门淋巴结。近年来对其认识的提高及各项检查的完善 ,典型结节病的确诊并不太难 ,但不典型结节病的误诊还时有发生 ,我们于1982~ 1998年收治的非曲型结节病 8例作以下分析。1 临床资料2 7例 ,其中不典型者 8例 ,男 3例 ,女 5例 ;年龄 16~ 6 6岁。 8例患者中有 5例是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 ;其余 3例是以其他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 ,其中多发皮下结节者 1例 ,发热、关节痛 1例、乏力、发热、消瘦者 1例。影像学表现 :1肺部病变 :有 5例是以肺部病变为主 ,其中右中肺不张 ,单侧肺门淋巴结肿…  相似文献   

10.
结节病是一种肉芽肿性疾病,病因不明,其中90%侵犯胸部[1].患常无特异性临床症状,而偶然体检时发现.胸部影像学是结节病的主要诊断依据之一,但CT表现不典型往往造成误诊,特别是肺门及纵隔淋巴结不大时,初诊更加困难.现将12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而胸部CT非典型表现结节病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肺结节病的误诊原因及防范误诊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12月收治的曾误诊的肺结节病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因浅表淋巴结无痛性增大、低热、食欲减退、恶心、盗汗、体质量减轻、皮肤瘙痒、气急,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及胸部影像学检查提示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初步诊断为纵隔淋巴瘤;3例因乏力、盗汗、食欲减退、低热,伴咳嗽、痰中带血1例,胸闷、气急1例,血红细胞沉降率升高,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弱阳性及胸部影像学检查提示双肺纤维条索样高密度影,初步诊断为原发性肺结核;4例因刺激性干咳、声音嘶哑、气短、低热、胸痛、咯血等症状就诊,胸部影像学检查均提示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初步诊断为中心型肺癌。2例行浅表淋巴结活检术,7例行经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确诊为肺结节病。误诊时间为2~5个月。9例确诊后均予醋酸泼尼松治疗,总疗程为1年,肺部病灶明显吸收,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肺结节病早期无特异性表现,影像学表现多以双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对称性增大为主,易误诊为肺癌、纵隔淋巴瘤、肺结核等多种肺部疾病。熟知本病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提高警惕性,仔细鉴别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部结节病多层螺旋CT对胸部结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方法:分析18例病理诊断为胸部结节病患者的胸部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结果:胸部结节病典型影像学表现:胸部淋巴结增大及两例肺门淋巴结增大,肺内可见多发、散在结节影和条索影及磨玻璃状影。结论:有典型CT影像学表现的胸部结节诊断容易。不典型者表诊断有一定困难,但都需要重视鉴别诊断,密切结合临床及治疗后随诊。  相似文献   

13.
结节病是一种多系统器官受累的肉芽肿性疾病,最常累及肺与淋巴结.我国是结节病发病率较低的地区,且此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临床医师对确诊此病的经验不足,故易误、漏诊.现将我科误诊的3例结节病报告如下,以提高对该病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胸部结节病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活检病理证实或临床治疗观察,符合诊断标准的20例胸部结节病的CT表现。结果:20例结节病中,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15例(75%),其中仅肺门或和纵隔淋巴结肿大5例(25%),肺门或/和纵隔淋巴结肿大伴有肺内病变10例(50%),仅见肺部浸润性改变而无淋巴结肿大3例(15%),肺纤维性改变2例(10%)。肺内主要表现为结节影10例。支气管血管束增粗7例。小叶间隔增厚4例。实变影1例,磨玻璃影1例。结论:双侧肺门对称性淋巴结肿大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以及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结节影是胸部结节病的特征性表现;不典型者需密切结合临床检查及治疗后随访。结节病对激素治疗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结节病是一种病因未明多系统肉芽肿疾病 ,可侵犯多个脏器 ,其中以肺和胸内淋巴结多发。因临床表现多样化易误诊 ,现将我院收集15例结节病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淋巴结活检11例和肺活检4例 :病理证实结节病15例 ,男性6例 ,女性9例 ,平均 (26±2.5)岁  相似文献   

16.
肺霍奇金淋巴瘤误诊为肺结节病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淋巴瘤与结节病、纵隔淋巴结转移癌及肺门淋巴结结核的鉴别诊断要点及防范误诊措施.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例肺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例因间断发热2年余,咳嗽7个月入院,外院行锁骨上淋巴结切除活检诊断为结节病,予激素等治疗无好转,后经我院锁骨上淋巴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活检病理检查诊断为肺霍奇金淋巴瘤,予ABVD(阿霉素、博来霉素、达卡巴嗪、长春新碱)方案化疗6周期后完全缓解.结论对病理表现为非干酪样肉芽肿的患者,诊断结节病前应结合临床资料全面分析病情,必要时进一步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以免误诊.  相似文献   

17.
结节病是一种多器官受累的肉芽肿性疾病 ,临床表现复杂 ,容易误诊。我院 1993~ 2 0 0 1年共收治结节病14例 ,其中 12以肺及纵隔淋巴结受累为主要表现 ,有 8例曾误诊误治 ,误诊率 6 6 7%。现分析误诊原因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3例 ,女 5例 ;年龄 30~ 6 5岁 ;病程 1~ 5年。误诊为结核病 3例 ,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炎、淋巴瘤、自身免疫性淋巴结炎及脑血管病各 1例。1 2 误诊及确诊情况 误诊为结核的 3例中 ,1例有低热、盗汗、肌肉酸痛 ,胸部CT示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及肺浸润 ,在省立医院经CT引导下行右上肺穿刺活…  相似文献   

18.
结节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非干酪性类上皮细胞肉芽肿性疾病,可侵犯全身脏器,尤其容易侵犯肺及胸内淋巴结,临床表现无特异性,X线胸片尤其在肺结节病Ⅰ期,易与中央型肺癌、肺门淋巴结结核等混淆,容易误诊误治。我院1997~2 0 0 1年间收治的96例经病理诊断的结节病中,2 6例曾误诊,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部结节病的CT表现,进一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治疗和病理证实的21例胸部结节病的CT征象。结果:21例均有胸部淋巴结增大,其中纵隔及两侧肺门淋巴结增大12例。伴有肺部异常的15例,主要表现为肺内微小结节(10例)及肺磨玻璃样改变(4例),肺间质纤维化1例。支气管改变3例,胸膜改变1例。结论:CT是诊断胸内结节病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许辉  吴聪 《临床荟萃》1993,8(19):903-904
结节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累及全身多脏器的良性肉芽肿疾病,其中胸部受累占72%~92%,皮肤、眼、脑、心脏、肝脏、骨骼等亦有不同程度受累。过去由于对本病认识不足,故而漏诊误诊颇多。近年来随着纤维支气管镜在肺疾病诊治中的应用,胸内结节病诊断水平提高,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