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海绵城市建设如火如荼,持续推进。随着一批试点项目的建成并投入运行,后期维护管理问题也逐渐提上议程。总结分析我国海绵城市中雨水花园管理现状,并对雨水花园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故障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精细化、规范化且经济有效的维护管理方法,以期为我国海绵城市后期管理提供参考,保障建设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国外雨水管理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背景,分析海绵城市建设的必要性,讨论海绵城市建设与雨水管理之间的关系,认为可借鉴日本、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欧洲一些国家的"低影响开发技术"、"水敏性城市设计"、"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等理念和技术,以及一些雨水管理法规与奖励政策,因地制宜地进行城市排水系统改造、雨水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等,推进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随着海绵城市建设在我国的不断推进,其呈现出的学科交叉性、功能多重性与系统复杂性使业界认识到构建一套适用于我国国情的、健全完善的配套机制与保障措施体系,对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至关重要。通过总结已发布的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的指导性文件和技术指南,细述了海绵城市建设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配套机制与保障措施存在的问题:(1)现行的建设模式难以可持续性发展,(2)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3)运行维护管理机制尚不健全,(4)资金与激励保障措施不够完善,(5)公众参与度较低等。对此,提出了将海绵理念纳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完善相关运行维护管理机制,加强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等技术保障,增加公众参与的广度与深度等建议,以期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海绵流域管理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
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水土保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面临的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和洪涝灾害严重等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文章学习理解了海绵城市雨水控制利用的低影响开发理念,并将海绵城市理念与水土保持工作进行了结合,认为海绵城市的提出为水土保持的雨水控制利用方面做出了重要的技术指导,水土保持工作应依据海绵城市理念进一步细化。同时,从城市水土保持角度对海绵城市的建设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雨水BMP评估体系较为完善,主要包含多层次的雨水BMP评估方法和开放性的雨水BMP数据库两部分,可为设施功能评估和日常维护提供科学依据。LID设施作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承载体,目前专门针对其设施效能评估和运行机制的研究较少,在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中关注不足。从美国雨水BMP评估体系特征及优势出发,提出对我国海城市建设针对具体设施效能评估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保证我国城市雨水管理工作高效健康地进行和推动雨水排放费制度在我国施行,通过对加拿大雨水管理保障措施和雨水排放费实施进展进行调研,得出了加拿大采用的组织保障、法律保障、技术保障、经费保障、激励机制保障和公众参与保障等六个方面的雨水管理保障措施,以及目前加拿大所采用的统一费率制度、分类费率制度、不透水面积统一费率制度、住宅等效单元费率制度、径流系数与开发强度费率制度和独立住宅等效单元费率制度等六种主要雨水收费制度类型。对米西索加等典型城市雨水排放费的收费方式以及不同用地性质和建筑类型的收费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不同类型的雨水排放费的补贴方法。在对加拿大典型城市雨水排放费和补贴制度实行效果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雨水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建议我国加强雨水排放费与补贴制度的计算方法与制度设计的研究工作,做好宣传与公众教育工作,并在部分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开展雨水排放费与补贴制度的试点探索工作。  相似文献   

7.
海绵城市建设一经提出就质疑声不断,为健康有序地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暴雨内涝防控与海绵城市建设的关系进行了讨论。论述了城市暴雨内涝成因,提出了城市暴雨内涝防控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探讨了城市暴雨内涝监测预警技术。介绍了海绵城市概念和内涵,重点探讨了城市暴雨内涝防控与海绵城市建设两者关系,只有在成功地构建起源头径流控制系统、城市雨水管渠系统、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及城市水利防洪系统等城市雨洪管理四大子系统的基础上,才能有望解决城市内涝灾害问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海绵城市已成为国家城市建设的新模式,其中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来暴雨所产生的径流和污染,已经成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然而现阶段对LID设施在实际建设后的污染削减效果评估的研究十分有限,选取了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的一个典型LID设施雨水花园,对其在5次非连续降雨过程中进出口雨水进行重复采样,检测水样的污染物浓度(氨氮浓度以及COD浓度),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雨水花园设施能有效削减雨水中的氨氮浓度和COD浓度,其削减率分别为44.5%和47.2%能够达到净化雨水的目的,满足海绵城市的建设需求,为海绵城市的低影响开发(LID)雨水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面临的水资源短缺及水环境恶化和洪涝灾害严重等社会问题,我国城乡建设部与住房部共同组织并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管理条例。文章在充分把握文件指导精神的基础上,深入了解了海绵城市雨水控制利用的低影响开发理念,将海绵城市水土保持工作与城市发展理念相结合,从而提出了海绵城市水土保持中,雨水控制利用的合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海绵城市"在我国发展迅猛。利用CNKI数据库发表年度、机构、作者、发文量、期刊、被引频次、关键词等要素,系统梳理了我国2003~2018年海绵城市研究领域概况,综合分析了该领域研究动态和热点。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海绵城市领域研究较多的为高校;《现代园艺》和《建设科技》是发表海绵城市相关文献最多的期刊;海绵城市建设涉及到多学科、多领域、多部门合作;当前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水体污染、城市排水、生态修复、低影响开发等方面;未来研究热点逐步倾向于城市水文管理、雨水系统管护、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建设与模型建立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北京海绵城市雨水措施效益评估方法及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开始推动以LID理念为代表的海绵城市建设,通过布置分散式小型雨水集蓄利用技术措施,使城市地表径流过程尽可能接近于自然过程。针对海绵城市雨水措施效益评估问题,从经济、环境和社会3个方面进行分析。建立雨水措施效益评估体系,并基于多目标函数模型对5种典型北京城市建设项目雨水集蓄利用措施配置模式综合效益开展定量分析,对丰富城市水资源管理内涵及指导海绵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所谓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法。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建设海绵城市的新要求以来,宜昌在海绵城市建设上进行了不懈探索。党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水资源短缺与城市内涝逐渐成为中国许多城市的顽疾,这与雨水资源的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顺应城市雨洪管理不断创新与发展的趋势,建设海绵城市逐渐成为我国新时期解决城市水问题并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新方向与新思路。文章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为例,对佳木斯市海绵城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工程技术措施的可行性进行探索。并对推进佳木斯市海绵城市建设与节水型社会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生物滞留设施是重要的绿色基础设施,在我国系统化、常态化、高质量建设海绵城市的背景下,《雨水生物滞留设施技术规程》等专项技术标准的编制实施,有助于促进雨水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与产业化。结合案例,从分类与典型构造、基于排空时间的建设与管理方法、系统化与精细化设计、简易化验收与检查维护等方面,对生物滞留设施的应用要点进行了分析,为规范生物滞留设施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海绵城市"是目前我国力推以解决城市内涝、雨洪管理难题的新建设模式,但是其实际建设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尤其是城市建成区的海绵化改造,存在着不少问题,诸如对问题缺乏系统考虑、重工程设计轻景观改造提升、施工与设计配合不够紧密等。通过对我国城市建成区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措施,即用系统理论统领全局,从区域、流域角度来规划设计海绵城市建设,综合考虑水质、水量问题,将景观设计融入历史文化,以保障城市建成区海绵城市建设的持续推进,发挥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的进程带来内涝频发、径流污染、雨水资源大量流失、生态环境破坏等诸多城市问题,因此,建设绿色海绵城市迫在眉睫。四川省遂宁市为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面临着水体污染、内涝频发、水生态功能退化、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结合遂宁市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象水文条件,提出了源头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建设、城市排蓄系统建设以及水生态体系构建3条建设途径,并就现阶段海绵城市建设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城市的排水防涝,雨水径流污染,水资源短缺不足已是我国城市存在的严重问题,由于城市建设规划的不合理,城市地下排水系统的不科学不健全,已严重影响我国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海绵城市的提出便是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提出的新概念和新的解决途径,关注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汲取海绵城市的优点弥补各项问题,已成为我国城  相似文献   

18.
雨水渗井是我国古代城镇曾经通用的排水技术之一,在当代新型城市雨洪管理理念革新背景下有了新的发展与应用需求.针对传统雨水渗井设计缺乏系统定量分析、粗犷建设等问题,系统梳理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经验,结合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围绕雨水渗井选型、规模计算、结构与填料设计、预处理设计及施工等环节总结探讨,提出改进建设思路、加强跨学科研...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作为全国最早开展城市雨水利用研究的城市,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开展了大量雨水利用和海绵城市相关的科学研究与示范应用。本研究系统归纳了北京市海绵城市不同阶段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具有北京特色的涵盖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模式,并对北京市海绵城市建设主要经验和做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0.
曾金凤 《人民长江》2015,46(22):17-20
江西省萍乡市是全国第一批16个海绵城市试点之一。为将萍乡市建设成生态友好的海绵城市,在认真分析地理、河流、水资源、用水情况等的基础上,提出了萍乡海绵城市建设的思路及重点控制指标。萍乡市海绵城市建设主要从建筑与小区类、公园与广场类、道路管网类、河流湖泊类等项目入手,构建新型的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针对该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各类项目,制定了相应的保障、监管与考核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