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9 毫秒
1.
对聚丙烯分离膜进行盐酸腐蚀处理后,得到不同处理浓度下分离膜各项性能的变化规律。通过对分离膜的形态结构、浸润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盐酸处理1d后,膜表面的浸润性均消失;在0.015mol/L和0.025mol/L的盐酸处理3d后,分离膜导水率的保持率分别为50.33%和3.01%,此时膜的厚度均达到了最大值,较原样分别增加了14.75%和19.30%;在0.005、0.015mol/L和0.025mol/L的盐酸处理7d后,断裂强度分别下降了5%、8.54%和12.19%,平均孔径分别下降了7.68%、11.98%和21.88%;而膜的接触角和透气率对盐酸浓度的变化不敏感。  相似文献   

2.
用好氧颗粒污泥(AGS)和好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AGSMBR)两种体系处理实际小区污水,对其处理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当进水CODcr浓度为300~500mg/L,TN浓度为40~50mg/L时.AGS系统和AGSMBR系统出水的CODCr,TN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40.0mg/L、11.4mg/L和20.0mg/L、8.9mg/L,相应的去除率分别为90.0%,77.7%和95.0%,82.7%.结果表明:两者对小区污水CODCr和TN的去除均取得很好的效果,而AGSMBR出水水质略好.好氧颗粒污泥能减缓膜污染,但对膜组件的作用并不明显.对于小区污水处理而言,AGS系统比AGSMBR系统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3.
分别采用极化曲线、交流阻抗和静态失重等方法研究了肉桂醛与3-甲基-4-氨基-5-巯基-1,2,4-均三唑(简称为MACMT)复配对Q235碳钢在不同浓度盐酸介质中的缓蚀效果。并探讨了缓蚀剂浓度对缓蚀性能的影响及其缓蚀机理。结果表明,肉桂醛与3-甲基-4-氨基-5-巯基-1,2,4-均三唑均为1mmol/L时对Q235碳钢在0.5、1、2mol/L HCl介质中均有很好的缓蚀效果,缓蚀率达93%以上,两者复合后有良好的协同效应。盐酸介质温度的升高对缓蚀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水厂现有净水工艺不能适应水源水质恶化的现状,采用国产超滤膜分别处理水厂的炭后水(工艺1)、滤后水(工艺2)和沉后水(工艺3),将超滤膜和水厂现有工艺结合,形成深度处理系统,研究超滤膜组合工艺的处理效能及超滤膜的过滤性能。研究表明:工艺1、工艺2和工艺3对CODM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2.86%、39.62%和34.59%;DOC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3.08%、23.60%和18.55%,UV254去除率分别为57.14%,39.669/6和35.34%,藻类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8.71%、97.84%和98.13%,3种工艺出水浊度均低于0.1NTU,颗粒物粒径〉2μm的颗粒物控制20个/mL以下。工艺1运行45d跨膜压差上升6.59%,产水率为98.02%;工艺2膜前加氯0.65mg/L时,水力冲洗后跨膜压差可有效恢复,稳定运行10d跨膜压差上升2.91%,产水率为97.63%;工艺3运行20d跨膜压差上升13.52%,其产水率为97.019/6。  相似文献   

5.
盐酸溶解碳酸钙并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再加入稀硫酸在常温下生成二水合硫酸钙晶须,反应后滤液为盐酸溶液,再次加入碳酸钙后可循环使用。考察反应系统中表面活性剂浓度、Ca2+浓度、硫酸等对晶须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Ca2+浓度0.3mol/L,十二烷基磷酸酯钾质量浓度5.0g/L,壬基酚聚环氧乙烯醚质量浓度2.5g/L,硫酸浓度0.28mol/L。晶须长2-200μm,长径比30-100。  相似文献   

6.
以太西无烟煤为原料、Fe3O4为添加剂制备煤基磁性活性炭,用不同浓度的盐酸溶液浸泡,测定酸液浸泡前后活性炭的碘值和亚甲蓝值,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分别测定、表征活性炭中含铁化合物的组成和磁性能.结果表明,溶液酸度对磁性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和磁性能均有影响,当溶液酸浓度达到1mol/L时,磁性活性炭浸泡后的碘值提高了7.9%、达732.49mg/g,比磁化系数从259×10-7 m3/kg降低到7.16×10-7 m3/kg,但仍能采用磁场分选回收;当溶液酸浓度达到2mol/L时,磁性活性炭完全失磁.  相似文献   

7.
氯化浸出铅阳极泥回收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对湿法处理铅阳极泥回收金进行了研疣.实验结果表明:铜的浸出是酸浸除杂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温度为65℃,盐酸浓度为2.9moL/L,氯化钠浓度为1.3mol/L,硫酸浓度为0.3mol/L时,铜的浸出率达到92.03%,杂质能有效去除.在氯化浸金的过程中,温度与氯酸钠的用量对金的浸出率影响最大.随着两者的增加,金的浸出率将明显地增加.当温度大于80℃,氯酸钠用量大于料重的12.5%,硫酸浓度为1.5mol/L时,金的浸出率大于98%.  相似文献   

8.
滇池流域水体氮磷富营养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对比试验及入滇池河道水经絮凝沉淀、过滤处理后接种滇池外海北部蓝藻进行试验,总磷浓度大于0. 050 mg/L时,河道水颜色5 d内全部变绿,此时叶绿素a相应也大于0. 025 mg/L;而总磷浓度小于0. 050 mg/L时,虽然总氮浓度达到试验最大值5. 934 mg/L,但经过30 d自然静置,藻类不会过度繁殖,水质清澈,说明水体中以磷为主的污染物是导致滇池蓝藻水华爆发的一个主要原因,初步说明作为滇池富营养化限制因子的总磷浓度限值为0. 050 mg/L.  相似文献   

9.
离子交换法从发酵液中提取丙酮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122树脂用于丙酮酸发酵液的脱色,在发酵液丙酮酸量浓度为60g/L,pH3.0、脱色空间流速为1.8mL/(mL.h)的条件下可取得较好的脱色效果。丙酮酸损失率低于6%,从8种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中筛选出330弱碱性阴离子树脂(氯型),用于从发酵液中提取丙酮酸,考察了不同操作条件对固定床离子交换效果的影响。上柱料液PH的变化对流出曲线的形状影响不大,当上柱料液的PH和丙酮酸质量浓度分别控制在4.0和40g/L,可以获得较高的有效体积交换容量(分别为0.534mol/L树脂和0.530mol/L树脂)。实验范围内体积流量对交换过程的影响不大,在较低的离子交换空间(0.44mL/(mL.h))G下有效体积交换容量高(0.604mol/L树脂)。考察了固定床洗脱工艺条件对洗脱效果的影响。当洗脱剂盐酸的浓度为2mol/L、洗脱空间流速控制在0.44mL/mL.h)左右时洗脱效果较好,采用较佳的工艺条件进行固定床单柱操作,实验得到离子交换单元的丙酮酸收率为97.0%。  相似文献   

10.
在HPLC分析唾液酸质量分数的基础上,选择盐酸作为大肠杆菌发酵液中聚唾液酸的水解用酸,在85℃水浴,盐酸浓度为0.1mol/L的条件下,水解2h,水解率平均可达95%以上。水解液中和过滤后,用离子交换色谱分离与冷冻干燥得到唾液酸产品,质谱及HPLC分析证实所得产品中主要成分是N-乙酰神经氨酸,其纯度达96.4%。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用电化学法合成甲醛的新方法,研究了甲醇和盐酸混合体系中各种工艺条件对甲醛收率的影响,得到最佳电解条件如下:电极电流密度为20 mA/cm2,电解温度为40℃,电解时间为6 h,甲醇初始浓度为0.5 mol/L,盐酸初始浓度为1 mol/L。在此条件下电解甲醇,甲醛收率达19.1%,电流效率为28.8%。  相似文献   

12.
In order to amend the superficial performance of palygorskite and improve its application, the natural palygorskite(NP) was treated in the dipping and ionic exchanging experiments using 6 mol/L hydrochloric acid treatment. The performance and pore structure of the treated palygorskite(TP)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microscope analyses, FT-IR, XRF, BET-SSA and full hole distribution analytical techniqu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ydrochloric acid treatment can make the gracile and aggregating compact crystal bundles inside palygorskite clay broken and dispersed, the roughness of microcrystalline surface increases, which not only can dissolve or remove dolomite but vary the superficial performance of palygorskite to some degree.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pore volume increase a lot, while the mean pore size decreases. The pore structure of TP changes remarkably compared with that of NP after 6 mol/L hydrochloric acid treatment, and the relevant physicochemical performance can be improved.  相似文献   

13.
利用甲基红-溴酸钾动力学催化体系建立一种检测面粉中吊白块的方法。通过试验及试验条件优化,得到最优试验条件为:反应温度15℃,盐酸溶液(2mol/L)2.6mL,甲基红溶液(0.05%,w/w)3.8mL,溴酸钾溶液(0.01mol/L)1.6mL,反应时间9min,方法线性工作区间为甲醛质量浓度[0.0243,1944]mg/L;精密度4.03%;回收率达到96.25%;测定结果在4h内保持稳定;抗面粉中其他物质干扰能力强。  相似文献   

14.
对稀酸法分离废弃涤棉混纺纤维,回收涤纶的工艺过程进行了研究。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盐酸质量分数、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固液比等因素对分离回收涤纶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影响因素的显著性大小依次为:反应时间、盐酸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固液比。最优工艺为:盐酸质量分数10%,固液比40g/L,温度95℃,反应时间90min。反应后的涤纶成纤维状,棉纤维水解成细小粉末,通过过滤分离达到了回收涤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为回收赤泥中的铝和铁,解决赤泥污染和占地问题,研究了用盐酸溶出废赤泥中的氧化铝和氧化铁的工艺,考察了赤泥的焙烧、盐酸与赤泥的液固比、盐酸的浓度、酸浸时间、酸浸温度及酸浸方式对赤泥中氧化铝、氧化铁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赤泥不需要焙烧,盐酸与赤泥的液固比4∶1,盐酸的浓度为6mol/L,酸浸温度在109℃左右,酸浸时间为60 min,酸浸方式为二次浸出,氧化铝和氧化铁的浸出率分别为89.00%和98.39%.  相似文献   

16.
Li-LSX分子筛交换后母液中的Li+(0.04 mol/L)经磷酸三丁酯(TBP)萃取进入有机相.采用盐酸为反萃剂,对萃取之后有机相中的Li+进行反萃,并考察了反萃相比、盐酸浓度、温度等因素对反萃过程的影响规律,得到了适宜的反萃条件:相比1∶1、盐酸浓度5 mol/L以上、温度为室温.同时对萃取剂的循环利用和该方法的工业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铥镱镥富集物萃取分离优化工艺与传统工艺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铥、镱、镥富集物萃取分离工艺存在的问题,以0.5mol/LC272 0.5mol/LP507的新型混合萃取剂代替单一使用P507萃取剂,采用先进行Tm/Lu粗分离,再进行Tm/Yb和Yb/Lu细分离的优化工艺,降低了酸、碱消耗,改善了操作条件.实践证明,该优化工艺可节省酸碱40%以上.  相似文献   

18.
采用酸浸法从废旧锂离子电池中回收金属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采用盐酸-30%过氧化氢、硫酸-30%过氧化氢和硝酸-30%过氧化氢为浸取液,回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金属钴,研究了浓度、温度、30%过氧化氢的量、反应时间、固-液比等对钴浸取率的影响.经响应面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盐酸-30%过氧化氢最适宜做浸取液,最佳工艺条件为:盐酸浓度为4.0 mol/L,盐酸-30%过氧化氢...  相似文献   

19.
乳化液膜法处理柠檬酸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油包水(W/O)型乳化液膜处理柠檬酸水溶液.研究柠檬酸在磷酸三丁脂(TBP)为流动载体、Span-80为表面活性剂、Na2CO3溶液为内相试剂、煤油为膜溶剂的液膜体系中的迁移;考察表面活性剂浓度、载体种类和用量、油内比(Roi)、乳水比(Rew)、柠檬酸浓度、内相试剂浓度等对柠檬酸溶液COD去除率的影响;同时探讨用载体TBP替代正三辛胺(TOA)的可能性.通过实验得出的最佳条件为:膜相为质量分数分别为3%的TBP和Span-80煤油溶液,外相为0.06 mol/L的柠檬酸水溶液,内相为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Rew=1∶10,Roi=1∶1,提取搅拌速度为450 r/m in,且用载体TBP完全可以替换TOA进行实验.在最佳实验条件下5 m in内即能使水溶液中柠檬酸COD去除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