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仲景经典方,相对于时方,被称为经方,组方严谨,配伍得当,临床疗效确切,为历代医家推崇。经方应用临床思维,丰富多彩,其中辨方证、抓主证等为医者所重。唯应用经方,必须谨遵经典理法,应详审方证病机,重视药物剂量配伍比例,并注意应用合方,或结合时方,以解决临床复杂问题。  相似文献   

2.
经方是指汉代张仲景编著的《伤寒杂病论》一书中所记载的方剂。经方是相对于宋、元代以后出现的时方而言的。经方是"医方之祖",具有极高的临床疗效。经方具有"普、简、廉、效"的优点。经方短小精悍,药少力专,用当通神。临床四诊合参,仔细辨证,但凡符合经方之主证运用之,每获显效。古往今来的中医学家常以经方作为母方,继承式使用经方是在学习、领会经方精神的基础上重复验证的方法。发挥式使用经方是在继承式使用经方的基础上化裁经方,扩大经方的使用范围,赋予经方新生命的一种方法,尤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香港的气候温暖而潮湿 ,若采用经方治病 ,要遵循仲景的辨证施治原则 ,根据病因病机和证候的不同 ,分别采用不同的治法和方药 ,掌握经方的配伍规律和化裁 ,才能得心应手。1 根据痹证证型选用经方经方治痹证有一定的疗效 ,在临床上可解决不少的疑难问题 ,但使用者必须要遵循仲景  相似文献   

4.
经方药简效宏,为众多医家所喜用,但面对复杂多变的疾病和症状,为了充分发挥经方疗效,需要拓展经方的应用,赋予其全新的生命力。提出经方现代应用需遵循的原则有熟谙经旨、打牢基础,病证结合、适应需求,紧扣病机、抓住关键,科学评价、有利交流,掌握规律、有的放矢;而经方现代拓展应用的途径包括方证相应、吻合因机症治,方症相应、重在有效组合,谨守病机、不拘症状变化,旁参各家、贵在灵活变通,潜心原文、妙在获取新知,合用经方、师从仲景妙法,合用时方、化裁更为广博,总结归纳、明晰化裁诸法,明晰方元、变化无穷无尽,但师其法、不拘具体方剂。抓住拓展运用经方的原则和途径,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飞  韩洁茹  姜德友 《吉林中医药》2021,41(11):1409-1411
基于中医临床思维研究,方剂分为经方、时方和经验方三类.经方普简效廉,时方审机立法施方,经验方为名老中医临证经验或民间验方之精粹.临证之时优先选择经方,方证相应;次选时方,辨证施治;经时方无方可选,考虑经验方;疑难杂症、复合病症,四诊合参,自创新方,病证相合,审机参变.方无优劣,疗效至尚,四诊相参,辨证施治,"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相似文献   

6.
探讨黄文政教授辨治疑难慢性肾病临证经验,并列举验案4则:当归芍药散合刘寄奴汤化裁治疗成年多囊肾腰痛;防己茯苓汤、真武汤合四物汤、水陆二仙丹化裁治疗老年肾病综合征;麦门冬汤合四妙勇安汤化裁治疗狼疮性肾炎;茵陈蒿汤合柴胡达原饮、升降散化裁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探讨黄文政教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临证用药既有经方的严谨以针对病机,又有时方的轻灵以顾护病症,融经方、时方于一炉,惟效是尚,足资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7.
陈老临床遣方用药基本不离伤寒方,他对中医临床应用经方颇有心得。他认为经方是后人推崇的经典方,是中医方剂的鼻祖。所以临床上应用经方要遵从《伤寒论》的本旨。要了解经方的变通,要注意经方与时方的合用。  相似文献   

8.
经方治疗哮喘的临床应用进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卿  秦剑  欧燕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4):597-599
经方指中国汉朝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所记载之方剂.经方因其法度严、配伍妙、用药精、疗效宏而倍受临床推崇.古今医家常以经方作为母方,依辨证论治的原则而化裁出一系列的方剂[1].经方在治疗哮喘病中的运用,越来越引起医家们的重视,现就近年来应用经方治疗哮喘病的文献报道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经方与时方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韧  杨洪涛 《国医论坛》2008,23(3):17-19
探讨经方和时方在临床上的应用,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应用经方,什么情况下应用时方,什么情况下经方与时方合用,对中医临床医生来说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临证不乱,果断用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医家临证,如兵家临阵。如何抓住主要矛盾,集中优势兵力,使之药到病除。吾师陈宝田在多年临床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用药精当,疗效颇佳。一、经方应用临证处方有经方与时方之别,所谓经方者,即遣方用药宗经方药味药量不作变更。陈师在继承仲景传统理论基础上,融合国内诸多名流和日本汉医学家应用经方的宝贵经验,结合自己的体会,合理地用于临床,取得了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1.
经方配伍严谨,用药精当,力专效宏,笔者临证喜用经方化裁,收效较满意.现将经方治验3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历代医家运用经方存在两种倾向:原方原量,崇古遵经不越雷池一步;灵活化裁或仿经方之意创立新方。然临证施用经方,或以原方原量,或以化裁创新,皆应随证而化,方可于“形似”与“神似”之间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13.
傅汝梅教授运用经方治疗肺系疾病,如咳嗽、哮喘、肺胀时,首重阴阳,明辨六经,重视脉证合参,辨邪正之虚实及证候之主次,遣方用药不拘泥于经方条文,谨守病机,因证遣方,随证合方,常用经方与经方、时方、海南民间方合用,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陈瑞春教授从事<伤寒论>教学与中医内科临床工作50余年,临证以擅用经方见长.他主张:(1)临床选方用药应特别重视经方的实践,立法组方应以经方为蓝本;(2)以法类方,以主方统领类方;(3)不仅经方与经方可以合用,而且要以经方沟通时方,这样才能达到临证选方精而不滥、辨证用药活而不乱.(4)临床总结经方,要注意知常达变,在继承中求发展、发展中求创新,从而使自己的临证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5.
王庆国教授临床善用经方,不拘时方,对多种内科、妇科、儿科病种有丰富的治疗经验,疗效突出。王教授精于伤寒学说,对经方运用有独到认识,文章拟对王教授临证善用的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旋覆代赭汤4张名方作一介绍,介绍王教授对方证病机、药物配伍、典型病例的运用经验,以期有助于读者。  相似文献   

16.
王勇 《世界中医药》2012,7(2):160-161
在"读经典,用经方"上,中医对经方的用法有不少讨论,有方证对应,药量尊经不变者,有随病机方证,化裁而用方者等,法门流派多,争议亦大。总在因人、因时、因地而论,法本无高下,全在用方者圆通。经方的临床疗效,千古验证,为历代医家所赞誉。临床医生  相似文献   

17.
经方之诞生,为中医临证用药奠定了坚实基础。经方组方特色是药精方简,剂型多样;经方制剂有大小峻缓之别,方药煎煮与服法有严格要求与区别;经方运用君臣佐使配伍理论立方,用药规范严格,合理得当,且随证加减变化又极为灵活,有些用药方法已超越君臣佐使配伍理论,给治疗复杂疾病指出了思路;经方药物组成与治法有内在不可分割的联系,基本贯穿了方从法立,法从方出,法方一体的精神;经方最大特点是方证对应,临证强调随证治之,随机用药,故一方能治多病、一病能用多方。后世临床医家根据仲景论治疾病理法方药一线贯通精神,临证有用经方原方治病者,也有用经方加味或经方加时方治病者,或根据仲景辨证思维思想与经方所包含的治法而自立新方者,均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通过学习丁甘仁医案,梳理其运用六经辨治湿温病的经验,归纳出其治疗湿温的三大特点:其一,不拘泥湿温病只限于阳明、太阴二经,而是将其扩大到六经范畴。先辨病位,再定方药,擅用合方。真正做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其次,重视少阳、厥阴经的枢机作用,善用柴胡运转枢机。第三,经方和时方并用,经方为主,在经方基础上加用芳化、苦燥、淡渗、疏达之品以助化湿。  相似文献   

19.
经方与时方思维特点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丽  温兴韬  黄煌 《中医杂志》2012,53(12):995-996
结合临证验案,从理论体系、药物使用等方面,对经方与时方的思维特点进行比较.发现经方有其自身独特的思维特点,提出经方的诊疗体系具有完整而独特的临证思维模式,并探讨经方思维不被认识的原因;经方与时方不可偏废,更要重视并研究经方思维,以便弘扬经方,推进经方的教学与临床.  相似文献   

20.
湖北中医药大学国家级第三批名老中医、著名伤寒学专家梅国强教授善于将经方与经方合用、经方与时方合用,以方拓证,以证拓方,扩大了经方在临床的应用,将经方灵活运用到外感及内伤之风、寒、湿、热诸痹中,圆机活法,巧妙配伍,结合用药经验,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