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研究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中的昆虫群落与湿地植被间的关系,课题组于2008年4月~2009年1月分四季在保护区核心区中的互花米草群落、盐蒿群落和芦苇群落3种生境中设立样地,分别采用网捕法、植物收割法和凋落物收集法采集昆虫,共采集昆虫标本3928头,经鉴定隶属于12目49科.分析表明:保护区内不同生境的昆虫群落组成与结构存在差异:昆虫的种类、数量以及优势类群都不相同;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在不同植物群落、季节以及季节一植物群落综合影响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互花米草与芦苇群落中的昆虫组成结构具有较高相似性.  相似文献   

2.
北京地区草坪昆虫群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京市不同类型的草坪昆虫群落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共采集到昆虫17 765头,隶属于89个科,11个目.昆虫种类组成主要以膜翅目和双翅目为主,占群落总科数的59.55%,而从数量上则以双翅目和同翅目为最多,占样本总数60.81%,不同类型的草坪昆虫群落组成不同,其昆虫群落丰富度、多样性、优势类群随着季节而成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3.
2016年4月至10月,采用样带法和固定半径样点法,对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种典型生境不同季节鸟类的种类组成、种群数量及群落结构进行了系统调查.调查期间记录到鸟类120种,隶属于15目,35科,其中留鸟15种,候鸟105种.春季鸟类种类最多,密度最小,秋季鸟类密度最大,种类最少.候鸟的迁徙导致了不同季节、不同生境鸟类群落的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
太原武宿机场春季草丛昆虫和土壤动物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3月~5月份对太原武宿机场草丛昆虫和土壤动物种群及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机场生态系统中草丛昆虫种群和土壤动物种群的综合指标偏低.本次调查共获标本778只,属2门3纲,共10类群.其中蜱螨目、弹尾目和膜翅目为优势类群;蜘蛛目、鞘翅目、蚯蚓、多足纲、直翅目和等足目为常见类群.草地生境及草丛动物的分布是吸引鸟类在机场栖息和摄食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该生境下的昆虫、土壤动物的种类及生物量对于机场鸟类的控制有直接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园不同植被生境类型对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利用扫网和黄板诱集2种取样方法对猕猴桃园内鼠茅草(Vulpia myuros)、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豌豆(Pisum sativum)、毛苕子(Vicia villosa)、百景一号(混播品种)6种生境中节肢动物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并通过比较不同生境所得样本分析节肢动物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相似性、均匀度等群落结构特征.此次调查共采集节肢动物136种共计5 909头,分属2纲10目48科.综合评价各生境采集的个体数量,发现优势类群为昆虫纲(Insecta),半翅目(Hemiptera),盲蝽科(Mirada).不同生境中昆虫个体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百景一号>毛苕子>白三叶>鼠茅草>紫云英>豌豆;昆虫种类由多到少依次为百景一号>白三叶>鼠茅草>毛苕子>紫云英>豌豆.群落结构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各生境多样性指数H′值无显著性差异(P=0.357);紫云英与豌豆生境丰富度显...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地被昆虫的多样性特征从而有效防控该地区的鸟类撞机事件,分别于2014年和2015年的4—9月份,对该地区3个样地的地被昆虫进行了连续调查,并利用昆虫群落优势度、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等指标对不同区域的地被昆虫进行测度和分析.结果表明:(1)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这一特定生境共采集到9目22科的昆虫种群,其中鳞翅目、鞘翅目和蜻蜓目等为优势类群;(2)在紧邻机场边界且靠近农田与村庄的六号泵站附近和有丰富水源的西跑道南航向地被区,昆虫多样性指数高于周围有建筑群和垃圾堆放的七号泵站附近地被区,七号泵站附近地被区的物种丰富度最高,西跑道南航向地被区次之,六号泵站附近地被区最低;(3)各生境区域昆虫群落的均匀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季节变化趋势相同,优势度指数特征排列顺序为:六号泵站附近地被区七号泵站附近地被区西跑道南航向地被区;(4)3种生境中的昆虫相似性系数都较高,反映出各生境类型中昆虫栖息地空间的异质性较小.  相似文献   

7.
北京北海公园鸟类多样性季节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城市公园生物多样性变化特点,于2010年5月-2011年4月在北京北海公园进行鸟类群落调查,每月进行3~4次调查,记录鸟类物种和数量,结合北海公园的自然环境,对鸟类群落结构及其季节变化进行分析.共记录到鸟类42种,隶属于10目22科.其中夏候鸟11种,冬候鸟2种,旅鸟14种,留鸟18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种,北京市一级保护动物6种,北京市二级保护动物17种.园内鸟类的物种数和数量有季节性差异,鸟类物种数春秋季最高,鸟类数量冬季最多.对3种生境鸟类群落的多样性及均匀性进行了分析,其中树林区鸟类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3265,景点区鸟类多样性指数最低,为0.4973,鸟类均匀度指数景点区最高,为0.997 6,树林区最低,为0.6355.园内优势种有麻雀Passer montanus、喜鹊Pica pica、灰喜鹊Cyanopica cyana、灰椋鸟Sturnus cineraceus、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大嘴乌鸦Corous macrorh ynchos等.  相似文献   

8.
小兴安岭凉水自然保护区土壤昆虫群落特征及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样方调查法对小兴安岭凉水自然保护区的土壤昆虫进行了研究.在10个生境中共获得土壤昆虫60类,隶属1纲11目43科.研究区土壤昆虫优势类群为弹尾目节跳虫科、球角跳虫科、鳞跳虫科和棘跳虫科;常见类群为双翅目成虫、双翅目幼虫、蚁科、隐翅虫科、摇蚊科幼虫、绫跳虫科和鞘翅目幼虫,优势类群和常见类群共11类构成了研究区土壤昆虫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计算发现,赤杨林群落生境具有最高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人工云冷杉林生境和人工红松林生境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低.研究区的云冷杉林、云冷杉红松林、阔叶红松林、人工兴安落叶松林、白桦林和赤杨林生境相似性程度最高,而草甸生境和其他的生境相似性最差,其余生境之间相似程度为中等.在水平方向上土壤昆虫多分布在赤杨林、阔叶红松林和兴安落叶松林生境中,而在人工林和草甸生境中分布较少;在垂直方向上土壤昆虫的种类和数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不同生境中昆虫物种多样性的差异,对井冈山大学校园内3种生境(A区:灌木.杂草混生区、B区:乔木区、C区:杂草三种生境)的昆虫进行了系统调查,共捕获昆虫567头,隶属于9目76种,其中鳞翅目、直翅目、同翅目为校园内的优势类群。不同生境中,A区(灌木.杂草混生区)昆虫多样性最高,c区最低(杂草区)。A、B、C三区的昆虫多样性指数日’分别为2.00,1.99和1.94,丰富度指数£k分别为12.75,9.09和4.51。区域A与区域B昆虫相似性最高。结果表明,不同生境的昆虫群落相似性与植被类型有关。人类活动通过影响昆虫生境,进而影响昆虫群落的组成和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0.
两江机场冬季鸟类群落生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两江机场及其附近的冬季鸟类群落由64种组成,分别隶属于10目24科,其中优势种12种,占总种类数的18.75%,重要性值分析显示,最重要的种类有3种,即白JiLing、田鹨和白头鹎。按乌类的生境分布系数划分,广性分布型有24种,占总种类数的37.5%,构成了该地各生境乌类群落组成的主体,不同生境的鸟类群落结构存在一些差异。结构复杂的生境,鸟类群落由3个乌类分布群组成,结构简单的生境,鸟类群落由2个鸟类分布群组成,各鸟类分布群在不同生境的鸟类群落中的比例随栖息地结构的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11.
用扫网、植物收割法和凋落物取回法收集昆虫,研究九段沙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海三棱草群落、芦苇群落、互花米草群落和光滩四种生境中昆虫群落的结构和季节性变化规律,探讨湿地植被同昆虫群落的关系.结果表明昆虫群落组成和结构与所处生境中的植被密切相关:①四种生境中的昆虫群落结构组成明显不同,优势类群也不尽相同;②从整体上比较,昆虫群落多度以在芦苇群落中的最高,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E)在互花米草群落中最高,优势度指数(C)以在互花米草群落中最低;③各生境的昆虫群落个体数量均在夏季最高,冬季最低;④芦苇群落的凋落物生物量同其中的昆虫个体数量显著相关(相关系数0.891,p<0.01),互花米草群落中看不出二者存在相关关系,海三棱草的凋落物和从中采集到的昆虫个体数都极少,无从判断.  相似文献   

12.
对陕西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鳞翅目昆虫蝶类资源调查,共记录蝴蝶1 926只,隶属于6科34属47种,蛱蝶科种类最多,有13属18种,其次为粉蝶科6属11种,弄蝶科种类最少,有2属3种。在选取的林地、灌丛、湿地、草地和农田5种生境中,林地蝶类物种数量、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及丰富度指数均最高,原因为林地植被类型多,人为干扰小,故恢复植被是提升蝶类资源丰富度的重要手段;蝶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各月份蝶类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变化基本一致,从5月份到7月份逐渐递增,到8月份开始下降,9月份达到最低,蝶类种类和数量最多集中在6月、7月和8月。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张掖湿地蜻蜓目种类的分布状况,通过网捕法和目测法相结合对蜻蜓目昆虫进行野外调查,共采集蜻蜓标本834件,经鉴定分属于2亚目5科13属19种.其中差翅亚目(Anisoptera)3科9属14种,均翅亚目(Zygoptera)2科4属5种.采集的所有物种中,以蜻科种类最为丰富,其中褐带赤蜻(Sympetrumpedemontanum)个体数量最多,有127头,占采集总个体数的15.23%.根据种属间的数量等级结构比例关系、不同季节种群多样性指数和种群消长动态,对所调查的数据加以计算和分析.张掖湿地蜻蜓目昆虫种群的结构相对比较稳定,但在不同的生境中,数量分布有所不同;随着季节的变化,蜻蜓种群的多样性也随之改变,这种变化除与蜻蜓种群的生活史有关外,还与当地的气候变化特点相吻合.  相似文献   

14.
调查了7种生境的土壤动物数量和群落组成,共获得土壤动物538只,隶属于3门7纲11目.分析表明:优势类群为蚁科和线虫,常见及较常见类群为鳞翅目、蚯蚓、鞘翅目、马陆、鳞翅目(蛹)、蛴螬、蜘蛛目、鼠妇,其余5类为稀有类群.土壤动物的个体数及类群数以城市道路绿地最多,废弃荒地最少,说明人为干扰较小的生境土壤动物的数量和类群数较多.多样性以河边人工灌丛沙地最高,菜地最低,这与河边人工灌丛沙地营养丰富,菜地施用化肥、农药有关.菜地与废弃荒地的相似性极高,说明其群落组成相同.  相似文献   

15.
2007年8月至2008年7月对内蒙古乌兰浩特市鸟类区系组成及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全年共记录到鸟类114种,隶属于15目37科,其中繁殖鸟有81种,非繁殖鸟有33种.繁殖鸟中北方种类占优势.分析了不同季节,不同生境中鸟类群落结构的特征,结果显示秋季鸟类的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最高,优势度最低.不同生境中鸟类的群落组成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6.
2007年8月至2008年7月对内蒙古乌兰浩特市鸟类区系组成及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全年共记录到鸟类114种,隶属于15目37科,其中繁殖鸟有81种,非繁殖鸟有33种.繁殖鸟中北方种类占优势.分析了不同季节,不同生境中鸟类群落结构的特征,结果显示秋季鸟类的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最高,优势度最低.不同生境中鸟类的群落组成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为掌握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昆虫群落多样性和区系特征,于2018年7月至2019年4月采用样线法对当地昆虫进行调查。此次调查共采集昆虫标本3 626号192种,隶属于11目96科168属。调查结果分析显示,鞘翅目昆虫多样性指数最高(2.531),鳞翅目优势度指数最高(0.204),半翅目丰富度指数最高(3.027),缨翅目和螳螂目均匀度指数最高(1.000)。根据Berger-Parker指数划分各类群优势性状,姜堰区粉蝶科昆虫为优势类群,丽蝇科和缘蝽科为丰盛类群,其余有26科昆虫为常见类群。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泰州市位于江淮昆虫区,与华东昆虫区、华中昆虫区、华北昆虫区和华南昆虫区4区相互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18.
2015年夏季(7—9月)对杭州市3种典型水体——西溪湿地、虎山水库、农田水系(萧山区文伟村水稻田)共15个采样点进行了3次调查,分析各水体水生昆虫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并评价各水体的水质状况.所有采样点共记录水生昆虫1840只,隶属于6目65科,其中蜻蜓目、鞘翅目、半翅目和双翅目为四大优势类群.群落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夏季水质对农田水系、虎山水库和西溪湿地的水生昆虫群落结构产生了中等程度的影响.农田水系富营养化严重,随着富营养化程度提高,其群落多样性下降,且水体中摇蚊数量明显增加.综合理化指标和生物指数评价结果显示,西溪湿地和虎山水库处于中度污染状态,农田水系处于重中度污染状态.这些结果为研究水生昆虫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重金属对水生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防范机场鸟击事件的发生,作者从2009年12月-2010年11月对昆明巫家坝国际机场及其周边地区鸟类群落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实地调研,共记录到74种鸟类,分属12目29科,其中留鸟42种,冬候鸟23种,夏候鸟7种,旅鸟2种.不同季节的鸟类种类、密度和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冬季最低,秋季最高;Pielou均匀度指数则是秋冬季较春夏季为低.调查区域内不同生境鸟类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机场>公园>湿地>居民区,Pielou均匀度指数从高到低则为公园>机场>湿地>居民区;从相似系数来看,机场与湿地间的鸟类群落相似性最高.研究结果表明,昆明机场鸟类群落的季节变动受候鸟迁徙影响严重,秋季应是鸟击的重点防范时段.向化村湿地与机场生境的相似程度最高,对湿地的生态整治应能有效地降低鸟击威胁.据此提出了昆明机场的鸟击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鄱阳湖保护区子湖内浮游动物群落的季节动态变化,分别于2020年7月、10月和11月在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1个碟形子湖——沙湖进行了浮游动物定量采样调查. 3个季节调查共采集到浮游动物77种,其中轮虫62种、枝角类9种、桡足类6种.浮游动物密度的季节变化为夏季高于秋季,秋季高于冬季;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季节变化为夏季高于冬季,冬季高于秋季.无度量多维排序(NMDS)和群落聚类分析显示,2020年沙湖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可以明显区分为3个:夏季群落、秋季群落和冬季群落.与前期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长江流域的十年禁渔措施促使了鱼类种群数量的恢复,间接影响了浮游动物的组成和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