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3 毫秒
1.
经前烦躁障碍症(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PMDD)好发于适龄期妇女,因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而造成 PMDD 临床治疗药物的疗效欠佳且副作用严重。 该文综述了中医和现代医学研究中有关 PMDD 的发病 机制和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旨在更好地促进PMDD 的相关治疗与相关新药研发。  相似文献   

2.
探索营卫与中风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中风属于血脉病变,营卫失常是其发病基础。营卫病变是不运动、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中风危险因素相互关联的内在机制,是导致血脉损伤的基本环节,并贯穿于血脉损伤的全过程。营卫失常可以形成气郁、风火、痰热、瘀浊等病理因素,构成中风发病基础。运用营卫生理能够完满解释中风发病机制及其临床表现。营卫失常构成中风的发病基础与病理损害,也是导致中风复杂临床表现的内在机制。因此,提出通调营卫是预防与治疗中风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经前期综合征( Premenstrual Syndrome,PMS)为育龄女性高发病,经前烦躁障碍症( 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PMDD)为其重症类型,表现为经前规律性出现情绪障碍及不适的躯体症状,影响多达80%的女性,月经来潮后消失或减轻,若不治疗,则伴随女性三十多年直到更年...  相似文献   

4.
经前烦躁症(PMDD)是经前期综合征较为严重的证型,近年来,四氢孕酮、γ-氨基丁酸及5-羟色胺的研究依然是PMDD发病机制的研究热点,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在PMDD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关注.本文就PMDD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阐述营卫失调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其斑块形成的相关性。首先提出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中医病名定为"脉积"。营卫功能与血脉紧密相关,营卫又与体质量、体脂、血糖、血压相关,营卫失常是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的基本病机,因此,营卫失常与脉积密切相关。其中,营气失常,痰浊瘀血内结,成为脉积的基本成分;营阴亏虚,阴不制阳,火热内生,扰动气血,炙灼动脉,有形之邪稽留,发生脉积。卫气失常是脉积发病之关键。卫气有余,火热灼脉;卫气失常,腠理疏松,痰浊瘀血遁脉,久成脉积。总之,营卫失常,动脉损伤,发生脉积。因此,通调营卫是防治脉积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大部分适龄的女性在月经前都会有一些症状,表现出一些行为和感情的变化,例如反应迟钝,突然心情抑郁、烦躁,情绪低落等,这些症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家庭,朋友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对于这种状况,普遍认为是经前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或者较严重的经前综合征,即经前烦躁症(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PMDD),但是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篇综述主要从卵巢激素学说、中枢神经递质学说、自主神经系统学说、其他生理学说、遗传学说、心理和社会学说这几个方面讨论了PMS/PMDD的发病机制,探讨其可能有效的发病机制,为下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从而有利于提高临床诊断率和治疗率。  相似文献   

7.
经前烦躁症(PMDD)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直接影响女性生活质量。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神经机制及脑区活性变化来揭示PMDD的发病原因。相关研究显示,前额叶、杏仁核、海马及小脑、岛叶等脑区的活性变化可能与PMDD发病密切相关,现对涉及该病的脑区及脑区间的相互联系进行综述,为明确经前期综合征的神经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伤寒六经营卫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六经病理的中心环节是营卫失常。六经通过“开、阖、枢”作用,控制和调节营卫在人何各部位量的虚盈分布和功能效应。六经病的实质是六经的“开、阖、枢”功能失常,导致营卫失调,并造成的脏腑气血津液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9.
营气与卫气由中焦脾胃化生,具有调节人体睡眠、调节体温、调节汗液排泄等作用。营卫和气血关系密切,其来源与气血一致,功能与气血相关。营卫调和则机体气血调畅,各方面机能正常,阴平阳秘,人体达到一个平衡状态。营卫失和则气血失和,引发机体产生各种疾病。而营卫气血失和引起的各种疾病与水液代谢也有密切关系,营卫气血失和,水液代谢异常,或弥漫周身,或停聚一处化生为痰。基于营卫气血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营卫气血失和角度探讨痰的产生机制,从补益营卫气血、调和营卫气血运行方面论治痰引发的各种疾病,配伍相关药物,以期为临床从营卫气血角度治疗与痰相关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内经〉、〈难经〉均强调"血气盛,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于常",是正常睡眠的重要条件.三焦不是一个固化了的抽象概念,而是一个变动之"象",是用"以象定藏"的方式来"因变以正名"的藏象概念的典型.三焦"有名而无形"具有深刻的内涵.三焦"决渎"功能不应当局限于"水液代谢",而水道也并非仅指"津液的通路".经典文本的"渎"、"水道"、"气道"、"水谷之道"、"营卫之道"、"脉"、"经脉"具有同一性,都归三焦统辖.营卫之行与天道度数相应;三焦总领营卫气血之生会;三焦决渎功能失司致使气道涩、营卫通利失常是形成不寐症的关键.试举半夏秫米汤及血府逐瘀汤为例来阐释从三焦决渎来治疗不寐症的可能性.本文的宗旨在于探讨回归象思维的认识论路线,还中医经典时期对于不寐症认识与治疗以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1.
根据已知的事实,探讨癌病的性质、特征,为进一步应用营卫理论阐述癌病的发病机制奠定基础。①癌与其他疾病不同,是由正常机体组织异变而来,它的生长以消耗营卫气血为前提,及其形成,又不断侵蚀脏腑百骸。②癌有形,可名之曰积。然而,癌之"积"有生命,并且均有极高的生存智慧,能生长、善转移、反卫气,不断攫取营卫气血为己所用,同时能规避机体防卫功能以及治疗药物的影响。③癌与正常脏腑组织一同消耗营卫气血,但是却对机体有害无益,因此,攫取与毁损是癌病的基本特征。④突出强调癌是人体自发形成的有生命智慧的疾病。意在重申癌与一般疾病不同,对其发病原因与发生机制需要更加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认为营卫实质:1营卫以腠理开合与出汗为基本形式调节体温。2营卫在呼吸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肺朝百脉是呼吸发挥生理功能的基础,卫气温分肉是呼吸之动力。3营化血行于脉,卫在脉外,或并脉而行,推动与固护营血,因而,营卫参与血液循环。4营卫是人体的精微物质,营养是其基本功能。5营是构成体液的重要成分,卫主气化、司开合,有蒸化、输布、摄津、排泄等功能,是水液调节代谢的动力。6营卫共同发挥抵抗邪气的作用,与免疫有关。7营卫昼行于阳,夜行于阴,是寤寐的基础。8《内经》有关营卫失常的描述与周围神经功能损害颇多相似,"不用""不仁"分别是运动、感觉障碍,责在营卫病变,神机受损,使通道受阻。9营卫是肌肉生长与运动的物质基础。10营卫与脏腑互为主持。营卫是精神神志活动的基本物质。营卫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营卫失常是慢病发病基础。  相似文献   

13.
探讨高尿酸性勃起功能障碍的中医发病机制及辨治思路。本病归属于中医学"尿酸浊并阳痿"范畴,肝脾功能失调为本病发病之关键,多因脾胃虚弱、痰湿困脾、肝失疏泄导致血尿酸代谢失常,尿酸之邪阻于脉络,气血不能下达宗筋,致宗筋无以充养、无以为用,而发为阳痿,痰浊、瘀血在本病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临证治疗时应注重调节肝脾、化痰活血通络。  相似文献   

14.
正情志病证研究创新团队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奠基人、全国名老中医张珍玉先生指导下,乔明琦教授和张惠云教授带领团队围绕当时中医界研究热点,锚定肝疏泄失常导致的典型情志病证——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经前烦躁障碍症(Premenstrual dysphoria disorder,PMDD)、抑郁症(Depression Depression,DD)开展持续研究,历经30年三阶段纵深发展,由当时六人小组发展至今天多学科交叉的情志病证研究创新团队(团队成员见图1、2)。  相似文献   

15.
营卫与心关系紧密。心者主血脉,营卫生血行血。营卫运行失常,血脉瘀滞,内生痰浊水饮,导致心血瘀阻;营卫虚损,伤及心之气血阴阳,均可导致心系疾病的发生。调和营卫法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现代研究表明调和营卫法具有缓解内皮功能障碍、调节自主神经重构、重塑肠道菌群、抗炎、逆转纤维化、抑制氧化应激和改善心功能等作用,在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中取得显著疗效。该文通过将调和营卫法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进行总结,分析调和营卫法干预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从而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失眠发病机制复杂,脾胃不和、阴阳失衡、营卫失调、气血失和、情志不畅都能引发失眠。"和法"治疗失眠充分体现了中医调和、调整、平衡的治疗原则。应用"和法"调和脾胃、调和阴阳、调和营卫、调和气血、调和少阳及调和情志是治疗失眠的根本法则。  相似文献   

17.
基于六经统营卫而通于脑的生理功能,结合六郁相因的病机观,阐述营卫失常,六经病损,诸郁互结,郁损血脉的中风发病机制。首先,提出六经通脑,脑统六经,共成一体的观点。其次,阐述各种病因损伤营卫,营卫失常累及六经,六经病变产生气、湿、食、痰、瘀、火(热)诸郁,郁久损伤血脉,形成病理因素不同且路径不一的中风病机过程,其中以营卫失常与六郁结滞六经为共同病机。营卫损伤、六经失和、六郁内生、郁久损脉、脉损及脑是中风病机链的不同节点,合称"郁损六经血脉"。百病皆由气生,诸郁气病在先,故以调畅气机、通调营卫、疏调六经、开郁散滞、护血护脉为预防中风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8.
旨在阐述营卫与血压以及营卫失调与高血压相关性的理论问题。脉与血压分别是中西医对血压这一生命体征认识的表述模式,血压由脉测知,认为血压在脉,脉映血压,进而提出脉是中医认识与研究血压的最佳切入点。营卫与心、血、脉密切相关,营卫养心,营气化血充脉,卫气随宗气贯心脉行呼吸,又能行血、护脉、摄血,营卫是影响血压的可变因素。高血压危险因素之饮食构成、运动不足、精神心理及睡眠障碍等皆与营卫相关,上述因素通过影响营卫,导致脏腑气化失司,营卫失和,引起心、血、脉等血压构成要素失常,形成高血压的发病基础,而通调营卫就成为防治高血压的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前烦躁障碍症(PMDD)中医证候及症状分布特点,初步筛选经前烦躁障碍症肝气逆证和肝气郁证两个亚型。方法:通过临床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选取106例经前烦躁障碍症患者,运用SPSS 16.0软件统计根据PMDD证型症状,采用频数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肝气逆证、肝气郁证是PMDD主要常见证。常见症状有23个,且以轻中度为主。公因子1为情志抑郁、焦虑、感觉无望、疲劳、胸闷、善太息、工作能力下降、学习能力下降,与肝气郁证症状相似。公因子2为急躁易怒、多梦、头胀、目涩、口干咽燥、胸胁胀满、胸胁胀痛,与肝气逆证症状相似。结论:PMDD肝气逆证与肝气郁证体现出两类相对独立的症候群,推断其为PMDD两个亚型。针对两个亚型,分别采用平肝降逆和疏肝解郁治疗。  相似文献   

20.
基于《黄帝内经》(《内经》)理论,分析不安腿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认为本病与中医学肉苛、肉烁、足悗等病证有关;运用营卫运行节律分析,本病基本病机为营卫失和,气血不调;其病位在筋肉,故责之肝脾不调.不安腿综合征病因复杂,病情迁延难愈,符合《内经》"因加而发,合邪为患"的发病观,即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营卫气血失和与肝脾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