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发、输、配中的重要一环,是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着力点和落脚点。直接面向客户,是社会各界感知和体验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成果的主要途径。“十二五”期间,智能电网建设投资仍将保持较大规模,并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之一。本文以山西临汾220kV曲沃智能变电站工程项目建设为例,探讨了智能变电站主要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智能电网技术的推进和发展,智能变电站已成为时下电网建设的主流。现介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间检修信息交互的模式以及检修状态对二次设备的影响,提出了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检修前所需注意的关键问题,并分别从线路保护、母差失灵保护、主变保护的角度对智能变电站的检修安全措施处理做了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智能变电站在电网建设中的迅速发展,各种智能设备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在变电站端子箱、机构箱内使用环境智能集控系统,以提高箱体内部环境的维护水平是未来驱潮装置的发展方向。现对环境智能集控系统的实现进行探讨,并展望了系统在智能变电站应用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智能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是建设智能电网的基础.介绍了智能变电站的发展,智能电网对智能变电站的要求,智能变电站的技术特征与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5.
智能变电站代表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最高技术成果,其规划与建设也十分复杂。现首先介绍了智能变电站及其三层两网架构,再基于此对智能变电站电气一次、电气二次、网络化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了智能变电站在规划与建设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费丹 《机电信息》2014,(24):19-20
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环节之一,其发展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水平。现从智能变电站的概念入手,对220kV智能变电站的系统结构、技术特点及运行管理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
赵敏  陈峦  王超 《装备制造技术》2016,(4):108-111,114
无人值守智能变电站快速发展,对变电站辅助系统建设的智能、高效、兼容、自愈要求越来越高。但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结构、标准均不规范,搭建真实的联动测试环境成本高,可行性较低且测试过程对整个系统设备要求苛刻。提供了一种基于IEC61850和Modbus等协议的智能变电站环境信号采集管理模拟器——智能管理主机模拟器。该模拟器内置符合Modbus的通信对象模型,通过IEC61850协议实现与综合应用服务器实现互联互通,同时模拟环境数据信号采集、控制命令、模拟配置管理、模型管理、监控查看、协议转换,从而实现智能变电站复杂环境的监测与控制。此外,通过实验测试,验证其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主要介绍了智能变电站的优势,重点研究了互感器、断路器、变压器等一次设备智能化改造的关键技术。通过对传统变电站一次设备进行"一次设备+智能组件"的智能化改造,取代全部更换传统一次设备的模式,达到了降低成本和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智能变电站改革的不断深入,变电站中的智能设备越来越多。端子箱及内环境控制系统属于变电站中的智能设备,其可提高端子箱内环境的维护水平,对于电站智能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以变电站端子箱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内环境智能集控系统的实现与应用,旨在促进变电站智能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皮志勇 《机电信息》2013,(27):90-91
针对智能电子设备(IED)构成智能变电站保护系统后的相互配合问题,提出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调试方法,并从通用检查、合并单元检查、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智能终端检验4个方面进行了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11.
智能化在电网中变电站建设中越来越重要,我国经济正在飞速发展,对于智能变电站的设备管理问题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智能化220kV变电站为研究对象,从智能变电站理念出发,分别就智能变电站对运行管理从设备管理和运行方式进行分析,希望对于今后的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多个变电站的调研和分析,提出了一套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的方案,该方案由计算机基站、固定检测设备和可移动智能巡检机器人组成。在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系统中实现了在一定程度上代替工作人员的巡检工作。  相似文献   

13.
数字化变电站技术是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变革。数字化变电站是由智能化的一次设备和网络化的二次设备分层构建而成,建立在IEC61850通信标准基础上,能够实现变电站内智能化电气设备之间信息共享和相互操作。  相似文献   

14.
结合数据挖掘、大数据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和设计了一种智能变电站设备管控大数据分析系统。对变电站设备运行状态的大数据特征及基本框架进行了分析,并重点阐述了变电站设备运行状态大数据分析系统的数据集成与预处理、数据存储与处理、设备状态评估模型以及数据可视化展示。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大数据分析系统能够大幅度提升变电站设备数据分析智能化水平,为变电站管控稳定运行提供更加有效和实用性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智能变电站数字化保护是将变电站信息采集、传输、处理、输出过程全部数字化,通过分层、分布式通信网络传输,实现全站信息共享。由于超高压变电站动态电磁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采集电路易受干扰,严重影响采样过程和数据同步。解决这一难题,需要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通过直接采样或网络采样方式,将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智能终端、对时技术等有机结合,提高采样精度和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以35 kV外桥变电站为例,引入智能倒闸操作系统,旨在消除操作中人员和外界干扰,提高系统的正确性与可靠性.同时将人与设备分离,保护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所谓智能倒闸操作,是指在实际设备上进行的操作改为利用计算机技术操作,使操作的全过程按人的意愿进行自动操作和控制.外桥智能倒闸操作,利用工程组态软件(MCGS)简单、灵活的可视化操作界面的优点,将一次系统中的电气元件分别抽象成各类建立一个图形数据库.同时将相应的参数存放在实时数据库中,用户通过控件点击相应的对象连接成所需要的系统图,对实时一次系统进行组态,再通过对35 kV外桥变电站倒闸操作规程分析,编辑出恰当的程序,以实现对倒闸的智能化操作.  相似文献   

17.
侯启方 《机电工程》2014,(6):790-794
智能变电站在电力行业已逐步推广,而作为电气化铁路关键环节的牵引变电站在智能化方面尚未真正起步。针对智能牵引变电站研究及应用还比较滞后的问题,介绍了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比传统变电站技术水平更先进的数字化变电站的优势及其局限性,对比了智能化变电站和数字化变电站的不同点;参考电力行业相关规范和标准,结合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站的特点,构建了智能牵引变电站的总体架构,给出了智能牵引变电站的网络结构及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等各层的具体配置方案,提出了适合牵引变电站牵引变压器、断路器及高压组合电器等一次设备的智能化方案。该研究成果对开展智能牵引变电站理论及应用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对新乡供电公司110kV王村变电站数字化改造后的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传统的自投装置对比,其动作可靠性大大提高,增加了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PLC技术的35kV变电站电力参数、线路及设备保护智能单元。该智能单元通过RS485接口经T.BOX模块实现与PROFINET以及上位机的通信,形成了以PROFINET为载体的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目前变电站所冲洗设备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PLC控制,可自动实现路线规划及避障、安全绝缘电阻感应以及绝缘子识别与定位的智能水冲洗机器人,解决了现有冲洗设备冲洗不便,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等问题。简要介绍了绝缘子水冲洗机器人设计基本参数,重点对机器人的底盘结构设计和水炮系统结构设计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机器人冲洗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