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心理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调查病例选自于该院近两年收治的74例脑出血患者,将其均分为心理组(常规+心理护理)与传统组(常规护理),比较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心理组患者住院期间再次出血率为2.7%,明显低于传统组的18.9%,此外,心理组的SAS、SDS评分也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及时加强心理辅导,有利于改善其焦虑抑郁程度,保持情绪稳定,降低再次出血率。  相似文献   

2.
循证护理在预防脑出血再出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通过运用循证护理采用最佳的预防方法,降低脑出血再出血的发生率。方法从确立循证问题,寻找证据、系统评价、科学实施、评估结果等5个方面对脑出血再出血的预防实施循证护理,并把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对照试验,选取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结果观察组再出血发生率2%,对照组再出血发生率23.08%,观察组脑出血再出血发生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应用循证护理进行综合干预,是降低再出血发生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护理措施及其对临床效果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1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在第一时间进行急救治疗,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临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预防并发症、心理及宣讲疾病的相关知识等一系列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及时、有效、细致的针对性护理,不但能减少发生并发症,而且能够明显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方法 选择我院从2011年9月到2012年9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于观察组中的患者在进行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进行并发消化道出血专门护理措施,而对照组中的患者在进行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之后进行常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后出现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情况以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死亡例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发生消化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中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好转率和死亡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手术后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止消化道出血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降低由于手术后消化道出血而导致的死亡.  相似文献   

5.
护理干预对预防肾损伤便秘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韦华清 《广西医学》2010,32(11):1434-143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肾损伤患者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患者按就诊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并给予排便训练、饮食指导、心理干预、环境干预等方法。结果观察组便秘发生率减少为17.0%,同时因用力排便腹压增高而导致的再出血的发生率减少为5.7%。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护理干预方法对肾损伤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降低便秘发生率,同时降低了因用力排便腹压增高而导致的再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李丽  赵江海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24):929-930
目的:探讨减少脑出血恢复期再次出血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20例脑出血患者恢复期再次出血的临床观察,给予生活及心理调节,保持血压稳定,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其他意外事件发生等。结果: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降低了脑出血患者再次出血后的致残率及死亡率;20例中基本痊愈8例,部分恢复8例,死亡4例。结论:对恢复期脑出血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可提高其治疗效果并可预防和减少诱发脑出血患者恢复期再次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并发症预防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临床确诊脑出血患者98例,将其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而后对这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便秘、上消化道出血、压疮、下肢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实施科学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张霞 《中外健康文摘》2007,4(12):114-115
目的为了观察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采用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指导、胃肠减压指导、口腔护理、康复指导等措施;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常规治疗、护理健康指导及自我锻炼。结果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再出血复发率、住院天数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提高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治疗效果,大大缩短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胃镜止血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62例经胃镜止血钛夹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护理之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13%,明显高于治疗组的0,且患者满意度80.65%明显低于治疗组的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胃镜止血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后,其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不仅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认识高血压脑出血的诱因,总结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存在的护理问题,从护理环节提出积极措施,预防再次出血,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延长脑出血的生存期。方法:对25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主要进行回顾性诱因调查分析并进行护理指导。结果:初次出血和再次出血与诱因有明显的关系,0.100〈P〈0.25,两者差异无显著性,但初次出血与情绪激动、劳累、酗酒关系更为密切,而再次脑出血与气候骤变、排便、咳嗽用力腹压增高为明显。结论:控制诱因及临床精心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及再出血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进行手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4月~2013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2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2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14例患者。在手术结束后,我们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结果:经过我们悉心的护理,在观察组的14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了感染的并发症,有1例患者出现了消化道出血的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29%。在对照的14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了脑血管再次出血的并发症,有2例患者出现了感染的并发症,有1例患者出现了消化道出血的并发症,有1例患者出现了深静脉血栓的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5.71%。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进行手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可有效地减少其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降低其死亡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床旁血压记录表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2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设计并采用床旁血压记录表格进行护理过程控制。对比2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波动幅度,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医生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血压波动幅度>20%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医生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床旁血压记录单进行护理过程控制,有利于为医生、护士、患者提供动态血压信息,有利于调整治疗方案,减少血压波动,降低术后再出血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医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再出血的几率、治疗的总有效率、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和住院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再出血的几率、治疗的总有效率、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和住院的时间分别为16.7%、100%、96.7%和19.8±5.0d,对照组患者发生再出血的几率、治疗的总有效率、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和住院的时间分别为53.3%、76.7%、66.7%和23.9±5.1d 。观察组患者发生再出血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其住院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其治疗的总有效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有效地提高其治疗的效果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缩短其治疗的时间,降低其发生再出血的几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王晓红 《吉林医学》2010,31(14):2051-2052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10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3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实施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我院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专门护理措施。记录两组患者中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例数;观察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死亡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消化道出血患者好转率和死亡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实施有效的防治消化道出血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改善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情和降低消化道出血所致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于君 《吉林医学》2012,33(16):3538-353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8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23%(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较佳的护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小量脑出血患者再出血的防治效果。方法:将80例小量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如躁动、血压高时给予镇静、降压处理,有便秘症状时,用缓泻剂;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高血压、便秘及再次脑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高血压发生率为20.0%,便秘发生率为17.5%,再次脑出血发生率为2.5%;对照组分别为72.5%、60.0%、12.5%,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后观察组高血压发生率为25.0%,便秘发生率为30.0%,再次脑出血发生率为2.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77.5%、65.0%、15.0%,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小量脑出血患者再出血的防治是有效的,而且远期效果也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影响。方法:将该院在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90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将90例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分别标记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接受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24小时内止血率为62.22%,48小时内止血率为37.78%,平均止血时间(30.5±6.5)h,对照组患者24小时内止血率为28.89%,48小时内止血率为71.11%,平均止血时间(40.8±5.8)h,两组患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明显提高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止血效果,可以加速止血,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沈丽英 《吉林医学》2013,(33):7044-7044
目的:为了寻求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佳护理方式,对其干预措施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10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50例。试验组除常规护理以外加入相关干预措施,对照组仍然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并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病例的便秘、压疮、肺部感染,以及蛛网膜再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中加入住院防护、生命体征监测、急性期护理、心理护理、并发症预防等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中可以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及预后的影响,寻求高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黄山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自2010年8月-2012年3月收治的92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护理干预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增加针对性护理、预见性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2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再出血发生率进行比较,评分比较采用t检验,再出血发生率采用x2检验。结果干预后对2组患者进行Blatehford评分,治疗1周2组比较t=3.39,P〈0.05;出院前2组比较t=2.1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好。出院后随访半年,对2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进行比较,x2=0.7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再出血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结论针对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