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以辣根过氧化物酶(PO)作抗原,与相应抗体(抗-PO)混合,加入血清,对血清补体抑制免疫复合物沉淀作用(IIPC)进行了研究。结果,在抗原抗体最适比例时形成免疫复合物最多;原血清及1:2稀释血清IIPC最强,OD值为0.57和0.54,血清的进一步稀释对IIPC有一定影响;孵育时间以30min最宜,OD值为0.56;离心时间在25~45min时OD值最大为0.50~0.56;在最适条件下,正常人混合血清OD值为0.49;56℃30min灭活血清为0.14;50℃15min处理血清为0.38;EDTA处理血清为0.09;EGTA处理血清为0.21;对20例健康人血清IIPC测定结果为0.39~0.62,平均0.48±0.07。表明正常血清补体对免疫复合物的沉淀有明显抑制作用。各种因素处理血清对IIPC均有一定影响,而以56℃30min和EDTA处理血清最明显。文中还对该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PO)作抗原,与相应抗体抗-PO混合后,加入血清,通过孵育、离心,取上清波加入邻苯二胺,以光电比色法对116例肝脏病患者补体抑制免疫沉淀作用(IIPC)进行了研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OD值0.507±0.069)相比,急性肝炎IIPC有所降低,但无显著差异(P>0.05);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重症肝炎IIPC均显著降低(P<0.001);肝硬化IIPC下降亦较明显(P<0.05)。上述各种肝脏病IIPC低下的发生率分别为32%、52%、71%、72%、28%。表明各种肝脏病IIPC均有所降低,并与其严重程度有关。因此认为IIPC的降低在肝脏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辣根过氧化物酶(PO)和抗-PO作为免疫沉淀中的抗原和抗体,用光电比色法,对78例小儿肾脏疾病血清补体对免疫沉淀的抑制作用(IIPC)进行了研究,并同时检测补体成分C3、C4。结果,正常对照IIPCOD值为0.505±0.085,急性肾小球肾炎(0.137±0.108)显著降低(P<0.001);慢性肾小球肾炎(0.470±0.053)改变不明显(P>0.05);肾病综合征(0.401±0.038)明显低下(P<0.05)。IIPC低下的发生率依次为急性肾小球肾炎(83%)、肾病综合征(43%)、慢性肾小球肾炎(32%)。表明小儿肾小球疾病时IIPC大多降低并与疾病的活动性有关。因此认为IIPC低下在肾脏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丙型肝炎患者补体对免疫沉淀抑制作用(IIPC)在丙型肝炎的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PO)作为抗原,通过比色法对18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IPC进行了研究,并同时对补体成分C3、C4进行检测。结果 与正常对照者比较,丙型肝炎所致的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重症肝炎、肝硬化IIPC均降低(P〈0.01,0.05),而与急性肝炎组、病毒携带者无差别(P〉0.05),急性肝炎组、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重症肝炎IIPC低下的发生率分别为39.0%、65.2%、51.0%、34.8%、73.3%。结论 丙型肝炎所致的不同肝病中IIPC均有所降低,并与其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动物血清中的补体成分是天然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体产生前起重要的抵抗微生物感染的作用,在抗体产生后,被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起主要的杀灭病原性微生物的作用.本文对豚鼠、牛、兔、肉鸡四种动物的补体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豚鼠血清的补体水平大大高于其他动物,而鸡的补体水平较低,随日龄的增长有所增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补体对免疫沉淀的抑制作用(IPC),了解补体这一新功能在结核病中的情况,探讨特异性免疫复合物(IC)在结核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结核病患者IIPC,同时测定患者血清CIC及补体成分C3、C4水平。结果:CIC水平在正常对照组为0.098±0.037,患者组中浸润型、纤维空洞型、粟粒型肺结核、肺外结核分别为0.201±0.074、0.199±0.036、0.162±0.077、0.144±0.070,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P<0.001);I-IPC水平在正常对照组为0.43±0.08μg,患者组分别为0.17±0.04μg、0.21±0.07μg、0.23±0.09μg、0.36±0.09μg,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0.001);患者血清补体成分C3、C4亦有一定改变。结论:①结核病人血清中存在高水平的CIC,其中主要为特异性IC;②患者I-IPC补体新功能明显降低;③补体成分减少与IPC的功能降低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双单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脑囊尾蚴病患者血清中特异性免疫复合物。方法 :用抗人IgG单抗包被 ,捕获血清中特异性IgG型免疫复合物 ,通过酶标抗囊尾蚴单抗结合物显色 ,测其OD值。结果 :用本方法测得患者特异性免疫复合物阳性率为 5 3.3 %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5 ) ;循环抗原、抗体皆阴性患者 ,免疫复合物的阳性率为 5 0 % ,与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5 ) ;且免疫复合物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循环抗原的检出率 (P <0 .0 0 5 )。结论 :本法对囊尾蚴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尤其对抗原、抗体皆阴性患者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患者补体对特异性免疫沉淀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患者补体介导HBsAg特异性免疫沉淀的抑制作用(IIPC)氏下在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PEG沉淀法测定患者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CIC)、以HBsAg和抗-HBs制备特异性免疫复合物(IC),加入补体(血清)抑制其沉淀,并定量检测定上清中的HBsAg,确定IIPC功能,同时用单用琼脂扩散法测定C3、C4。结果 患者组CIC检出阳性率为45.0% ̄82.6%,均显著高于正常  相似文献   

9.
定了32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血清补体溶解免疫复合物(CMSC)和抑制免疫复合物沉淀能力(ICPIC)。结果发现急性期患儿血清CMSC和ICPIC明显下降,病程第7周恢复正常。相关分析表明血清CMSC、ICPIC与血清CH50、C3和C4呈明显正相关,与循环免疫复合物无线性关系。该研究提示急性肾炎存在血清CMSC和ICPIC下降,其可能与急性肾炎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了解脑肿瘤患者肿瘤摘除前后脑脊液中补体(C3)和循环免疫复合物(CIC)表达的变化,作者对15例脑肿瘤病人手术前后脑脊液中C3和CIC进行测定。并相应观察血清中C3和CIC变化。方法 采用ELISA法对1:3进行测定;以PEG直接沉淀试验进行CIC测定。结果 脑肿瘤病人手术前后脑脊液及血清中C3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脑脊液及血清中CIC手术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脑脊液中C3的测定提示脑细胞分泌补体,C3参与脑内补体生物学功能;并且治疗前后有明显改变;脑脊液中CIC的存在,说明有持续性的CIC形成。通过C3和CIC表达在肿瘤治疗中的改变,结合临床其他指标,进而对临床提供治疗、监测线索。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吸入染毒来观察甲醛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清洁级昆明种小鼠48只,随机分成4组,即阴性对照组、低剂量组(21mg/m3)、中剂量组(42mg/m3)和高剂量组(84mg/m3染毒组),每组12只,用静式吸入染毒方式染毒12w处死后,计算脾脏系数、胸腺系数;测定巨噬细胞吞噬功能、NK 细胞活性及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甲醛吸入染毒可以引起小鼠脾脏系数、胸腺系数减小(P<0.05或P<0.01);巨噬细胞吞噬功能、NK细胞活性及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均随染毒剂量的升高而下降(P<0.05或P<0.01).结论:吸入甲醛可导致小鼠免疫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多种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等组成其复杂的免疫微环境,共同参与肝脏的免疫调节,其中的细胞各司其职,却又相互关联。免疫微环境不仅在维持肝脏稳态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更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本文总结了肝脏局部免疫微环境与肝纤维化之间的联系、今后研究的方向及其研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严重威胁男性的生命健康。理想的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具有对肿瘤细胞的高选择性和杀伤性及对自身组织的无害性,因此成为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热门研究项目。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是通过针对性地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阻断抑制免疫系统发挥抗肿瘤免疫活性的关键分子,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尽管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其他实体肿瘤的治疗过程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但就目前所掌握的实验数据表明,前列腺癌总体上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没有太高的敏感性。通过采用多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治疗、结合其他治疗手段、识别敏感度高的患者、继续寻找新的免疫检查点等方式将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前列腺癌中的效力。笔者就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在前列腺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中总皂苷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从而为相关产品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40只小鼠,随机分为皂苷组1(低剂量),皂苷组2(中等剂量)和皂苷组3(高剂量)以及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 。 总皂苷组每天灌服0.2ml 浓度为5,10,20mg/ml 的总皂苷溶液,正常对照组每天灌服0.2ml 生理盐水,10d 后处死,取样测定小鼠各项免疫指标。①检测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②小鼠后足迟发型超敏反应强度;③血凝法测定小鼠血清中溶血素含量;④对脾脏和胸腺称重计算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结果皂苷各组小鼠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皂苷各组小鼠左右后足重量差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有明显降低(P<0.01);皂苷各组小鼠抗体积数低于对照组(P<0.05);皂苷各组小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均较对照组小鼠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中总皂苷可以显著降低机体的部分固有免疫功能、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利用多种免疫学方法研究了中药升血汤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证明,升血汤对正常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确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表现为,非特异地(多克隆)增强T、B淋巴细胞对丝裂原的增殖反应;特异地增强T细胞对异型抗原的MLR、DTH反应;特异地增强小鼠对SRBC的抗体反应;明显增强小鼠脾细胞产生ILD2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椎间盘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组成,被认为是一个免疫赦免器官。由椎间盘免疫失衡引起的免疫反应是椎间盘退变中常见的病理现象。然而,椎间盘退变中免疫反应的具体原因和机制是什么?免疫反应对于椎间盘退变的利弊是什么?免疫反应对椎间盘退变治疗有何临床意义?这三个问题仍是椎间盘退变免疫反应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我们的实验成果,我们将对这三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食道癌患者外周血红细胞与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食道癌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方法:用形态学方法测定食道癌患者RBC-C3bR、RBC-IC、NTER花环率及T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停产癌患者RBC-C3bR花环率、NTER花环率及T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而RBC-IC花环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手术治疗后食道癌患者RBC-C3bR花环率、NTER花环率及T淋巴细胞转化率较术前明  相似文献   

18.
宋文君 《医学综述》2013,19(7):1188-1190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一种常见的通过性生活传播的疾病,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所报道的感染率不同,尤其是年轻性活跃的妇女感染率最高。大量研究表明,HPV感染机体后可诱发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即体液免疫反应和细胞免疫反应,但对清除病毒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细胞免疫反应,与T淋巴细胞亚群中CD4、CD8的关系更为密切。该文就国内外HPV感染与机体特异性免疫状态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脐血的免疫学特性,采用单向琼脂扩散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检测脐血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结果:脐血细胞和体液免疫活性均较弱。提示脐血移植可以降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0.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110例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与正常人比较,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ITP)、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HA)、Evans综合征等病患者血清sIL-2R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分别为1341.7±565.7,1143.1±347.8,1330.9±357.0和1441.3±97.2U/ml,且与正常对照(419.1±243.7)间差异存在显著性。ITP病人sIL-2R与末梢血小板数量呈明显负相关;SLE活动期和非活动期患者sIL-2R差别显著(P<0.001)。认为sIL-2R可作为免疫性疾病诊断、病情监测及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状况的一个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